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老人

老年慢病患者选中成药比西药更好吗?

佚名 2024-03-09 12:41:48

老年慢病患者选中成药比西药更好吗?

众所周知,中医药是中国的瑰宝。中医药在治疗很多疾病中,都有很多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这也使很多老年人也更偏向用中药或中成药治病,他们认为这些药物副作用会更少,更安全。这是真的吗?对于老年人应该选中成药要比西药好吗?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主任伍俊妍教授对此作出了回答。

很多的患者在患上,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病的时候,一开始都很拒绝去接受西药的治疗。因为患者担心一旦吃上西药可能这一辈子就必须要吃西药。而且患者一般认为,西药的一些副作用会大一些,所以吃中药是不是就更保险。伍俊妍教授表示,在这里可能要对大家这些观点,做一下科学的分析。的确,中成药确实对慢性疾病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是比西药要好的。恰当的中药的治疗,对慢性疾病治疗是有辅助的作用的。

虽然中医药在治疗很多疾病中,都有很多的治疗效果。但是中医治疗讲究的很重要的原则是辨证施治。而中成药是固定的配方。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体质。

另外,其实中药跟中成药跟西药之间,并没有哪个比哪个更好的关系,只有哪个更适用。总的来说,由于西药的结构比较单一,同时西药做的临床研究会比较多,所以在服用西药的时候,一些特殊的剂型像注射剂等等,起效更快,效果更强。西药对一些已知的不良反应和已知的作用,相对收集的临床病例会更多,这使医生对用药进行调整的能力也更强。这使西药的特点。

而中药对慢性病是有很好的起效作用,这可能会比西药在综合调理会好一点。但是使用中药一定是要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表征,对处方要作出调整。而中成药恰恰是缺乏这一块的能力。因为中成药的组方和配比都是固定的,这可能与中医治疗的原则有一定的冲突。所以服用中成药一定要由中医科医生诊断符合疾病的体征,患者才可以用中成药。而不能够随便道听途说而私自服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但是大家要切记,在使用中药或中成药时,患者要注意告知医生正在服用什么样的中药或中成药。举个例子,对于治疗糖尿病,日常的降糖药物在已知的循证的基础上,医生能够非常了解其用量。但如果加上中成药,而又没有不告知医生,医生无法正确对用药剂量进行把控,患者可能就会产生低血糖的风险。大家要知道高血糖可能一时半会不会要命,但是一次的低血糖事件,却可以导致患者瞬间死亡,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如果在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时,一定要告诉药师跟医生,才能对处方和剂量作出正确的调整。

本文指导医生:

伍俊妍 主任药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药学部

擅长疾病:慢性疾病药物管理,老年人用药等合理用药[详细]

看病你会选择中医还是西医?

在选择中医还是西医的问题上,我个人倾向于选择中医。以下是我选择中医的原因:

1. 中医注重整体调理

中医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中医治疗不仅仅是针对某个症状进行治疗,而是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用于调理身体

2. 中医药物安全性高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与西药相比,中药的安全性更高。中药是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中提取的,具有天然、温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而西药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或人工制造的,具有副作用大、毒性强等缺点。因此,在治疗某些疾病时,中药是更好的选择。

中药安全性高

3.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源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源,而不是仅仅针对症状进行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等原因导致的。因此,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治疗方式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根治疾病,避免疾病复发。

中医治未病



4. 中医治疗疾病的综合性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手段可以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西医则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缺乏综合性。

中医治疗综合症



综上所述,我选择中医的原因是中医注重整体调理,中医药物安全性高,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源,中医治疗疾病的综合性。当然,在选择中医还是西医的问题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不能一概而论。

中药和西药哪个好?

很多人在生病之后会选择使用中药,可能认为中药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是也有人是因为觉得中药的副作用更小更加安全才选择用中药。那么,中药真的比西药更加安全吗?中药和西药相比哪个更安全呢?
1、中西药都有副作用
(1)很多人认为因中药多属天然药物而认定其必然较西药安全,但两者作用有别,且中药之化学成分较为复杂,西药因成分单纯,反而较易管控。且中药亦有少数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如马兜铃、川乌、篦麻子、蟾酥、朱砂等皆是,因此并没有中西药何者较为安全的问题,中西药都有副作用,但是安全剂量范围内对你身体影响微乎其微。
(2)但是中药因为是天然药物获取,许多有毒成分不被鉴定,相比于西药完善的毒理和药代动力学试验中药未知成分或者混杂成分也可能存在一些毒副作用。
2、治病原理有所不同
(1)西药往往是有明确治疗机制和治疗靶点的(比如某种酶,或者某种受体,不一而足),它或者针对疾病发生的病因治疗,或者针对疾病导致的症状治疗,针对局部,思维直接。
(2)中药讲究一个“调理”,强调整体思维。不过不代表中药没有说明其毒副作用就小。比如雷公藤,已知其对肝肾均有明确损伤作用。
3、中西药联用的情况
(1)配伍合理,取长补短,可使疗效增强,缩短病程,还能降低毒副反应;而盲目不当地进行中西药联用,可使药效降低、消失、甚至毒副作用增加,引起药源性疾病,延缓病程,甚至危及生命。
(2)例如中药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与抗生素联用增强疗效;银花和青霉素联用能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增强青霉素的作用。
(3)再比如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不宜与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合用,因蛇胆川贝液中含有杏仁甙,再与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磷酸可待因联用,增加毒性。
4、常见的有毒的中药
(1)藜芦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辛、性寒、有毒。临床上用以治中风痰涌,降血压、杀虫等。
中毒症状:藜芦碱类能从胃肠吸收,又能通过健康皮肤吸收入体内,其毒性作用与乌头碱相似,但胃肠道症状较乌头为重。首先表现舌、口腔及人体其他部位有针刺感及麻木感,继而上腹部及胸骨后有烧灼感,且见流涎、恶心呕吐、呃道及出汗等症,甚至可出现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可出现心率减慢,脉弱而不规则,呼吸慢而浅,血压下降,肌肉震颤及抽搐、视力障碍等,可因严重低血压、虚脱、呼吸麻痹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2)半夏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药用其块茎。味辛,性温,有毒。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作用。外用生半夏可消疖肿。
中毒症状:咽乾,舌麻,胃部不适。中毒症状重者,舌肿,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节律不整,痉挛,麻痹以至危及生命。
(3)蟾酥
蟾酥有效成分为蟾酥毒素,对心脏作用类似洋地黄配糖体,可产生心动过缓和各种传导阻滞。它是蟾酥耳下腺及皮肤腺的分泌物。其味甘、辛,性温,有毒。功能解毒、消肿、强心、止痛、多入丸、散用。
中毒症状:可出现呕吐、吐出物多为黑绿色,腹痛、腹泻、失水等消化道症状,头晕、昏睡、唇及四肢麻木、膝反射减弱或消失(亦可亢进)等,神经系统症状及胸闷、心悸、心率减慢、心律不齐、甚至休克等循环系统症状。
(4)乌头
为植物乌头之主根,其性味辛、温,有大毒。
中毒症状:早期中毒有舌唇、肢端乃至全身发麻等感觉神经兴奋表现。麻感自舌唇、肢体远端开始渐及全身。中毒重者有音语及肢体运动障碍,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很快转为意识模糊、呼吸暂停。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音低、脉细弱、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等。中毒时并伴有流涎、多汗、恶吐、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5)天南星
天南星又名南星、药狗子等。其味苦、性温,有大毒。为温性祛痰、镇痉、镇痛剂,含有皂甘,生服有毒。
中毒症状:咀嚼其块茎数口即觉味麻辣,以后口腔黏膜轻度糜烂或部分坏死脱落,咽喉乾燥有烧灼感,部分病人口唇明显水肿,轻度发热,或大量流涎,重者有口舌麻木,味觉丧失,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张口困难等。

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

中药:我国传统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及其成药称中药。

西药: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称西药。

成药:按疗效显著的常用处方, 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制剂,给予通俗的名称,患者可不经医生处方直接购用,这种药品称为成药。

中药的来源有植物,动物,矿物三大类。一般认为,中药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及其配伍禁忌等方面。

1、四气五味:中药的“气,味”实际上就是药物的性质,味道。“四气”也称“四性”是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这是同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寒性凉性的药物都具有清热性,泻火,解毒等作用。热性温性的药物多具有祛寒,助阳,温中,通络等作用。此外,尚有一类药性平和的药物,称为性平。“五味”是指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味道。味辛的药物具有发汗,行气,活血的作用;味甘的药物具有缓解,调和,补益的作用;味酸的药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味咸的药物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此外药物还有涩味和淡味,涩味的作用与酸味类似,可归入酸味;淡味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因淡味理解为无味,所以习惯上也只称“五味”而不称“七味”。

2、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分别产生上升,下降,发散和泻利的作用趋向。一般来说,具有升浮性质的药物,有向上向外的趋向,分别有升阳,发表,散寒,催吐和透疹的作用。具有沉降性质的药物,则有下行向内的趋向,分别具有潜阳,收敛,清热,降逆,渗利,泻下安神的作用。

3、补泻:补就是补其不足,即补益身体的亏损,增强机体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改善虚弱症状。如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泻就是泻其有余,即祛除致病因素,调整机体功能,制止病势发展。如解表,泻下,利气,利水,祛痰,导滞,催吐,消积等。

4、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不同部位疾病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它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某些药物能治某经的脏腑及其经络之病,则此种药物就归入该经。此外,药物的五味与五脏亦有一定的关系,即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这也可作为药物归经的参考。

5、配伍:配伍就是按病情的需要和药物性能,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前人用“七情”表示中药的配伍关系。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只用一种药物称为“单行”;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合用使疗效增强称为“相须”;两种功效不同的药物合用,一种为主药,另一种为辅药,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称为“相使”;一种药物的毒性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称为“相畏”;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称“相杀”;一种药的功效被另一种药破坏称为“相恶”;两种药同用能产生有害的作用称为“相反”。

6、禁忌: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有配伍禁忌和妊娠禁忌。配伍禁忌就是指相反,相畏的药物一般不宜同用。所谓相反者是指两药合用后能产生毒性;所谓相畏者,是指两药合用后能使药效降低或消失。此外,中药的禁忌还有病情禁忌和药食禁忌。病情禁忌中,如病属阴虚阳亢者忌用辛温燥烈之药;有实邪病者不宜用收涩之药等。药食禁忌俗称“忌口”。

中成药:是对于中药原药进行加工,配制中成药的原料,必须经过炮制,才能调配。中成药的剂型:中成药的剂型分为:丸剂,散剂,膏剂,丹剂,胶剂,酒剂,露剂,茶剂,锭剂,冲剂,片剂,滴丸,糖浆剂,注射剂,胶囊剂等。

中成药的误区:

1、中成药毒性小,用量可大可小。中成药较西药毒副作用小,但并不是所有的中成药都是无毒的,所以,服用剂量不可以任意加大。有许多中成药含有毒性成份,千万不可盲目加量服用。

2、中成药显效慢,需要长期服用。有些中成药含有重金属铅汞等,如果长期服用,会在人体内产生蓄积中毒。中医治病讲究“纠偏”,就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应用中成药时间过长,必然矫栓过正,引起新的疾病产生。所以,不管哪种中成药都不适宜长期服用。

3、中成药显效慢,不能用于急救。有许多人认为,中成药不适合甚至不能用于急救,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中成药中有许多是抢救危重病人的良药,如抢救中暑用的十滴水。

4、中成药没有失效期,贮存多久都能服用。目前,由于中成药的效期研究工作组相对滞后,绝大多数中成药还没有确定有效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药品就可以无限地使用下去。为确保药品质量,医药行政部门规定,对非效期药品效期管理实行“五年报验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aoren/2014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