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治疗头痛的中药茶疗方,头痛的中医防治方法

道医 2023-06-25 15:47:31

头痛的原因有很多种,有时候是因为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原因导致的。治疗和缓解头痛,可以试试中医茶疗方以及穴位按摩法。

川芎茶

配方:川芎3克研末、茶叶6克。

用法:沸水冲泡饮用,每日1剂,温服。

功效:治疗头痛、支气管哮喘。

将军茶

配方:大黄用黄酒炒3次。

用法:我们将用黄酒炒过的大黄研成细末状,服用的时候,将一些茶叶冲泡出茶汤来送服,每天一两次。

功效:将军茶治疗热厥头痛。 

秘方茶调散

配方:酒炒黄芩60克,川芎30克,细茶9克,白芷15克,荆芥穗12克,薄荷9克。

用法:共研末,每次取6克,茶汤送服,每日1-2次。

功效:治疗风热头痛。

偏正头风茶

配方:香白芷75克,川芎、甘草、川乌头各30克。

用法:将上述的一些中医一起研成细末状,然后每次取出3g,用细茶、薄荷煎服下去,每天一两次。

功效:治疗偏头痛。

香附川芎茶

配方:香附子120克、川芎60克。

用法:共研末,每次取3克,以3克茶冲泡茶汤送服。每日2次。

功效:治疗偏正头痛和高血压头痛。

菊花茶

配方:菊花9-15克,水煮,加入绿茶0.5-1克,蜂蜜25克。

用法:日服1剂,分3次温服。

功效:菊花茶治疗风热头痛。

硫黄乌药茶

配方:生硫黄18克、乌药12克。

用法:研末蒸熟制小丸,每日3次,每次服3-5丸,饭后用3克茶叶冲泡茶汤送服。

功效:治疗肾虚头痛。

川芎附子茶

配方:熟附子2枚,川芎、生姜各50克。

用法:共研末,每服5克,茶汤送服。

功效:治疗风寒头痛。

二椒茶

配方:辣椒500克,胡椒5克,茶叶10克,食盐适量。

用法:以上4味捣碎,混匀后放入瓶内,密封静置15天即可。每取15克泡茶饮。

功效:驱寒解表,主治伤风头痛,食欲不振。

天麻川芎茶

配方:茶叶3克,川芎10克,明天麻3克。

用法:用酒煎汁,睡前服。

功效: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

葱白白芷茶

配方:绿茶10克,葱白3节,白芷10克。

用法:水煎频饮。

功效:治疗风寒头痛。

决明茶

配方:绿茶6克,草决明20克。

用法:沸水冲泡饮用。

功效:决明茶治疗高血压头痛。

谷精蜜茶

配方:绿茶1克,谷精草5-15克。

用法:水煎取汁加入蜂蜜25克,分3次饭后服。

功效:治疗偏头痛。

升麻生地茶

配方:雨前茶12克,升麻18克,生地15克,黄连3克,黄芩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治偏正头痛。

头痛如何按摩缓解

中医观点,头痛分为虚、实两大类,若因为感冒或天热中暑导致热毒内蕴、痰瘀阻窍引起的头痛,多属实证;而因为身体虚弱导致脾胃气血不能上荣或肾脏虚弱引起精气不足则是虚证。

不同症状引起的头痛,中医上都有不同的药材可以舒缓,但一般想要能立刻减轻头痛的不舒服,医生建议用手在头部推拿,以一根手指从鼻梁上端印堂穴开始向上,沿着前额发际到眉毛攒竹穴、鱼腰穴到头部头维穴、太阳穴,后再以五指拿法从头顶到颈部的风池穴,用两手按拿风池、风府、天柱等穴道,只要有空时,手部抓抓、拿拿,也可以舒缓头痛。

头痛的治疗方法

头痛是我们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会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过度劳累、紧张、缺少睡眠都是会引起头痛的,但是经过休息就会消失,但是如果长时间的头痛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下面我们就来和您一起说说各种头痛的治疗方法的情况,您不妨对应您的症状先参考下~

治疗头痛验方

1、头痛(心烦,流鼻血):用石膏、牡蛎各一两,研细。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同时用水调少量药滴鼻内。

2、脑风头痛:把远志末吸入鼻中。

3、多年头痛:用川乌头、天南星,等分为末,葱汁调涂太阳穴。

4、头痛欲裂:用当归二两,加酒一升,煮成六合饮下。一天服两次。

5、治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6、肾虚头疼痛:用硫磺一两,加胡粉为末,和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痛时,以冷水送服五丸。又方:硫磺末、食盐等分,水调生面糊药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加蒸饼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至五丸。

7、太阳头痛:用羌活,防风、红豆,等分为末。每取少许吸入鼻孔。

8、气虚头痛的治疗便方:用川芎研细,每取二钱,茶汤调服。

9、产后头痛:用川芎、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又方:加白术,水煎服。

10、气郁头痛:用香附(炒)四两、川芎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茶汤调下。常服可防头痛,又可明目。

11、治头痛发汗:用萆解、旋复花、虎头骨(酥、炙)等分为末。将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二钱,暖卧取汗即愈。

12、突然头疼痛:用皂角研末,吹入鼻中,令打喷嚏。又方: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二钱,熟水送下。

13、风痰头痛:取苦瓠膜汁,以苇管灌入鼻中,有气上冲脑门,不久恶涎流下,病即愈。如在治疔过程中出现头晕现象,不用疑忌。有干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入鼻中亦有效。

又方:用栀子末和蜜浓敷舌上,得吐即止痛。

14、呕吐、胸满、头疼: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15、太阳中(身热、头疼、脉微):用瓜蒂十四个,加水一升,煮成五合,一次服下,吐后病除。

16、胸胃积痰(头疼,不思饮食):矾石一两,入水二升中煮成一升,加蜜半合。频频取饮,不久即大吐积痰。如不吐,可喝一点开水引吐。

17、风痰眩晕(头疼,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朱砂二两二钱半,龙脑一钱,共研为末,加粟米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茶或酒送下。

18、治头痛不止:用杨梅为末,以少许入鼻取嚏,有效。

头痛的治疗方法

1、 ***

*** 是比较简单的方法,主要 *** 太阳穴,风池穴,百会穴等都会起到很好的缓解头痛的作用。

2、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效果很好,起效非常快,主要穴位有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用银针针灸,需要找专业医生。

3、热敷

热敷只要对风寒感冒,受凉,血管痉挛,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作用,

可以用热毛巾或者暖手宝之类的东西直接敷在额头,起到很快缓解头痛的作用。

4、冷敷

冷敷是缓解头痛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用冰袋或者凉毛巾直接敷在额头,能够快速缓解头痛症状,特别是感冒发烧,酒后引起的头痛效果很好。

5、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头痛可以对症下药,比如感冒可以吃一些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或者中药柴胡口服液。高血压或者脑血管引起的头痛要服用活血止痛的药物。

治疗头痛的食疗方法

拌菠菜海蜇治疗头痛面赤

[方剂菠菜根100克,海蜇皮50克,香油、盐、味精适量。[制用法先将海蜇洗净成丝,再用开水烫过,然后将用开水焯

白僵蚕治疗头痛效果很好

取白僵蚕晒乾,研成粉末,每次服6-9克,开水送下,立可止痛。主治头风头痛。白僵蚕的功效与作用白僵蚕来源为蚕蛾

牛蒡子可以有效治偏头痛

将30克炒黄的牛蒡子研成细末,每日取9克牛蒡子和9克红糖煎后温服,一般两日即可见效。女性偏头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川芎茶调散可以治疗头痛

川芎在古代已经被广泛应用,川芎茶调散就是一个古方,它对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很有很好的效果。川芎茶调散最早见于宋代,

柴胡薏仁配伍治头痛目眩

说起柴胡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什么的呢?其实柴胡是味中草药,它一般都生长在路边,草丛里,开始小小的黄色的花。那么柴胡有

天麻配伍半夏治疗头痛

天麻是一种比较名贵的中药,对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有非常好的疗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天麻配伍半夏。

川芎茶调散就是一个古方,它对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很有很好的效果。川芎茶调散最早见于宋代,

柴胡薏仁配伍治头痛目眩

说起柴胡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什么的呢?其实柴胡是味中草药,它一般都生长在路边,草丛里,开始小小的黄色的花。那么柴胡有

天麻配伍半夏治疗头痛

天麻是一种比较名贵的中药,对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有非常好的疗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天麻配伍半夏。

治疗头痛的中药方剂有哪些?治头痛医案三则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也是很多疾病的主要症状,而头痛的病因很多,中医和西医治疗头痛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中医治疗头痛讲究的对症治疗,要先辩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头痛,那么,治疗头痛的中药方剂有哪些?来看看治头痛医案三则。
1、治头痛医案三则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病率较高,有些较难治愈。以头痛部位而言,头痛常分为正头痛、偏头痛、前头痛、巅顶痛、后头痛等。头痛之因很多,以表里分,有外感、内伤之别;以虚实论,有虚、实夹杂之异;以部位言,有巅顶、前、后、两侧之殊。
因“头乃诸阳之会”,居位最高,风邪最易袭之,又因“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治外感头痛以祛风药居多。如白芷入阳阴经,主治前头痛(前额痛、眉棱骨痛);羌活入太阳经,主治部位在前、后头痛;细辛入少阴经,主治寒盛头痛连齿者;藁本入太阳经,主治巅顶及脑后头痛;防风性润,为治风通药,一般头痛风邪偏重者,皆可加入;川芎为头痛要药,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主治正头痛,尤以偏头痛为宜。内伤头痛主要致病因素为虚、瘀、寒、痰、火有关,依据具体情况,辨证使用补虚、化瘀、祛寒、化痰、降火等治法。
陈宝贵治疗头痛,也多遵从以上治法。但对长期的顽固性头痛,陈宝贵常加入蜈蚣、全蝎、僵蚕等虫类药,取其搜风剔络之功,收效很好。
【病案1】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法
赵某,男51岁,2012年3月5日初诊。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头痛,项背沉紧,曾施针灸拔罐治疗1周,未能缓解疼痛,且有加重,昼夜不止。就诊时疼痛较剧,连及项背,恶风懒动,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查头颅CT未见异常。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平素血压150/100mmHg,未规律服药。
证属:风寒入络,血脉瘀阻。
治以: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处方:葛根30克,川芎15克,羌活10克,细辛3克,桂枝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蜈蚣2条,全蝎10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
二诊:药后疼痛明显缓解,遂去全蝎、蜈蚣,加白芍15克。又服14剂,药后病愈。
按:此患者虽无明显外感病因,但依据患者头痛、恶风懒动及舌脉可诊为风寒入络,血脉瘀阻证。故方中重用葛根解肌生津舒筋,实验发现葛根可治疗高血压病引起的头痛,并能缓解颈背部肌肉紧张疼痛;次用川芎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引起的偏正头痛、巅顶作痛、头项疼痛等,其可“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气药”,善于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并伍以羌活、细辛、桂枝祛风通络;再加上虫类药搜风剔络;丹参、当归活血化瘀;天麻、钩藤平肝通络。全方共奏祛风通络之效。二诊时加白芍以养血和营。
【病案2】
祛风除湿、健脾化痰法
任某,女,23岁,学生,2010年8月1日。
患者外出之后,头痛身困,胸脘痞闷,纳呆,便溏,舌淡暗,苔白腻,脉濡滑。
证属:外感风湿,兼有痰浊。
治以:祛风除湿,健脾化痰。
处方: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苍术15克,厚朴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藁本10克,甘草6克。3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二诊(8月4日):3剂头痛,胸闷大减,便已不溏。又取3剂,痊愈。
按:患者脾阳素弱,内蓄痰浊,外出之后,同气相求,感受湿邪,故头痛而身困。湿邪阻滞中上二焦,故胸脘痞闷、纳呆、便溏、舌淡暗、苔白腻为脾阳不足之征象,脉濡滑亦为湿邪之脉象。上方中用羌活、防风、蔓荆子、藁本、白芷祛风除湿,清在表之湿邪;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厚朴健脾化痰,除在里之痰浊;川芎祛风止痛,为头痛要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使用共奏祛风除湿、健脾化痰之功效。本方重点在于内外湿邪兼治,患者共服6剂而愈。
【病案3】
祛风通络、平肝潜阳法
陈某,女,38岁,2004年5月12日诊。
患者头痛头胀,偏于两侧或连后头部,烦躁易怒,怒则加重,恶风怕热,失眠多梦,卧则脑鸣,舌暗淡,脉弦。头颅多普勒示:双侧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痉挛。
证属:风阳上扰。
治以:祛风通络,平肝潜阳。
处方:菊花15克,天麻15克,钩藤15克,葛根15克,蜈蚣2条,蝉衣10克,羌活10克,川芎10克,细辛3克,生龙牡各30克,菖蒲30克,远志5克,全蝎5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7剂后病即痊愈。
按:患者肝阳上亢,风阳上扰,又复感风邪,中于脑络而致头痛头胀。肝阳上亢则烦躁易怒,怒则加重。风阳上扰则恶风怕热,失眠多梦。卧则脑鸣为肝阳上亢、肝魂不安的表现。方中菊花、葛根、蝉衣、羌活、川芎、细辛温凉并用,祛风止痛。《本草备要》曰:“凡头痛多用风药者,唯风药可到也”,方中运用风药即源于此。天麻、钩藤、生龙牡潜镇肝阳;全蝎、蜈蚣入肝经,善走能散,可通络止痛;患者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故用菖蒲补肝益心;远志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祛风通络、平肝潜阳之剂。证准药对,故7剂而告愈。
2、头肿瘤疼痛介绍
1、脑瘤疼痛的性质
脑瘤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脑瘤初期,脑组织受到轻微挤压而出现间歇性头痛,疼痛的程度较轻,多表现为钝痛,少数表现为跳痛。
随着肿瘤的逐渐扩大,肿瘤开始牵引、伸展、挤压脑血管,压迫脑组织,使脑部的血液和脊液出现障碍,颅内压力增高,刺激了痛觉敏感的神经、脑膜等,头痛开始呈阵发性和持续性。
2、脑瘤头痛时间
脑瘤痛在清晨比较明显,当出现咳嗽、喷嚏、低头等动作时,头痛会开始加重,头痛的部位多呈弥漫性。
3、脑瘤头痛部位
脑瘤的早期大约有1/3的患者头痛位置与脑瘤生长位置相同,因此主要表现为固定性局部头痛,尤其是伴有局部的叩击痛。
当脑瘤到了中晚期,颅内压升高,头痛开始弥漫,无法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
4、脑瘤的其它症状
随着脑瘤的增大,脑部血管和组织受到压迫,患者除了出现明显的头痛,还会伴随呕吐、视力减退等症状,并且呕吐时都会同时头痛的症状,当呕吐症状缓解时,头痛症状也会同时缓解。此三种症状被统称为脑瘤的三主征。

头痛的治疗药方有哪些?

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广义的头痛尚包括面部、颈部的疼痛,是由于头颈部痛觉末梢感受器受到某种致痛因素的刺激,产生异常的神经冲动,经痛觉传导通路(第Ⅴ、Ⅵ、Ⅹ对脑神经和第1~3对脊神经)至大脑皮层,经大脑的综合分析,产生的痛觉。头痛属于疼痛范畴,是人体对致痛因素的客观反映。可分为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颅神经痛和中枢和原发性面痛及其他头痛。

中医理论认为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如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使气血运行受阻;或内伤病久,气血不足,失于充养;或痰浊瘀血,阻于经络,都可导致头痛。

【方一】颅痛饮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组成】白芍、钩藤、川芎各30克,细辛15~18克,生石决明60克(先煎)。

【功用】平肝熄风,活血止痛。

【主治】血管性头痛。

【方解】方以石决明平肝,钩藤熄风,川芎、细辛散风止痛,白芍养肝阴,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活血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颅痛饮具有镇静、止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三生散

【出处】《四川中医杂志》

【组成】生草乌、天南星、生白附子各30克,葱白7个,生姜40克。

【功用】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偏头痛。

【方解】方以草乌温经通络,南星、白附子化痰,葱、姜散寒,诸药合用,共奏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三生散能够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及组织中组织胺和前列腺素的降解,具有松弛和激发肌肉,调节神经,从而达到抗炎、消肿、镇痛等作用。

【用法】将上药研末调匀,用一层纱布包好,放入锅内隔水蒸。热敷痛处,但勿敷眼处。

【方三】头痛散

【出处】《四川中医》

【组成】天麻、当归、菊花、白芷、川芎、丹参、茯苓、白芍、蔓荆子各12克,红花、生地黄各10克,桃仁6克。

【功用】清热祛风,活血止痛。

【主治】偏头痛。

【方解】方以天麻、蔓荆子、白芷、川芎、菊花祛风清热,当归、白芍、生地黄、牡丹参、桃仁、红花养血活血,茯苓健脾,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风,活血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头痛散具有镇静、抗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镇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活血止痛汤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当归10克,川芎35克,菊花12克,白芷、白芥子、香附、柴胡各3克,桃仁9克,甘草3克。

【功用】行气活血,化痰止痛。

【主治】偏头痛。

【方解】方以香附、柴胡疏肝理气,菊花、白芷疏风,白芥子下气消痰,川芎、当归、桃仁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行气活血,化痰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活血止痛汤具有抗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镇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方五】头风散

【出处】《中医杂志》

【组成】白芷75克,川芎30克,川乌30克,生甘草30克,天麻30克。

【功用】祛风止痛,疏风和血。

【主治】肌紧张性头痛。

【方解】方以白芷、天麻疏散风邪,川乌散寒止痛,川芎行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祛风止痛,疏风和血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头风散具有抗炎、镇静、止痛等作用。

【用法】上药研成细粉,装瓶备用。每次3克,每日2次。

【方六】通气散

【出处】《新中医》

【组成】川芎40克,荜茇、柴胡、白芷、土鳖虫各20克,葛根50克,羌活15克,蔓荆子、香附各25克,全蝎10克。

【功用】疏风清热,散郁开解,行气活血,通窍止痛。

【主治】头痛。

【方解】方以羌活、葛根、蔓荆子、柴胡、白芷疏散风热之邪,香附、荜茇调理气机,川芎、全蝎、土鳖虫行气活血通络,上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散郁开解,行气活血,通窍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通气散具有抗炎、镇静、止痛、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七】头痛停糖浆

【出处】《中医杂志》

【组成】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鸡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细辛3克(后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

【功用】活血化瘀。

【主治】血管性头痛。

【方解】方以丹参、当归、白芍、川芎、鸡血藤养血活血,夏枯草、蒺藜、菊花、秦艽祛风平肝泻热,珍珠母平肝安神,细辛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平肝潜阳,祛风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头痛停糖浆具有抗炎、镇静、止痛、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

【用法】加水1000毫升煎煮后,加入白糖熔化,浓缩至100毫升备用。每日1剂。

【方八】活血止痛汤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当归、川芎、桃仁、菊花、白芥子、香附、柴胡各10克,白芷12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止痛。

【主治】头痛。

【方解】方以桃仁、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菊花、白芷疏风,香附、柴胡疏肝理气,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理气活血,祛风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活血止痛汤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抗炎、止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九】治偏冲剂

【出处】《中医杂志》

【组成】川芎、白芷各12克,白芥子、香附、柴胡、郁李仁各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行气,通络止痛。

【主治】头痛。

【方解】方以川芎行气活血,以白芷散风,香附、柴胡疏肝理气,郁李仁、白芍、甘草敛阴缓急,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通络止痛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治偏冲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抗炎、镇痛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76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