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桂枝去芍药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道医 2023-06-25 19:15:35

桂枝汤证,腹无拘挛而兼有胸满者,去芍药。——《伤寒论》

【组成】桂枝、大枣、生姜各11克,甘草7克。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

【症状表现】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立方意义】桂枝汤用芍药者,以腹部有挛结之一证也。此挛结,由于血络凝闭,兹去芍药者,一因误下后,伤其血络,已无凝闭之状而反出现脉促、胸满之证,即不须再用芍药以解挛结而散滞血也。

【治疗范围】以脉促(其促急之象,大都在寸口,关尺部分不显)上冲,心下微满者为主。

【诸家经验谈】龙野一雄:肺结核,喘急,胸满,咯血,爰用本方有良效。

编者按:咯血,用桂枝、生姜,必其证属阳虚者为可,否则不宜。

任应秋:续发性慢性胃炎,常在食后,胃部膨满,食欲减退,用桂枝去芍药汤(《新中医药》4卷7期)。

【诸家绪论】《汤本求真》本方自身,实无必要,然为原方之要方,故不可缺。

【凭证使用】桂枝汤证有胸满而无拘挛之状者。

本文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谁知道桂枝汤的药理作用,急啊

桂枝汤煎剂灌胃对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静脉注射可对抗三联菌苗 所致的家兔发热。桂枝汤煎剂灌胃可抑制大鼠白细胞介素1(IL-1)、INF、肿瘤 坏死因子(TNF)等内生致热源的产生,可降低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和CAmp的含量 而发挥解热作用。桂枝汤还可提高低体温大鼠前列腺素E2和CAmp等中枢发热介质在 下丘脑中的量,阻断发热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降解灭活,从而发挥其升体温作用。

【出处】 《伤寒论》古本
【分类】 解表剂-辛温解表
【组成】 桂枝(去皮)(9克) 芍药(9克) 生姜(9克) 大枣(切)(3枚) 甘草(6克)
【方歌】 药枝枣姜甘(方剂速记法)
【想象】要支走蒋干;芍药 桂枝 大枣 生姜 甘草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qian)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用法
水煎服。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去渣温服,服后少停一二分钟,饮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zhezhe,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服后用被子温覆取汗。以遍体湿润为度。不可如水淋漓,恐汗出过多,不但病不能除,且容易重感风寒。)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剂”;。(若一服病已愈,不必再服。如不愈,仍可照前法服之.此药必须早午晚连续服用,时间不可拉长。每服一次,必须检查病情有无变化,最要紧的是必须注意口渴与不渴,或喜冷性饮食与否。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可以马上把药停止,或配合石膏一类的寒性药品,以免误犯阳盛之戒。如病情没有变化,可以继续服用,虽二三剂也可。)以《伤寒论》
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除此以外,注意避风,饮食方面可吃些有营养的流动性食物。忌食生冷、油腻、酒肉、五辛、臭恶等不易消化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禁忌
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使用。(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编辑本段方解
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化裁
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附方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
附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本方特点:“桂芍等量”
方剂比较
上述四方皆为桂枝汤类方,其证之病机以营卫不和或气血阴阳失调为共性,故用桂枝汤和营卫、调阴阳。前二方主治证以外感风寒表虚为基本病机,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去濡养之恶风汗出、项背强而不舒,故用桂枝汤加葛根以解肌发表,升津舒经;桂校加厚朴杏子汤主治风寒表虚证兼见肺失肃降之喘逆,故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后二方因药量之变化,已由治表之剂变为治里之方,其中桂枝加桂汤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耗损心阳,心阳不能下蛰于肾,肾中寒水之气上犯凌心所致的奔豚病,故加桂二两以加强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的作用;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邪陷太阴、土虚木乘之腹痛,故用桂枝汤通阳温脾,倍芍药以柔肝缓急止痛。
编辑本段桂枝汤加/减/换三方
二十.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二十一.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二十二.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方九、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这是桂枝汤加一味主治,减一味主治,换一味药主治的范例。可以细细品味。不要在吃完巧克力后食用。
(一)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二)桂枝汤方治中风,发热汗出又恶风,芍姜草枣啜热粥,调和营卫建奇功。
(三)头痛项强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借粥之功。(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编辑本段桂芝要炒姜枣
【方剂名称】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枝、防风、神曲、使君子肉、厚朴、木香、白芍、陈皮。 【处方来源】《幼科直言》卷五。
【方剂主治】寒气入胃,吐虫,面青,手足作冷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 桂枝汤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枝、厚朴(炒)、陈皮、甘草、桔梗、红花、柴胡、麦芽、神曲、木香。
【处方来源】《幼科直言》卷五。
【方剂主治】厥阴伤寒,腹痛作泻,或成结胸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红枣2枚为引。 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去粗皮)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方剂主治】小儿中客忤,吐青白沫,及食饮皆出,腹中痛,气欲绝。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100-200日儿,每服半钱匕,以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空心、午后,分2次温服。 桂枝汤
【药物组成】桂(去粗皮)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术1两,甘草(炙,锉)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方剂主治】伤寒水在心下,心悸动,欲得人按。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2.对汗液分泌的调节作用
桂枝汤煎剂灌胃能增加正常大鼠足跖部的汗腺分泌,抑制安痛定所致的汗腺分泌亢进,也能拮抗阿托品引起的汗腺分泌减少。
3.抗炎镇痛作用
桂枝汤煎剂灌胃能对抗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对小鼠甲醛性足肿胀也有抑制作用。还能降低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发生数,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反应潜伏期。
4.抑制流感病毒和病毒性肺实变
桂枝汤煎剂灌胃能明显减轻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炎症,降低肺实变,减少肺组织中增殖的病毒颗粒数量。以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炭末廓清功能为指标所作的正交设计实验结果显示,桂枝汤全方抑制病毒性肺炎,增强网状内皮系统(RES)功能的作用显著强于组成药味的各种组合。方中各组成药味在全方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桂枝表现为抗炎,芍药能抑制病毒性肺炎,大枣则可提高RES功能。
5.对胃肠功能的调节桂枝汤灌服能抑制大鼠醋酸性胃黏膜溃疡的形成,使动物胃黏膜肝组织中的琥珀酸脱氢酶、ATP酶、碳酸酐酶活性恢复。能抑制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蠕动亢进,也能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肠蠕动的抑制。
6.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桂枝汤煎剂灌胃能延长氨水所致的小鼠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提高小鼠气管内酚红排泄量,延长组胺所致的豚鼠哮喘发生的潜伏期。
7.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桂枝汤煎剂灌胃可提高免疫功能被抑制的病毒感染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凝集素、溶血素效价和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率。灌胃、肌肉或静脉注射桂枝汤均能抑制小鼠玫瑰花环形成细胞的产生,抑制绵羊细胞、牛血清白蛋白、二硝基氯苯引起的迟发性超敏反应。

桂枝汤解析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是张仲景开手第一方,柯琴在《伤寒来苏集》,誉其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此方治疗范围不能囿于外感,亦可用于内伤杂病。徐彬《金匮要略论注》云:“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拓宽了治疗范围,如果以此方为方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进行药证对应的加减,可衍生出许多方剂,可见经方奥妙无穷,正如罗美在《古今名医方论》曰:“因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后人遇一症,便集百方以眩人,使人无下手处,岂不陋哉!”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助太阳融会肌气。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启少阴奠安营血。姜通神明,佐桂枝行阳。枣泄营气,佐芍药行阴。君臣佐使,配伍得当。若以此加减,可治多种症候:桂枝加厚杏子汤,治疗桂枝汤证兼咳喘者。桂枝加葛根汤,治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桂枝加桂汤,治心阳虚弱,寒饮凌心者。桂枝加芍药汤,治土虚木乘之腹痛。

学用经方,必须善于化裁,方证对应。按照王付教授的观点,方证辩证,桂枝汤可治疗以下疾病:感冒,流感。慢性胃炎,胆囊炎,肝炎。心律不齐,心肌缺血,风心病。内分泌和免疫疾病。面神经炎,未梢神经炎,神经痛。见王付著《跟王付用经方》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11月第1版。

歌略: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 ? ? ? ?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79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