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基础

中医闻诊之嗅气味—出血

祝由网 2023-11-12 19:29:11

出血是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溢于脉道之外的症状。血液本应循经脉运行不息,若由于气虚不能摄血,或脾虚不能统血,或邪热迫血妄行,或瘀血内阻,或外伤损伤脉络,均可导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出血。故《灵枢·百病始生》说:“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望诊遵经·诊血望法提纲》认为,有九窍出血,如尿血、血淋、肠风、血痔、鼻衄、舌衄、齿衄,从汗孔出血曰肌衄,还有呕血、吐血、咯血、唾血、咳血、嗽血,以及殴伤跌仆出血,月事逆行之倒经,伤寒误汗之红汗,疮疡出血,崩漏半产等等,不胜枚举,所出不同,所因亦异,故察其形色质量,可知其病因及邪正盛衰之情况。然而由于导致出血的病因不同,所以血液散发的气味也不一样,临床我们可以根据其出血的气味,来进一步探知其发病原因,这将对诊断疾病起辅助作用。

①腥味

【闻诊】出血气腥,血质清稀,色淡或暗。

【临床意义】此常为因寒而致出血。多由素体阴寒内盛或感受外寒,血为寒滞,运行失常而出血。

【治法】宜温经散寒佐以止血,方用温经汤加减。

②臭味

【闻诊】出血,其气臭秽,血色深红而稠黏。

【临床意义】此多为血热而致出血。多因素体内热,过嗜辛辣食物,或感受热邪,或因阴虚内热,或忿怒过度,气郁化火等,而致血热迫血妄行所致。

【治法】实热者宜清热凉血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虚热者宜滋阴凉血止血,方用两地汤、地骨皮饮加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chu/1047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