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代赭石治疗脑震荡、脑挫伤有特效

道医 2023-06-25 05:18:51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为头部直接受暴力所致。或由外物击伤,或与硬物相撞。亦有因于臀、足受力,外力由脊传头而震伤颅脑者。脑震荡为病较轻,其症每于伤后短暂失去知觉,伴呕吐、头痛及近事遗忘。脑挫裂伤为病较重,患者常可昏迷数小时至数星期。症见明显头痛、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可见瞳孔散大,呼吸不匀,甚至持续高热而呈危象。

脑震荡与脑挫伤之治疗,素无特效疗法,中医多主平肝化痰、潜阳息风,邹老以钩藤、石决、姜半夏、茯神、天麻、龙牡、磁石、竹茹、白蒺藜等治疗数例,鲜获速效。后读曹惕寅先生之《诊暇录稿》,得以单味代赭石重投缓服,以治脑震荡之法,用于临床,其效应若桴鼓。先后四五例,投剂辄应。先录典型病例一则于下:

陶某,男,48岁,某粮管所副所长。1979年10月5日上午,与邻居因事争执,被木棍击伤头颅、腰背及眼部,当即晕仆:急送某区中心医院急诊。在该院留观12天,诊断为“脑挫伤”。出院时腰背及眼外伤渐愈。血压由入院时220/130mmHg下降为130/90mmHg。其时主症为头晕泛恶剧烈。于出院当日邀邹老往诊。自诉:击伤伊始,即晕不可支,旬余以来,虽针药迭进,而症无少减,只能静卧,不能稍动躯体,稍稍动作,即觉天旋地转而眩晕欲仆,随即泛恶频频,但不呕吐。一日三餐及饮水服药,均由家属喂饲。邹老诊得脉象弦滑,舌质舌苔无异常。处方:代赭石100g,加水两大碗,煎至一大碗,待温后,以汤匙缓缓喂饮,约4小时饮尽。

当日下午开始服药,至傍晚,甫尽药汁之半,已可自行翻身。于是续服前药而尽其剂,及夜半,独自下床登厕矣。然步履蹒跚,时欲以手扶物。翌日又服1剂,即恢复正常直至1989年以他病逝世,生前未见任何脑震荡后遗 症。

按:此案眩晕甚而无呕吐,《诊暇录稿》之案,则为呕吐剧烈,神志不清。该书原刊于1927年,以后未见再版,渐成凤毛麟角矣。今照录原文,以资读者印证:

“粤东范君之女,年五龄。自楼窗跌仆下坠,狂妄躁语。与饮饮吐,得食食吐。不能辨识父母,目不交睫。或云肝阳挟痰,或谓温邪痰滞。历5日夜,医药罔效。后经其友绍余往诊,切其脉错乱无定。外既不伤于风寒,内亦无病于痰滞,筋骨肌肉,亦无重伤,实以身躯颠倒重震,浊气反上,清气下陷,姑宗镇胃降浊法治之。独味煅代赭石250g,煎汤三大碗.每隔10分钟用小匙饮五六匙。饮未及半,神志大清,呕吐亦止,啜粥一盂,安卧而瘥。”

夫代赭石一物,《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能建奇效。”观此两案,可知其于“脑震荡”、脑挫伤症之眩晕、呕吐卓具殊效,无疑是治疗脑震荡、脑挫伤之首选特效中药。此症之病机,曹氏谓为“浊气在上,清气在下”,而治疗大法取“镇胃降浊”,与通常所用之平肝潜阳、化痰息风之法不同,迥出意表,可谓匠心独运,实为脑震荡脑挫伤病机之研究开一门径。

《续名医类案》载:“许宣治一儿,10岁,从戏台倒跌而下,呕吐苦水,以盆盛之,绿如菜汁。许曰:此胆倒也,胆汁倾尽则死矣。方为温胆汤加枣仁、代赭石正其胆腑,名为正胆汤,1服吐止。昔曾见此证,不知其治,遂不救。”此案标新立异,名曰“胆倒”,方以温胆为主。然若不加代赭,必无是效,是以此方所得力者,仍属代赭也。设单用代赭一味,不合温胆枣仁,效亦可期,而“胆倒”之论却含深意,盖人体受震之后,清阳下陷,浊阴上潜,胆中浊气循经上达巔顶则眩晕,横逆胃腑则呕恶。治疗后清升浊降,胆气敛藏则诸症自已。此症胆胃同病,用代赭一物而两利之,因而速效。是故岐黄家不当故步自封于套方疲药,自当开拓进取,而求验方达药也。

又按:古人治病每以小方,简药重投,取其纯而力专也,故取效既宏且速。《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一卷载:“唐初许胤宗谓:‘夫病之于药,有正相当者,唯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许氏乃唐初名医,言虽寥寥,意则至深。邹老三复斯语,铭诸座右。

中草药名方:镇宫丸的功效与作用

镇宫丸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紫石英(火煅,醋淬七次)禹余粮(火煅、醋淬七次)附子(醋炙)各60克阳起石(煅红,细研)芎藭鹿茸(燎去毛,醋蒸,焙)茯神(去木)阿胶(锉,蛤粉炒成珠子)蒲黄(炒)当归(去芦,酒浸)各30克血竭(别研)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主治】妇人崩漏不止,或下五色,或赤白不定,或如豆汁,或状若豚肝,或下瘀血,脐腹胀痛,头晕眼花,久久不止,令人黄瘦,口干胸烦不食。

提醒您:镇宫丸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2、旋复花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3、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4、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旋覆花的功效有哪些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相信不少人都有见过旋覆花,它是菊科植物的一种。
这类植物分布广阔,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均有栽种。
旋覆花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开放,采摘后去除杂质,然后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那么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我将就这些问题和大家做个分享,期待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旋覆花是一类很常见小花,它相较于普通的花卉来说,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使用很普遍,它的功效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旋覆花具有平喘、镇咳作用:旋覆花黄酮对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小鼠氨水喷雾法和酚红排泌法实验表明:旋覆花黄酮无镇咳和祛痰作用。
2、旋覆花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大花旋覆花的根和地上部分之脂溶性及醚溶性部分有抗菌作用。
旋覆花中的咖啡酸及绿原酸有较广泛的抑菌作用,但在体内能被蛋白质灭活。
3、旋覆花对平滑肌的作用:绿原酸能显著增加小肠蠕动;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均可增加子宫的张力,但该作用能被碱所取消,而阿托品则对此无明显影响。
4、旋覆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绿原酸和咖啡酸给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可提高神经兴奋性。
5、旋覆花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绿原酸和咖啡酸口服,可增加人胃中盐酸的分泌量。
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
旋覆花虽然具有很多的疗效,适应的病症也比较多,不过并不是任何体制的人都适合饮用哦!比如说身体虚弱、拉肚子人就不适合饮用旋覆花。
再者,大家在服用旋覆花时,切勿超量,正常用量并没有中毒的案例,不过如果超量服用的话,部分病人会出现发热、恶心、全身出皮疹,或见有呕吐、胃中不适、腹泻。
动物实验中较大量给药可导致动物呼吸加快、抽搐、死亡。
所以使用该药应注意掌握好用量。
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
大家应当掌握好正确的煎煮方法,如果煎煮方法不当的话,也会产生不适症状。
大家在煎汤时应用布包或煎好后过滤去毛,防止大量绒毛进入胃中,这是因为旋复花上的绒毛可刺激咽喉及消化道,引起咳嗽、呕吐。
以上就是关于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以及旋覆花的副作用有哪些的相关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相关问题,欢迎继续收藏本网站,后期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内容。
旋复花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是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咳喘,大腹水肿。
旋复花为菊科植物旋覆花、线叶旋覆花或大花旋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旋复花有消痰,下气,软坚,行水的功效,旋复花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_,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干燥头状花序呈扁球形,有时散落,直径8~15毫米(线叶旋复花较小,4~10毫米)。
底部有4层(线叶旋复花3层)浅灰绿色、膜质的总苞片,有时残留花梗。
外缘1层舌状花,,长约1厘米,先端3齿裂,多卷曲;中央管状花密集,花冠5齿裂,子房顶端有多数白色冠毛,长约5毫米(线叶旋复花长约3毫米),质柔软,手捻易散。
气微弱,味微苦咸。
以朵大、金、有白绒毛,无枝梗者为佳。
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降气化痰:用于喘咳痰多之证。
旋覆花既能祛痰,又有一定平喘止咳作用,其性微温,无论寒痰、热痰及外感所致喘咳证,皆可配伍应用。
寒痰喘咳,痰多清稀者,宜与半夏,苏子等温肺,平喘、燥湿化痰之品配伍。
降逆止呕:旋覆花不仅降肺气,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
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噫气呕吐,胃脘痞硬者,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如旋覆代赭汤。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阴虚劳嗽、风热燥咳、虚弱及大便泄泻者忌用。
用量过大。
常规用量未见中毒报道。
服用过量会使部分病人出现发热,恶心,全身出皮疹,或见有呕吐,胃中不适,腹泻。
动物实验中较大量给药可导致动物呼吸加快,抽搐,死亡。
所以使用该药应注意掌握好用量。
煎煮不当。
旋复花上的绒毛可刺激咽喉及消化道,引起咳嗽,呕吐。
内服煎汤宜用布包或煎好后过滤去毛,防止大量绒毛进入胃中。
-旋复花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旋覆花的功效有哪些1、化痰:旋覆花性味苦、辛、咸、微温,入肺、脾、胃、大肠经,有化痰行水、降气之功,适用于痰涎壅盛、咳嗽痰多、胸膈满闷等症。
2、止呕:旋覆花能降胃气、止呕逆,用于胃有寒湿引起的呕吐、嗳气、呃逆。
3、镇咳:旋复花黄酮对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平喘、镇咳。
4、利尿:旋覆花味咸以软坚,微辛温能散结气,升而能降,入肝、肾、肺、大肠。
其功在于开结下气,行水消痰,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旋复花的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中药的煅赭石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次要有毒副作用吗?宜忌是什么?

煅代赭石性味苦、甘平,归肝、胃、心胞经,有平肝镇逆,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等症。没有毒副作用。一般孕妇忌服;下部虚寒者,不宜用;阳虚阴萎者忌之;气不足、津液燥者禁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67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