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方与应用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组成,主治,医案,加减运用

道医 2023-06-24 17:19:54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原文】

1.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9)

2.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组成】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10g 厚朴10g 杏仁10g 生姜10g 红枣4枚

【煎服方法】

水浸30分钟,煎30分钟,约600ml,分早、午、晚3次服。

【主治】

桂枝汤证兼气喘者。

【禁忌】

1.无汗喘促者,(如麻黄汤证)忌之。

2.汗出而喘,兼口渴思冷者,(如麻杏石甘汤证)忌之。

3.汗出而喘,兼协热下利者,(如葛根芩连汤证)忌之。

4.下后、利不止而大喘者(此正气暴脱,肺气垂绝,需四逆加人参汤或生脉散救治),忌之。

【类方】

1.麻黄汤:同可治喘。不同者,麻黄汤证之喘,为肺气郁闭,症见无汗,恶寒,脉象浮紧。本证之喘,为风寒袭肺、肺气上逆,症见汗出恶风、脉象浮缓,且喘息程度较之为轻。

2.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同可治汗出而喘。不同者,麻杏石甘汤证之汗出而喘,系热邪郁肺,清肃失调,可见痰浊

黄稠,口渴,舌燥,脉象滑数;葛根芩连汤证之汗出而喘,为胃家热盛,壅遏气机所致,当有暴注下迫,肛热气秽,舌苔黄腻。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临床运用】 

1. 感冒、支气管炎、喘息。(《古方临床之运用》)

2. 腺病毒肺炎。症见高热无汗,面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唇舌淡,脉浮滑。(《蒲辅周医案》)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临床方解】 

本方既可辛温解肌,调和营卫,又能止咳定喘,降气除胀,故用于桂枝汤证兼喘咳者。临床以恶风、汗出而喘、脉象浮缓为本方运用目标。

根据条文,本证病因病机有二:一系桂枝汤证误下,致表邪内陷,肺失宣降。二为患桂枝汤证,致夙喘复发。然究之临床,有未经误下或无夙喘而病本证者,亦有无表证,仅阳气虚弱或肺脾失调,痰湿内盛者。无论病因如何,以病机属营卫不和、肺寒气逆,故皆可用本方治之。本证喘息程度较轻,伴汗出,发热,恶风,背部发凉,头痛,骨节疼痛,干咳少痰或痰白清稀,不思冷饮,舌苔白润,脉象浮缓或浮弦。或有过用寒凉,经常使用抗生素、激素之病史。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即新感引动夙喘,多有使用本方之机会。若虽为外感风寒而喘,或新感引动夙喘,其脉浮紧无汗者;或邪已化热,症见痰黄、痰稠、口渴思冷者,皆非本方所宜。若喘甚,尤其下后,利不止而大喘者,为里气大虚、上夺下竭之危候,急当补气固脱,绝非本方所能胜任。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医案

1.喘息

康某,男,64岁。咳嗽喘息十余年,X线检査:双肺纹理增重,肋间隙增宽。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轻度肺气肿。常服氨茶碱、肺宝三效片等治疗。今年以来,反复感冒,几至一月一病,感冒则咳喘加重,输先锋霉素、阿奇霉素,口服感康、快克等五七日,始热退喘减。昨又外感,不欲输液,求服中药。

康身高体胖,面白睑垂,舌淡润,苔白微腻。询知素喜汗出,汗后极易感冒。刻下胸满喘促,咳嗽,痰少、色黄黏稠,鼻塞,耳闷,身热(38℃),汗出恶风,背心寒,胃纳可,口干不欲饮,夜尿频,大便日一行。素有高血压、糖尿病,服降压、降糖西药,血压、血糖基本在正常范围。诊得脉象浮弦。

脉症相参,证属表虚营卫不和,肺失宣降。治当解肌和营,宣肺定喘,邪净之后益气固表,以绝感冒反复光临。拟: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6g 厚朴10g 杏仁10g 生姜5片 红枣6枚 二剂

二诊:喘咳缓减,发热、汗出、恶风、鼻塞、耳闷皆失。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表邪已解,接下之治,当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若外邪不侵,喘咳夙疾当自蜇伏。拟: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6g 黄芪15g 生姜3片 红枣6枚 五剂

后,其孙女感冒咳喘来诊,知药后再未外感,虽喘咳未已,然甚微矣。

2. 产后咳嗽

蒙某,女,25岁,本院护士。产后体虚,腠理不固,伤于风寒,咳嗽不已。住院七天,疗效甚微。刻下,咳痰甚多,清稀白沫,倚息不得平卧。恶寒发热,汗出头痛。口干思饮,舌边尖红赤,脉象浮数无力。

观其脉症,此病在太阳,营卫不和,支饮留肺证也。今口干思饮,舌边尖红,虽属热象,然口虽干,喜热饮,且痰涎清稀,得冷即咳,显然不可清热。治宜调和营卫,宣肺化饮。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味:

桂枝10g 白芍10g 甘草6g 杏仁10g 厚朴10g 细辛6g 五味子6g 生姜3片 红枣5枚 二剂

二诊:咳喘减轻,可平卧。进食及活动则发热汗出,汗后微恶寒。此外邪未净,阳气已虚。原方加党参10g 附子6g 二剂

三诊:咳喘停,痰涎净。恶寒发热止,出汗减少,口渴亦轻,舌尖仍红。此病邪已退,气血未复,改圣愈汤善后。

李映淮老师评语:本案舌边尖红,口干思饮为饮邪化热。《金匮要略》小青龙加石膏汤,为治表寒兼内饮化热之方,宜斟酌行之。

——本段摘自《经方躬行录》一书

桂枝厚朴杏子汤治疗喉咙痒吗

您好!
针对你的提问,桂枝厚朴杏子汤有助治疗喉咙痒。主要治疗外感风寒所引发的宿痰喘息的病症,其治疗作用为辛温解表以祛邪,降逆定喘以安肺。
感谢您关注问病网,祝您健康!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三)

我们上一节讲了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证就是病人有桂枝汤证,同时有咳嗽或者是有喘,这个就是在桂枝汤中加入厚朴和杏仁,上一节课忘记介绍了剂量,在这里作一下补充,桂枝汤是三三三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就是多了厚朴和杏仁,厚朴二,杏仁一把,那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就变成了三三三二二一把。

什么意思呢,桂枝三,芍药三,生姜三,甘草二,厚朴二,杏仁一把,当然还有红枣,这个不要忘记,红枣根据剂量的多少来定,伤寒论中都是用的十二枚,当然还有杏仁在伤寒论中是五十枚,我想,五十枚也就差不多是一把,我们在抓药的时候,不可能一颗一颗的去数,所以,我就用一把,当然这一把也要根据情况,如果是小孩,你也用一把,这就不对了,所以,这一把是一大把还是一小把,那你自己去看着办了。

伤寒论第十九条:凡服桂枝汤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这个条辨的意思就是说,凡是内热很盛的病人,如果喝了桂枝汤出现了呕吐,随后就会吐脓血出来,这里说的是“必”,也就是说一定会吐脓血。

对于吐家,动不动就会呕吐的人,平素恶心呕吐的,肠胃不好,的人,吃完东西就会吐酸的人,这样的人就不要开桂枝汤。吐家有可能是胃破了或者是有溃疡了,桂枝汤一下去,桂枝芍药发阳的力量很强,血液循环会加速,本来只是胃溃疡,一个小洞,结果桂枝汤一下去,变成了一个大洞,血就吐出来了。

胃有问题的,例如胃溃疡,胃癌这样的病人,就不能开桂枝汤,对于平常有胃痛,想吐,有恶心,这样的病人也要小心,最好不要经桂枝汤。

伤寒论二十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第二十条辨的意思就是说得了太阳病,发汗太过,导致了汗出淋漓不止,病人还怕风吹,风一吹就很难过,小便短小,四肢有一点拘急疼痛,不是很严重,能忍得住,屈伸不利索,这就是用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是桂枝汤变证,在桂枝汤里面加了附子,为什么要加附子,也就是这病人有里寒,我们怎么知道病人有里寒,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寒主收引,所以就造成了病人四肢屈伸不利,这里的寒其实就是发汗太过,造成了阳虚,阳虚则寒。

桂枝加附子汤是伤寒论中太阳病里面弥补的措施,当你看到病人是太阳证,你的处方开得太过了,汗流不止,恶风,由于汗出得太多,汗尿同源,所以,就会有小便很少,大家肯定有这样的感受,当夏天的时候,你在外面劳作,流了很多汗,那基本上很少有小便,即便是有,小便也是很浓的。由于发汗太过,还会造成肌肉里的水分少了,用中医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肌肉里的津液流失了,所以手脚屈伸不利,像这种情况,我们在桂枝汤中加上炮附子就可以弥补,所以,因津液不足而引起了抽筋,屈伸不利就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汤。

大家都知道,炮附子是回阳救逆的第一要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所以对于那种大汗太过,亡阳虚脱是有很好的救逆作用。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炮炙过的药材,它的毒性就要小很多,所以,生附子的毒性就强很多,在伤寒金匮里面,常常会有炮附子和生附子之分。

附子是“玄武”这里的附子是炮制过的,附子是黑的,还有一点咸,是乌头的根,长在乌头旁边的叫附子,附在乌头上的子,平常三年采收,附子是阳药,黑色入肾。生附就是没炮制过,挖回来直接晒干叫生附。

生附通经温里寒,炮附固表阳。

生附子毒性很强,所以要开水先煮,至少要煮一个小时以上,这样毒性基本上就没有了,生附一吃下去,全身的血脉神经都会打通。

炮附子固表阳,流汗太多就可以用炮附子。炮附子还温肾阳,肾阳不足,小便就会很清白,病人会有腰酸,遗精,脸色白黄,看起来就是很虚弱的样子。肾阴不足,就是肾水不够,男人就会有精子不是很好。所以有好多的孕症,都男人的问题造成的,对于不孕不育不要只找女人的原因,男人的原因也要找,两人同时检查。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经是人身上最大的一条经脉,所以,炮附子除了温肾阳,还能固表,所以炮附子一吃下去,皮肤毛孔马上收起来,一滴汗都流不出去,所以,止汗也会用到炮附子,但是单用炮附子是不行的,必须要与桂枝同用,要靠桂枝发散的力量,把炮附子带到皮肤表面上去,这才起到固表的作用。

桂枝加附子汤这个方剂的标准方: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3到5枚,炮附子6克,我们为了好记,常常就是这样记的,三三三二二,桂枝三,芍药三,生姜三,甘草二,炮附子二,这个就是一种简易的比例记忆法,在实际开处方的时候就可以灵活运用,不要死板的桂枝9克,芍药9克,这样就不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42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