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丸适用各种血热出血证,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吐血、衄血、口感舌燥、舌红或绛、脉弦数、血热妄行等症状,四生丸在《妇人大全良方》的第四卷和第七卷都有记载,但功效配方不同,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四生丸。
四生丸功效: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用法:每服1丸,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四生丸的配方:四生丸怎么制作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由9克生荷叶、9克生艾叶、12克生柏叶、15克生地黄制成。
主药:侧伯叶,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
辅药:生地黄,具有凉血清热的功效,帮助主要加强止血,还可滋津养阴。
佐药:生荷叶、生艾叶,具有止血,散瘀滞的功效,止血而不留瘀的作用。荷叶、地黄、侧柏叶生用,可以加大清热止血凉血的功效,生艾叶温而不热,有和血和止血的作用。
四生丸功效:治妇人血风,骨节疼痛,手臂抬举不起,行履不得,并浑身麻痹。
主治:治疗妇人血风,骨节疼痛,手臂抬举不起,行履不得,并浑身麻痹,四生丸治疗骨节疼痛。
四生丸的配方: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 草乌(去皮、尖)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末,以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茶、酒任下。或作末,每次1.5克,酒调下。
许多人认为四生丸是中成药,其实它是一种汤药,因此,不存在四生丸多少钱一盒的说法,可在药店或者医院购买中药材,用砂锅熬制。
四生丸中有生地,柏叶荷叶与艾叶;吐衄妄行皆血热,凉止收功有效验。
结语:关于四生丸有二种记载,一种具有止血凉血的功效,另外一种四生丸治疗骨节疼痛有奇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热地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热地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热地黄又称什么热地?人参也叫晒参吗?2、热地是什么中药3、党参,茯苓,热地,当归,赤芍,黄苓,公英,地丁,枸杞子,山药这些中药放一起主治什么?4、热地和生地在使用中的优缺点?热地黄又称什么热地?人参也叫晒参吗?应是熟地黄。
熟地黄简称是叫熟地。
人参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红参类、糖参类、生晒参类及其它类4种。
生晒参类取新鲜人参洗刷干净,日晒1天后,再用硫黄熏过晒干而成。
主要成品有生晒参、全须生晒参、白干参等。
热地是什么中药熟地黄
其实地黄分为生地黄和熟地黄,之所以分为生和熟是由于制法不同。
因而在功效上稍许不同。
党参,茯苓,热地,当归,赤芍,黄苓,公英,地丁,枸杞子,山药这些中药放一起主治什么?病情分析:你好,党参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茯苓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熟地有补血滋阴作用;当归有补血活血作用;赤芍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黄苓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地丁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枸杞子和山药是滋补肝脾肾的药物。
意见建议:根据上述你的药方有清热解毒、健脾除湿、行气活血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女性的闭经、月经延期,盆腔炎等。
热地和生地在使用中的优缺点?熟地吧!生地是生地黄的简称,熟地是熟地黄的简称。
熟地甘,微温。
归肝,肾经。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证。
以本品与当归、川芎、白芍同用,为四物汤,是补血调经的基本方剂。
2.用于肾阴不足,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证。
本品为滋阴主药,如六味地黄丸。
3.凡腰酸脚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等一切精血亏虚之证均可应用。
用量用法:10-30克。
宜与健脾药陈皮、砂仁等同用。
熟地炭用于止血。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粘腻,凡气滞多痰、脾虚腹胀、食少便溏者忌服。
生地味甘、苦,性寒。
归心、肝、肺经。
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
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
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
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
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
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关于热地的功效与作用和热地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别名: 久泻丸、故纸四神丸
组成: 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出处: 《内科摘要》卷下。
功效: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大补下焦元阳。通癸水,保戊土,散虚寒,固真阴。
主治: 命门火衰,脾肾虚寒,纳差便溏,五更泄泻或产后泄泻,肚腹作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心、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水1碗,煮生姜4两,红枣50枚,水干,取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 对小肠运动的影响《中成药研究》 (1981;9:31):四神丸及其组成二神丸、五味子散和单味药物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小肠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亦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四神丸与肾上腺素抑制肠管作用的比较表明,本方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OC一受体而起作用。
临床应用: 1.五更泻:脾肾虚寒,饮食不思,五更必作泻,法宜温补肾元,用四神丸加减治之。吴茱萸1两(盐汤浸炒),五味子2两(炒),破故纸4两(酒浸炒),白茯苓3两,人参1两5钱,炒白术3两,罂粟壳1两,干姜8钱,生姜8两,红枣百枚,先将姜、枣煮熟,去姜,取枣肉和药捣丸,如梧桐子,临卧用米汤或姜汤送下4钱。
2.过敏性结肠炎:患者9年多经常腹泻,大便溏薄不成形,每日泻3-5次,无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症,曾经中西药治疗未效。实验检查:大便有脓球少许。X线钡剂灌肠透视和摄片所见:结肠充盈良好,但结肠外形较细,结肠袋较浅,尤以乙状结肠、降结肠和横结肠为明显。诊为过敏性结肠炎。入院后先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巩固;后考虑到久病入肾,可能为肾泻,故改用四神丸,每3三次,每次6g。药后泄泻即渐减少,服药20天后,大便已成形,每天1-2次;又续服10大,大便正常,腹痛已止。停药观察1个月,疗效巩固。
3.积瘕:阳气式微,清晨泄泻,病在肾经,小腹积瘕有年,亦是阴邪痼冷之疾,宜温补下焦元阳为本原之治法。破故纸4两(酒浸炒),五味子3两(炒),肉豆蔻2两(面裹煨),生姜8两(切片),吴茱萸1两(盐汤泡),大枣百枚,先以姜、枣同煎候烂,去姜,取枣肉和诸药捣丸,每服2钱,临卧盐汤送下。
4.遗尿:患者赵某某,男,16岁,学生,自幼遗尿,每夜至少2次,常因天寒、劳累加重,经多方医治效果不佳。查其舌淡,苔薄白,六脉沉迟,此乃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以四神丸加味施治。补骨脂9g,吴茱萸6g,五味子9g,肉豆蔻7g,益智仁9g,肉桂2g,石菖蒲6g,乌药9g,猪脬1个。将以上中药装入猪脬内,并将其口扎好,用粗针头将猪脬刺数孔,放入盆内,加水1.5公斤,煮沸后1小时左右,去渣及汤液,取猪脬切片食之。1次食完,两剂告愈,随访半年未发。
鲜生地可拿来煲生地麦冬豆腐龙骨汤,常见的做法如下:
主料:毛豆腐适量、麦冬适量
调料:食盐适量
做法步骤:
1、首先需要准备材料
2、然后将豆腐洗净切块。
3、再然后所有材料一起放放砂锅,然后加水。
4、最后中火煲开后,再小火煲一个半钟,放盐即可出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87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连_黄连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