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内热病狐惑,午后低热烦不安。头晕溲赤便秘结,失眠多梦口苦干。口咽外阴溃疡处,溃烂暗红更灼痛。滋肾养肝和清热,一贯二至六味煎。沙参麦冬枸杞子,当归川楝泽茯苓。丹皮山药山萸肉,女贞生地旱莲草。
方药:一贯煎、二至丸,六味地黄丸合方:
沙参10g 麦冬10g 枸杞子10g 当归10g 泽泻10g 川楝子10g 茯苓10g 丹皮10g 山萸肉10g 生地20g 山药10g 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
注:久病阴虚,火热内生,热扰心神,故烦躁不安,五心灼热,失眠多梦,头晕头昏。火热灼津,阴液不足,虚火内盛,故口苦口干,小溲黄赤,大便秘结,午后低热。虚火上承则口咽溃烂、下行则外阴溃蚀。火热炽盛,故溃疡处烧灼疼痛,其色暗红。
生地、枸杞子、当归、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平补肝肾,养阴凉血;沙参,麦冬,山药润肺胃滋生化之源,生阴液以制火热;丹皮、川楝子、茯苓、泽泻清肝凉血,化湿疏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50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沙参麦冬汤方解及加减应用
下一篇: 参的种类,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选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