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概述】
吴茱萸(又名:漆辣子)为芸香科灌木吴茱萸的将成熟果实。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1.温中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虚寒滞痛、腹痛、疝痛等诸痛,如(伤寒论<吴茱萸汤>)。
2.疏肝止呕:用于肝胃不和而致呕吐涎沫,胃寒呕吐等,如<左金丸>。
3.散寒:用于脾肾阳虚的久泻,五更泄泻等,如<四神丸>、(本事方<五味子散>)。
【药效鉴别】
吴茱萸为厥阴经主药,温中散寒之功与干姜相近。吴茱萸偏于温肝。
【临证应用】
1.外用醋调敷足心,可引火下行,治疗口舌生疮等。
2.湿疹:吴茱萸50g 乌贼骨35g 硫黄10g,研末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油化开调涂,隔日一次。
【药理作用】
有兴奋子宫、镇痛、杀灭猪蛔虫、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人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的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亦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
含吴茱萸烯、罗勒烯及吴茱萸内酯等。
【用量用法】
2——5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阴虚有热者不宜。
本文解释权归中药大全,本文地址/post/192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1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