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图解在家学用老药方:本草纲目特效调理方

道医 2023-06-25 18:37:33

本文目录

1 编辑推荐2 内容简介3 作者简介4 目录

编辑推荐

·中药选用+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健康养生方!

·验方、偏方、名方,76幅精美手绘中药图,200多首古今验方巧图解!

内容简介

《图解在家学用老药方:特效调理方》精选了《本草纲目》中76种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中药,以药为纲,分类介绍了补益、清热、解毒、理气、理血、祛湿、祛风、化痰等10类常用养生药方200多首。其中每味中药附有3首养生药方和1首药膳,并以方解的形式,对最主要的养生药方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图解,让读者能更直观、立体地理解和掌握该方,以达到自我养生保健的效果。

作者简介

李健,出身于传统中医世家,从小受到中医氛围的感染和熏陶,具备深厚的中医诊断与治疗功底。毕业于南京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多年来致力于中医保健和食疗养生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中药方剂有学问

中药方剂的发展历程

药方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中药气味有阴阳

中药五味的宜忌

药方的七种分类

药方的十种剂型

药方的组成变化

中草药的鉴别

中药的煎煮及服用第二章 补益药方——补气温阳·养血滋阴

人参——大补元气·益气生津·延年益寿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当归——泻肺降气·和血补血·下痰止咳

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胡麻——补中益气·润养五脏·滋补肺气

龙眼——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麦门冬——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

补骨脂——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葳蕤——滋阴解表·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小麦——益肾养心·除热止渴·止汗第三章 清热药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风散热

青蒿——清热解暑·除蒸·截疟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定惊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玄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白头翁——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明目清翳

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桑叶——清肺热·祛风湿·补肝肾

竹叶——治消渴·利水道·清肺化痰

山慈姑——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第四章 解表药方——发汗解表·透疹宣肺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紫苏——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牛蒡——疏风散热·解毒消肿

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利湿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

菊花——疏风散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开举阳气

藿香——发表解暑·开胃止呕·芳香化浊

第五章 理气药方——行气降气·疏畅气机

香附——理气解郁·止痛调经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茴香——理气止痛·温阳散寒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槟榔——下气消食·通利水道

第六章 理血药方——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桃仁——活血祛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

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槐树——凉血止血·清热泻火

第七章 祛湿药方——化湿行水·通淋泄浊

木瓜——和胃化湿·平肝祛风·散瘀活血

茵陈蒿——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豆蔻——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

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

第八章 祛风药方——祛风散邪·除湿通络

牛膝——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利尿通淋

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天麻——定风补虚·平肝熄风

蒺藜——祛风和血·平肝解郁·明目止痒

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第九章 化痰药方——化痰止咳·宣肺疏肝

紫菀——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杏仁——化痰止咳·消食积·散滞气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瓜蒌——润肺化痰·散结·润肠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天南星——祛风止痉·化痰散结

马兜铃——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旋覆花——降气消痰·行水止呕

第十章 固涩药方——收敛固涩·暖脾止泻

罂粟壳——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益智子——温脾止泻·暖肾·固精缩尿

第十一章 泻下药方——泻下通便·攻积逐水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祛瘀解毒

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甘遂——泻水逐饮·散结除满·破积通便

牵牛子——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

第十二章 药膳养生与人体规律

药膳是治疗未病的关键

人体的六种体质

如何鉴定自己的体质

六种体质的药膳养生

人体年龄变化规律

年龄变化与药膳养生

不同季节的药膳养生

附录一 养生药材图鉴

附录二 古今医学常用度量衡对照表

本草纲目养生药方精选的介绍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健康应是五脏功能健全,阴阳协调平衡,气血精液充盛,智力发达,思维敏捷,意志坚定,耳聪目明,寐寤适时,皮肤润泽,肌肉结实,筋骨强壮,精力充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都渴望获得更多的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健康水平。

本草纲目根除狐臭药方

腋臭,又名狐臭,是指腋窝部排出的汗液有特殊的刺鼻味而言,多见于夏季。《本草纲目》中有许多掩盖腋臭方,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本草纲目根除狐臭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本草纲目根除狐臭药方

密陀僧散:密陀僧适量,择净,研细。先洗净腋下,取药末适量,香麻油适量调匀,外搽腋下;另用密陀僧末适量放入热蒸饼中,夹在腋下,每日一次。可收敛除湿。

醋木香:木香适量,择净,放入白醋中浸泡3天。每次取醋木香适量,夹于腋下或阴下,或研末外敷患处,每日一次。可行气除湿,适用于腋下、阴下湿臭或已成疮。

槲叶熏洗方:槲叶适量,择净,水煎取汁,熏洗腋下,之后以苦瓠壳烧烟熏腋下;或取辛夷、细辛、杜衡等量研末,醋泡一夜后外搽腋下,每日3次。可行气除湿。

姜汁方:鲜姜适量,捣烂取汁,用棉签蘸姜汁适量搽腋下,每日3次。可温阳除湿。

辛夷散:辛夷、木香、细辛、川芎各等量。将诸药择净,研细。每次取药末适量外撒腋下,每日3次。可芳香除湿。

石灰糊:石灰适量,研细,以陈醋适量调匀外搽腋下,每日3次。可收敛除湿。

1.田螺取水治愈法

方法:取一只田螺,先用水养,待它的足下的那层外皮打开时,放入一个 巴豆仁,将田螺放入瓶中,六七月只需一夜,十一 十二月需七夜,便会化成水.经常涂擦断根.

另一种方法是:

用一个大田螺,放入三分麝香,埋入地下四十九天取出,先用螺汁 洗患处,再涂上墨,然后洗掉,有墨点的地方便是病根所在,只需螺汁点三 ,五次既愈.

2.自己的小便热洗,每日数次.

3.花蜘蛛二杖,捣烂酒服.

4.苏子捣成末涂擦.

5.用自己的唾液擦腋下数次,再用指甲去它的垢,用热水洗手数遍,如此十余天则愈.

6.用六杖桂圆核,同胡椒十杖研成末,出汗时即擦患处.

7.用三年酿醋,和石灰敷腋下.

本草纲目治白发药方

许多人都曾为自己头上的白发忧愁,有些人才20多岁,发间就隐约藏有白发。只要留心,您也可以蓄出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治白发药方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本草纲目治白发药方

秘方1:红皮花生米、核桃

配料:米醋5斤,红皮花生米2斤,核桃1斤。

做法:把5斤醋盛入一坛子里,将花生米,核桃放入盛醋的坛子里浸泡,再将坛子封起来,一个礼拜之后,将坛子打开,每天服用大约7粒花生米及一小半核桃,服用大约一个月左右即可见效。

秘方2:何首乌、黑芝麻、蜂蜜

材料:何首乌100克,黑芝麻50克,蜂蜜50克

具体做法:

第1步:将何首乌洗净,放于锅内蒸半小时,何首乌变软。

第2步:将蒸软的何首乌取出,再放入锅内煎一小时,何首乌的汁溶于水中。

第3步:将芝麻炒熟,放于盛有何首乌片的锅内煮10分钟。

第4步:放凉后再放入蜂蜜,将所有材料搅匀后即可。

何首乌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中药铺里有售。据说每到半夜,何首乌的茎就如同藤一样柔软,两根茎会自然相交于一体,到了白天,又自然分开,故被称为夜交藤。它和黑芝麻便是这个秘方中的主角,芝麻和何首乌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延年益寿食物,无任何副作用,不仅能令白发转青,多吃还可永葆青春。每天早晚吃两勺子芝麻夜交藤糊,两个月后,你的头发会慢慢变黑。大约四个月后,所有白发慢慢转青。到时拥有一头乌黑发亮的黑发,便不再是梦。

黑豆泡醋

制作方法及功效:黑豆煮成七八成熟,然后捞出来用醋泡,大概的比列是10斤黑豆2斤醋,泡一个星期后即可食用,在吃晚饭前吃个20多粒,当零食吃就可以。

黑豆泡醋功效:养肾、补肾。主要症状是,治疗白头发,耳鸣听力下降,眼花,记忆力下降,因肾影响到脾不好。

视力下降,头晕目眩,这是案头工作的人最大的痛苦。吃黑豆就能缓解这些不适。黑豆的功效已得到人们高度评价。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常食黑豆,可百病不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国喜教授指出,黑豆能够滋补肝肾,而肝肾的健康对改善视力有很大的帮助。此外,黑豆中富含抗氧化成分花色素和对眼睛有益的维生素a。这两种重要的营养素不仅能缓解眼睛疲劳,也助于防止视力下降。其中陈醋能促进黑豆中的营养元素溶出,有助于高效摄取营养成份。

醋泡黑豆做法非常简单,首先准备一个平底锅,放入黑豆,但不放油,用中火炒5分钟左右,等黑豆皮迸开后,改为小火,再炒5分钟,注意不要炒煳。将炒好的黑豆晾15分钟后,放入带盖子的干净容器中,之后加入陈醋,浸泡两个小时左右,陈醋被黑豆吸收后,就可以食用了。 醋泡黑豆除了能帮助抑制视力下降外,对治疗慢性疲劳、寒症、肩膀酸痛、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也都很有效,这些都是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人最容易得的疾病。 醋泡黑豆做好后当天就可食用,放入冰箱可以保存半年,因而可每次多做一些。黑豆本身具有天然的甜味,醋泡黑豆味道醇和,比较好吃。如果不喜欢醋的酸味,还可以加入少量的蜂蜜。

黑豆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36.1克、脂肪15.9克、膳食纤维10.2克、碳水化合物23.3克、钙224毫克、镁243毫克、钾1 377毫克、磷500毫克,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b1、b2、c、烟酸和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硒等。黑豆是植物中营养最丰富的保健食品。

黑豆中蛋白质含量是牛肉、鸡肉、猪肉的两倍多,牛奶的12倍,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质量好。黑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相似,其赖氨酸丰富并接近人体需要的比例,因此容易消化吸收。黑豆脂肪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吸收,不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其最大特点是含有植物固醇,植物固醇不但被人体吸收,而且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因此,黑豆对于动脉硬化的中老年来说,是一种理想的保健品。黑豆中富含的钙是人体补钙的极好来源。

黑豆中的钾在人体内起着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作用,可以排除人体多余的钠,从而有效预防和降低高血压 。黑豆中的铁可预防人体缺铁性贫血,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钼可抑制强致癌物亚硝胺在人体内合成。黑豆中的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能有效抑制 乳腺癌 、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对防治中老年骨质疏松也很有帮助。在豆皮和豆渣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具有预防便秘和增强胃肠功能作用。黑豆的血糖生成指数很低,只有1 8,而国人主食的大米饭和小麦馒头却高达88,是黑豆的近5倍。因此,黑豆很适合糖尿病人、糖耐量异常者和希望控制血糖的人食用。

黑豆的吃法很多:磨面可蒸成馒头;煮熟可做凉拌菜;炒熟可做零食 、小吃;磨成豆浆饮料 ;生豆芽可当蔬菜。黑豆虽系保健佳品,但一定要做熟吃,因为在生黑豆中有一种叫抗胰蛋白酶的成分,可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引起腹泻.

黑豆有补虚养血之功,又名乌豆,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无毒。有解表清热、养血平肝、补肾壮阴、补虚黑发之功效。李时珍曰:?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治风热而活血解毒。?

我国自古就有?大豆数种,惟黑入药?的记载,并有大量中药验方。在许多中药中添加黑豆成分,对体虚盗汗、咳嗽、夜尿症、妇科疾病有很好疗效。

黑豆用作食疗的方法很多:

治疗产后百病:黑豆3升,炒热至有烟出,入酒瓶中,经1日以上,每次服此酒半小杯,每日服2至3次,令微出汗,身润即愈。产后常服,既防风气,又消结血(此方名叫豆淋酒)。

治疗虚症:治肾虚消渴,炒黑豆、天花粉各等分,研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70丸,煮黑豆汤送下,1日两次(此方名叫救活丸);治肝虚目眩,用醋同牯牛胆盛黑豆,悬于通风处,取出后每夜服3至7粒,日久自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79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