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崔郊

佚名 2023-06-05 21:29:48

崔郊

崔郊,唐朝元和间秀才,《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诗。(《云溪友议》卷上、《唐朝纪事》卷五六)

崔郊《赠婢》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崔郊

崔郊(生卒年不详),元和年间秀才,流传下来的诗作仅一首。据记载:崔郊年轻时曾与姑母的婢女相爱,并私订终身。不料贪图钱财的姑母把婢女卖给了贵族于。此后,崔郊对其朝思暮想,始终无法忘情。一次寒食节时,二人意外邂逅。百感交集之下,崔郊写了这首《赠婢》。正是这首诗感动了于,于是他将婢女赠与崔郊,使二人结为夫妇。崔郊题诗娶佳人的故事也成为佳话。

赠婢

【原文】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译文】

王孙公子争相追求,美丽的女子泪湿罗帕。权贵之家门庭深邃如海,一进去便与曾经爱恋的人形同陌路。

【鉴赏】

全诗主要是写与情人分别之后的心痛之情。诗人用语极为概括,并没有过多铺陈自己的悲欢,但也因此使诗的立意得到提升,突破了个人悲欢离合的局限,反映了封建社会由于门第观念而造成的爱情悲剧。

第一句以“公子王孙”的争相追求,侧面烘托出女主人公容貌的美丽。第二句中,诗人抓住“垂泪滴罗巾”这一细节,写出女子被迫与爱人分离,委身于公子王孙时的痛苦心情。诗人借用“绿珠”的典故,暗示出女子遭劫的不幸命运,婉转地表达了诗人对公子王孙的不满。绿珠,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传说她“美而艳,善吹笛”。赵王伦专权时,他手下的孙秀倚仗权势向石崇索要绿珠,遭到拒绝。石崇因此入狱,后绿珠坠楼身亡。

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深沉的感慨。女子一嫁入“侯门”,深似海的环境使她再不能与外界有什么联系,只能和昔日的恋人形同陌路。两句话由“一入”、“从此”两个词联结,中间又以侯门“深如海”作比,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绝望之情,读来更显哀婉,也更容易打动读者。“侯门”指有权有势的名门望族。“萧郎”是诗词中的常用语,泛指女子所钟情的男子,这里是诗人自称。

全诗寓意深刻,含蓄委婉,怨而不怒,读之却令人无比心酸。

一入侯门深似海=求下联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出自:崔郊 赠去婢   典故是:唐朝时有个秀才崔郊,和姑母家的一个婢女相恋,婢女却被卖给显贵于,崔郊一直难以忘情。一日寒食,婢女外出与崔郊相遇,崔郊百感交集,写下这首《赠婢》。显贵于也是个性情中人,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一时传为诗坛佳话。

谁会料想到除了《题都城南庄》的崔郎,居然在唐朝还有一个崔郎你知道吗?

很多喜爱文学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崔护这个人物,他之所以青史留名,不是因为后来做到了剑南节度使的高位,而是因为那首优美动人的《题都城南庄》,那段?人面桃花?的爱情传奇。


谁会料想到除了《题都城南庄》的崔郎,居然在唐朝还有一个崔郎


然而大家不会知道的是,在唐朝还有一个崔郎,也只是仅凭借一首诗、一个爱情故事为后人所铭记,他的名字叫崔郊,这首诗题为《赠婢》。


崔郊是唐宪宗元和年间的一个秀才,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是不少女孩的梦中情人。他的姑母家中有一歌婢,天生丽质,歌舞弹唱俱佳,是汉南一带最美的女子。


歌德曰: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崔郊与那歌婢,一个正青春,一个是少年,二人一见钟情,两心暗自相许,琵琶弦上说相思,诉不尽无限意。


可是,一天当他再次来到姑母府上时,却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空余遗恨对西风,原来,姑母真的放手了,只不过放手的对象不是他,而是权势显赫、家财万贯的于頔于大帅,这样一来,既可以断了娘家侄子的念想,又能换来白花花的银子、黄灿灿的金子,贪财的她何乐而不为呢?


从那日起,崔郊相思成灾了,他?四书五经无心读,三餐无味懒下喉,独坐书房愁脉脉,面对冷月恨悠悠?,结果日渐憔悴,一病不起,正如后人李商隐诗中所写:?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崔郊深爱的歌婢更是备尝相思之苦,她在帘幕无重数的深深庭院之中,千万次无言独上西楼,面对如钩冷月,深感?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之苦,可是这爱无人倾诉,只能埋在心底,瞒,瞒,瞒。


后来,崔郊离开病榻,一路来到于府大门之外。我们这个多情的秀才并没有冒失地进府,而是在附近找个地方住了下来,从此每天藏在府门外不远的某个角落,等待着与心上的人儿见上一面,一诉别恨离愁。


苍天不负有心人,崔郊最终等到了机会。寒食节这天,我们的这个歌婢出府踏青散心,百感交集的崔郊便远远地在一棵柳树下等待,两个相爱的人儿终于相见了。崔郊与心上人执手相看泪眼,饮泣不已,发誓终生相爱,永不变心,最后,崔郊将那方题着诗的手帕送给了心上人,这就是那首声声泪,字字血,点点恨,句句情的《赠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湿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不久,这首感人至深的爱情诗传到了喜欢诗赋爱惜人才的于頔耳中,他非常欣赏其中的后两句。当于頔听说作者崔郊的心上人就是自己府中的一个歌婢时,就决定将自己身边的这朵红玫瑰送给他,成就这段郎才女貌的良缘。崔郊已经破灭的爱情之梦在峰回路转之后竟然圆了,事情就这样成了,这只能是上天的造化。


崔郊与心上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相信他俩从此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过着幸福的生活,相依相伴慢慢变老,遇到佳人并与之一见钟情是崔郊的幸运,遇到心胸宽广、爱成人之美的于頔则更是崔郊的幸运,否则,他的爱情故事将会成为又一阕?孔雀东南飞?。

崔护和崔郊是什么关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朝代,亦是一个诗的王朝,纵观整个唐朝,几乎每一位诗人都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篇和故事。

崔护(772 — 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太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所谓一诗定诗名,崔护也以这一首诗,而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在唐朝,崔护以一首“题都城南庄”流传千古,而无独有偶,他的一个同门崔郊作的一首诗,不仅文采飞扬,而且也被传为了诗坛的千古佳话。

崔郊,唐朝唐宪宗元和年间的秀才,《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诗。(《云溪友议》卷上、《唐朝纪事》卷五六),其诗名叫“赠婢”

话说唐宪宗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家有一丫鬟名叫春红,生得姿容秀丽,如花似玉。一次,崔郊寄居姑母家中,看到该女子生的甚是绝美,于是便与该女子恋上了。

两人相恋,感情甚笃。但后来被崔郊的姑母发现以后,崔郊的姑母便棒打鸳鸯,以四十万钱的高价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頔,从此阻断了崔郊和这个女子的往来。

崔郊和这个女子断了往来,本以为再也见不到该女子了,但是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頔到郊外游春,而崔郊当时也在那里游春。于是见到此女子,崔郊趁人不注意,便偷偷作了一首诗赠予该女子。

崔郊写给这女子的诗是这样写的: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而后来,这件事被一个记恨崔郊的人知道后,由于想陷害崔郊,便把这首诗作为罪证,抄了下来拿给给于頔看。

那人本以为于頔看后会帮其报复崔郊,但是让其没想到的是,于頔看后,就只是派人将崔郊请入了府中,拿出他的那首诗问他是不是他写的。

当时,崔郊十分坦率的告诉了于頔他和那个婢女的夙因。 于頔听后非常感动。他对崔郊说:“这个女子虽是我用四十万钱买来的, 但四十万钱算不得什么,你该早就对我讲才是!”

于是,最后于頔亲自为崔郊作主,将那女子嫁给了崔郊。后来,这个故事便被传为了诗坛上的千古佳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4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