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治血尿止血作用更胜阿胶

道医 2023-06-25 06:44:53

用古方治血尿,其血来自膀胱者,多用猪苓汤;来自肾脏者多用胶艾、黄土等汤。古方止血,多赖阿胶、猪苓、黄土、胶艾,诸方药物组合虽不同,其用阿胶以止血多获效验。近年来胡老以地锦草治血尿,见其止血作用竟在阿胶之上,此草遍地皆有,俯拾即是,药源不乏,较之阿胶之名贵难得,伪劣多有者,其方便为何如也?

病例1:袁某,女,67岁,长沙运输公司家属。肉眼血尿,久治未愈,小便镜检红细胞(+~++),在某医院膀胱镜检查,怀疑为膀胱癌。延诊时,患者呈一派阴虚症状,舌绛少苔,脉细数,胡老用大补阴丸(地、龟、知、柏)加鲜地锦30g,数服,血尿顿减,前后两易方而愈。

病例2:肖某,女.20岁,长沙市肉食水产公司职工。肉眼血尿8月余,无尿频尿急,亦无低烧盗汗,仅面部轻微水肿,舌质偏红少苔,舌边有瘀点,脉弦缓,小便常规检查多次:蛋白(+~++),镜检:红细胞(++~+++),白细胞0~2,经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检、腹部平片、尿培养均阴性,于1977年6月来诊。拟方:益母草30g,鲜地锦30g,寸冬30g,粳米10g。

上方仅吃3剂,症状即消失,观察半年,病未复发。此方益母草活血行水,地锦草散血止血,寸冬育阴利水,粳米养胃利水,对慢性肾炎之水肿血尿明显者皆有试用价值。

地锦草又名血见愁,为大戟科一年生匍匐草本。入药用全草。

草药大全功效和作用

中药的学问博大精深,中药的种类也有很多,而不同的中药其功效也不一样。那么大家对中药功效了解吗?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草药大全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草药大全功效和作用

1.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 下 药: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 下 药:(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 下药: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13.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药:狗脊.仙茅.杜仲.牛膝.续断.桑寄生.五加皮.巴戟天.淫羊藿.骨碎补.鹿衔草.千年健。(益精补髓药):熟地.锁阳.蛤蚧.狗肾.海狗肾.肉苁蓉.紫河车.何首乌。

14.化 湿 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草果.扁豆.白豆蔻.草豆蔻.。

15.利水消肿药:茯苓.猪苓.泽泻.葫芦.泽膝.蝼蛄.荠菜.麻黄.香薷.防己.黄芪.海藻.昆布.槟榔.泽兰.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冬瓜皮.玉米须.薏苡仁.香加皮..海桐皮.桑白皮.葶苈子.郁李仁.寒水石.半边莲.番泻叶.路路通.益母草.。(温肺化饮药):细辛.干姜.。(逐水消肿药):巴豆..。

16.利水通淋药:白薇.滑石.木通.通草.瞿麦.扁蓄.牛膝.石韦.萆薢.琥珀.车前子.车前草.金钱草.地肤子.海金沙.鸡内金.冬葵子.灯芯草.鱼腥草.白茅根.王不留行.白花蛇舌草。(利尿药):竹叶.知母.生地.苦参.黄柏.酸浆.葱白.桑叶.浮萍.蒲黄.石膏..苦参.绿豆.地龙.白术.通草.淡竹叶.鸭跖草.凤尾草.五加皮.决明子.血余炭.蒲公英.鱼腥草.罗布麻.白花蛇舌草.。

17.利水退黄药:(清利湿热):虎杖.郁金.大黄.黄柏.蔊菜.茵陈蒿.金钱草.地耳草.垂盆草.山栀子.地锦草.凤尾草..玉米须.。

18.温 里 药:附子.干姜.肉桂.胡椒.川乌.草乌.花椒.荜茇.小茴香.高良姜.公丁香.荜澄茄。(温经散寒药):片姜黄。

19.理 气 药:陈皮.青皮.桔核.枳实.枳壳.木香.沉香.檀香.香附.乌药.厚朴.川芎.姜黄.佛手.香橼.薤白.柿蒂.刀豆.甘松.香附子.荔枝核.化桔红.玫瑰花.绿萼梅.青木香.大腹皮.八月札.娑罗子.九香虫.栝楼皮.延胡索.。

20.消 食 药:山楂.神曲.木香.谷芽.麦芽.鸡矢藤.莱菔子.鸡内金.使君子。(消食化滞药):青皮.枳实.槟榔.厚朴。

21.驱 虫 药:槟榔.雷丸.鹤虱.榧子.芜荑.羊蹄.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鹤草芽。

22.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槐角.大黄.羊蹄.石韦.木贼.马勃.贯众.犀角.山栀子.墨旱莲.黄芩炭.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马齿笕.四季青.凤尾草.水牛角.地骨皮.黄药子.代赭石。(凉血药):郁金.

23.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降香.花蕊石.血余炭.刘寄奴.。

24.收敛止血药: 白及.紫珠.藕节.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刺猬皮.海螵蛸.椿白皮.五倍子.禹余粮。

25.温经止血药: 炮姜.艾叶.灶心土.荆芥炭。(补血止血药):阿胶。(固精止血药):龟甲。

26.活血止痛药:川芎.郁金.姜黄.乳香.没药.延胡索.五灵脂。

27.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泽兰.当归.牛膝.大黄.瞿麦.益母草.鸡血藤.月季花.凌霄花.王不留行.。

28.活血疗伤药:(续筋接骨):苏木.血竭.儿茶.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马钱子.刘寄奴。

29.破血消症药:莪术.三棱.水蛭.芒虫.斑蝥.穿山甲.土鳖虫。

30.温化寒痰药:白前.皂荚.天南星.旋复花.白芥子.白附子.皂角刺.莱菔子。(燥湿化痰):陈皮.佛手.半夏.天南星.化橘红。

地锦草的用法与功效?

【别称】铺地锦、奶汁草、乳汁草、奶疳草、铺地红。

【形态特征】一年生小草本植物,铺地生长,茎叶折断有白色乳状液汁,故又名乳汁草。茎红色或淡红色,长达20厘米,无毛,直径2~4毫米。叶对生,单叶;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四~9毫米,宽2~5毫米,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常于中部以上有细锯齿,两面均有疏柔毛,叶背有时淡红色,秋日后变红色;叶柄极短;托叶易脱落。六~九月开花,花小,淡紫红色,组成杯状聚伞花序单个生于叶腋;总苞边缘4裂,内有数朵雄花和1朵雌花:五~十月结果,果小,圆球形,直径约2毫米,有柔毛。全草以夏、秋两季采收为佳,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备用。

【生长环境】除海南省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出产,长江以北地区较常见。多生于砂质荒地、田间、路旁、海滩、沙丘、河滩两侧、山坡、村庄附近。

【性味功效】味微酸、涩,性平。清热解毒,健胃利湿,凉血止血。

【验方精选】第一方:鲜地锦草30克(干品15克),水煎,酌加糖调服。

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热黄疸。第二方:鲜地锦草适量。

用法:水煎去渣,漱口用。

主治:齿龈出血。第三方:鲜地锦草6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感冒咳嗽。第四方:地锦草15克,白及6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咯血。第五方:地锦草15克,叶下珠10克,铁扫帚10克,鸡眼草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小儿腹泻。第六方:鲜地锦草适量。

用法:酒糟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主治:乳痈。第七方:鲜地锦草适量。

用法:捣烂加醋搅匀,取汁涂患处。

主治:带状疱疹。第八方:鲜地锦草适量。

用法:加食盐或冷饭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主治:疔疮肿。

铺地锦治疗什么

铺地锦又名地锦草,一年生草本,药用功效较多,能清温解毒、行气散结、活血止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单服,也可配伍入药。主治湿热黄胆、带状泡疹、妇科出血、亦能用于治疗肾气不足引起盗汗体虚之症。糖尿病人服用效果甚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68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