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清金化痰汤治疗痰热壅肺,咳嗽痰黄,粘稠难出

道医 2023-06-24 17:52:26

痰热蕴肺失宣降,咳嗽胸闷痰黄稠。

痰中带血咯不易,口苦咽痛苔黄腻。

豁痰止咳清肺热,清金化痰芩栀子。

苓知麦贝瓜蒌仁,桑皮桔梗草陈皮。

方药:

清金化痰汤:

黄芩10g 栀子10g 茯苓10g 知母10g 麦冬10g 贝母8g 桑皮10g 桔梗9g 陈皮9g 瓜蒌仁10g 甘草6g

注:

痰热蕴肺,肺失宣降,故咳嗽痰黄,粘稠难出。痰热化火,灼伤肺络,故痰中带血,咽喉疼痛。痰热壅肺,气机不畅,故胸中烦闷。热盛则津伤,津液不能上乘输润口腔,故口苦口干。

知母、桑皮、栀子、黄芩清热肃肺;陈皮、桔梗,瓜蒌仁理气化痰;麦冬、贝母、甘草清热润肺止咳;茯苓健脾渗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润肺,豁痰止咳之功。

身体发出这哪些“暗号”时,可能是痰热郁肺的征兆呢?

痰热壅肺又称痰热阻肺、痰热伏肺。主要由外感热邪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热灼肺津,液成痰浊,痰热交结,阻滞肺络所致。少数患者也可因痰湿日久,郁而化热导致痰热郁肺。咳嗽和哮喘很常见,痰液粘稠,呈黄色,甚至带血。咳嗽时,可引起胸痛,胸胁胀满感。还可出现面热目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的痰热症状。


此外,当患者出现黄痰如脓、臭时,还可在此基础上加用蕺菜、珍珠、蜡瓜仁等方剂。鱼腥草能抑制多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甚至结核杆菌,而珍珠的种子能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样一来,清热、杀菌、除痰的作用就更明显了。清金化瘀汤(加减法是指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药物,使之更加对症,收到更好的疗效)对肺脓肿、小叶肺炎后期甚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都有相当好的疗效。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症主要由外感热邪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热灼肺津,液成痰浊,痰热交结,阻滞肺络所致。少数患者也可因痰湿日久,郁结成热而导致痰热郁结肺部。


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或喉中有痰声,痰液粘稠或稠黄,咳嗽时有恶臭或热气,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嗽疼痛,可伴有面红、身热、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由于痰热阻滞肺气,肺气亏损,故见咳嗽、喘息,痰多粘稠、发黄,咳嗽不止。痰热壅蒸,痰有腥臭味。热伤肺络,故胸胁疼痛,咳嗽疼痛,或咳出血痰。肺热内郁,则面赤,或身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是痰热壅肺之象。

检查观察、舌诊、闻诊、脉诊、胸透检查。诊断咳嗽、喘息;痰,浓黄。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两项:①痰液哼哼,痰液咳吐不畅;②咳嗽引起胸胁疼痛;③发热、口渴、烦渴。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严重痰热、痰臭;痰中带血;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方法治则:清热肃肺,祛痰止咳。主方:清金化痰汤。

清热化痰汤简介

目录1拼音2《口齿类要》 2.1方名2.2清热化痰汤的别名2.3组成2.4主治2.5清热化痰汤的用法用量2.6各家论述2.7附注 3《金鉴》卷二十八 3.1方名3.2组成3.3主治3.4清热化痰汤的用法用量3.5各家论述 4《金鉴》卷五十一 4.1方名4.2组成4.3主治4.4清热化痰汤的用法用量 5《扶寿精方》 5.1方名5.2组成5.3功效5.4清热化痰汤的用法用量5.5加减5.6制备方法 6《摄生众妙方》卷六 6.1方名6.2组成6.3主治6.4清热化痰汤的用法用量6.5加减 附:1古籍中的清热化痰汤 1拼音 qīng rè huà tán tāng

2《口齿类要》

2.1方名

清热化痰汤

2.2清热化痰汤的别名

化痰汤

2.3组成

贝母1钱,天花粉1钱,枳实(炒)1钱,桔梗1钱,黄芩1钱2分,黄连1钱2分,玄参7分,升麻7分,甘草5分。

2.4主治

痰热咽痛,口舌肿痛,齿痛,口渴脉滑。

2.5清热化痰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6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痰火内炽,灼烁咽嗌,故咽物疼痛,谓之咽痛。黄连清火燥湿,治痰之源;枳壳破滞化气,治痰之由;黄芩清热凉膈;元参清热存阴;桔梗利肺气;川贝清痰热;花粉清热消痰;甘草缓中泻火也。俾痰火消化,则咽嗌自清,而无妨碍饮食之虑,何咽痛之不去耶。此清咽利膈之剂,为痰火咽痛之专方。

2.7附注

化痰汤(《症因脉治》卷一)。本方改为丸剂,名“清热化痰丸”见《证治汇补》卷四)。

3《金鉴》卷二十八

3.1方名

清热化痰汤

3.2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橘红、半夏、麦冬、石菖蒲、枳实、木香、竹茹、黄芩、黄连、南星。

3.3主治

中风痰热,神气不清,舌强难言;及痰火内发,神短忽忽,言语失常,头眩脚软。

3.4清热化痰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加竹沥、生姜汁服。

3.5各家论述

方中用参、苓、术、草以补气,木香、枳实以利气,橘、半、南星以化痰,黄芩、黄连以泻热,菖蒲通心,麦、竹清心,姜汁、竹沥通神明去胃浊,则内生诸病自渐愈矣。

4《金鉴》卷五十一

4.1方名

清热化痰汤

4.2组成

橘红、麦冬(去心)、半夏(姜制)、赤苓、黄芩、竹茹、甘草(生)、川连、枳壳(麸炒)、桔梗、胆星。

4.3主治

小儿急惊风,痰兼热者。

4.4清热化痰汤的用法用量

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5《扶寿精方》

5.1方名

清热化痰汤

5.2组成

半夏(汤泡7次,姜汁拌)1钱2分,枳实(面炒)1钱半,香附(童便浸)1钱半,贝母1钱半,白茯苓1钱,山楂肉1钱,橘红8分,黄连(炒)8分,桔梗7分,苍术(米泔浸)7分,甘草2分。

5.3功效

化热痰,清郁气。

5.4清热化痰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以水2钟,煎至1钟,食远温服。亦可常用。

5.5加减

如痰壅上,加苏子降气汤料,视病情增减消息服之。

5.6制备方法

上锉1服。

6《摄生众妙方》卷六

6.1方名

清热化痰汤

6.2组成

橘红1钱,半夏1钱,茯苓1钱5分,枳壳1钱5分,前胡1钱5分,桔梗1钱5分,白术1钱5分,黄连1钱5分,黄芩1钱5分,南星1钱,枳实2钱,甘草5分。

6.3主治

上焦有热有痰,咳嗽。

6.4清热化痰汤的用法用量

上用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8分,食远服。

6.5加减

痰盛,加瓜蒌仁1钱。

古籍中的清热化痰汤 《医宗金鉴》:[卷五惊风门]急惊风 ,羌活散主之,肝热者,泻青丸主之,痰兼热者,清热化痰汤主之,心经热者,导赤散凉惊丸主之,惟在临证者...

《医学传灯》:[卷下]黄胆 时欲呕吐者。湿热积于上焦。必有老痰在胃。宜用清热化痰汤。若头面目赤。身热足寒。脉来寸强尺弱。阳气不...

《删补名医方论》:[卷三]删补名医方论(三) ,加生姜三片,临卧再煎,滓俱要,食远空心服。清热化痰汤治中风痰热,神气不清,舌强难言。人参白术茯苓...

《幼科心法要诀》:[卷二惊风门]急惊风 ,羌活散主之;肝热者,泻青丸主之;痰兼热者,清热化痰汤主之;心经热者,导赤散、凉惊丸主之。惟在临证...

《杂病心法要诀》:[卷一]中风死候

喉咙发痒老是咳嗽怎么办?用连花清咳片怎么样?

可以选择莲花清咳片,连花清咳片在我吃过的药里属于止咳化痰效果很好的药,起效快,这个药是中药组方,止咳化痰起效迅速,能明显缩短单位时间咳嗽、咳痰次数,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初心同时,通过减少痰液生成,稀释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44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