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等篇。组方:干地黄24 g,山茱萸12 g,山药12 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 g,桂枝3 g,炮附子3 g。功能:补肾壮阳,化气行水。主治:肾阴阳两虚证。用法:上药研末,蜜调为丸。用方指征:腰膝冷痛,四肢发凉,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遗尿,浮肿,消渴,咳嗽喘促,脉细弱。
传统方义:①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而成。六味地黄丸补肾阴,桂枝、附子补肾阳,体现了阳中求阴、阴得阳助则泉源不竭;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②本方为治疗一切虚损之证基本方。肾为先天之本,肾寓真阴真阳,真阴真阳是一身阴阳之根本,故凡肾虚,一定要引起全身性虚弱表现;而其他脏腑虚甚,时间较久,也必累及于肾。本方肾之阴阳同调,助阳而不伤阴,补阴而不碍阳,是协调全身阴阳基本方。这在理论上确定了本方药简效宏,作用广泛。③现代研究证明,本方具有良好的滋补强壮作用,是抗衰老良方。对阳痿、遗精、滑精、早泄、男性不育、女性冲任虚损、胞冷不孕、性冷淡等有特殊疗效,另外,本方在治疗肾炎、肾病、尿毒症、眩晕、耳鸣、耳聋、目暗昏花、糖尿病、小儿疳积等疾病中,疗效显著。在《金匮要略》当中,就治疗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短气微饮;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烦热不得卧,饮食如故,转胞不得溺5种病证。④日本汉方届认为本证最常见主要症状为脐下不仁,虚劳和脚气为次症;项背强、头痛、夜尿、睡眠障碍为客症,也是决定应用本方的有力根据;客症不能代替主症。⑤本方治疗心性或肾性水肿,一般最长90 d,最短21 d,服药两周后开始消肿,尿量增加,且无毒副作用。⑥本方在许多疑难杂症治疗中常收良效。如长期低热、高血压、失眠、淋病、肢端动脉痉挛、鼻出血、口疮、老年性白内障、神经衰弱、皮肤瘙痒、多尿、蛋白尿、血尿、黑疸,又有用酒石酸锑钾治疗血吸虫病,出现浮肿、蛋白尿、血尿时,以本方治疗,肾损害得复。
肾气丸组方科学,用量考究,药效卓著,是一个久经医家验证的经典方剂。其在《金匮要略》众多的方剂中,可称得上是一宏篇力作,其学术至深,影响至远,均可展示张仲景在同时代医学界的大家风范。因此,历代名家对其予以极高的评价。笔者现将大学时期及参加工作以来对该方的感悟例举如下:
肾气丸新用案例1
膀胱咳:杨某,女,45岁,咳则遗尿,痰稀白,畏寒气短,腰酸体倦。查: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脉沉缓。证属膀胱咳,病因肾气亏虚,肺失宣降所致,治宜温补肾气,宣肺止咳。处方:山萸肉、熟地、泽泻各10 g,炙麻黄、丹皮、制附子各6 g,山药、五味子各15 g,茯苓、杏仁各12 g,肉桂、甘草各3 g。服3剂后畏寒减轻,遗尿次数减少,制附子减为3 g,加补骨脂10 g,继服3剂而愈。
用方奥妙:咳属肺,遗尿属膀胱,虽症状为肺与膀胱表现,实质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职,肺失治节,脾转输不利,肾主水失权,故用山药、五味子为君,山药平补肺、脾、肾,补而固涩;五味子敛肺益脾摄肾,再与山萸肉、熟地、泽泻、制附子补肾,茯苓健脾,杏仁、麻黄宣肺肃肺,丹皮通经,利于经气输转,甘草调和诸药,兼能补益,故诸症得愈。
肾气丸新用案例2
房事后小腹痛:王某,男,34岁,每行房事后即感小腹冷痛,喜温按,约1 小时后缓解。腰酸膝软。查: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肾阳不足,寒滞经脉。治宜补肾壮阳,温经散寒。处方:山萸肉、乌药、泽泻、茯苓各10 g,丹皮、肉桂、制附子各6 g,山药20 g,熟地12 g。5剂后腹痛消失。
用方奥妙:房事属肾,肾强则房事舒适满意,肾亏则房事不能尽意而有病症。本案小腹冷痛,是平素肾阳不足,房事动阳而用阴,故致阳气更不足而阴寒盛。寒性收引主痛,故用金匮肾气丸补阳,阳虚得补,则房事用阳而腹不再痛。
肾气丸新用案例3
慢性咽喉炎:张某,女,31岁,患慢性咽喉炎10余年。咽喉常有异物感,干燥隐痛,劳累后加重,腰酸膝凉。查:舌淡红,脉沉细弱,证属阴虚阳衰,虚阳上浮。治宜滋阴温阳,引火归原。处方:肉桂粉3 g,熟地30 g,丹皮12 g,山萸肉、泽泻、熟附片各10 g,肉苁蓉、茯苓、怀山药、怀牛膝、玄参各15 g,细辛2 g。服7剂后咽痛消失。继服金匮肾气丸痊愈。
用方奥妙:足少阴肾脉上通咽喉,肾虚、阴阳失调,虚火循经络上浮,而见咽痛干燥而有异物感,故治疗用金匮肾气丸方加减,获效后用原方丸剂善后。而治咽喉者,唯一味玄参而已,而玄参又不为咽喉专药。
肾气丸新用案例4
尿崩症:张某,男,38岁。因脑外伤后昏迷,行开颅术,确诊为“海绵窦动、静脉瘘”。术后清醒,但并发尿崩症,3月余不愈。刻诊:烦渴多饮,小便量多,每日25次左右,恶心,纳少。查:舌质嫩红,苔黄腻,根部厚腻,脉细弱。证属“消渴”。以上下二消为主,宜滋肾补肺。处方:生地60 g,熟地30 g,山药、女贞子、丹皮各15 g,茯苓、泽泻各10 g,附子、肉桂各6 g,黄芩、桑螵蛸各14 g,生甘草30 g。服15剂,烦渴多饮大减,前方加麦冬、五味子各15 g,继服60剂而愈。
用方奥妙:本案病机关键在肾虚而开阖失职,水液代谢失常。因病3月,兼有虚脱之象,故用金匮肾气丸为主补肾,仅用一味桑螵蛸收敛固涩,且涩而兼补而愈。
肾气丸新用案例5
口不知咸味:夏某,男,52岁,口不知咸味半年。刻诊:失眠多梦,二便失调。查:舌尖略红,少苔,脉寸大尺弱。证属肾阳虚心肾不安,脾运失调。治法:补肾滋阴,交通心肾,助脾健运。处方:生地、茯苓、牡丹皮各12 g,泽泻15 g,山药10 g,山萸肉12 g,肉桂4 g,黄连、黄柏各6 g,砂仁3 g,甘草9 g。2剂愈。
用方奥妙:咸为肾味,不知咸为肾虚,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故以补肾为主,交通心肾并健脾,肾气丸去附子补肾、阴阳同调,黄连、黄柏清热,砂仁、甘草养胃而收良效。
肾气丸新用案例6
顽固性水肿:程某,女,35岁。患尿少浮肿,服利水药,尿利肿消,继而眩晕、乏力、身软如泥,继之小便频数,再服固涩剂,复又尿少面浮,病延1年,治疗无效。刻诊:面目浮肿,小便短少,腰脊酸楚,月经准,白带少,纳可,二便调。查:舌淡苔薄,脉沉无力。证属肾阳衰微,治法:温补肾阳为主。处方:熟地24 g,山药、山萸肉各12 g,肉桂、附子各10 g,柴胡、丹皮、茯苓、泽泻各9 g。1剂/d,共服百余天,小便正常,浮肿、酸软未再出现。
用方奥妙:本案为顽固性水肿。前医用利水药而肿消,但小便数,用固涩剂小便数控制而肿复起,说明机体自身调节水液代谢功能失调,只能被动服从于药物功能。因此,要治疗本病,必须处理好标与本的关系。本方以熟地、山药、山萸肉补肾为主治本,助以附子、肉桂温阳化气,酌用柴胡调畅气机,丹皮化瘀通络,泽泻、茯苓通调水道,以此肺、脾、肾同治,气、血、水同调而愈。
许多试验和研究早已证明其药效学的广泛性与科学性,临床上广为应用。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医学家医术精湛之所在,也反映了灿烂的民族医学发展之必然。祖国医学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马立森,任昌伟,任宏程,等.古方新用五则[J].新中医,1991,(8):45.
今天给各位分享济生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济生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降心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济生肾气丸功效2、需要济生肾气丸?3、济生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4、济生肾气丸是由哪些药材组成的?济生肾气丸功效济生肾气丸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酸而微甘、苦。
济生肾气丸具有很好的能温肾化气,利水消肿功效。
临床上可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
那
济生肾气丸的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肉桂、附子(制)、牛膝、车前子。
熟地黄能补血滋阴而养肝益肾,凡血虚阴亏、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均可应用。
熟地黄与山茱萸(制)合用可补肝肾。
需要济生肾气丸?"济生肾气丸"也叫"加味肾气丸",现许多制药厂所生产出的都叫此名,我对你讲不管叫什么名,即要你只要知道"济生肾气丸"中的药物组成,都好办了,你到药店买的时候可对照药物的组成."济生肾气丸"的药物有熟附子
白茯苓
泽泻
山茱萸
山药
车前子
牡丹皮
官桂
川牛膝
熟地黄共十味药,
功效有温阳补肾利水.主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济生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济生肾气丸是一种滋补益气和温肾补肾的纯中药制剂,药物成分包括有熟地黄、山茱萸以及炒山药等多种,主要用于治疗肾虚水肿和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的症状,对于男性患者的肾阳虚有明显调理作用,减轻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也能辅助缓解咳嗽咳喘和喉中有痰等。
患者在服用药物时要注意按疗程按剂量,不能同时食用辛辣和油腻类食物,以免会加重咳痰等症状。
济生肾气丸是由哪些药材组成的?济生肾气丸:组成:熟地、山药、土牛膝根各30克,附片、茯苓各15克,山萸肉、泽泻、车前子、山甲各10克,肉桂6克。
功效:温阳化水,佐以祛瘀利尿。
适应症:前列腺增生证属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并发尿潴留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济生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济生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降心火、济生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你好,有没有六味地黄丸?”
“不好意思,这个药明天才会到货,要不你试下它的兄弟产品?” 店员给进店的小王拿了一盒金匮肾气丸,“这个药比六味地黄丸适应症更广,长期服用不但可以补肾,还能壮阳。”
听着店员“天花乱坠” 的吹捧,小王半信半疑地买了几盒回家,准备尝试下这种药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
然而吃了一段时间之后,小王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房事不振有所缓解,反而还出现了一些上火的症状,这让他很是不解,自己吃六味地黄丸都不会,为什么改成吃金匮肾气丸还反倒上火了?
同为“丸剂”,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有何不同?“丸剂”中的老大哥当属六味地黄丸,此方是由宋代医家钱乙将在张仲景肾气丸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去掉其中的君药桂附,改干地黄为熟地黄,更名为“地黄丸”。到了明代由于其滋补肾阴功效显著被广泛应用,并改名为“六味地黄丸”。
同样在补肾方面被广泛应用的“丸剂”还有金匮肾气丸,此方源自“济生肾气丸”,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牛膝、车前子,将肉桂改为桂枝。肾气丸记载于《金匮要略》的血痹虚劳、痰饮咳嗽等篇章之中,因此也被称为“金匮肾气丸”。
两种丸剂虽都有益于肾经,但二者之间还是有所侧重点:
·六味地黄丸
经方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此药整体药性偏凉,更适合于肾阴虚或者是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并不适用于肾阳虚的病人。一般阴盛阳虚者,日常生活常感疲累,若误服六味地黄丸,只能湿阴邪更盛。
·金匮肾气丸
经方组成: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辅料为蜂蜜
此方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多用于肾阳虚及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水肿、腰膝酸软、肢冷尿频等。
不论是六味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按照正常服用时间都是10天到两周为一疗程。但中药起效不比西药见快,且六味地黄丸属于滋阴药物。中医讲,阳易复、阴难滋,因此对于肾阴虚者来说,补肾难度更大,疗程也会相对延长。
如果阴虚的症状比较轻者,可按常规一个疗程起效。但阴虚较重者,或者有虚热症状的,可能需要3到4个疗程,而金匮肾气丸一个疗程后患者大多可见改善。
方剂药丸经过几百年的进化改变,流传至今都是经典良方。经过现代医学的临床药理研究,不少中药被赋予了新的用途。其中就包括常被误用来补肾的金匮肾气丸
被误用的金匮肾气丸,并非仅仅补肾阴虚用六味,阳虚用八味的观念,其实早在清代,就已经在大夫的心中扎下了根,但其实金匮肾气丸除了治疗肾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失调这类的适应症,临床上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妙用。
可治疗痛经、宫寒、月经不调 :女性经期絮乱可因肾气亏虚,精血虚少,冲任不调所引起,而金匮肾气丸可其温阳补肾,可有效调理女子的宫寒不孕、月经不调、带下清稀量多、闭经、痛经等一系列症状。
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其根本之于肾虚,尤其是肾阳不足。在非发作期期,无尿闭时,夜尿频繁,伴有腰腿酸软,可用金匮肾气丸治疗。
可治疗老年人反复感冒: 老年人感冒一直不见收尾,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所致。若患者表现出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者,以金匮肾气丸治疗效果佳。
可治疗顽固性腹水: 对于肝硬化或血吸虫病引起的腹水,可用金匮肾气丸佳西药利尿剂,促进患者排尿,导出腹水积累。
可治疗失眠: 对于入睡困难、睡后易醒、健忘、耳鸣、食欲不振、腰酸者,多因肾阴虚损,心神失养型失眠,可使用金匮肾气丸治疗。
肾阳不足,可演化成多种疾病,金匮肾气丸虽多用,但在临床的具体应用也许根据专业中医师区别证型。
金匮肾气丸,也要分清适用人群金匮肾气丸为肾气虚弱、庞光气化不利而设,适合于房事过度、年高肾亏、久病伤肾、素体阳虚者。但由于肾气丸较为温补,因此对于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肾火上炎症状者就不宜使用。
市面含有“地黄丸”字样的丸剂非常多,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虽然都具有补肾作用,但功能因组方不同,都各自有所侧重。所以虽是补肾,患者也需根据自己的病症、体质,选择合适的丸剂,方可药到病除。
#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
[1] 《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琳琅满目的“地黄丸”家族,咋吃才真正补肾?》. 鹤年堂中医门诊部. 2018-01-27
[2]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区别》.崔建军医生.2021-01-16
[3] 《金匮肾气丸新用》.家庭中医药[J].2009年1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53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益肾健脾温阳汤治疗更年期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