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梁鸿

佚名 2023-06-05 21:01:06

梁鸿

梁鸿,东汉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王莽末,梁鸿幼年,随父寓居北地(在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初,曾入太学受业。学毕,在上林苑牧猪。后归平陵,娶孟氏女子,有德无容,为她取名孟光,字德曜。后共入霸陵山中隐居,耕织为业。汉章帝时,因事出函谷关,经过京城,作《五噫歌》讽世,章帝闻知,不悦,下诏搜捕。于是改姓运期,名□,南逃至吴,为人作雇工。东家见孟光进食"举案齐眉",认为妻子对丈夫如此敬重,可见并非一般佣工,乃礼遇之。梁鸿遂在吴闭门著书。死后葬于要离墓旁。
梁鸿诗今存3首,俱载《后汉书》本传。《五噫歌》仅五句,每句后有一"噫"字感叹,为楚歌变体,写登北芒山望京城宫殿豪华,感慨"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讽刺章帝劳民伤财,患害不尽,表现出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心和忧伤。所以魏、晋之际的赵至说他"登岳长谣","以嘉□之举,犹怀恋恨"(《与嵇茂齐书》)。《适吴诗》是骚体,作于南逃路过齐、鲁之间的时期。诗中抒写志业蹉跎的孤愤,尖锐指责谗言得用,是非颠倒;深深感伤"哀茂时兮逾迈,愍芳香兮日臭,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颇有屈辞遗风。《思友诗》则是在吴思念旧友的短歌,也是骚体诗。总起来看,梁鸿诗富有现实性,反映东汉前期一部分下层士人的不满情绪和反抗精神;在诗歌形式上则表现出东汉前期文人创作仍以骚体为主,而有所变化。

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意思

“举案齐眉”是东汉梁鸿与妻子孟光的故事,见《后汉书·逸民传》。太学生梁鸿,家贫而博学有品节,势家大族多有欲嫁女于梁的,梁全不动心。同县孟家有一“肥丑而黑”的女儿,年三十不嫁,宣称“要嫁人就嫁贤能如梁伯鸾(梁鸿字)的”。梁鸿听说,就聘娶了孟女。孟姑娘盛妆入门,梁鸿却连续七天不理睬她。孟姑娘请问原因,梁说:我想娶个一同隐居深山的妻子,你这打扮离我的愿望太远了啊。孟姑娘容貌不佳,眼界心胸却丝毫不逊于梁鸿,更兼体格健壮,能举得起舂米的石臼。遂回答丈夫说:我不过是试探一下你的志向罢了,隐居之服早就备好了。立即卸了钗环,将长发随手挽起(当时叫“椎髻”),换了布衣,操持起家务来。梁鸿大喜:这真是我的妻子!为她取名孟光,字德曜。夫妻入霸陵山中,过起耕织、读书、弹琴的自在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梁鸿因事到洛阳,登上芒山,看着京城宫室宏丽,满目繁华,想起普通百姓的辛劳愁苦,悲从中来,作《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此时是汉章帝时期,号称盛世,梁鸿这首“政治方向不正确”的诗惹恼了皇帝,下令搜捕。梁鸿只好改名换姓,携了妻子逃亡,先到齐鲁,再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在富人皋伯通家当佣工。尽管沦为奴仆,住在下房,夫妻间的礼节依然一丝不乱。每到吃饭时,孟光总是将粗陋的食物放在木托盘里,举到眉毛的高度,低着头,端端正正地捧给梁鸿。这恭敬有加的举止被主人皋伯通偶然撞见,识破了梁鸿身份,将他们夫妻当宾客供养起来,梁鸿从此在皋的庇护下闭门著书,直到病逝。
“举案齐眉”是梁鸿夫妻的日常仪节,他二人若始终隐居山中,该仪节日日上演也无人知晓。变姓名藏到皋家,仆人身份的低贱与仪节的庄重高贵形成了巨大反差,由此引起注意,而被皋伯通识破行藏,“举案齐眉”的佳话也就一直流传到今天,这恐怕是一心避世的梁鸿孟光始料未及的吧。
该故事中易被忽略的部分是梁孟二人隐藏于皋家的原因——被汉章帝搜捕。汉章帝刘炟在历史上还算一个较为宽厚的皇帝,提倡儒学,禁用酷刑,减轻赋税,似乎是有些“德政”的。但他也放纵外戚,养痈遗患,大舅子窦宪骄横不法,他当面斥责为“指鹿为马”的赵高,却并不制裁,导致和帝时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的恶劣局面。司马光就此评论“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资治通鉴》)。从梁鸿的被追捕可看出,这个“宽厚”的皇帝还有“人主”的一个通病:爱听赞美辞,听不得批评意见。书呆子梁鸿不识时务,生逢“盛世”,不歌舞升平,却感叹民生疾苦,败了皇帝的兴,也打破了自己的山中悠闲岁月,只好躲到皋伯通家和孟光“举案齐眉”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0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