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菊花(帝女花)【菊科】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10-04 05:53:40
菊花(帝女花)【菊科】能治什么病|菊花(帝女花)【菊科】有什么作用|菊花(帝女花)【菊科】什么样真假辨别

【中药概述】

菊花为菊科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表证,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如桑菊饮;发热盛者,可配黄芩 芦根等,如(<和剂局方>桑菊饮)。

2.清肝明目:用于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若与枸杞,熟地等配伍,可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如(杞菊地黄丸)。

3.平降肝阳: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能平抑肝阳,常与钩藤,石决明等同用。如(<和剂局方>菊花茶调散)。

4.清热解毒:用于疮疡肿痛等症。配紫花地丁,蒲公英,草河车,丹皮,赤芍等。本品单用捣烂外敷亦有效。

【药效鉴别】

菊花为肺肝二经之药,既能疏散,复能清热,入肺散风热而解表,入肝经能清肝养肝以明目,且有一定平肝的作用。

【药理作用】

对多种致病菌以及流感病毒PR8有抑制作用。能显著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菊甙、腺嘌呤、胆碱、水苏碱以及微量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1、氨基酸及刺槐素等。

【用量用法】

10——15g,水煎服,入丸、散,或泡茶饮。

【使用注意】

白菊花:偏于平肝阳,常治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等;黄菊花:偏于散风热,常用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等。

【注】

菊花属四大怀药之一(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因其主产于河南新乡(过去称“怀庆府”)等县故名。此外尚有:

①杭菊(为菊科植物黄菊花的花序)。产于杭州一带称为杭菊。味偏苦,疏散风热、泻火解毒之力较强;

②亳菊(为菊科植物)主产于亳于县。属白菊花类;

③滁菊(为菊科植物)主产于安徽省滁县。属白菊花类;

④贡菊(为菊科植物)主产于安徽歙县。属白菊花类。

白菊花疏散风热,以清热解毒为主,可治外感风热,但少清肺止咳作用。“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主清肺火”。常用于风热犯肺、寒热咳嗽的桑菊饮。

本文解释权归中药大全,本文地址:/post/181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92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