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麻黄加术汤组成,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道医 2023-06-25 17:24:20

具麻黄汤证,而小便不利,加术。——《金匮》

【麻黄加术汤组成】 麻黄、杏仁各9克,桂枝6克,甘草3克,白术12克。煎法、用法同麻黄汤。

【症状表现】原文: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补充:有无汗,发热,恶寒,或浮肿,小便不利之证(引叶橘泉氏说。)

【立方意义】上方证由水湿停滞,外不达于肌表,内不通于水道,故加白术,以健运脾胃,脾胃健运,则水湿通行矣,况术得麻黄可以行表里之湿,麻黄得又可不至多汗(引喻嘉言说)。且有桂枝宣达血气;杏仁下气散结;甘草缓咳祛痰,于是湿之肌表者,可从汗而出,在脾胃等处者,可从小便而出,凝结在胸上已成为痰者,可从痰而出,然大抵可以而解矣。

【治疗范围】叶橘泉氏,以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或浮肿,小便不利为主。

【诸家经验谈】《类聚方广义》:山行冒瘴雾或入窟穴中,或于麦曲室,浴堂诸湿气郁闷处,晕倒气绝者,可连服大剂麻黄加术汤即苏。

叶橘泉:当治浮肿型脚气,恶寒,发轻热,无汗而喘,小便不利,脉沉实者,以本方合鸡鸣散(槟榔、橘子汁、木瓜、吴萸、苏叶、桔梗、生姜),每服辙效。

《汤本求真医谈》痛风病状,急激变化,有一种不堪名状之疼痛而影响于起居动作者,以麻黄汤为良。

【诸家绪论】《三因方》:麻黄白术汤(即本方),治寒湿,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者。

东洞氏:治麻黄汤证之小便不利者。

《类聚方》:治麻黄汤证,一身浮肿,小便不利者,随证加附子。

【凭证使用】古方临床运用:急性关节偻麻质斯,妊娠肾炎浮肿,流感性急性肾炎,喘咳浮肿,浮肿脚气(《古方临床之运用》〉。

——本文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麻黄汤”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麻黄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麻黄汤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此方中有两组配伍:其一,麻黄配桂枝——发汗力提高;其二麻黄配杏仁,麻黄辛味,主升主宣,杏仁则主降,一升一降,宣降平喘,调和肺气。

【麻黄汤的配伍规律】通过观察麻黄汤不同配伍解热药效,研究其配伍规律。方法 正常豚鼠用组胺一乙酰胆碱混合液整体引喘,测定引喘潜伏期;使用PC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观察各组药物对乙酰胆碱致离体气管螺旋条收缩的解痉百分率。结果 麻黄加桂枝组合与盐水对照组和麻黄加甘草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方麻黄、麻黄加桂枝、麻黄加杏仁、全方对指标跌倒的潜伏期,与麻黄加甘草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方麻黄和麻黄、杏仁和甘草组合,与盐水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臣佐使药对方中君药的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78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