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中药滑石的功效与作用,上开腠理而发表

道医 2023-06-25 02:10:24

滑石的性味、主治,我们已经熟知。但刘老在临床中却经常运用滑石治疗外感疾病,认为它能解肌发汗,它发汗而不伤气阴,这一特点胜过羌活等药。刘老的理解是:滑石之所以能够“上开腠理而发表”,主要是滑利柔润,利窍淡渗的作用。凡是外邪,首先侵袭皮毛腠理,促使肌腠郁闭,肺气被遏不宣,继而出现外感症状。中医认为,皮毛和肌肉之间谓之腠理。而滑石滑润之特性,轻抚皮毛,柔润肌肤,使肌腠疏密得当,肺气得以宣畅,俾令体内濈濈汗出,进而驱邪外散。

对于滑石的利窍淡渗作用,亦应作新的理解和探索。滑石利窍,并不局限于通利前后二阴,还具有开通“玄府”(即毛孔)的作用,这与其滑润之性是分不开的。外邪束表,毛孔闭塞,滑石能够发挥其滑利之专长解毛窍窘迫之围,为外邪遁逃打开门户。对滑石淡渗作用的认识,同样不可拘泥固有的观点,“滑石利六腑之滴结”,它能通利下焦膀胱及其他各腑,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因为滑石具有轻淡甘寒之性味,所以其药力最易渗透肌膜之间,从而达到发汗、解肌、祛邪的目的。至于发汗而不过汗,解肌而不伤气阴,是由于滑石的甘益气、补脾胃的作用,这是不难理解的。治疗外感,如果滑石与生石膏伍用,相得益彰,疗效更为突出。

近年来,无论治疗外感或是流感,方中必用滑石,无不收效甚速,仔细玩味,无非外邪一从汗解,一从溲去使然。今年4月初,刘老因外感发烧,体温38.4°C,自拟一剂解表汤剂,方中重用滑石30g,仅服1剂而告病愈,次日照常上班。

看来,古人认为滑石“上开腠理而发表”,实为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

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课后

有些考生反映在复习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练习题。环球青藤执业药师频道为大家整理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课后练习,如果你需要这部分知识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检测学习,正好可以帮到大家!
相关推荐: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课后练习各章汇总
2020执业药师模拟试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点击下载>>其他科目、章节2020年执业药师模拟试题)
注意:由于截至发稿日,官方尚未发布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及考试教材,下面是小编参考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与考试教材为大家整理的模拟试题。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教材会有变化。但是时间不等人,虽然新版考试大纲及教材尚未发布,但是大家可以提前开始复习。大家可以使用环球青藤提供的?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届时将以短信形式提醒大家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教材何时出版。
最佳选择题
1、能渗湿止泻,可用于小便不利,暑湿水泻的药是
A、车前子
B、金钱草
C、泽泻
D、木通
E、海金沙
2、用治肺痈,肠痈,宜选
A、地肤子
B、泽泻
C、猪苓
D、茯苓
E、薏苡仁
3、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木香
4、具利水通淋、解暑作用的药物是
A、木通
B、滑石
C、通草
D、茵陈
E、猪苓
5、具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的中药是
A、茵陈
B、茯苓
C、车前子
D、金钱草
E、地肤子
6、利水渗湿药使用中应注意的是
A、热伤血络者忌用
B、阴虚津伤者慎用
C、脾虚者忌用
D、脾肾阳虚者不宜用
E、阳虚者不宜用
7、凡能通利水道、渗利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
A、理气药
B、活血祛瘀药
C、泻下药
D、祛风湿药
E、利水渗湿药
8、灯心草入煎汤,内服的用量是
A、10~30g
B、3~6g
C、3~10g
D、1~3g
E、1~1.5g
9、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的药物是
A、通草
B、地肤子
C、灯心草
D、冬葵子
E、瞿麦
10、萆薢的功效是
A、凉血热,祛风湿
B、强筋骨,祛风湿
C、清肺热,祛风湿
D、消痰水,祛风湿
E、利湿浊,祛风湿
11、为治石淋之要药的是
A、茵陈
B、扁蓄
C、瞿麦
D、灯心草
E、金钱草
12、茵陈的功效是
A、清热利湿,止痛
B、清热利湿,杀虫
C、清热利湿,化痰
D、清热利湿,退黄
E、清热利湿,解暑
13、金钱草不具有的功效是
A、利尿通淋
B、通经下乳
C、除湿退黄
D、解毒消肿
E、排除结石
14、哪项不是车前子的功效
A、清肝明目
B、清肺化痰
C、利水通淋
D、渗湿止泻
E、健脾安神
15、薏苡仁可应用于
A、暑热烦渴
B、脾虚泄泻
C、肺热咳嗽、目赤
D、热疮肿毒、毒蛇咬伤
E、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16、治水肿伴心悸失眠,宜选的药是
A、泽泻
B、薏苡仁
C、茯苓
D、朱砂
E、磁石
最佳选择题答案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车前子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利,入肾、肝、肺经。既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又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治暑湿水泻;还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病证】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兼热。
(2)暑湿水泻。
(3)肝热目赤肿痛,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配补肝肾药)。
(4)肺热咳嗽痰多。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薏苡仁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微寒,渗利清补,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而不伤正、健脾而不滋腻,主以健脾,兼以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者宜用。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木通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泄降,通行经脉,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膀胱经。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导热下行。善利水通淋、泄热,能通经下乳。既为治湿热淋痛与水肿之要药,又为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肠之良药,还为治乳汁不下及湿热痹痛之佳品。
【功效】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滑石的功效。五药均为利水渗湿药,但猪苓主要功效只有利水渗湿,茵陈蒿则侧重于清热利湿退黄。木通、通草除利水通淋外,兼能通经下乳。兼能解暑的只有滑石,故选B。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茵陈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黄疸。
(2)湿疮,湿疹瘙痒。
【药理】本品有利尿、利胆、保肝、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杀蛔虫、解热、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水湿内盛之病证。
临床应用时,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属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交蒸者,配清热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
本类药易耗伤津液,阴虚津伤者宜慎用。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灯心草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或用于灯火灸。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灯心草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清热,既入心肺经,又入小肠经。虽利尿清心,但药力和缓,可治热淋、口疮及心烦失眠。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萆薢【功效】利湿浊,祛风湿。
1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金钱草【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能清。入肾与膀胱经,善利水通淋、排除结石,为治石淋之要药;入肝、胆经,善除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而消肿,为治疮肿、蛇伤所常用。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茵陈【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金钱草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能清。入肾与膀胱经,善利水通淋、排除结石,为治石淋之要药;入肝、胆经,善除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而消肿,为治疮肿、蛇伤所常用。
【功效】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车前子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利,入肾、肝、肺经。既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又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治暑湿水泻;还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薏苡仁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茯苓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5、具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的中药是
A、茵陈
B、茯苓
C、车前子
D、金钱草
E、地肤子
6、利水渗湿药使用中应注意的是
A、热伤血络者忌用
B、阴虚津伤者慎用
C、脾虚者忌用
D、脾肾阳虚者不宜用
E、阳虚者不宜用
7、凡能通利水道、渗利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
A、理气药
B、活血祛瘀药
C、泻下药
D、祛风湿药
E、利水渗湿药
8、灯心草入煎汤,内服的用量是
A、10~30g
B、3~6g
C、3~10g
D、1~3g
E、1~1.5g
9、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的药物是
A、通草
B、地肤子
C、灯心草
D、冬葵子
E、瞿麦
10、萆薢的功效是
A、凉血热,祛风湿
B、强筋骨,祛风湿
C、清肺热,祛风湿
D、消痰水,祛风湿
E、利湿浊,祛风湿
11、为治石淋之要药的是
A、茵陈
B、扁蓄
C、瞿麦
D、灯心草
E、金钱草
12、茵陈的功效是
A、清热利湿,止痛
B、清热利湿,杀虫
C、清热利湿,化痰
D、清热利湿,退黄
E、清热利湿,解暑
13、金钱草不具有的功效是
A、利尿通淋
B、通经下乳
C、除湿退黄
D、解毒消肿
E、排除结石
14、哪项不是车前子的功效
A、清肝明目
B、清肺化痰
C、利水通淋
D、渗湿止泻
E、健脾安神
15、薏苡仁可应用于
A、暑热烦渴
B、脾虚泄泻
C、肺热咳嗽、目赤
D、热疮肿毒、毒蛇咬伤
E、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16、治水肿伴心悸失眠,宜选的药是
A、泽泻
B、薏苡仁
C、茯苓
D、朱砂
E、磁石
最佳选择题答案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车前子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利,入肾、肝、肺经。既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又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治暑湿水泻;还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病证】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兼热。
(2)暑湿水泻。
(3)肝热目赤肿痛,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配补肝肾药)。
(4)肺热咳嗽痰多。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薏苡仁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微寒,渗利清补,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而不伤正、健脾而不滋腻,主以健脾,兼以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者宜用。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木通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泄降,通行经脉,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膀胱经。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导热下行。善利水通淋、泄热,能通经下乳。既为治湿热淋痛与水肿之要药,又为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肠之良药,还为治乳汁不下及湿热痹痛之佳品。
【功效】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滑石的功效。五药均为利水渗湿药,但猪苓主要功效只有利水渗湿,茵陈蒿则侧重于清热利湿退黄。木通、通草除利水通淋外,兼能通经下乳。兼能解暑的只有滑石,故选B。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茵陈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病证】
(1)黄疸。
(2)湿疮,湿疹瘙痒。
【药理】本品有利尿、利胆、保肝、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杀蛔虫、解热、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水湿内盛之病证。
临床应用时,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属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交蒸者,配清热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
本类药易耗伤津液,阴虚津伤者宜慎用。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灯心草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或用于灯火灸。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灯心草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清热,既入心肺经,又入小肠经。虽利尿清心,但药力和缓,可治热淋、口疮及心烦失眠。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萆薢【功效】利湿浊,祛风湿。
1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金钱草【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能清。入肾与膀胱经,善利水通淋、排除结石,为治石淋之要药;入肝、胆经,善除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而消肿,为治疮肿、蛇伤所常用。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茵陈【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金钱草
【性能特点】本品甘淡渗利,微寒能清。入肾与膀胱经,善利水通淋、排除结石,为治石淋之要药;入肝、胆经,善除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还能清热解毒而消肿,为治疮肿、蛇伤所常用。
【功效】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车前子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滑利,入肾、肝、肺经。既利水清热而通淋,治下焦湿热及水肿兼热;又利小便、分清浊而止泻,治暑湿水泻;还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及痰热咳嗽。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薏苡仁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茯苓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中草药名方:滑石通关散的功效与作用

滑石通关散
【来源】《女科万金方》。
【组成】滑石12克赤茯苓泽泻木通各4.5克黄芩白术车前子瞿麦山栀仁各6克
【用法】上药加灯心1束,分四帖,水煎,空腹时服。
【主治】产后小便淋涩。

提醒您:滑石通关散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中草药:扁蓄的功效与作用

扁蓄
(《本经》)
【异名】竹(《诗经》),扁竹(《本经》),扁茿(《说文》),畜辩、扁蔓(《吴普本草》),扁蓄(《局方》),地扁蓄、编竹(《履巉岩本草》),扁畜(《救荒本草》),粉节草、道生草(《纲目》),扁竹(《本草崇原》),扁竹蓼、乌蓼(《中国药植志》),大蓄片(《南京民间药草》),野铁扫把、路柳、疳积药(《贵州民间方药集》),斑鸠台(《安徽药材》),蚂蚁草、猪圈草、桌面草、路边草、七星草、铁片草、竹节草(《江苏植药志》),扁猪牙(《东北药植志》),残竹草(《滇南本草》整理本),妹子草、大铁马鞭、地蓼、牛鞭草(《中药志》),牛筋草(《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扁蓄的全草。
【植物形态】扁蓄
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茎匍匐或斜上,基部分枝甚多,具明显的节及纵沟纹;幼枝上微有棱角。叶互生;叶柄短,约2~3毫米,亦有近于无柄者;叶片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6毫米,宽1.5~5毫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楔形,全缘,绿色,两面无毛;托鞘膜质,抱茎,下部绿色,上部透明无色,具明显脉纹,其上之多数平行脉常伸出成丝状裂片。花6~10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短;苞片及小苞片均为白色透明膜质;花被绿色,5深裂,具白色边缘,结果后,边缘变为粉红色;雄蕊通常8枚,花丝短;子房长方形,花柱短,柱头3枚。瘦果包围于宿存花被内,仅顶端小部分外露,卵形,具3棱,长2~3毫米,黑褐色,具细纹及小点。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田野路旁、荒地及河边等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芒种至小暑间,茎叶生长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茎呈圆柱形稍扁,多弯曲,直径约1.5~3毫米,表面棕红色或灰绿色,光滑无毛,具纵直纹理,节膨大,残存红棕色或白色薄膜状透明的托鞘,节间长短不一;近基部的茎,质坚硬,位于顶端者较柔软,折断面黄白色,中心具广大的髓邮,有时成空洞状。叶片绿褐色或灰绿色,通常脱落。花生于叶腋,红色,但多数已萎落不存;花被黄绿色,顶端边缘粉红色,内藏瘦果1枚,三角状卵形。气微弱,味清凉。以色绿、叶多、质嫩、无杂质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河南、四川、浙江、山东、吉林、河北等地产量较大。
【化学成分】全草含扁蓄甙、槲皮甙、d-儿茶精、没食子酸、咖啡酸、草酸、硅酸、绿原酸、p-香豆酸、粘质、葡萄糖、果糖及蔗糖。
硅酸的分布:叶1.6%,茎0.6%,根0.4%(如用作硅酸盐药物,可在其整个生长期采集,如用作黄酮药物,则宜于刚开花时采集)。
【药理作用】①利尿作用
实验证明,扁蓄有利尿作用,煎剂20克/公斤给予盐水负荷的大白鼠后,尿量、钠、钾排出均增加,特别是钾的排出较多,其灰分亦有同样效果,因此认为其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钾盐所致,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其中所含黄酮甙所致。
②降压作用
扁蓄的水及醇提取物静脉注射,对猫、兔、狗有降压作用。
③对子宫及止血作用
扁蓄水及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使子宫张力增高,可用作流产及分娩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剂。
④抗菌作用
1:10的扁蓄浸出液,试管内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⑤其他作用
能增强呼吸运动的幅度及肺换气量,有轻度收敛作用,可作创伤用药。扁蓄甙对大鼠,犬有利胆作用。给犬静脉注射半数有效量(2.57~4.26毫克/公斤),可使胆盐的排出增加
【毒性】扁蓄作为牧草是有毒的,可使马、羊产生皮炎及胃肠紊乱,鸽对此植物的毒性作用最敏感。猫、兔口服浸剂(10~20%)或煎剂(1:40)的最小致死量为20毫升/公斤,静脉注射水提取物(1:50)则为2毫升/公斤。
【炮制】去净杂质及根,洗净,润软,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④《本草正》:"味苦涩。"
【归经】入膀胱经。
①《本草汇言》:"入足太阳膀胱经。"
②《要药分剂》:"入胃、膀胱二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用主治】利尿,清热,杀虫。治热淋,癃闭,黄疸,阴蚀,白带,蛔虫,疳积,痔肿,湿疮。
①《本经》:"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②《别录》:"疗女子阴蚀。"
③陶弘景:"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有验。"
④《药性论》:"主丹石毒发冲目肿痛,又敷热肿效。"
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⑥《纲目》:"治霍乱,黄疸,利小便。"
⑦《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小儿疳积,消臌胀。"
⑧《江西中药》:"治 *** 作痒由于湿热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得配本草》:"多服泄精气。"
【选方】①治热淋涩痛:扁竹煎汤频饮。(《生生编》)
②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局方》八正散)
③治热黄:扁竹取汁顿服一升,多年者再服之。(《药性论》)
④治蛔虫心痛,面青,口中沫出:扁蓄十斤。细锉,以水一石,煎去滓成煎如饴。空心服,虫自下,皆尽止。(《药性论》)
⑤治小儿蛲虫攻下部痒:扁竹叶一握。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空腹饮之,虫即下,用其汁煮粥亦佳。(《食医心镜》)
⑥治 *** 湿痒或痔疮初起:扁蓄二、三两。煎汤,趁热先熏后洗。(《浙江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干扁蓄制成糖浆剂,每毫升含生药1克、每次50毫升,日眼2~3次。治疗108例,治愈104例,进步4例。平均退热时间为1天,腹痛消失为4天,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为5天,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或用新鲜扁蓄全株4~6两(干的2~4两),制成煎剂一次顿服,早、晚饭后各服1次。治疗25例,全部治愈。
②治疗腮腺炎
取鲜扁蓄1两洗净后切细捣烂,加入适量生石灰水,再调入蛋清,涂敷患处。据20余例观察,一般敷药4小时后即可使体温下降,最长12小时。多数患者1~3天可获痊愈。
【名家论述】张寿颐:"扁蓄,《本经》、《别录》皆以却除湿热为治。浸淫疥疮,疽痔,阴蚀,三虫,皆湿热为病也。后人以其泄化湿热,故并治溲涩淋浊。濒湖以治黄疸、霍乱,皆即清热利湿之功用。然亦惟湿阻热结为宜,而气虚之病,皆非其治。若湿热疮疡,浸淫痛痒,红肿四溢,脓水淋漓等证,尤其专职。"

提醒您:扁蓄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62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