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杜仲(中草药名称:杜仲叶)(科目:杜仲科)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3 17:44:03
杜仲(中草药名称:杜仲叶)(科目:杜仲科)能治什么病|杜仲(中草药名称:杜仲叶)(科目:杜仲科)有什么作用|杜仲(中草药名称:杜仲叶)(科目:杜仲科)什么样真假辨别

杜仲(中草药名称:杜仲叶)(科目:杜仲科)

【中药概述】

杜仲为杜仲科乔木植物杜仲的树皮。甘、温。归肝、肾经。

1.补肝肾:用于肝肾虚弱的腰膝酸痛、下肢痿软或阳痿、小便频数等,如(青娥丸、右归丸)、(<活法机要>金刚丸:杜仲,苁蓉,菟丝子,萆解,猪腰)。

2.强筋骨:用于肝肾两虚,头晕耳鸣、腰酸、夜间多尿等,常与鹿茸,山茱萸,兔丝子,五味子等配伍。

3.安胎:用于肝肾亏损,胎动不安等,本品研末,枣肉为丸,即(<证治准绳>杜仲丸)。

【药效鉴别】

杜仲入肾经气分,燥湿,适用于寒湿交侵所致的腰痛。重在补益肝肾。“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本草纲目 杜仲》强健筋骨与补益肝肾有关;肝肾不足,亦可导致胎元不固,故其安胎作用,亦与补益肝肾有关。

【药理作用】

1.有降压作用,炒杜仲降压作用大于生杜仲;

2.大剂量杜仲煎剂有抑制神经系统的作用,能使实验动物安静和嗜睡;

3.有抑制垂体后叶所引起的子宫兴奋作用,从而使子宫松弛。

【化学成分】

含松脂醇二葡萄糖甙、桃叶珊瑚甙、筋骨草甙、杜仲甙及绿原酸、咖啡酸、酒石酸、杜仲胶、山奈酚、哈帕甙乙酸酯等。

【用量用法】

10——15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

【附】

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制成茶类,适用于高血压等患者长期服用。

【注】

杜仲寄生,寄生于杜仲树上。甘、微辛,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固肾安胎,降血压。治腰膝蒌弱、头晕目眩、高血压病、小便频数、滑胎(习惯性流产)。

杜仲要“炒断丝”:由于杜仲内所含6~10%的胶状物不是有效成份,而且它的存在有碍于有效成份的溶出。炮制的目的就是在减少胶含量。

盐炒杜仲:甘咸,温。归肝、肾经。直走下焦。用治肾虚腰痛,阳痿滑精,胎元不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87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