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佩(1666—1734),字韦之,号且园、南村。先辈自山东迁至辽宁铁岭,隶汉军镶黄旗,其父高天爵长期在南方做官,多有善政。高其佩生长在江南,17岁时,父死, 由其叔父抚养,以荫叙安徽宿州知州,官至刑部侍郎,一生有过腾达之经历,但不堪宦海浮沉,潜心于作画,每日用指或临摹古画,或写生创作,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清人李在亭云: “以指为画,始于高铁岭使君韦之。”
高其佩的指画,墨法得力于吴镇,形象近于吴伟,以减笔写意法见长,尤喜画钟馗。
高其佩画名远扬,求画者甚众,凡有求者,皆有求必应,从来不要报酬。
高其佩还是一位书画鉴赏家。他晚年在京师,有一次到友人新居走访,刚走上台阶,远远望见正堂上悬挂着一幅古画,便对友人道:“此乃刘松年之妙品,何不珍藏于箧内?”友人不以为然,说道:“此一平常古画,无落款,无题跋,何以言刘松年真迹?”高其佩审视画上古松,揭视绢背,松树干上署有“松年”二字。高其佩说: “刘松年为防人作伪,往往采用这种署名方法。”在场的人,个个叹服高的鉴赏眼力和艺术修养。
又有一次,一位友人送来一幅倪瓒的画,他展视良久,道:“这笔墨天真幽淡,似嫩实苍,是倪的笔墨,但有一峰可疑,尚需慎别。”他要求把画留下再审视一下;他把画挂在屋内,日夜揣摩,一连三日,终于得出结论:“此峰非名家不能,其过人处正在于此。”他的裔孙高秉在《指头画说》中记载此事:“一峰可疑,悬对三日。”“公(指高其佩)究心此艺,至是已五十年矣。”
高其佩之后,不少画家学此指画技法,直至现代画家潘天寿,成为现代指画之巨擘。
◇ 艺术特色 ◇
高其佩从未因任官而荒芜创作,他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各科,尤善画虎,画钟馗。墨法得力于吴镇。形象近于吴伟,以减笔写意法见长,在技巧方面,他在《述画诗》中道:“吾画从吾手,甲骨掌背俱,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可见他的指画运用了手的各个部分。 他的人物形象极为生动,面部用尖指甲细勾,简练传神,画衣纹指尖指甲并用,顿挫自如,冠靴用指掌涂抹,墨色浑然。如他的《钟馗变相画册》现藏故宫博物院,在绢面上指头蘸墨画了12幅不同形貌的钟馗,墨气淋漓,神情活现。
他的花鸟指画,随意点染的浓淡干湿墨色。飞动不露笔痕的粗细线条,蹲鹰的蓬松羽毛,老树的苍劲之质,表现得十分出色,如他的《松鹰图》轴即是此例。 高其佩不仅在绘画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能手,而且在书法、诗文、鉴赏诸方面也都有很高造诣。清代末函夏于乾隆十五年题高其佩《柳莺图》云:“高 勤指头画超凡入圣,五十年来,传相仿效,入室者鲜。盖由神授,而事属创为,前代未尝有也。”
◇ 作品行情 ◇
高其佩作品流传至今的比较多,国际拍卖中也进行过多次拍卖,但价格不高,至今价格未超过一万美元一幅。但他作品的价格比较稳定,高低相差不大。
◇ 作品赏析 ◇
《虎》《山水》
《指墨人物 》《梧桐喜鹊图》
高其佩 1715年作 《月宫嫦娥》
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1、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2、黄慎(1687年6月14日—1772年),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家贫,遂学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人物画题材十分广泛和丰富,它不仅画神仙佛道和历史名人,也擅长从民间生活中取材,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氓、渔民等下层人民的形象,这在古代的画家当中是十分难得的。
3、李鱓[shàn](1686年—1756年),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
4、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
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集》。与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高翔和郑燮并称”扬州八怪“。
5、高翔(1688--1753),字凤岗,号西唐,又号犀堂、西堂、樨堂等,别号山林外臣,擅画山水花卉,间作佛像人物。篆刻与汪士慎、丁敬齐名。又与高凤翰、潘西凤、沈凤并称"四凤"。高翔少年时期崇尚石涛,后与石涛结识为友,常相往来,情谊深长,受益颇深,是石涛的挚友和忠实追随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2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高翔
下一篇: 李方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