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道医 2023-06-25 17:04:35

摘要:目的 探讨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28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者就诊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6.6%,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症;常规西药治疗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往往会反复发作,且累年不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因此,我院为探讨二陈汤加味治疗在眩晕症中的应用价值,将接收的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且观察组患者效果显著,其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128例眩晕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效肿瘤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免疫、血液等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龄35~77岁;其中36例患者为高血压病,52例患者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6例患者为内耳性眩晕,14例患者为脑梗塞,10例患者为颈椎病;患者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6.5年;以患者就诊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临床表现 本组128例患者均主诉头晕,难以站立,或伴有视物旋转症状,或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或伴有胸闷症状,或伴有头重如裹症状,且患者舌质较淡或呈淡红、暗淡症状,苔白腻或薄黄腻,脉濡滑或弦滑。

1.3方法 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次/d,5mg/次;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全天麻片治疗,3次/d,2片/次,以2w为1个疗程。

观察组64例患者则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该方的主要药物组成为甘草6g、紫苏梗9g、白芍12g、当归12g、川芎15g、香附15g、天麻15g、茯苓15g、法半夏16g、橘红16g;上述诸药用水煎服,1剂/d,取汁300mL温服,连续用药5d,待患者症状减轻后,将上方共为细面,并炼蜜为小丸,早晚口服,6g/次,连续用药10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1.4疗效判定 痊愈:治疗后患者的眩晕及其它伴随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程度明显改善,其眩晕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减少程度大于60%,其他伴随症状显著改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程度有所改善,且其眩晕发作频率减少程度未达到60%,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2]。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28例眩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则展开χ2检验,若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6.6%,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眩即眼花,晕即头晕。眩晕主要是由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其涉及的学科较多[3]。据调查,眩晕症在内科门诊的发病率高达5%,而在耳鼻咽喉科门诊的发病率则高达15%。症状较强的患者其眩晕症状往往在闭眼后便停止,而症状较重的患者则如坐舟车,且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极易反复发作,且长期不愈[4]。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晕眩症的病因不外风、火、痰、虚、瘀,其五者相因为患,其中以痰最为多见。中医上认为痰主要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水湿在体内停聚,进而形成痰。因而临床上通常将健脾利水、化痰除湿作为治疗眩晕症的关键[5]。因此,该病治疗时应将加强对调和气血、促进大脑气血调畅、脑有所养的重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二陈汤中所含有半夏辛温而燥,具有良好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效果;而方中所含有的陈皮则具有理气燥湿化痰的效果,可达到气顺痰消的目的;而炙甘草则具有中和健脾的效果;茯苓则具有健脾渗湿利水的效果;方中所含有天麻则可起到熄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除痰定眩的效果;紫苏梗则具有利肺下气、宣化痰饮的效果;川芎则具有良好的养血调肝、活血化瘀及行气功效;香附则具有疏肝调气、活血通经、散滞开郁的效果;诸药合用可发挥良好的燥湿化痰、理气调中、升清降浊作用。且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方中所含有的茯苓具有良好的利水效果;而陈皮中所含有橘皮苷还具有扩张血管的效果;天麻对冠状动脉、外周血管等有良好的扩张效果,可有效增加血流量;此外,天麻还有一定的改善脑缺血缺氧症状。镇静及抗惊厥效果;而川芎、当归均具有良好的扩张脑血管的效果,可有效的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脑供血情况;而白芍则有良好的解痉效果,可有效的接触脑血管痉挛,且可取得良好的镇静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6.6%,两组患者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胡奕.二陈汤加减治疗小儿痰湿咳嗽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22.

[2]王国金,王琼.二陈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41-42.

[3]易兴亮.苍术二陈汤联合西医对高龄中重度COPD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086-1087.

[4]黎兴键,吴智兵,于征淼,等.减味五生饮合二陈汤对谷氨酸损伤PC12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2):293-295.

[5]李文生.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29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1):44-45.

文章来源:医学信息

久治不愈的“眩晕,怎么办?——这样的会诊,很“中医!



导读:怎么可以考虑久治不愈的“眩晕”?如何看待?跟随先贤们的脚步来看看这个眩晕病例的会诊记录吧!


此病例患眩晕六年,多次治疗无效。


证候发作前,有热气从腹部冲至头顶,然后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并伴有便秘黄,舌红,苔黄腻,脉沉滑细。发病机理是什么?


似乎各种说法都可以考虑。


比如“皆风眩,皆归肝”,风生火;


“不痰不眩”,土弱,清杨灿不升,浊阴不降;


“无虚则不眩”,肾虚髓空,则上下虚;


虚是病的根本,但水不含木,肝阳受扰,所以虚是病的症状。


但主治医生是有鉴别力的,认为此病既不是单纯的风、火、痰、虚,也不是阴虚阳亢之证,而是“阴虚血淤导致痰饮”之证。所以方法应该是养阴解郁清热,化痰降火,加温胆汤、白芍、炙甘草和苦杏仁消阴,夏枯草清少阳郁热,珍珠母解绝阴,芒硝。


三剂头晕就停了,效果就像分叉鼓,可以解决这个慢性病。这种方法对于一个学富五车的名医来说是很难确定的。


一个


案例介绍


患者刘xx,男,33岁,工人,门诊号67461,1964年1月14日来门诊。


询问:


该患者患有阵发性和旋转性眩晕已超过六年。在过去的两年里,病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眩晕发作次数从过去一个月几次增加到现在一周3-4次。每次发作前都感觉有一股热气从腹部冲到头部,然后周围景物晃动,身体旋转,眼前发黑,或者摔倒,但意识清醒。


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查确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吃了多种西药,刚开始都有效,吃了以后逐渐无效,就来我院治疗。


题字:


头晕、耳鸣、耳聋(轻度)、记忆力明显减退、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心慌气短、口苦舌燥、便秘或便秘、小便黄、晨吐、有时手心发热、腰酸。我经常抽烟喝酒,但是我喝得不多。10年前患过伤寒和耳聋,没什么特别的事。


访问:


舌体微胖,舌红,苔薄黄微腻,体厚,面色灰黯,营养适中。


气味诊断:


声音如常,呼吸缓慢而均匀。


脉搏诊断:


脉搏沉重而平稳。


检查:


色素11.9g,红细胞396万,白细胞6700,血压120/80mmHg。心肺(-),肝脾(-)。


耳鼻喉科检查:双耳鼓膜轻度充血,光锥消失。耳石反应:患者出汗,倾斜90,几乎跌倒,面部轻度苍白,恶心,符合反应,提示中度前庭过敏。电测听显示轻度神经性耳聋(双侧)。


2


疗程


根据上述脉象,我们诊断为眩晕,为肝肾阴虚,肝阴亢盛所致。我们采用了滋阴平肝的方法。先是杞菊地黄丸失效,后来我们改成了平肝熄风的方法。


药用:钩藤、菊花、石决明、薄荷、黄芩、狗脊、牛膝、益智仁、生熟地、白芍、砂仁、陈皮等。服用多剂仍无好转,是加重肝郁、潜阳、降风之品,也是可用于泻肝胃之品。


药用:天麻、钩藤、菊花、蒺藜、茯苓、知母、酸枣仁、石斛、女贞子、陈皮、石决明、磁石、珍珠母、甘草


患者身体强壮且年轻,病情呈阵发性,常因体位改变、愤怒、焦虑或天气炎热所致。那姑甲,大便常干,小便黄,口干,发作时热气上涌,引起头晕恶心,右侧脉细,左侧口宽,说明肝肾阴虚之证不明显,不宜进补。


肝火不同于肝阳,是肝胆实火。虽然用过龙胆泻肝丸,但不是汤剂。宜先治疗,服用龙胆泻肝汤,再步入补肝肾阴虚,如白质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眩晕的特点是虚与实,以及治疗的原则。一般用补肾阴,平抑肝阳的方法。茯苓、赤芍对减轻迷路水肿有一定疗效,可采用。


根据八纲中虚、实、寒、热的辨证,脾肾亏虚的症状有:发病前热气上涌,头晕恶心呕吐,发病时间不定,畏寒恶寒,口苦,热或不喜饮,腰酸,阴囊潮湿,初便硬,小便混浊发黄,面色晦暗,脚冷,手心热。


肾虚导致肝阳失调,所以是虚证。以寒热区分,是寒热多,热少;外面说的就是里面的证据。舌不红,苔薄白;四到一脉以上,五到一脉以下,加上舌脉,也往往是虚寒。


眩晕症,虚多于实,眩晕症的虚证并不严重,但这个病人很严重。


根据发病前有上火、口苦、舌燥、急躁等,与肝火有关;小便黄如火;腹胀,刚开始大便硬的时候会变软。


从脉象偏差、舌不红不淡、舌苔少来看,病机为肝热。清肝和胃时,应加入四逆散,调理胃气。


同意诊断为眩晕。厥阴肝脉在上,肝经症状明显,但不是阴虚肝阳上亢所致。


痰瘀于肝,则肝郁。古有“无痰不晕”之说。结合症状来看,患者多为痰瘀互结,故治疗可从痰考虑。半夏白术天麻汤应与平肝阳上亢药配伍使用。


对于病程较长的眩晕综合征,其治疗一般从肝肾入手。


病人身体强壮,面色红润,易怒,口渴和恶心。发作时有上火、便秘、小便黄、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无明显肾虚症状,均为肝胆实火所致,也表现为肝阴虚。龙胆泻肝汤用于解实热,方中也有养阴药。龙胆草可以重复使用。


眩晕的中医诊断是正确的。眩晕的两个证候:眼前发黑即头晕,旋转即眩晕。病虽在头,其三焦病机可见一斑。


多属上风痰,多因清阳浊阴郁结所致。其次是肝肾不足。


结合本案,病机在中上焦,不在下焦。那些真正虚弱的人经常头晕,有时很难发作。


故本案应为痰浊眩晕,其病机在于脾阳虚、清阳郁结、浊阴郁结所致的眩晕。


脾主四端,脾阳达不到四端,所以患者四肢冰冷。胸清阳,杨灿不升,胸闷而气上冲。


再者,患者早晨吐痰多一点,脾为生痰之源,肺为痰之储器。个人认为“不痰不头晕”有一定道理。


有时,痰袭的病人是土的,易湿的,脸色阴沉,而且


又云:“此病之源,肝风,应兼肝风、中风、头皮气门。”


许陵太云曰:“眩晕、清火、养肝为主要适应症,但阳气上升。至于身体无法独立,这不是浮火之比。古人必用金石镇降之品。”


在这种情况下,症状似乎是阴虚火旺,风起,如易怒、口苦、舌燥、便秘、小便黄等。但胃有痰有浊,如恶心呕吐,苔薄黄微腻,吐前大便坚硬,属于上述叶案所谓的肝风夹痰证。若与温补并用,则有碍痰浊;若与温燥同用,则伤肝阴,服药困难。


建议用外太茯苓汤去人参、白术,加半夏、砂仁、薏苡仁治胃,用杞菊地黄丸补肝肾。


1963年2月,我患了梅尼埃病。症状是耳聋和耳鸣。我用填阴疗法来帮助清除痰火,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磁石、龟板、牛膝、菖蒲、贝母、茯苓和陈皮。服了几剂之后,我来说说,供大家参考。


眩晕的原因很多,但这位患者水不含木,阳虚是主要因素。


病位在肾,虚热上升引起的头晕为标,肾阴不足为根,标本兼治。


呕吐、上火是肾气上冲所致。


治疗宜用丹溪大补阴丸加减,龟甲15g,鳖甲15g,山茱萸31g,黄柏6g(盐水煎),知母6g(盐水煎),龙骨15g,牡蛎15g。


水足可含木,肝阳不扰。此方重在滋水含木,平肝潜阳。以后可以长期服用大补阴丸、杞菊地黄丸、白质地黄丸,头晕用火缓解。


一般来说,眩晕从不离开肝肾,其病在肝,其源在肾。


云:“凡风坠晕,皆归肝”。所谓风,肝为厥阴风木之脏腑,肝为阴阳所用,阳为风所驱。虽然有外风引起的头晕,但内因很多。


除此之外,风、痰、气、火都会导致眩晕,各有痰的虚实。


临床上一定要掌握病机,用三因四诊八纲具体分析,应用辨证论治原则。


这种情况下,脉象右边深滑,左边弦细,舌质红,舌中央稍有黄腻苔。结合脉象、舌象及症状,该病为阴虚、热郁、痰饮。治疗宜养阴解郁清热降痰火,即清少阳,解厥阴泻阳明,加味宗温丹汤。


药方:茯苓6克,法夏9克,陈皮6克,炒枳实4.5克,菖蒲3克,竹茹6克,珍珠母(预炒)12克,夏枯草9克,香附3克,白芍6克,炙甘草1.5克,芒硝6克(分两次服用)。





附言


经过会诊讨论,我们按照蒲福洲老师的意见,采用了滋阴解郁清热,化痰降火的方法。宗璞老师提出的药方,吃了三剂就止住了头晕,症状明显减轻。


前面加一分钱黄连,服19剂缓解症状。随访至6月8日,眩晕未复发。


为巩固其疗效,仍高于原处方剂量10倍并磨成粗粉、匀粉,为18克的小剂量。每日一包(18克)水煎服,早晚两次。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阻止这种疾病的复发

眩晕症吃什么药头晕呕吐·坐起来头晕·呕

病情分析:眩晕症,一般患病者以女性居多,一般都是和体质弱,贫血等疾病是息息相关的指导意见:该症状发作的时候,可以服用点晕济南片,应该有效果的。此外,建议平时适当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保证充足睡眠,会有这样症状的改善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77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