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 【紫金锭组成】2 【紫金锭方歌】3 【紫金锭方解】4 【紫金锭主治】5 【紫金锭医案】6 【医案分析】
【紫金锭组成】山慈姑90g 五倍子90g 红大戟45g 千金子霜30g 麝香9g 朱砂30g 雄黄30g
【紫金锭方歌】紫金锭用山慈菇,大戟千金五倍朱,再加雄黄与麝香,辟瘟解毒效尤佳。
【紫金锭方解】方中麝香为君药,辛香走窜,芳香开窍,消肿止痛。辅以朱砂甘寒,清心泻火,解疮毒;山慈菇辛凉行散,清解热毒,兼行气血积聚,消痈散结;千金子霜、红大戟、雄黄以毒攻毒,消肿散结;雄黄辟秽开窍,以助麝香开窍醒神之力。佐以五倍子涩肠止泻,兼防有毒之药攻逐太过,损伤正气。诸药相合,内服辟秽解毒开窍,外敷消肿散结止痛。
【紫金锭主治】(1)小儿痰热食厥,高热神昏,喉间痰鸣,呼吸气粗,舌红苔厚腻,脉滑数者。(2)霍乱痧胀。吐泻腹痛,烦闷欲绝,或腹痛如绞,吐泻不得,甚则面色青惨,四肢厥冷,头汗出,脉沉伏者。(3)暑湿秽浊,或食物不洁,急剧吐痢者。(4)肌衄发斑证。皮肤瘀斑满布,口中、喉间出血,舌暗紫,脉涩。(5)疔疮疖痈,痄腮,喉风,顽癣,蛔虫,虫咬损伤等。
【紫金锭医案】郭某某,男,60岁,服装厂技师。因常年每值暑月,即痱疖丛生,深感不适。听说鱼胆清热解毒,可以预防痱疖。春节后,连服2个青鱼胆,过时即腹痛呕吐,烦躁不安,送某医院抢救。虽及时采取各种措施,病情日趋严重,逐渐出现呕恶不止,小便癃闭,全身发黄,神识不清等肝肾功能损害症状。曾服茵陈五苓散加绿豆衣、银花,病势稍缓,旋又增剧。遂于原方中去术、桂加建菖蒲、郁金、丹参,并磨服玉枢丹(即紫金锭)。当时走遍长沙,未购得玉枢丹。嗣后设法电告在京亲属,从达仁堂购得此药,托当天民航带回长沙。当晚服药,次日神识稍清,小便渐通。连服5天,诸症悉退,遂得转危为安。 (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
【医案分析】服2个以上鱼胆致死亡者屡有报道,但惨剧仍时有发生,可能是宣传得太不够,农村发生得更多见。该患者呕恶过度,其小便癃闭可能是因为因此而脱水所致。呕恶与全身发黄并见,黄疸无疑。从用茵陈五苓散看,当无舌红苔黄,属阴黄。用之暂缓复剧,遂加用紫金锭,病遂得痊。
本方历代名称有万病解毒丹、千金解毒丸、加减解毒丸、追毒丹等,可见其解毒效果不一般。不一定任何毒都能解,但当用了一些疗法效差时,尤其是危急时,无论如何要想起它。在此引述《增订叶评伤暑全书》文字,仅供大家参考:“治一切药毒、菰子、鼠莽、恶菌、疫死牛马、河豚等毒,及时行瘟疫、山岚瘴疟、缠喉风痹、黄胆赤眼、疮疖热毒上攻,或自溺水、打扑伤损、痈疽发背、鱼脐疮肿、百虫蛇犬所伤,男子妇人癫邪狂走、鬼胎鬼气,并宜服之。”对此大家可别嗤之以鼻,觉得是大言吓人,其在临床使用范围之广、牵涉病种之多,上中国知网一查便知,其文章报道量是本章其他方剂的3~10倍左右。本方运用得当,可屡起沉疴。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山慈姑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光慈菇与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山慈菇的功效?2、山慈菇的功效3、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山慈菇的四种功效4、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山慈菇的功效?1、清热解毒:山慈菇性寒,归肝经,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蛇、虫、狂犬咬伤,还可用于治疗痈阻发背、疔疮肿毒、喉痹肿痛等症。
2、消痈散结:山慈菇味辛能散,具有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症瘕痞块和多种肿瘤。
3、化痰:山慈菇还具有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痰癫痫。
4、抗炎作用:山慈菇中含有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特殊的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根丛生,稍肉质,直径2-3毫米。
叶片长卵形、阔卵形或近三角状卵形,长15-25厘米,宽11-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耳状心形或耳形,两侧裂片长6-11厘米,宽4-6厘米,通常外展,叶面深绿色,偶有云斑,叶背初具短毛,后毛逐渐脱落;叶柄长15-25厘米;芽苞叶卵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边缘有密生睫毛。
花单生,每花枝常具2朵花,紫绿色,直径2.5-3厘米,花梗长约1.5厘米,稀达6厘米;花被管圆筒状,长1.5-2.5厘米,直径7-12毫米,喉部缢缩,膜环宽约2毫米,内壁有纵行脊皱,花被裂片卵状肾形,长10-14毫米,宽12-18毫米,基部有乳突皱褶区;药隔伸出,锥尖或短舌状;子房半下位,花柱离生,顶端2裂,柱头侧生。
——山慈菇
山慈菇的功效功效与作用:
山慈菇药性甘、微辛,凉,归于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
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癌症,如肝癌、食管癌、乳腺癌、肺癌等。
还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等疾病。
此外,还可以用来治疗症瘕痞块等疾病。
临床应用:
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以下病症:
1、此药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癌症,此药是用清热解毒方法治疗癌症的常用药物,常和白花蛇舌草等一同使用。
对于肝癌出现的右胁下肿块、刺痛等症状,可以配伍莪术等一同使用。
对于甲状腺癌,可以配伍夏枯草、浙贝母等一同使用。
对于食管癌,可以配伍公丁香、柿蒂等一同使用。
对于治疗急性白血病可以配伍当归、丹参等一同使用。
2、此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等疾病。
对于痈疽、疔疮肿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等疾病,可以配伍雄黄、朱砂等一同使用,如紫金锭。
对于治疗疮疡肿毒等疾病,可以和金银花、蒲公英等一同使用。
对于咽喉肿痛,可以配伍山豆根、射干等一同使用,如秘传解毒丸。
对于痰火蕴结导致的瘰疬、痰核等疾病,可以配伍夏枯草、浙贝母等一同使用。
3、此药可以用来治疗症瘕痞块等疾病,可以配伍穿山甲等一同使用。
4、此药还有化痰作用,可用来治疗风痰导致的癫痫等疾病。
使用注意:
此药可以散坚消结,化痰解毒的功效,且力量峻烈,所以认为是有小毒的。
在使用此药时,用来不宜过大,对于正虚体弱患者要慎重使用。
此药用量过大,可能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可以会出现腹泻、轻度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多发性神经炎、脱发等疾病。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山慈菇的四种功效1、它具有清热散结的作用。
通过临床观察,对颈部淋巴结长期服用山慈菇,能够逐渐的消失,证明山慈菇有清热软坚化结的作用。
2、山慈菇有解毒化痰止咳的作用。
3、山慈菇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山慈菇中多糖体能是可以非特异性的物质,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从而提高了宿主对癌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能力,而发挥了机体的抗癌效能。
4、此外,山慈菇还能增强或者延长催眠药的作用,增加中枢抑制药的敏感性,抑制呼吸中枢,增加逆交感神经性的反映,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使血压升高。
对于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以导致出血,甚至发生出血性的胃肠炎。
需要注意的是属虚体弱者慎用山慈菇。
山慈菇过量的时候可以引起中毒,大量久服可以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多发性神经炎,白细胞减少等。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山慈菇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了解,下面就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山慈菇的功及食用,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
山慈菇用于食道癌,常与急性子、制半夏、地鳖虫、石见穿等配合应用;山慈菇用于淋巴肿瘤,常与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贝等配合应用;山慈菇对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内服、外敷,均可应用。
1、山慈菇治宫颈炎症:取刘寄奴60克、败酱草30克、山慈菇30克、白花蛇百草100克、黄柏30克、苦参3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60克,水煎汤取1000毫升,待药汤温度降至20℃——25℃时,作冲洗用。
令患者仰卧、曲腿,用扩阴器扩开阴道,将药汤用胶皮管冲洗宫颈。
每天1次。
治疗期间忌房事。
宫颈炎的治疗主要采用局部治疗,如电烫、电烙、冷冻、激光等,也可以采用局部涂药及手术治疗。
2、山慈菇治疔疮肿毒:山慈菇适量,研末。
使用时取少许,加米醋调和外涂。
3、山慈菇治小儿癫痫:山慈菇适量,加茶水研如泥,每次3克,日服1——2次。
使吐出痰涎即止。
4、山慈菇治咽喉红肿:山慈菇6克,山豆根6克,射干6克,牛蒡子9克,大青叶9克,水煎服。
5、山慈菇治瘰疬结核:山慈菇15克,连翘30克,煅牡蛎30克,川贝母20克,紫胡15克,研末蜜丸,每次6克,日服2次。
6、山慈菇治外阴恶性肿瘤:证候是外阴或阴户肿胀、积块、灼热、疼痛、瘙痒,或破溃疡流水,口舌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是清肝泄热,利湿解毒。
方药:龙胆草15g,柴胡10g,黄芩15g,桅子15g,泽泻10g,车前子10g,生地黄15g,当归15g,土茯苓15g,苦参15g,皂角刺15g,山慈菇15g,甘草10g,黄芪30g。
局部疼痛重者加乳香6g,没药6g;瘙痒者加防风15g,白鲜皮15g,蛇蜕5g。
水煎服,每日1剂。
7、山慈菇治乳腺增生病:山慈菇10克,夏枯草15克,益母草15克,浙贝母10克,栝楼10克,水煎服。
8、山慈菇治急性粒细胞性淋巴性白血病:羚羊骨18克,水牛角、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菇各30克,玄参15克,紫草根、细叶蛇泡各30克,土鳖虫12克,青黛末15克。
水煎服,日1剂。
(《奇难杂证》)
9、山慈菇治痈疽肿痛:山慈菇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水煎外洗。
10、山慈菇治甲状腺肿:生黄芪、生首乌、生牡蛎(先煎)、白花蛇舌草各30g,生白术、山慈菇、露蜂房、生大黄、泽漆各12g,云茯苓、夏枯草、生山药、京玄参、半枝莲、炙鳖甲、生苡仁各15g,制半夏、全当归、粉丹皮、人中黄、浙贝母、守宫粉(分吞)各9g,绿升麻、芋艿丸(分吞)各6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山慈菇的食用方法
山慈菇蜜
用法:山慈菇5克煎水,加蜂蜜一勺,调匀服,每日1剂。
功效:解毒化痰,散结消肿;山慈菇含有秋水仙碱等成分,适用于湿热型急性痛风发作期。
山慈菇淡菜茶
材料:山慈菇1g、淡菜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毒利咽。
主治:慢性咽炎;口臭。
来源:传统药茶方。
山慈菇茶
材料:山慈菇2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解毒,化痰,消肿。
主治:痈疡肿毒;咽喉痹痛。
来源:《滇南本草》
鼻咽癌方
材料:石上柏30克,苍耳子10克,草河车15克,射干10克,山慈菇15克,白茅根30克,山豆根10克,皿蒌20克,茜草根10克,胆南星、半夏、白芷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泻肺,消炎抗癌,适用于肺热型鼻咽癌。
来源:《中医肿瘤学》
牛黄消肿方
功效;清热解毒,化淤散结;主治乳腺癌。
组成:人工牛黄10克,制乳香、制没药,海龙各15克,黄芪、山慈菇、香橼、炒三仙各30克,夏枯草、三七粉、首乌、薏苡仁、紫花地丁、莪术、仙灵脾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
每次服3克,日服2次。
温开水送服
关于山慈姑的功效与作用和光慈菇与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青皮鸭蛋功效:清热生津,和胃。
纯砂
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能镇怯。所以朱砂既可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最适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烦躁不眠,每与黄连、莲子心等合用,以增强清心安神作用。亦可用治其它原因之心神不宁,若心血虚者,可与当归、生地黄等配伍,如朱砂安神丸;阴血虚者,又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养心安神药配伍;惊恐或心气虚心神不宁者,将本品纳入猪心中炖服即可。
2.用于惊风,癫痫。本品重镇,有镇惊安神之功。用治高热神昏、惊厥,常与牛黄、麝香等开窍、息风药物同用,如安宫牛黄丸;治小儿急惊风,多与牛黄、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用治癫痫卒昏抽搐,每与磁石同用,如磁朱丸。
3.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本品性寒,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内服、外用均效。治疗疮疡肿毒,多与雄黄、大戟、山慈菇等配伍,如紫金锭;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多与冰片、硼砂等配伍,如冰硼散。
大戟是一种中草药,你对大戟的功效与作用有了解过吗?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大戟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大戟的功效和作用
1.泻水逐饮:用于胸腹水饮内停,即胸腔积液和腹水,常与甘遂、芫花同用;用于水肿腹大如鼓,可与牵牛子、木香、煨猪肾同服,以行气逐水、攻补兼施;用于胸腔积液,与甘遂、白芥子同用,如控涎丹。
2.消肿散结:用于疮肿结核,初起用紫金锭外敷,本药在方中起到攻疮毒、通结滞的作用。
大戟的鉴别应用
大戟、甘遂、芫花,均为毒大性猛之峻泻逐水药,故宜于水饮壅滞之重症,但此三药的作用毒性强弱不同,芫花毒性最强,甘遂、大戟均次之,为了增强疗效,临床多配合用,效果更为显著,如?十枣汤?、?舟车丸?之治痰饮聚于胸胁及腹水等重症,即三药并川;治痰饮聚于胸胁之较轻和慢性者,则甘遂、大戟并用。
大戟的配伍应用
1.配木香:大戟苦寒,泻水逐饮;木香辛温,温能行气。大戟得木香使气行而水行,术香性温可防大戟苦寒伤胃。二药合用,相辅相制。
2.配甘遂、白芥子:大戟能汇脏腑水湿。甘遂能行经络水湿,白芥子专散皮里膜外痰气,三药相伍,则长于祛痰逐饮。
3.配大枣:大戟苦寒下泄,辛能行,有逐水消肿散结之功;大枣甘缓补中,补脾养心,缓和药性。二药伍用,以大枣之甘缓、挽大戟峻下之热,使之逐水而不伤正。
4.配干姜:本品苦寒,泻水逐饮,专泻脏腑水湿;干姜辛温能走能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偏治里寒。二药配伍,相辅相制,辛开苦降,直通肺气,用于水饮伏肺。
5.配雄黄:雄黄苦温,苦燥杀虫,温可祛寒解毒,又可泄瘀闭、散寒凝;大戟辛散横行,消肿散结。二药伍用,相辅相成。具有除寒辟秽、解毒消肿之功。
大戟的采集收藏:
梁?《名医别录》:?大戟生常山。十二月采根,阴干。?
五代?韩保升曰:?苗似甘遂而高大,叶有白汁,花黄。根似细苦参,皮黄黑,肉黄白。五月采苗,八月采根用。?
宋?苏颂曰:?近道多有之。春生红芽,渐长作丛,高一尺以来。叶似初生杨柳小团。三月、四月开黄紫花,团圆似杏花,又似芜荑。根似细苦参,秋冬采根阴干。淮甸出者茎圆,高三四尺,花黄,叶至心亦如百合苗。江南生者苗似芍药。?
明?《本草蒙荃》:?大戟种甚猥贱,处处有生。春发红芽,日渐丛长。凡资入药,惟采正根。苗名泽漆,味苦兼辛。?
李时珍曰:?大戟生平泽甚多,直茎高二三尺,中空,折之有白浆。叶长,叶长狭如柳叶而不团,其梢叶密攒而上。杭州紫大戟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方绵大戟色白,其根皮柔韧而绵,甚峻利能伤人。弱者服之,或至吐血,不可不知。?
清?《本草从新》:?大戟。杭产、紫者为上。北产,白者伤人。?
雄黄:(外用药)
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
功效:
解毒,杀虫。
应用:
1、用于疮疖疔毒、疥癣、虫蛇咬伤等。可同明矾研末外用,如二味拔毒散。《积德堂方》治疔毒恶疮,则与蟾酥、葱、蜜配用,其解毒的功效尤强。对于虫蛇咬伤,可用本品同五灵脂研末,酒调服,并外敷。
2、用于蛔虫、血吸虫等寄生虫病。蛔虫病,常与槟榔、牵牛子等配伍,如牵牛丸。血吸虫病,可与南瓜子、槟榔等同用。
3、用于时疫、疟疾等。古代辟疫方中常用与朱砂、麝香等同用,如紫金锭。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作丸、散服,每次0.2—0.4克。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不能过量、持续内服及大面积外用,以防中毒。切忌火煅,煅烧后即分解氧化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有剧毒。
孕妇忌服。
研究:
对鼠疟有抑制疟原虫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3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