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6.升阳散火汤___十五、泻火之剂

生活百事通 2023-09-22 02:12:55

6.升阳散火汤(李东垣)火郁。

(《脾胃论》)

【歌诀】

升阳散火葛升柴羌独防风参芍侪①

生炙二草加姜枣阳经火郁发之佳

【词解】①侪:侪chai,音柴,同辈。

【组成】葛根 升麻 羌活 独活人参白芍各五钱(各15g) 柴一胡一 八钱(24g)生甘草二钱(6g) 炙甘草三钱(9g)防风二钱半(7.5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升脾胃阳气,散中焦郁火。

【主治】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火郁脾土。症见四肢发热,肌热,骨髓中热,热如火燎,扪之烙手。

【方析】阳经火郁为本方主证。方用柴一胡一 以散少阳之火为君。臣以升麻、葛根发散阳明之火,羌活、防风发散太阳之火,独活发散少阴之火。均为味薄气轻,上行升散之药,使三焦舒畅,阳气升腾,火郁得解。佐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白芍敛阴清热,姜、枣调和脾胃,酸敛甘缓,散中有收。

中医良方

升阳汤简介

目录1拼音2《辨证录》卷二 2.1组成2.2主治2.3升阳汤的用法用量 3《证治汇补》卷一 3.1组成3.2主治3.3各家论述3.4附注 4《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4.1组成4.2主治4.3升阳汤的用法用量 5《伤寒全生集》卷四 5.1组成5.2主治5.3升阳汤的用法用量5.4加减 6《仙拈集》卷二 6.1组成6.2主治6.3升阳汤的用法用量6.4加减 7《脾胃论》卷下 7.1升阳汤的别名7.2组成7.3主治7.4升阳汤的用法用量7.5各家论述7.6附注 附:1古籍中的升阳汤 1拼音 shēng yáng tāng

2《辨证录》卷二

2.1组成

人参1钱,蔓荆子1钱,半夏1钱,黄耆2钱,白术5钱,甘草5分,白芍3钱,川芎3钱,升麻6分,白芷3分。

2.2主治

气弱之人,阳气不能随春气上升于头,遇春而头痛,昼夜不得休息,昏闷之极,恶风恶寒,不喜饮食。

2.3升阳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3《证治汇补》卷一

3.1组成

羌活、藿香、苍术、苏叶、厚朴、陈皮、干葛、生姜。

3.2主治

夏月感寒证。

3.3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避暑求凉,风寒外束,抑遏暑邪,故身热,腹痛,吐泻交作焉。羌活散太阳之寒,葛根散阳明之暑,苏叶散肌表之风,苍术燥太阴之湿,厚朴疏利腹中,陈皮调和胃气,甘草缓中,生姜散表,藿香快胃气以散暑邪也。俾风寒外解则暑邪亦散,而身热痛泻有不愈者乎?此升阳疏利之剂,为身痛热泻之专方。

3.4附注

《医略六书》有甘草六分。其它各药用量:羌活钱半,葛根钱半,苏叶钱半,苍术钱半(炒),厚朴钱半(制),陈皮钱半,藿香三钱,生姜三片。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4《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4.1组成

连节麻黄8钱,防风8钱,苍术1两半,炙甘草5钱。

4.2主治

阳蹻痫证,昼日发作者。

4.3升阳汤的用法用量

空心服。

5《伤寒全生集》卷四

5.1组成

人参、当归、麦冬、五味子、白术、甘草。

5.2主治

伤寒因汗下致虚,大便自利,逆冷,谚语,撮空,循衣摸床,脉小者。

5.3升阳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入金首饰,水煎服。

5.4加减

泻不止,加猪苓、木通、肉果;身不热,口不渴,泻利,脉沉,足冷者,加姜、附、白术、升麻少许;若身有热,口燥渴者,加柴、芩、知母。

6《仙拈集》卷二

6.1组成

人参1钱,黄耆1钱半,川芎1钱半,当归1钱半,升麻5分。

6.2主治

气虚脱肛。

6.3升阳汤的用法用量

水2碗,煎8分,食前服。

6.4加减

血虚,加白芍、地黄;血热,加炒黄柏;虚热,加炒干姜。

7《脾胃论》卷下

7.1升阳汤的别名

黄耆补胃汤

7.2组成

柴胡3分,益智仁3分,当归身3分,橘皮3分,升麻6分,甘草2钱,黄耆3钱,红花少许。

7.3主治

大便1日34次,溏而不多,有时泄泻,腹中鸣,小便黄。

7.4升阳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分作2服。每服用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稍热服。

7.5各家论述

《脾胃论注释》:升阳汤,即补中益气汤去参、术的守补,重用黄耆,佐以升、柴,使清阳上升;橘皮导滞降浊;甘草和中护胃;加红花助当归以活血。溏泻属大肠有寒,加益智仁温中止泻,泻止则小便自利。

7.6附注

黄耆补胃汤(《兰室秘藏》卷下)。

古籍中的升阳汤 《医学纲目》:[卷之十七·心小肠部诸见血门]下血 不痛,血色紫黑,病名湿毒肠,是阳明少阳经血症,升阳汤主之。升麻(一钱半)羌活(一钱)独活(五分)柴...

《妇科心法要诀》:[卷二崩漏门]崩漏证治 益胃升阳汤气陷补中益气举,保元升柴归术陈,益胃升阳加芩曲,腹痛加芍嗽减参。【注】崩漏日久,脾伤食少...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四·妇人部调经]血崩 大法条。)〔垣〕益胃升阳汤治血脱,益气,古人之法也。先补胃气,以助生长,故曰阳生阴长,诸甘药为之先...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一调经门]血崩 ∶大经空虚,发则肌痹,传为脉痿。此之谓也。益胃升阳汤治血脱益气,古人之法也。先补胃气以助生长,故曰...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一调经门]血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29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