王不留行(中药材植物名:薜荔)(植物科目:石竹科)
古籍名:王不留行《本草纲目》。
别名:文头螺、馒头郎、文头仔、水馒头。
植物名:薜荔。
生长环境:本品为扳援或匍匐状灌木。通常生长于断垟破壁上或树上。荒坡、草地很少有它的踪迹。
分布:我国华南和东南各省均有分布,此外热带亚洲亦有分布。
入药部分:果实(同株植物的细叶部分名“扒垟虎”,详见该条)。
采集期:秋。
自采地点:屋垟上或郊外。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通乳、滑大肠。
主治、用量和用法:1、缺乳汁:生用2两或干用量,加鱼尾,清水煎服;2、痔疮便血:生用2两或干用1两,加猪瘦肉,清水煎服;3、小便刺痛:用法如上;4、甜尿:干用2~3两,清水煎服。
附录:
(根)1、小肠疝气:用干根2两、猪小肚1个,清水煎服。
2、治苦伤吐血:用干根2两,加猪瘦肉,清水煎服。
(叶)治痔疮:用干或生叶适量,煎水熏洗肛门。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王不留行,为您推荐如下内容↓↓↓↓
王不留行片的功效与作用,补血下乳美容养颜提高免疫力
王不留行籽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活血通乳还能贴耳穴
王不留行图片_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
王不留行其实是一味中草药的名称,它是石竹科麦蓝菜的种子,其主要药用价值是治经闭,通乳,乳腺炎和疮疖肿等。
一、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至70cm。茎直立,上部叉状分枝,节稍膨大。叶对生,粉绿色,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至9cm,宽1.5到2.5cm,基部稍连合而抱茎。
聚伞花序顶生,花梗细长;萼筒有5条绿色宽脉,并具5棱;花瓣5,淡红色,倒卵形,先端有不整齐小齿,基部有长爪。蒴果卵形,4齿裂,包于宿萼内。种子多数,球形,黑色。花期4到5月,果期5到6月。
二、生长习性
生于田边或耕地附近的丘陵地,尤以麦轩四田中最为普遍。除华南外,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
三、主要价值
1、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
2、性味:苦,平。
3、归经:归肝、胃经。
4、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5、主治: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
四、出处
1、《神农本草经》卷一:“王不留行,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山谷。”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王不留行》:“此物(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成药,因为名字比较特别,所以很多人可能都有听说过,王不留行性平味苦,一般是种子入药,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阻滞不通。那么,王不留行入药有什么作用?王不留行有哪些药用功效?
【王不留行】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Neck.)Garcke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江苏、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以产于河北邢台者质优。多为野生,亦有栽培。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用。
【药性】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应用】
1.血瘀经闭、痛经、难产。本品善于通利血脉,活血通经,走而不守,用于经行不畅、痛经及经闭,常配当归、川芎、香附、红花等药用。治妇人难产,或胎死腹中,可配酸浆草、五灵脂、刘寄奴等药同用,如胜金散(《普济方》)。
2.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本品归肝、胃经,走血分,苦泄宣通,行而不留,能行血脉,通乳汁,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常用之品,常与穿山甲等同用,如涌泉散(《卫生宝鉴》);若与黄芪、当归或当归、猪蹄同用若治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取本品活血消痈、消肿止痛之功,亦常用治乳痈肿痛,可配蒲公英、夏枯草、瓜蒌等,如《本草汇言》治乳痈初起方。
3.热淋、血淋、石淋。本品性善下行,能活血利尿通淋,善治多种淋证,常与石韦、瞿麦、冬葵子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
2.《本草纲目》::“利小便。”“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
3.《本草新编》:“王不留行,乃利药也,其性甚急,下行而不上行者也。凡病逆而上冲者,用之可降,但其性过速,宜暂而不宜久,又不可不知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有王不留行皂苷A、B、C、D四种;又含黄酮苷,如王不留行黄酮苷、异肥皂草苷;另含植物酸钙镁、磷脂、豆甾醇等。
2.药理作用:水煎剂对小鼠有抗着床、抗早孕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并能促进乳汁分泌。王不留行的水提液和乙醚萃取液具有抗肿瘤作用。
3.临床研究:用王不留行15g,穿山甲25g治疗缺乳症,辅以清炖猪蹄,每晚临睡前吃肉喝汤。血虚者,加服四物汤。治疗5例无乳症,均获不同程度的下乳效果(赤脚医生杂志,1975,(8):26)。以蒲公英50g,王不留行25g,水煎服,共治28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结果皆服1剂明显好转,2-3剂痊愈,无1例化脓(江西中医药,1986,(2):46)。用二子化瘀排石汤(王不留行、急性子、川牛膝、生鸡内金等)治疗泌尿系结石95例,治愈65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8.4%(中医杂志,1986,27(11):36)。
4.不良反应:有报道内服王不留行煎剂致光敏性皮炎1例,临床表现为日光下引起面部、眼睛及双手明显水肿性皮炎,经对症处理恢复。
【功效作用】
1、活血通经
王不留行籽苦泄性平,善于通利血脉,活血通经,可用于治疗瘀滞经产病症。治疗瘀滞行经不畅、经闭、痛经,常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治疗妇人难产,或者苔死腹中,常配伍五灵脂、刘寄奴等。
2、下乳消肿
王不留行归肝、胃经,苦泄宣通,可行血脉,通乳汁,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常用的药物。可治疗气血不畅、乳汁不通以及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等。此外,王不留行还有活血消肿,消痈止痛的作用,可用来治疗乳痈肿痛(急性乳腺炎)等。
3、利尿通淋
王不留行性善下行,可以活血利尿通淋,可治疗多种淋证、小便不利等症。可与石韦、瞿麦、冬葵子等同用。
4、抗早孕
用王不留行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5g/kg/d),连续15天,灌胃结束后第一天,取抗凝血浆及子宫组织,用放免法测定其中cAMP含量,结果明显增高。提示王不留行有抗早孕,抗着床作用,亦有调节生理功能,影响体内代谢的作用。
5、改善微循环
王不留行水煎剂可以收缩血管平滑肌,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豚鼠血液流变中高粘状态,改善微循环血液量,缩短血流循环时间,增加组织血流灌注量。
6、抗癌
王不留行水提取液和乙醚萃取液具有抗肿瘤作用。
7、促进乳汁分泌
王不留行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并能够促进乳汁的分泌。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成熟种子。麦蓝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生于路旁、山坡,尤以麦田中生长最多。有栽培。分布于华南地区以外的全国各地。6-7月果实成熟未裂时割取全株,晒干,收集种子,晒至足干。
王不留行有活血通乳,下乳,消痈,利水通淋的功效,有“通乳圣药”之称。 因其善通利血脉,行而不住;上可通利血脉而通乳汁、消痈,下能通利血脉而通经,以善于行血而知名,故取“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的意思,称之为“王不留行”。
传说之一: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在结婚后不久,生下长女惠芳。不料妻子产后乳汁不下,婴儿饿得哇哇直叫,左思夫妇心中十分着急。左思外出寻求催乳良方时,忽然听到一阵优美动听的乡土歌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后乳长流……”。左思急忙赶到山上四面张望,见唱歌的是一位乡间郎中,便上前向郎中打听清楚。郎中解释说此两味药是他家祖父留下来的催乳秘方,凡产妇无乳者服用此方非常灵验。左思当即请郎中为妻子配了药,左夫人服后不久,果然见效,顿解婴儿饥荒。因此,左思写下了王不留行治愈乳汁不下的诗句:“产后乳少听吾言, 山甲留行不用煎。研细为末甜酒服,畅通乳道如井泉。”
传说之二:是隋朝末年,在太行山下李世民与杨广进行着一场残酷的决战,由于势均力敌,双方伤亡惨重。让伤员尽快康复重返战场成了战争胜负的关键。李世民苦思对策,一筹莫展。正在此时,一位名叫吴行的农夫挑一捆野草求见,称这野草对治疗刀枪伤有特效,李世民将信将疑。吴行取下野草的种子,研碎后撒在一个士兵的伤口上,一个时辰后,士兵的伤痛大减。李世民大喜,忙命士兵到田野采集这种草药如法炮制,三天后,伤兵大都得以康复,唐军军威大振。然而,为了不让敌军得到这个验方,李世民下令封锁消息,并悄悄将吴行杀害了。当李世民最终登上王位后,给这种野草取了一个渗透着吴行鲜血的名字——王不留行,意思是王者不能留下吴行。王不留行的作用对子宫有收缩作用 王不留行水剂对大白鼠子宫有收缩作用。镇痛作用 对小白鼠的外伤有镇痛作用。消炎作用 对脓肿及蜂窝织炎采取王不留行鲜叶捣碎外敷有消炎散肿作用。抗早孕作用0.25%-0.5%煎剂对大鼠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乙醇浸液作用较煎剂强(混杂品四籽野豌豆煎剂无作用)。取健康雌鼠(体重25-30g)30只,随机分为3组,一般按着床抗孕的实验方法,按2:1配雄鼠合笼,给予王不留行醇提取物(按原中药0.05g/10g/天);一组给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按2:1配雄鼠合笼;另取正常不配偶雌鼠作为空白对照。3组动物分别连续灌胃15日,灌胃结束后l日,取抗凝血浆及子宫组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中cAMP含量。
结果表明,正常组cAMP含量水平同国内外报导一致。对正常妊娠鼠组来说,因怀孕,其血浆和子宫组织中cAMP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鼠组比较,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给药组即抗着床抗早孕未怀孕组,其血浆与子宫组织中cAMP含量的增加与正常鼠组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而与正常妊娠鼠组相比较,血浆与子宫组织中cAMP含量也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从而提示,王不留行对小鼠具有抗着床抗早孕作用,同时又能调节生理功能,影响体内代谢,致使小鼠血浆肌子宫组织中的第二信使物质(cAMP)明显增高。临床应用治疗乳腺病,如小叶增生、乳腺瘤、产后少乳、乳腺感染等。治疗月经不调,月经愆期。治疗泌尿系结石。
薜荔果
【别名】王不留行[广西、广东]、凉粉果、爬墙虎、木馒头、木莲、络石藤、风不动
【来源】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以花序托(俗称果实)入药。(其不育枝为络石藤一种,参阅“络石藤”项下)。花序托成熟后采摘,纵剖成2~4片,除去花序托内细小的瘦果,晒干。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补肾固精,活血,催乳。用于遗精,阳痿,乳汁不通,闭经,乳糜尿。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野菜食谱—薜荔果
薜荔为桑科植物薜荔Ficuspum1aL.的隐花果,又名鬼馒头。成熟果可制凉粉。薜荔果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性味酸平,具有壮阳固精、止血、下乳的功效。治遗精、阳痿、久痢脱肛、乳汁不通等病症。《本草纲目》载“壮阳道尤胜。固精消肿,散毒止血,下乳。治久痢肠痔”。
薜荔果炖猪蹄
一、原料:
1.主料:薜荔果4 枚,猪前蹄1 只。
2.调料: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姜片。
二、制法:
1.将猪蹄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段时间,捞出洗净。薜荔果洗净。
2.锅内加适量水,放猪蹄煮沸,改为文火炖烧至熟,加入料酒、精盐、葱、姜烧至入味,放入薜荔果烧至猪蹄熟烂,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按:此菜是薜荔果配以补血、通乳、托疮的猪蹄烹制而成。民间用以治疗乳汁不下。还可用于贫血、痈疽、疮毒等病症。
薛荔果糖饮
一、原料:
1.主料:薛荔果5 枚。
2.调料:白糖。
二、制法:
将薛荔果洗净切片,放入铝锅加适量水煮沸,加入白糖煮段时间即成。
按:薛荔果具有壮阳道的功效,民间用以治疗乳糜尿,并对乳汁不下、遗精、久痢、淋浊等病症有一定疗效。
薛荔凉粉
一、原料:
1.主料:新鲜薛荔果1000 克。
2.调料:红糖、茄子。
二、制法:
将薛荔果洗净装纱布袋,在盛干净清水的桶内揉搓挤压,使果汁溶于水中,拿出纱布袋,桶内放几片生茄片,将桶盖严,5—6 小时后即凝结成凉粉,舀入碗内拌进红糖即成。按:薛荔果具有壮阳固精、止血、下乳的功效,制成凉粉是防暑珍品,并对遗精、乳糜尿、肠风下血等病有一定疗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85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鹅不食草(石胡荽)【菊科】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