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之弟苏代也是一个机智人物。一次,他听说赵惠王要攻打燕国,觉得这对赵、燕两国都没有好处,于是决定劝阻赵惠王改变这个主意。
见到赵惠王后,苏代先不提这件事,却对赵惠王说,他在易水河边看到一件新鲜事——有一只很大的河蚌张着壳在河边晒太阳,柔和的阳光照在它白嫩的肉上,真是舒服极了。可是,从河蚌的后面偷偷地走过来一只精瘦的鹬鸟,它真是饿极了,举起尖利的长嘴巴,向河蚌露出壳外的鲜嫩的肉一口啄去。
河蚌受到突然袭击,急忙夹紧坚硬的外壳,把鹬鸟的长嘴巴牢牢地夹住了。
鹬鸟作了一番挣扎,没用,河蚌的硬壳越夹越紧,于是恨恨地说:“河蚌呀河蚌,你不要这样凶狠,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不是要干死渴死吗?我就等着吃你的死蚌肉了!”
河蚌的那一块嫩肉依然在鹬鸟的长嘴巴里,十分疼痛,可是它也不甘服输,嘲笑鹬鸟说:“你要吃我的肉,我就要你的命!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也非干死饿死不可!”
它们两个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
这时,有个渔夫远远看见这边的动静,就疾步跑了过来,伸手把它们逮住了,放进了鱼篓。鹬鸟和河蚌成了渔夫的美餐,要后悔也来不及了。
赵王听了很有兴趣。苏代趁机转入正题说,“我听说大王要出兵攻打燕,燕赵两国国力相当,赵国在几年内不可能把燕国打败,势必长期相峙下去。强大的秦国看见燕、赵都疲惫不堪,一定会像易水边的渔夫那样趁机从中渔利。这对赵国又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发兵攻燕的事还得三思而行啊!”
赵惠王终于恍然大悟起来,恳切地说:“我们不能做鹬和蚌那样的傻事,去让秦国得利。出兵燕国的事以后就别提了!”
1.带巧字的名人名言 苏代巧论鹬蚌斗
苏秦之弟苏代也是一个机智人物。一次,他听说赵惠王要攻打燕国,觉得这对赵、燕两国都没有好处,于是决定劝阻赵惠王改变这个主意。
见到赵惠王后,苏代先不提这件事,却对赵惠王说,他在易水河边看到一件新鲜事——有一只很大的河蚌张着壳在河边晒太阳,柔和的阳光照在它白嫩的肉上,真是舒服极了。可是,从河蚌的后面偷偷地走过来一只精瘦的鹬鸟,它真是饿极了,举起尖利的长嘴巴,向河蚌露出壳外的鲜嫩的肉一口啄去。
河蚌受到突然袭击,急忙夹紧坚硬的外壳,把鹬鸟的长嘴巴牢牢地夹住了。
鹬鸟作了一番挣扎,没用,河蚌的硬壳越夹越紧,于是恨恨地说:“河蚌呀河蚌,你不要这样凶狠,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不是要干死渴死吗?我就等着吃你的死蚌肉了!”
河蚌的那一块嫩肉依然在鹬鸟的长嘴巴里,十分疼痛,可是它也不甘服输,嘲笑鹬鸟说:“你要吃我的肉,我就要你的命!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也非干死饿死不可!”
它们两个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
这时,有个渔夫远远看见这边的动静,就疾步跑了过来,伸手把它们逮住了,放进了鱼篓。鹬鸟和河蚌成了渔夫的美餐,要后悔也来不及了。
赵王听了很有兴趣。苏代趁机转入正题说,“我听说大王要出兵攻打燕,燕赵两国国力相当,赵国在几年内不可能把燕国打败,势必长期相峙下去。强大的秦国看见燕、赵都疲惫不堪,一定会像易水边的渔夫那样趁机从中渔利。这对赵国又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发兵攻燕的事还得三思而行啊!”
赵惠王终于恍然大悟起来,恳切地说:“我们不能做鹬和蚌那样的傻事,去让秦国得利。出兵燕国的事以后就别提了!”
2.有关巧学的名人名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 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 (转贴)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 比丰 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 —— 英国 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 —— 约瑟夫·鲁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 约翰·塞尔登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 富兰克林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 朝鲜 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 民谚 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 小普林尼 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 日本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 民谚 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 达尔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经》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引自《荀子,劝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张少成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
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范曾(当代书画家)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 --------------钱三强(当代物理学家)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
--------------华罗庚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陈景润(当代数学家)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现代桥梁工程专家)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转引自1980年5月20日《文汇报》 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鲁迅引自《未有天才之前》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 --------------老舍(现代作家、艺术家) 回答者:幸福飞过海 - 经理 五级 10-17 22:26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 “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钱三强) “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陈景润)。
3.带巧字的古文词句 秦观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9回:“更喜他心灵性巧,书到跟前,一读便会,所有书法学问,竟在我们姊妹之上。”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汉·马融《长笛赋》:“穷妙极巧,旷以日月,然后成器,其音如彼。”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4.带巧字和郑字的诗句 “巧”字:
北齐二首 李商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郑”字
《答《桐花》》 白居易。
山木多蓊郁,兹桐独亭亭。
叶重碧云片,花簇紫霞英。
是时三月天,春暖山雨晴。
夜色向月浅,暗香随风轻。
行者多商贾,居者悉黎氓。
无人解赏爱,有客独屏营。
手攀花枝立,足蹋花影行。
生怜不得所,死欲扬其声。
截为天子琴,刻作古人形。
云待我成器,荐之于穆清。
诚是君子心,恐非草木情。
胡为爱其华,而反伤其生?
老龟被刳肠,不如无神灵。
雄鸡自断尾,不愿为牺牲。
况此好颜色,花紫叶青青。
宜遂天地性,忍加刀斧刑?
我思五丁力,拔入九重城。
当君正殿栽,花叶生光晶。
上对月中桂,下覆阶前蓂。
泛拂香炉烟,隐映斧藻屏。
为君布绿阴,当暑荫轩楹。
沉沉绿满地,桃李不敢争。
为君发清韵,风来如叩琼。
泠泠声满耳,郑卫不足听。
受君封植力,不独吐芬馨。
助君行春令,开花应清明。
受君雨露恩,不独含芳荣。
戒君无戏言,剪叶封弟兄。
受君岁月功,不独资生成。
为君长高枝,凤凰上头鸣。
一鸣君万岁,寿如山不倾。
再鸣万人泰,泰阶为之平。
如何有此用,幽滞在岩垧?
岁月不尔驻,孤芳坐凋零。
请向桐枝上,为余题姓名。
待余有势力,移尔献丹庭。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译文】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变成肉干了。’河蚌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导语:“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下面我整理了文言文鹬蚌相争翻译,供大家参考。
《鹬蚌相争》
朝代:两汉
作者:刘向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翻译:
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文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河蚌刚刚打开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 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担心强大的秦国要成为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文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释义
方——刚刚。
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曝——晒。
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即——就,那就。
谓——对……说。
舍——放弃。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且——将要。
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
禽——通“擒”,捕捉。
恐——担心。
为——替,给。
道理:
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鹬蚌相争的故事
太阳照在大地上,一只大河蚌慢慢地爬上了河滩,张开自己两扇椭圆形的贝壳悠闲自在地晒着太阳。
离这里不远的水草中,有一只鹬,正迈着两条又长又细的腿,伸着又长又尖的嘴巴,细心地寻找食物。忽然,它发现了河滩上那只张着大口的河蚌。河蚌那鲜嫩、肥美的肉吸引着它。它恨不得一口就把这眼前的美味吃掉。
鹬悄悄地走过去,慢慢地伸出了长嘴巴,猛地啄住了贝壳内的蚌肉。河蚌突然受到袭击,急忙将坚硬的贝壳闭合,贝壳像钳子似的紧紧夹住了鹬尖长的嘴巴。鹬用尽全身力气想拉出蚌肉,河蚌却死死地夹住了鹬长长的嘴巴。就这样,鹬、蚌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鹬和河蚌互不相让,争吵起来。鹬威胁河蚌说:“你若不张开贝壳,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晒死在这里。赶快张开贝壳!”
河蚌也不甘示弱,说:“我就是不张开,把你狠狠地夹住。你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非饿死在这河滩上不可。”
鹬和河蚌唇枪舌剑,死死地纠缠在一起。
正在这时,一个老渔夫从河滩路过,看见鹬蚌相争,没费多大力气,便把两个猎物一起抓住,高兴地拿走了。
寓意:“鹬蚌相争”比喻双方不和,互相争斗,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苏代讲鹬蚌相争的故事目的是:《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译文:
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啄它的肉,河蚌闭拢并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有死鹬。’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抓住了。
例句:
1、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为了利益两方面鹬蚌相争,结果最后却被第三方拿走了好处。
2、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应当团结一致,切勿鹬蚌相争,免得四分五裂。
3、由于你们鹬蚌相争,导致对手渔翁得利,这个惨痛的教训得记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diangu/156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陈轸坐山观虎斗
下一篇: 苏秦死后擒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