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窦群

佚名 2023-06-05 21:26:08

窦群

窦群,字丹列。兄弟皆擢进士第,独群以处士客于毗陵。韦夏卿荐之,为左拾遗,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武元衡、李吉甫共引之,召拜吏部郎中。元衡辅政,复荐为中丞。后出为湖南观察使,改黔中,坐事,贬开州刺史。稍迁容管经略使,召还卒。诗二十三首。

窦氏的来源介绍_窦氏怎么来

  窦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九位,人口约四十六万七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29%左右。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窦氏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窦姓的来源
  源流一

  源于姒姓, 传说 中国上古帝舜时,鲧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儿,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 植物 而 怀孕 ,生下了禹。因此禹治水 成功 后,舜便赐姒姓(姒是苡的同音字)于禹。

  源流二

  源于氐族,出自南北朝时期氐族库狄宥连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大夫窦公,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战国时期,魏国有中大夫窦公,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窦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窦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出自周穆王赐皇后氏族为窦氏,参考文献《穆天子传奇》。

  源流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朝时期蒙古乌扎喇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源流七

  源于满族,出自元、明朝时期女真卦尔察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得姓始祖

  少康。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窦姓出自姒姓,相传夏后氏帝相失国后,他的妃子(原为有仍氏人),逃出自窦,投奔娘家有仍氏,生子曰少康,留居有仍遂为窦氏。关于此事,在《风俗通》和《尚友录》上也有记载。窦氏的始祖少康得姓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 历史 ,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有仍是窦氏的最早发源地,也是古时的国名,这个地方在今山西省的济宁县一带。故窦氏后人奉少康为窦姓的得姓始祖。
  窦氏迁徙分布
  窦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窦姓起源古老,远祖始于夏朝。是大禹的后代。源于姒氏。夏朝国君相被杀后,到了王妃逃出窦地,逃回娘家有仍,生下了遗腹子少康。后来少康恢复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的两个儿子杼、龙,仍然居住在有仍,就姓了窦姓。后来杼即位为下任夏王。发展和演变:古代的少数民族氐族(分布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四川一带)也有以窦为姓的。在汉朝时,清河观津的窦氏出了一个皇后,窦太后,她是文帝刘恒的妻子,景帝刘启的母亲,她一直执政到汉武帝时,清河窦氏也因此大兴,逐渐形成望族。此外,窦姓在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扶风,河南两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窦姓世称扶风望(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 三国 魏时改为扶风郡。在今陕西安县以西),河南望(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清河望(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窦氏姓氏 文化
  堂号

  扶风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观州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五桂堂:以望立堂。
  窦氏家族名人
  窦婴:西汉大臣。字王孙(公元前?-公元前131),观津(今河北省衡水东)人。窦太后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封为大,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术,反对道表法里的黄老学说,为窦太后贬斥。后因罪被杀。

  窦融:字周公(公元前16年-公元62年),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世代仕官河西。新莽时封建武男,后因参加镇压绿林、赤眉农民军,拜渡水。新朝灭亡,降更始政权,求任张掖属国都尉。

  窦固:字孟孙。(??88年),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时期名将,窦融之侄。年少时因娶光武帝刘秀女涅阳公主而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他好读书,喜爱兵法。世袭父亲显亲侯爵位,曾任中郎将,与马武击破烧当羌。

  窦宪:字伯度。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是窦融之曾孙,领兵出塞3000余里,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拜大,总揽大权。和帝既长,愤其骄纵,与中常侍郑众等合谋,迫令自杀。

  窦武:字游平(?-168),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桓帝延熹八年(165年)以长女被选入宫,拜侍中;女于同年冬被立为皇后,遂迁越骑校尉,次年改官城门校尉。时正第一次党锢之祸,上书为党人求情。桓帝死,无子,与其女窦太后迎立灵帝,任大辅政,封闻喜侯。他引用陈蕃、李膺、杜密等党人参政,合谋杀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事泄,反为曹节等所杀。

  窦巩:字友封(772或773-831或832),唐扶风平陵人。窦庠弟。宪宗元和二年进士。袁滋辟为从事及掌书记。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后兼御史中丞。平居与人言不出口,时号?嗫嚅翁?。工五言诗。与兄窦常、窦牟、窦群、窦庠合有《窦氏联珠集》。

  窦苹:字之野,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北宋仁宗时代。《酒谱》杂取有关酒的 故事 、掌故、传闻计十四题,包括酒的起源、酒的名称、酒的历史、名人酒事、酒的功用、性味、饮器、传说、饮酒的 礼仪 ,关于酒的诗文等,内容丰实,多采?旧闻?,且分类排比,一目了然,可以说是对北宋以前中国酒文化的汇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书成书于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后收入于陶宗仪《说郛》中。其?酒之文十三?,本收《酒德颂》、《醉乡记》、《清河先生传》三篇前人关于酒的文章。

  窦默:字子声(1196-1280),初名杰,又字汉卿,元代广平府肥乡县兴教乡人(现邯郸市肥乡县)。窦默是中国元代杰出的 政治 家、理学家、 教育 家和 医学 家。窦默自幼熟读诗书,广结朋友,和许衡、姚枢等当时的理学家共同探讨程朱理学,?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无所不学。广泛涉猎,无止的追求,使他的儒学知识更为丰富和系统化,特别是朱熹思想的渗透,形成自己一套观点,为他日后出仕元廷,辅佐世祖,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

  窦太后:中华帝国黄老学派的最後一个代表人物,名漪(公元前205-公元前135),河北清河郡观津人,在吕后时被选入宫。吕后赏赐每个诸侯王宫女五名,窦漪也在被选之列。因家在清河,窦姬请求分配的宦官把她分到离家较近的赵国去。但宦官把事给忘了,她被分配到代国去,就这样她到了代国,但代王刘恒非常喜欢她,和她生了刘启和刘武。窦姬信奉黄老之学(道家学说,?黄?指黄帝,?老?指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在她的影向下,景帝刘启以黄老治国,在以後的日子里黄老思想成为治世的主流思想直到窦太后逝世为止,历经文、景二朝,再她逝世前汉武帝也不敢重用儒生。

  窦建德:隋朝漳南人。聚众起事,据河北诸郡,称夏王,建号五凤。隋大业十四年炀帝南游江都,为反贼宇文化及弑,时王世充在洛阳自称郑王,奉越王侗为帝,建德亦奉朝命。贼王世充旋弑侗自称帝,建德亦称夏帝。唐武德三年,李世民(秦王)击世充。世充求援建德,建德出兵救。四年,战败被俘,斩于长安。享年48岁。

  窦荣定:隋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曾率军出凉州,御突厥阿波可汗,在高越原(今甘肃民勤西北一带)获捷,迫使阿波证盟而去。册封洛州总管、陈国公,官至左武卫大。妻子是隋文帝的姐姐万安公主,儿子窦抗是大唐武德朝宰相。

  窦威:大唐武德年间的宰相,岐州平陆县人。唐高祖太穆窦皇后的叔父,隋朝太傅窦炽之子。窦氏一族皆以武勇称世,而窦威却以文章秀美而称世,好读书,尤其熟知朝廷故事。当时 天下 大乱,礼典缺失,唐初礼法建制皆出自窦威规划。集十卷,今存诗一首。

  窦燕山:名禹钧,号燕山。后周渔阳人。在五代后晋时,明瞒暗骗,势压贫贱,不讲天理良心,30无子。传说一夜其父送梦,对燕山说:?你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日后无子,兼且无寿。速要改恶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燕山醒来将父梦中的话牢记在心,从前之恶,不再敢为,而且广行方便,家中又设立义馆,请明师教训,帮助家贫子弟读书。他创办过40多所义学,官作谏议大夫,由他推荐提拔成名的青年不计其数。一夜又梦见父亲说:?你今阴功浩大善名张注天曹,后有5子,齐登科甲,寿添89岁?。此后修身积德,更加殷勤。后来,果然连生仪、严、侃、偶、傅五子,由于他教子有方,5子勤奋学习,先后登科。

  窦叔向:字遗直,京兆(今陕西省扶风)人。唐代宗大历初登进士第,代宗时,常衮为相,引为左拾遗、内供奉。衮贬,出为溧水令,复迁工部尚书。诗法谨严,有诗传世。五子群、常、牟、庠、巩,皆工词章,著有《联珠集》行于时。窦叔向工五言,名冠时辈。有集七卷,今存诗九首。

  窦汉卿:金代有医学家。名默。广平肥乡人,曾官居太师,故世称窦太师,,精 针灸 八脉穴法,著有《针经指南》、《标幽赋》为是书主体内容,因行文典雅,论理精湛,元明诸名家皆宗之。论其体用,《标幽赋》之于针灸实如《烟波钓叟歌》之于遁甲也。

  窦光鼐:(1720~1795)清代官员、学者。字元调(一说符调),号东皋,山东诸城市箭口乡西郭家埠村人。乾隆七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历督学政,所得士位至公卿者众。他与纪昀、朱圭、翁方纲主持文运30年,极有造诣。 著有《省吾斋诗稿》、《省吾斋文集》等传世。

  窦宗融:(1895-1931.8.27),字世雄,又字时寻,甘肃省榆中县人。幼读私塾,后随岳父到敦煌县继续读书。192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20年11月赴兰州,当了警察。在与好友张一悟的经常接触中,接受了革命思想。

  1931年8月27日,被杀害于北平西直门外护城河边,牺牲时36岁。

猜你喜欢:

1. 姓窦女孩属牛起名字

2. 历史上的窦漪房简介

3. 窦燕山征文400字

4. 李世民出生属水什么生肖

5. 关于窦太后的趣闻

6. 白居易的励志故事

旧唐书刘禹锡传译文

《旧唐书·刘禹锡传》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祖云,父溆,仕历州县令佐,世以儒学称。禹锡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禹锡精於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从事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典记室,尤加礼异。从佑入朝,为监察御史。与吏部郎中韦执谊相善。

贞元末,王叔文於东宫用事,后辈务进,多附丽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於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颇怙威权,中伤端士。宗元素不悦武元衡,时武元衡为御史中丞,乃左授右庶子。侍御史窦羣奏禹锡挟邪乱政,不宜在朝,羣即日罢官。韩皐凭籍贵门,不附叔文党,出为湖南观察史。既任喜怒凌人,京师人士不敢指名,道路以目,时号二王、刘、柳。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於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豀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初禹锡、宗元等八人犯众怒,宪宗亦怒,故再贬。制有“逢恩不原”之令。然执政惜其才,欲洗涤痕累,渐序用之。会程异复掌转运,有诏以韩皐及禹锡等为远郡刺史。属武元衡在中书,谏官十余人论列,言不可复用而止。

禹锡积岁在湘、沣间,郁悒不怡,因读《张九龄文集》,乃叙其意曰:“世称曲江为相,建言放臣不宜於善地,多徙五豀不毛之地。今读其文集,自内职牧始安,有瘴疠之叹,自退守相荆州,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辞草树,鬰然与骚人同风。嗟夫,身出於遐陬,一失意而不能堪,矧华人士族,而必致丑地,然后快意哉!议者以曲江为良臣,识胡雏有反相,羞与凡器同列,密启廷诤,虽古哲人不及,然燕翼无似,终为馁魂。岂忮心失恕,阴谪最大,虽二美莫赎耶?不然,何袁公一言明楚狱而钟祉四叶。以是相较,神可诬乎?”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刘禹锡有母,年八十余。今播州西南极远,猿狖所居,人迹罕至。禹锡诚合得罪,然其老母必去不得,则与此子为死别,臣恐伤陛下孝理之风。伏请屈法,稍移近处。”宪宗曰:“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贻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於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度无以对。良久,帝改容而言曰:“朕所言,是责人子之事,然终不欲伤其所亲之心。”乃改授连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郡。

大和二年,自和州刺史徵还,拜主客郎中。禹锡衔前事未已,复作《游玄都观诗序》曰:“予贞元二十一年为尚书屯田员外郎,时此观中未有花木,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红桃满观,如烁晨霞,遂有诗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得为主客郎中。重游兹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其前篇有“玄都观裏桃千树,总是刘郎去后栽”之句,后篇有“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到来”之句,人嘉其才而薄其行。禹锡甚怒武元衡、李逢吉,而裴度稍知之。大和中,度在中书,欲令知制诰,执政又闻《诗序》,滋不悦,累转礼部郎中、集贤院学士。度罢知政事,禹锡求分司东都。终以恃才褊心,不得久处朝列。六月,授苏州刺史,就赐金紫。秩满入朝,授汝州刺史,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德,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由是每制一篇,先於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大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其余乘兴仗醉,率然口号者不在此数。因命小侄龟儿编录,勒成两轴。仍写二本,一付龟儿,一授梦得小男仑郎,各令收藏,附两家文集。予顷与元微之唱和颇多,或在人口。尝戏微之云:‘仆与足下二十年来为文友诗敌,幸也,亦不幸也。吟咏情性,播扬名声,其适遗形,其乐忘老,幸也。然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元、白,以字之故,使仆不得独步於吴、越间,此亦不幸也。今垂老复遇梦得,非重不幸耶?’梦得梦得,文之神妙,莫先於诗。若妙与神,则吾岂敢?如梦得‘雪裏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矣。在在处处,应有灵物护持,岂止两家子弟秘藏而已!”其为名流许与如此。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什么意思

世人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水池,水浅的地方并不妨碍有卧龙的存在。也就是说,水浅的地方也可能会有龙的存在。

引申义为不要小瞧某个小环境或者某个现在还不起眼的人,哪怕是不好的环境中也可以产生俊杰;或者说不要小看不起眼的人物,他也可能是胸有沟壑,不鸣而已,一鸣惊人,成为人中之龙。

这句出自窦庠的《醉中赠符载》。

窦庠,唐朝人,曾任登州刺史。窦叔向之子,家中还有四位兄弟:窦常、窦牟、窦群、窦巩,窦氏一老五小俱以诗驰声当代,且与同时名仕常衮、包佶、元稹、白居易、韩愈、韩皋、房孺复、韦夏卿、武元衡、裴度、令狐楚等过从友善,多有酬唱,著有《窦氏联珠集》。《全唐诗》收有其诗作二十一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3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