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发热怎么办,发热的中医治疗方剂

道医 2023-06-25 17:11:20

发热是很多疾病的一个表现,高度发热会让你的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紊乱,威胁身体的健康,那么如果出现发热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下面中医为大家介绍治疗发热的穴位按摩法和偏方。

治发热的偏方1、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痢

用黄连一斤,切小,加好酒二升半煮干,再焙过、研细,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龙丸”。

2、虚劳发热

用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

3、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

空当归身二钱(酒洗)。棉黄氏一两(蜜灸),水煎,作一次空心温服。一天吃两剂。此方名“当归补血汤”。

4、惊痫发热的治疗验方

我们将干蓝、凝水石,研成粉末状,然后和水放在一起调匀之后敷在额头上。

5、痞症(发热、盗汗、胸背疼痛)

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浆水内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黄,研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每服一钱,临星时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腻鱼肉。

6、水肿发热,小便不能通

用海蛤、木通、猪苓、泽泻、滑石、黄葵子、桑白皮各一钱,灯心三分,水煎服。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汤”。

7、上气发热(急热之后饮冷水所引起)

用竹叶三斤、桔皮三两,加水一斗,煮成五升,细细饮服。三天服一剂。

8、小儿惊风发热

用竹黄二钱、雄黄、牵牛(研末)各一钱,共研匀,加面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至五丸,薄荷汤送下发。

9、治发热口干、小便赤涩

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下。饮浆亦可。

10、久虚发热,吐痰咳血

用黑嘴白鸭一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另将此鸭去毛,破腹去肠,拭净,放入大枣肉二升,参苓平胃散一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一瓶,分三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好渐愈。

11、身体发热的治疗便方

用鸡蛋三枚、白蜜一俣,和匀服睛,不拘大人或小孩都有效。

12、发寒发热,身上长疮

用鬼臼叶一把泡苦酒中,捣取汁,每服一升,一天服两次。

13、小便涩,发热口干

用萎蕤五两,煎水服。

14、骨蒸发热(按:即今之肺结核)

用雄黄一两,加入小便一升中。另取方圆尺的石板一块,以炭火烧热,把雄黄尿汁淋在石上,垫上薄毡,令病人解衣顶被坐石上,勿使漏风。几次之后,病状即逐渐减轻。

15、上焦发热,白昼贪眠

用五两重的蝙蝠一个(连肠、骨炙燥),云实(炒)五两、威灵仙三两,牵牛(炒)、苋实各二两,丹砂、铅丹各一两,腻粉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木通汤送下。此方名“仙乳丸”。

16、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

用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成,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此方名“麻典附子细辛汤。”

紧急发热穴位按摩很有效1、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到300次。

2、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3、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高烧39.6℃,《伤寒论》经方治疗反复高烧一例

一个9岁的女孩反复发烧在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了半个多月,出院后又开始发烧,发烧后又去住院半月,结果出院了又开始发烧,孩子妈妈都快崩溃了。

患儿反复发烧,住院2次住了一个月,只要回家就又烧起来,这次回家2天了,连着吃了7、8次布洛芬了,吃的都害怕了,但是不吃布洛芬就高烧到39.5 ,孩子妈妈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患儿和老神同在一个小区,老神在小区素有医名,患儿妈妈在业主群求助,就有患者介绍其找老神医治。

基本情况: 赵xx 女 9岁

主诉: 反复发烧,住院2次住了一个月,只要回家就又烧起来,这次回家2天了,连着吃了7、8次布洛芬了,吃的都害怕了,但是不吃布洛芬就高烧到39.5

问诊: 发烧,往来寒热,口苦,口渴多饮,不欲饮食,大便3日未行

望诊: 舌苔薄黄

脉诊: 脉弦数

血常规: 淋巴细胞百分比59.3 ,白细胞11.2

辨证: 少阳感冒——少阳阳明合病

治法: 和解少阳 泻热通便

方药: 伤寒论《大柴胡汤》

特殊煎法: 4碗水,煎煮中药剩下大约2碗水,倒出药汁,去掉药渣,把药汁重新放入药锅中煎煮剩下一碗,一次一碗,一天2付药。

老神问其大便几次,是否拉肚子,告诉晚上吃完第二次中药以后大概一小时,拉了很多,但是只拉了一次,老神嘱其再吃一天,一天1付药

第二天中午,孩子妈妈给老神打电话,说孩子已经2天没有发烧了,大便昨天拉了2次,老神嘱其已经基本好了,不用再吃药了,清养几天胃肠,吃的清淡一些,以善其后。

中医里发烧是最常见,更是证型最多,也是最多变化的!!!

最常见的, 因为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发烧;

证型最多, 因为普通的疾病一般3-6个证型,而发烧有几十个证型;

变化最多, 因为荨麻疹、肺心病、脑膜炎、心肌炎、白血病、脊髓炎、类风湿、风湿都是感冒发烧的后遗症,而后遗症99%都无法根治,是终身性的。

大柴胡汤是 张仲景《伤寒论》 中著名方剂,我们听说过最多的就是小柴胡颗粒,但是大柴胡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说。

大柴胡汤: 柴胡 、黄芩、枳实、芍药、半夏、大黄、生姜、大枣,一共八味药。

功效: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吐,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燥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解:

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去掉人参、甘草,加入大黄、芍药、枳实而成,也可以看成是小柴胡和大承气合方加减。

本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解半表半里之邪;加大黄、芍药、枳实以泻阳明热结;不用人参、甘草者,里不虚,故不用也。

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发热,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三叉神经痛等属于少阳阳明合病者。

此例患儿治疗一个月依旧反复发烧,说明患者已经从太阳病慢慢转变成少阳阳明合病,期间可能还经历过少阳病阶段,但是事情过去这么久,已经无从考证了。

西医不讲辨证,只知道对症治疗,所以一月未愈。

患儿出院后,及时找中医治疗,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仅吃2天3贴中药,而高烧消弭无踪,后追踪一两周,孩子高烧没有再次复发,不得不叹中医药的神奇!

总结:

1、感冒发烧最常见,但是临床99%治不好的病,都是感冒治疗不当诱发的,所以我们要对感冒发烧有敬畏之心,视其为“洪水猛兽”,认真对待。

2、感冒发烧选择中医中药治疗,对症治疗,抓住早期,一般1~3就能治好,关键是不用抗生素、不用退烧药、不用解热镇痛药、不用打针输液。

扩展阅读:

1、震惊!感冒居然可以诱发3000多种“不治之症”

2、感冒时刻威胁宝宝安全,1分钟学会感冒鉴别

3、不要让感冒成为家里的“核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77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