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李甲

佚名 2023-06-05 22:16:04

李甲

李甲,宋代,字景元,居华亭乡,自号华亭逸人。《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十一年云:“李景元,元符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中,嘉善县令。”善填词,工小令,有闻于时。画翎毛有意外趣,但木柯未佳。米芾尝称之。苏轼题其画曰:“郭恕先之后一人而已。”尝画竹于嘉兴景德院,轼过之题诗。《画继》、《平湖县志》。有周泳先本《李景元词》,存词9首。

李甲把杜十娘卖给的男子是谁,背景是什么

孙富

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李甲与杜十娘备尝艰苦,好不容易走到一起。为何李甲最终对杜十娘中道离弃?

这个问题很复杂。
首先,两人的社会地位不同。李甲家境不错,可以算是大户人家,而杜十娘是青楼女子,杜十娘的社会地位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被人瞧不起的,李甲的父亲是绝对不会同意他娶一个青楼女子为妻。
其次,我认为李甲是不是真的爱杜十娘是一个问题。杜十娘很美,李甲爱的是她的人,还是她的美貌呢?古代的文人志士爱慕青楼女子很正常,但也只是当做一种风流韵事,苏轼等这样的大文学家都不乏这种行为,元稹更是将他年轻时的风流韵事写成了《会真记》。我认为李甲并不是真正的爱着杜十娘这个人,他会因为金钱而动摇自己的决心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他的心里,杜十娘应该算是个长得比较漂亮尤物吧,是可有可无的,没必要为了她去与自己的父亲争执。
最后,我觉得作者这样设计是为了表现古代妓女从良之路的不易吧。现在是一个多么开放社会,但是直到现在为止大概也不会有一个男的会说我愿意娶一个青楼女子吧,现代都如此何况古代呢。还有就是借这篇文章谴责了男子的负心吧。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感受,每个人想法都不同,楼主自己也再想想吧

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李甲和杜十娘的人物形象?结合他们的性格特点,比较二人对待人生的态度。

杜十娘:
杜十娘美丽,热情,心地善良,轻财好义。她有心向李甲,爱的是人,不是钱。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足见真情。
她聪敏,机智,颇有心机。为赎身,早有准备。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从中,既表现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她刚强,坚定。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示出她的刚烈。最后,她“用意修饰”自己,也是用美丽的形象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她名垂千古,并不是因为那傲人的美丽姿态,而是因为她那铮铮的傲骨,和永不屈服的倔强!
李甲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他一方面垂涎杜十娘的美色,并且深爱着十娘;另一方面又十分的惧怕自己的父亲。他和十娘相好两年,并在十娘和好友的帮助下娶得美人归。可是他娶妓回家,又恐严父责罚,家庭不睦。也就是他的这种矛盾的性格,最终酿成了十娘抱匣跳江的悲剧!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纂辑白话小说集《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占据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高峰。据考证,该小说是冯梦龙根据同时代的文人宋懋澄的《负情侬传》改编而成的,属明代的“拟话本”。主要内容是:明万历二十年间,京师名妓杜十娘为了赎身从良,追求真爱,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太学生李甲。可李甲生性软弱,自私,虽然也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又屈从于社会,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挑唆,他最终出卖了杜十娘,酿成了杜十娘沉箱投江的悲剧。该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中美好愿望的女性形象,取得了非凡的、卓越的艺术效果,在许多文学史上定义为反封建反礼教的爱情小说。该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戏曲、电影,也曾被翻译成外文,流传到日本、欧洲等地,在国内国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之所以如此,除了杜十娘这一悲剧人物形象感人以外,小说中的“百宝箱”这个具有多重功能和意义的意象创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对这个意象的处理,可谓匠心独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杜十娘宁愿选择投江自杀,也不愿意原谅李甲是因为什么?

杜十娘投江自杀,并非仅仅是因为李甲辜负了她,而是通过李甲她看清了现实。我们常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杜十娘通过李甲看到了她将来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她因此绝望了,所以才选择了自杀。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在风尘花柳中讨生活的杜十娘,见过了太多的虚情假意。那些王孙公子可以为她一掷千金,可是未必会对她付出真情。杜十娘缺的不是财,而是情。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杜十娘也深知烟花柳巷的女子,吃的是青春饭。在烟花柳巷度过了七个春秋的杜十娘,想趁着自己容颜还未开始褪色之前,带着自己全部的身家为自己找个好归宿。经过千挑万选,杜十娘看中了李甲。

李甲的出身和长相都不错,面对老鸨的言三语四“公子性本温克,词气愈和。”可见李甲的性格也极为温和,这大概是杜十娘之所以十分中意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杜十娘带着不下万金的身家从良于李甲,可是李甲为了区区一千两银子,就毫不犹豫地将杜十娘卖了。这正应了那句话“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杜十娘的从良梦就此彻底破灭。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杜十娘将一匣匣金珠宝贝丢进江水之中,一点留恋之情都没有,从她的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当时的她内心有着十二分的绝望。她的绝望不仅仅在于当时李甲的背信弃义,而是通过李甲的背叛,她看清楚了自己的将来。

那时杜十娘青春年少面容姣好,与李甲正是情浓蜜意之时,李甲竟然为了避免被父亲责备就用一千两白银卖了杜十娘。即便杜十娘拿出自己的私产解了李甲当时的燃眉之急,可是到了将来,李甲父亲不允许杜十娘进门时,恐怕李甲也不敢违背父意。

纵使杜十娘千方百计能讨得李甲父亲怜惜同意她进门,可是以李甲的为人,等将来杜十娘年老色衰之时,李甲对她的那点虚浮的爱意也会随之消失。往后的大半生,杜十娘恐怕要在无尽的惨淡中度过。

看着眼前的李甲,杜十娘看清了自己余生的命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杜十娘和李甲的海誓山盟都化作滔滔江水一去不回,也带走了杜十娘心中的所有美梦和对生活的所有希望。于是她的纵身一跃,将自己的生命也付于涛涛江山。

后记:杜十娘之死,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觉得她非常不值得。可知在古代,女子地位本身就很低微,一个出身于青楼的妓女,其地位就更地下。杜十娘想要过安稳的生活,就必须从良嫁人,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当从良梦破灭后,对杜十娘而言,与其在无情的现实中虚与委蛇地生活,还不如宁为玉碎纵身跃于江水来得干脆。

反过来说流连于烟花柳巷的男子,大都是买欢追笑的取乐之人。大凡明智的男子,谁会去青楼寻情种?所以杜十娘想在这些男子中寻求一往情深矢志不渝的良人,本就如镜里观花水中捞月般不可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8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