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消风散的组成,方歌方解,消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道医 2023-06-24 21:16:29

消风散

出自《外科正宗》

【组成】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钱(各6g)甘草 木通 各五分(各3g)

【用法】 水二盅,煎至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 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方歌】消风止痒祛风湿,木通苍术苦参知,荆防归蒡蝉膏草,生地胡麻水煎之。

【方解】 本方所治之风疹、湿疹,是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故见皮肤瘙痒不绝,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津水流溢等。治宜疏风为主,佐以清热、除湿之法。痒自风而来,止痒必先疏风,故以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之辛散透达,疏风散邪,使风去则痒止,共为君药。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是为湿邪而设;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是为热邪而用,以上俱为臣药。然风热内郁,易耗伤阴血;湿热浸淫,易瘀阻血脉,故以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为佐。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为佐使。诸药合用,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顾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为治疗风疹、湿疹之良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皮肤瘙痒,疹出色红,脉浮为辨证要点。若风疹属虚寒者,则不宜用。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

2.加减法:若风热偏盛而见身热、口渴者,宜重用石膏,加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而兼胸脘痞满,舌苔黄腻,加地肤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湿;血分热重,皮疹红赤,烦热,舌红或绛者,宜重用生地,或加赤芍、紫草以清热凉血。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

【文献摘要】

原方主治

《外科正宗》卷4:“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疥疮,搔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

【临床报道】

葛氏运用本方加味,治疗湿疹244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并取第二煎的药渣,加水浓煎取汁,用纱布浸药汁敷患处。结果:痊愈152例(皮疹完全消退,瘙痒消失),占62.3%;显效46例(皮疹消退70%以上,瘙痒明显减轻),占18.85%;有效22例(皮疹消退30%以上,瘙痒减轻),占9.02%;无效24例,占9.84%。平均治疗天数为21天,最少用药6剂,最多用药25剂。与口服扑尔敏,静注葡萄糖酸钙,外用硫磺软膏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邓氏治疗荨麻疹患者54例,分中药组和西药组进行观察。中药组30例,运用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每日1次。西药组24例,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静注,并加口服扑尔敏。均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治疗结果: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复发),中药组25例,占83.3%;西药组13例,占54.2%。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延长,搔痒等症状减轻),中药组4例,占13.3%;西药组9例,占37.6%。无效(风团和搔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不足30%),中药组1例,占3.3%;西药组2例,占8.4%。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6.6%,西药组为91.6%。治愈率,中药组明显高于西药组(P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止痒和抗实验性荨麻疹作用。对磷酸组织胺所致的豚鼠皮肤搔痒,对DMSO引起的豚鼠耳肿胀抑制作用及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等实验结果显示,本方原方及4种不同方式的配伍组合,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用强度依次为:疏风+祛湿药组、疏风药组、消风散原方组和疏风+养血药组,而祛湿+养血药组作用最弱。[肖洪彬,等.消风散主要药效学及拆方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5(4):21]

关于中药方子消风散的问题

如果该医生是以消风散为主,按你所讲的情况,应该是治错了.中医整体诊治思咱只要有70%对,正常三贴后就可见效,你越治越厉害,那说明治反了.
消风散是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不知你胃肠如何?现在只能说温中化湿,健脾敛肝或有些效

湿气重肯定很有关系:湿性重浊,粘滞,意思即是缠绵难愈,而且会阻滞气血.尤其是体表的气血,而致内里郁热.参照防风通圣散,原方找医生删减,加点辛温解表和理气化湿,应该效果会更好

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能治疗什么疾病呢

1、防风还能够治疗风湿痹痛,对于关节疼痛或者是筋脉拘急等症状,都是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破伤风,防风治疗破伤风效果非常的明显,所以在临床上可以随机的选择。

3、能够治疗外感的表证,无论是风寒表证,还是风热表证,防风都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防风常常配合一些中草药共同进行治疗,比如可以配合羌活、川芎、蝉蜕、薄荷、连翘等药物。

4、防风还能够治疗皮肤系统疾病,比如风疹瘙痒,或者是瘾疹,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皮肤疾病。临床上最常用的中医方剂消风散,就是治疗风疹、湿疹有较好的效果,其中防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以上就是防风的作用了。

方剂歌诀的治风剂

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术草,养血祛风通治方。
消风散: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牵正散: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全蝎加,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玉真散: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小活络丹;
小活络丹用胆星,二乌乳没地龙并,中风手足皆麻木,风痰瘀血闭在经。 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天麻钩藤汤: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苓,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阿胶鸡子黄汤:
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蛎草;石决茯神络石藤,阴虚风动此方保。
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麻胶地芍合成汤,三甲冬草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茶,
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喑厥风痱能治之,水归火宁水生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52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