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女性

女性乳腺组织中存在菌群,可能与乳腺癌发生有关

中医世家 2023-07-05 22:06:04

最近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无菌状态下收集的乳腺组织中有细菌存在,并且健康女性和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的细菌存在显著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我们发现即使是在没有任何感染迹象的情况下,在手术室无菌条件下收集的乳腺组织样本中也包含细菌dna。我们进一步发现健康女性和乳腺癌病人的乳腺组织微生物组存在显著差异。”梅奥诊所的肿瘤学家tina hieken这样说道。“我们的工作证实了乳腺组织微生物组的存在,并且与乳房皮肤的微生物组不同。”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给出的定义,一个微生物组是指居住在人体特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有机体和病毒的总和。

dr. hieken说,在全球乳腺癌占所有癌症病例的几乎四分之一,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头号杀手。虽然目前已经找到许多促进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因素,但是至少70%的乳腺癌病例发生在一般风险女性身上,而目前的预测模型在发现每个女性的乳腺癌风险因素方面仍不理想。

“微生物组的差异与身体多个部位的癌症发生有关,其中包括胃,结肠,肝,肺和皮肤。”梅奥诊所另外一位研究人员amy degnim这样说道。“许多证据表明乳腺组织微生物组的变化可能与癌症发生和癌症的侵袭性有关,清除危险的微生物,重建正常的微生物群体可能会逆转这一过程。”梅奥诊所的一位微生物组研究人员补充道。

dr. hieken表示她们目前仍然不清楚乳腺组织微生物组中发生的一些变化是否会促进癌症发展。但是这项研究将推动科学家们对促进乳腺癌发生的潜在病因的进一步探索,也将有助于开发基于微生物的预防措施。

乳腺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乳腺癌的发病以女性为主,男性很少见。过去女性癌肿以子宫颈癌为主,近来发病已明显下降,而乳腺癌明显上升,已成为女性癌症首位。

乳腺癌发生与内分泌、遗传、免疫、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都有关系,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主要作用。一般认为月经初潮提早在13岁之前,绝经年龄延迟在55岁之后,女性一生行经时间达40年以上者,乳腺癌发病明显增加。

(2)高龄未婚妇女,初产在35岁以后,或婚后未生育和虽生育未曾自己哺乳者,乳腺癌发病机会增加。

(3)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患此病的危险性增加。已有报道一个家族中几代都有乳腺癌患者的例子。

(4)良性乳腺病如小叶增生、乳晕湿疹等与乳腺癌有关系,但认为尚不足列为一特殊监测指标。

(5)绝经后妇女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已受到广泛重视和接受。一般认为乳腺癌危险性轻度增加,与剂量和服药时间有关。小剂量、短期服用较安全。大剂量可使体内雌激素积蓄量增高,乳癌危险亦相应增加,特别有家族史和有良性乳腺病者尤然。大量有关口服避孕药与乳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两者没有关系。

(6)其他如接触放射线、饮酒、食物等也许有关,某些因素有待进一步证实。近年认为幼年起即大量高脂肪饮食者,常导致体重超重、提早发育、雌激素水平高,与乳腺癌发病有关。

生活中怎么预防乳腺癌?乳腺癌的预防要注意什么?

乳腺癌是女性最怕的疾病之一,一旦患上乳腺癌,基本上治愈的几率是很小的,很多人会做乳房切除手术,但是这样也会留下一些后遗症,乳腺癌不是一两天形成的,长期的不良习惯容易导致乳腺癌,那生活中怎么预防乳腺癌?乳腺癌的预防要注意什么?
1、生活中注意
1.改变饮食习惯:采用低脂高纤的饮食方式,多食用谷类、蔬菜及豆类,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吃高盐食物,高盐食物易使乳房胀大,尤其是月经来潮前一周要避免食用这类食物。
2.穿稳固的胸罩:胸罩除了可防止乳房下垂外,更重要的是防止已受压迫的乳房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消除不适。
3.保持适宜的体重:过度肥胖的女性乳房肿痛的现象比价明显,患乳腺癌的几率也比较大,减轻体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4.经常按摩乳房:预防乳腺癌想要做好还要经常按摩乳房,可使过量的体液再回到淋巴系统,对预防乳腺癌有益处。按摩时,先将肥皂液涂在乳房上,沿着乳房表面旋转手指,做圆圈移动,然后用手将乳房压入再弹起,这对防止乳房不适很有好处。
5.热敷止痛:热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用热敷袋或洗热水澡等方式缓解乳房疼痛,如果采用冷、热敷交替法,消除乳房不适效果会更好。
6.预防乳腺癌切忌滥用药:有的人经常自行服用一些消炎药或止痛药来缓解乳房胀痛,这是错误和危险的做法,因为单纯的缓解乳房胀痛不能治疗疾病,而且还会掩盖真实的病情,对健康不利。
2、饮食要注意
(1)少食高脂食物:
研究发现,癌细胞最初处于“起始”状态,只有当其受到“刺激”以后,才能迅速增值而发病。高脂肪饮食是乳腺癌的促发“刺激剂”,长期大量摄取脂肪,可使机体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这类物质过量可刺激肿瘤的发生及增长。大量摄取脂肪,还可使机体发胖和免疫功能降低,使癌症有可乘之机。因此,少吃油炸食品、奶油、奶酪及各种甜食,控制脂肪的摄取,避免肥胖,提高机体免疫机制和抗病能力,可有效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2)避免食用含动物性雌激素食品:
乳腺组织是雌激素的“靶”组织。身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过高,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平衡失调,都会导致发生乳腺癌。我们每天的食物当中包括肉、蛋、奶、鱼类。我们也经常会光顾各式各样的洋快餐店,而现今许多食物中都被检出含有雌激素成分或类似雌激素的成分。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摄食这些含有雌激素成分的食物。大量进入乳腺组织的雌激素就会在乳腺组织中引起各种反应,其中就包括使乳腺组织增生。最终,就有可能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3)水果和蔬菜应合理增加食用:
新鲜的蔬菜水果是维生素C的最主要来源,而维C是强抗氧化剂,对乳腺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加拿大国家癌症研究会综合12项研究资料认为,新鲜的蔬菜水果对不同年龄段妇女都有抗乳腺癌作用。卷心菜、花椰菜、球穿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防癌效果最好,它们含有吲哚化学成分,能促使雌激素在体内被代谢和清除。卷心菜能使雌激素代谢灭活的速度增快50%,绿花椰菜(如西蓝花)中的萝卜硫素可刺激人体细胞制造抗癌酶。绿色和橙色的蔬菜水果还富含胡萝卜素,具有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作用。其他如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的水果也有助于乳腺癌的预防。
(4)多食豆制品:
豆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是一种类似人体雌激素的化合物,可以抑制体内“激素依赖性致癌物质”对乳房的致癌作用。动物实验发现,进食大豆饮食多的动物,其乳腺癌发生率可下降65%。上海的研究资料发现,豆制品摄入量高的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率可降低30%。
(5)少食“红肉”
来自27个国家妇女乳腺癌的调查发现,乳腺癌低发的国家妇女每天吃鱼类海产品(白肉)较多,鱼类中不仅富含抑制癌细胞增长的ω-3脂肪酸,还包括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这些都有利于降低乳腺癌发生。而猪、牛、羊等肉类被称为“红肉”其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会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增加患乳腺癌风险。
(6)食用油的合理食用:
经常摄入单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乳腺癌风险。比如橄榄油所含的鲨烯能抑制乳腺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是很好的抗癌成分。最新研究发现,每天食用1次以上橄榄油的女性,乳腺癌发生率比其他女性低1/4,以橄榄油为主要食用油的地中海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生率非常低。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豆油中都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另外,许多人不太熟悉的亚麻油也是非常好的食用油,因为亚麻籽中的木酚素和ω-3脂肪酸可以帮助预防乳腺癌。

乳腺增生是怎么引起的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有关系吗

1 乳腺增生是怎么引起的乳腺增生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卵巢的内分泌状态密切相关。大量资料表明,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相对减少时会引起乳腺增生。每个月的月经来潮前,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较高,故有乳腺增生的人多数会在月经前出现乳房胀痛。此外,乳腺增生还与精神因素、婚育、哺乳、饮食、环境、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2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有关系吗乳腺增生和乳腺癌都可能摸到乳房肿块。有很多人就担心了,乳腺增生会不会发展成为乳腺癌呢?其实,乳腺增生与乳腺癌并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必要为此过度焦虑。一般乳腺增生是单纯性的增生,是不会癌变的。乳腺增生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乳腺组织退化,小叶增生也会慢慢好转。乳腺增生中,只有导管上皮不典型性增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通过一些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切片的检查,以及专业医生的手检,可以鉴别普通的小叶增生和这种癌前期的病变,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癌前及病变最后都会发展成乳腺癌。所以,乳腺增生与乳腺癌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把乳腺小叶增生等同于癌前病变。

3 乳腺增生怀孕了有影响吗乳腺增生的患者怀孕对胎儿是没有影响的,但怀孕的时候,机体的雌激素水平较高,可能会加重乳腺增生的症状,也就是乳腺增生的团块可能增大,乳房胀痛可能会加重。有人说生育以后可能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主要因为生产后雌激素分泌减少,泌乳素占主导地位,反馈性抑制雌激素的分泌。所以疼痛减轻。

4 男性乳腺增生怎么回事男性乳腺增生症又称为男性乳腺发育症,是指男性乳腺组织的异常增生、发育,使乳房外形增大,检查时可以触及乳晕下的乳腺组织,直径常常大于2厘米。

男性乳腺发育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增多、或雄激素/雌激素比值降低所导致的。正常情况下,雌、雄激素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并发挥生理作用,就好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但在某些疾病等特殊情况下,男性体内雄激素「钥匙」太少、雌激素「钥匙」太多、或者虽然雄激素的「钥匙」正常、但「锁」坏了,从而导致男性乳腺发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nvxingys/786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