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乃受毒一性一极强之链球菌所引起的疾病,其伤口若受感染,则皮肤呈现红赤,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丹毒生于头部的,多由于风热时毒之气所生,叫抱头火丹或大头瘟;生于胫跺足部者,多由湿火下注所致,称为流火;游行于全身的则多发于婴儿,是由胎火所致,称为赤游丹毒。
1 .油菜治成一人丹毒
[方剂] 油菜适量。
[制用法] 外敷法:将油菜洗净,捣烂为泥敷于患处,每日更换2或3次。同时以内服法调治:把油菜洗净捣烂,用纱布挤取汁,稍一温一热。每次饮30毫升,每日3次。
[功效] 散血,消肿。用治成年人丹毒。
[验证] 据多名患者反映,用上方有奇效。
2 .油菜叶治风游丹毒
[方剂] 油菜叶(芸苔叶)。
[制用法] 取叶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2 或3 次。
[功效] 行瘀散血,消肿解毒。用治风游丹毒。
[验证] 据《本草纲目》介绍,“思邈曰:贞观七年三月,予在内一江一县饮多,至夜觉四肢骨肉疼痛。至晓头痛,额角起丹如弹丸,肿痛。至午通肿,目不能开,经日几毙。予思本草芸苔治风游丹肿,遂取叶捣敷,随手即消… … ”又据《 罗氏会约医镜》 介此方亦治一乳一痈丹毒,其效如神。
3 .鲫鱼肉赤豆粉治丹毒
[方剂] 卿鱼肉、赤小豆粉各适量。
[制用法] 将鲜鱼肉捣烂,同赤豆粉调匀,加水和之。敷于患处,每日2或3次。[功效] 清热,解毒,祛湿。用治小儿丹毒。
[验证] 屡用效佳。
4 .青鱼胆干粉治丹毒
[方剂] 青鱼胆、青黛等份,香油少许。
[制用法] 将青鱼胆晒干,同青黛共研细,以香油调匀。涂于患处,每日2次或3 次。
[功效] 清热解毒。治丹毒、腮腺炎。
[验证] 据《新中医》介绍,该方治疗丹毒疗效良好。
针灸培训中医有好的药方: 丹毒的辨证分析 丹毒的发生,是由于火邪侵犯,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致; 或由于皮肤粘膜破损,邪毒乘隙侵袭而发.而发于头面部者, 多兼有风热;发于胁下腰胯部者,多兼有肝火;发于下肢者, 多兼挟湿热.本病主要治疗方法是清热凉血解毒,并宜结合外治法.丹毒的辨证论治 风热火毒型 【证见】 皮疹发生于头面部,伴有恶寒或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不适, 恶心呕吐,纳呆,口渴,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 苔薄黄,脉浮数或洪数. 【治法】 清热凉血解毒,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普济消毒饮(李东垣方,录自《医方集解》)加减 处方:黄芩,牛蒡子,柴胡,玄参,牡丹皮各12克,黄连,桔梗, 升麻各9克,连翘,板蓝根各15克,水牛角30克(先煎), 生甘草5克,薄荷5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 温开水送服. (3)双黄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 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肝胆火盛型 【证见】 皮疹发生于胁下腰胯部,成大片状.伴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 目赤,胸胁部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 脉弦数或弦滑数. 【治法】 泻肝火,利湿热. 【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 处方: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泽泻,木通,牡丹皮各12克, 车前子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5克,水牛角30克(先煎) ,生大黄12克(后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双黄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 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3)龙胆泻肝颗粒,口服,每次1—2包(4—8克), 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火毒挟湿型 【证见】 皮疹发生于小腿,足背部,或并见水疱,大疱.伴有恶寒,发热, 疲倦乏力,头痛,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 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薜,防己,木瓜,金银花,连翘各15克,牡丹皮, 牛膝各12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水牛角30克(先煎). 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双黄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 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热毒内陷型 【证见】 病势急骤,除有皮疹之表现外(以发于头面部者较易发生邪毒内攻) ,并见寒战,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或黄糙, 脉洪数或弦滑数或沉而数. 【治法】 泻火解毒,清热凉血. 【方药】 1.主方清瘟败毒饮(余师愚《疫疹一得》)加减 处方:水牛角60克(先煎),生地黄,金银花各30克, 生石膏30克(先煎),赤芍,连翘各15克,黄芩,玄参, 栀子各12克,牡丹皮,知母各9克,黄连,生甘草各6克. 水煎服,每日1—2剂. 2.中成药 (1)紫雪丹或新雪丹,口服,每次1~2瓶,每日2~3次, 温开水送服. (2)清开灵注射液,每次20毫升,加入5% 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湿热夹瘀型 【证见】 皮疹反复发作,或形成象皮肿者,伴时有发热,疲倦乏力, 肢体沉重,纳呆.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涩. 【治法】 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方药】 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薜,泽泻,木瓜,忍冬藤,丝瓜络,赤芍各15克, 牡丹皮,通草,防己,苍术各12克,生薏苡仁30克, 滑石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坚肿难消者,酌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2克,乳香,没药各9克等. 2.中成药 (1)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适用于慢性复发性丹毒非急性发作. (2)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 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 3.单方验方 (1)苍术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苍术1 000克,加水连熬3次,取汁,慢火煎成浓膏,加蜂蜜250克, 调和成膏.每次服1匙,每日2次,温开水冲化服. 适用于慢性复发性丹毒非急性发作. (2)苍术防己泽泻升麻丸(顾伯康《中医外科学》). 处方:苍术,防己,泽泻各60克,升麻30克,共研细末, 水泛为丸.每次9克,每日2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 适用于大脚风(即已形成象皮腿)者,可常服.丹毒的外治法 *可选用双柏散,金黄散或玉露散,以水,蜜调制冷敷,每日1~ 2次.也可用新鲜草药,如马齿苋,仙人掌,芙蓉叶,野菊花叶, 紫花地丁,蒲公英等,选l~2种捣烂外敷.*大脚风(即已形成象皮腿)者,可用鲜乌桕叶,鲜樟树叶, 松针各60克,生姜30克,切碎水煎,每晚熏洗1次.
记得采纳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37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三十六、风寒湿痹_中药偏方
下一篇: 三十五、肺结核_中药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