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8位。
历史上部分姓华的名人
华胥——传说中伏羲的母亲
华佗——名敷,字元化。汉未沛国樵人。精于方药、针灸及外科手术。又仿效虎、鹿、熊、猿、鸟的动态创为“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曹cao闻而召之,使常在左右。cao若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愈。后cao病重,使忙专视,伦迟迟不肯奉召。cao怒,使人收送佗入狱考死,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说:“此可活人”。吏怕犯法不敢受,举火烧之,忙之医术遂不传。
华歆——(157-231)魏国大臣。字子鱼,平原高唐人。文帝时封安乐乡侯,明帝时任太尉,封博平侯。
华表——(204-275)西晋平原高唐人,字伟容。华歆子。弱冠仕魏散骑典北京时间郎,累迁尚书,封观阳伯。晋武帝泰始中,拜太子少傅,累迁太常卿、太中大夫。以老病乞骸骨。清澹退静,以苦节垂名。卒谥康。
华峤——(?-293)西晋史学家,平原高唐(今山东高唐)人。历任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领国子祭酒,至侍中,因不满《东观汉记》,乃撰《后汉书》97卷,文质事核,有司马迁、班固之风。永嘉乱后,书散失。
华察——(1497-1574)字子潜,号鸿山,生于无锡县隆亭(今东亭镇)。少时聪颖,12岁能作诗文。嘉靖五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先后任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员外郎中、翰林院修撰、掌院学士、东宫侍读,奉旨主持应天府(今南京)乡试,嘉靖十八年出使朝鲜,嘉靖二十四年弃官回家。以后他常到惠山参加碧山吟社的活动,与一班文士诗酒唱和,以不欺天、不欺君、不欺亲、不欺友、不欺民的“五不欺”自慰。费巨资在隆亭造了一座豪华住宅,“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侯门王府叹壮丽不如”,因而民间有“华太师造龙庭”的传说。
华秋苹——(1785-1858),名文彬,字伯雅,别号借云馆主人,清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初八日生,无锡县荡口镇人。他自幼酷爱金石篆刻,苦练达20余年,作品有汉代刻玉风格,苍劲秀美。著有诗词集《诗草》、《词草》行世,他擅弹古琴,尤精琵琶,喜唱昆曲,编辑《琵琶谱》3卷,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刊行的琵琶曲谱集。他擅长草篆,以及于人物、花鸟绘画,还旁通医理,专长喉科,曾与弟文械、文桂合著《喉科秘书》4种,当时流传甚广。
姓华的明星:
华山、华子、华娇等等。
华姓不是稀有姓氏,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47%。
姓氏简介:
华氏是汉族姓氏,源出于子姓。周朝时,宋戴公有个儿子叫好父说,说的儿子名督,字华父,又称华督,在宋穆公时任太宰。当年宋穆公的哥哥宋宣公本来有个世子叫与夷,可是宣公临死时却按照殷人的习惯把君位传给了穆公。为了不忘哥哥的恩情,宋穆公临死前把大司马孔父嘉辅佐宣公的儿子与夷继位,而把自己的儿子公子冯派往郑国。实际上,这种“兄终弟及”的继承法并非殷人的习惯,夏、商、周三代的传位都有这种习惯,原因都是因为世子太小。与夷做了国君,就是宋殇公。宋殇公是一个喜欢打仗的人,他不知从哪听到了风声,说公子冯要回国争夺君位,因此战乱频起。宋殇公即位十年,竟然打了十一次仗,弄的宋国百姓叫苦连天。华督和公子冯是好朋友,一向反对殇公伐政的。后来他看中了孔父嘉的妻子,就一直想除掉孔父嘉。正好机会来了,华督制造谣言说宋国连年争战都是大司马孔父嘉的主意,愤怒的民众信以为真,纷纷聚集到华督门前,要求他主持公道。华督先是假意推辞了一番,然后做无可奈何的样子,领着民众冲进大司马府,杀死了孔父嘉,抢走了他的妻子。在中国历史上,因为妻子貌美而送命的,孔父嘉是第一人。宋殇公听说此事后非常震怒,要治华督的擅杀重臣、杀人夺妻的罪,华督非常害怕,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宋殇公也杀了,然后从郑国迎回公子冯继位,是为宋庄公。华督杀一君迎一君,不但无罪,反而有功了,从此,华氏执掌宋国国政二百多年。华督的孙子华孙,官职御事,以祖父字命氏。华督的曾孙华元也是春秋名臣,曾约会晋、楚等国举行“弭兵大会”,使中原战火平息了十几年。
姓华,取什么名字好听“睿泽”
-----------------------------------------------
睿 睿 ruì 金 14 天生聪颖,多才忠厚,成功隆昌,环境良好,出国之字。 (吉)
泽 泽 zé 水 17 学问丰富,名利双收,官或财旺,智勇双全,一生荣贵。 (吉)
------------
供参考
姓华的名人有哪些华元:华常曾孙,
华毋害:西汉将领。以越将从高祖起于留,定三秦,击臧荼,有功,封为终陵侯,
华佗: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
华歆: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三国时魏国大臣。
华峤:华歆孙,华表子,西晋史学家。官至侍中。因不满《东观汉记》,乃撰《后汉书》九十七卷,记东汉一代史事,文质事核,有司马迁、班固之风,如今已散佚。
华恒:华表孙,东晋大臣。娶晋武帝女,拜附马都尉,后任尚书、颍川令。西晋亡,南渡。领国子祭酒,封苑陵县侯,官至左光禄大夫、开府,身后无余财。
华温琪:宋州下邑(今安徽砀山)人,五代梁唐间将领。
华镇: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官吏。
华云龙:安徽定远人,明初将领。
华蘅芳:江苏无锡人,清末数学家。致力于翻译工作,译出算学、地质学等书十七种,包括《代数术》、《三角数理》、《微积溯源》等,己著有《行素轩算稿》。
华牵焊=ㄉ虾既耍清代画家。擅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为扬州画派代表之一。
华罗庚:著名数学家。
华-国-锋
姓华名字大全ghfdgk
姓华起什么名字好呢?原名华亚亚,想改个名字华丽,雪,柯,雄,都好,
华姓的古风名字男的华南亦
华谦逾
华沐白
华逾白
华子复
华安城
华知辰
华澜轩
华煜
华裕
华姓女孩名字文雅一些的名字文雅一些的
华瑜忆
华亦华
华小初
华婧彤
华艺佳
华语筱
华沛煊
华渝凤
华彩樾
华木恺
华桦芳
华浩涵
华宇君
华芷君
华瑷飞
华啸琪
华予丹
华馨迪
华海玉
华语萱
华诗婷
华思颖
华一霞
华书璇
华文瑶
华力辰
华胤娣
华钰萱
华晓萌
华钰涵
华梓菊
华丽文
华粲颜
华静睿
华可菲
华倩彤
华可馨
华如娟
华菲凡
华旎
华雪胤
华晓涵
华馨然
华亦韵
华栩玲
华菁睿
华熙媛
华恩骊
华孚绮
华梦萁
华美欣
华灵艳
华玺娜
华佳菡
华语琪
华昕平
华丽乔
华岽彤
华雨君
华馨涵
华昱梦
姓华的女孩名字两个字华在 华莞
2014年出生姓华的取什么名字好华文昊 华皓轩 华嘉懿 华靖琪 华韵文 华雪松 华弘昌 华俊楠 华冠楠 华晟棋 华伟祺 华幽朋 华厉轩 华博涛 华厉辉 华明辉 华苑杰 华煜城 华振豪 华炫明 华劲松 华韵舟 华圣杰 华泽楷 华炎彬 华睿渊
姓华的取什么名字好听?炎字确实不好入名,而且孩子的名字最好不要与家长有重字(当然,姓除外),所以建议用“焱”字更好。
※无重名※ 〓华遵焱〓
五行分别是:水金火
笔画分别是:14 19 12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15(土) 33(火) 31(木) 45(土) 13(火)
总评数理得分:100 分 详细解说如下:
天格数理 15(土)[又称先格,是祖先留下来的,对人生影响不大],暗示:
(福寿)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吉)
人格数理 33(火)[又称主格,是姓名的中心点,主管人一生命运],暗示:
(旭日升天)旭日升天,鸾凤相会,名闻天下,隆昌至极。 (吉)
喜欢积极从事各种活动,为人乐观豪爽,个性主观,好胜心强,与外格相生,人缘佳且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地格数理 31(木)[又称前运,是前半生的命运,会影响中年以前],暗示:
(春日花开)智勇得志,博得名利,统领众人,繁荣富贵。 (吉)
总格数理 45(土)[又称后运,是后半生的命运,影响中年到老年],暗示:
(顺风)新生泰和,顺风扬帆,智谋经纬,富贵繁荣。 (吉)
外格数理 13(火)[又称灵运,主管命运之灵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
(春日牡丹)才艺多能,智谋奇略,忍柔当事,鸣奏大功。 (吉)
§§§§§§§§§§§§§§§§§§§§§§§§§
§§§§§§§§§§§§§§§§§§§§§§§§§
※无重名※ 〓华康焱〓
五行分别是:水木火
笔画分别是:14 11 12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15(土) 25(土) 23(火) 37(金) 13(火)
总评数理得分:95 分 详细解说如下:
天格数理 15(土)[又称先格,是祖先留下来的,对人生影响不大],暗示:
(福寿)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吉)
人格数理 25(土)[又称主格,是姓名的中心点,主管人一生命运],暗示:
(荣俊)资性英敏,才能奇特,克服傲慢,尚可成功。 (半吉)
地格数理 23(火)[又称前运,是前半生的命运,会影响中年以前],暗示:
(壮丽)旭日东升,壮丽壮观,权威旺盛,功名荣达。 (吉)
总格数理 37(金)[又称后运,是后半生的命运,影响中年到老年],暗示:
(猛虎出林)权威显达,热诚忠信,宜着雅量,终身荣富。 (吉)
外格数理 13(火)[又称灵运,主管命运之灵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
(春日牡丹)才艺多能,智谋奇略,忍柔当事,鸣奏大功。 (吉)
关于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写回答
夜神武
聊聊关注成为第2位粉丝
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意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七。
宗族特征
1.华姓名人众多,群星闪烁,自得姓以来,世代显达,两晋以前北方名人众多,南北朝以后南方华姓显贵,《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录有华姓名人八十七位,数量之多比起排名一百位以前的姓氏来讲,丝毫不见逊色。
2、华姓在宋人编著的《百家姓》中排行第二十八位,从一个偏面反映了华姓在宋代时的显达。名人精粹。
历史上华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华姓活动于河南一带。宋朝时期,华姓大约有1万8千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2%,排在第二百六十位以后。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明朝时期,华姓大约有12万7干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4%,排在第一百一十九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为华姓第一大省,约占华姓总人口的65%。其次分布于浙江、湖北等。全国形成了以江苏为中心的华姓聚集区。
当代华姓分布与图谱
当代华姓的人口大约有67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3%,排在全国第一百八十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华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吉林、陕西、河南、浙江,这五省华姓大约占华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江西、广东、安徽、福建、上海,这五省市的华姓又集中了24%。目前全国形成以东方江浙、东北吉林、西北陕西、中原河南、南方广东为中心的五块华姓分布区。华姓人群在浙沪、苏皖赣闽粤大部、湖南南部和西北、鄂渝川大部、云南北部、广西北部、贵州南部、陕甘南部、黑吉大部,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6%,居住了大约69%的华姓人群。在福建东南、赣湘黔桂大部、湖北东部、广东南部、海南、云南南部、重庆西南、四川东南、青海东部、陕甘中部、宁夏大部、豫鲁南部、辽宁大部、吉林西北、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部,华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5%—0.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2.5%,居住了大约24%的华姓人群。
————————————————————附上华姓名人
1.华元:华督曾孙,春秋时宋国大夫。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执政四十年。虽曾战败遭讽,但致力弥兵,志意可嘉,也不失为一份创造。
华毋害:西汉将领。以越将从高祖起于留,定三秦,击臧荼,有功,封为终陵侯,谥齐。
2.华佗: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灸各科,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意醉,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全身麻意醉,又首创五禽戏,后为曹操所杀。
3.华歆: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三国时魏国大臣。曾依孙策,后附曹操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时为军师,转御史大夫。文帝即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为司徒。明帝时,任太尉,进封博平侯。
4.华峤:华歆孙,华表子,西晋史学家。官至侍中。因不满《东观汉记》,乃撰《后汉书》九十七卷,记东汉一代史事,文质事核,有司马迁、班固之风,如今已散佚。
5.华恒:华表孙,东晋大臣。娶晋武帝女,拜附马都尉,后任尚书、颍川令。西晋亡,南渡。领国子祭酒,封苑陵县侯,官至左光禄大夫、开府,身后无余财。
6.华温琪:宋州下邑(今安徽砀山)人,五代梁唐间将领。少从黄巢起意义,巢败后,仕后梁,官至齐、晋二州节度使。入后唐后,官至镇国军节度使,后以太子太保致仕,以固意守称胜。
7.华镇: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官吏。神宗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等。
8.华云龙:安徽定远人,明初将领。从朱元璋起兵,南征北战,立功无数。洪武三年,论功封淮安侯。
9.华蘅芳:江苏无锡人,清末数学家。致力于翻译工作,译出算学、地质学等书十七种,包括《代数术》、《三角数理》、《微积溯源》等,己著有《行素轩算稿》。
华喦:福建上杭人,清代画家。擅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为扬州画派代表之一。诗亦古质、兼 工书,时称三绝。有《离垢集》、《解弢馆诗集》。
————————————————————————————————华姓的来历
第一个渊源
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戴公封子孙于华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
源自子姓的一支华氏,有比较具体的资料可考,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这支华氏是因字得姓,而且他们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子孙历代都是宋国的公卿。
宋国是由周武王封给商纣庶兄微子启以奉汤祀的。商汤是子姓,正考父和华督都是商朝的后代,华氏自然也就源于子姓了。当时的宋国拥有今河南省商丘县以东、直到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片地方。因此,这支华氏族人的最早发源之处在宋国,后来才逐渐繁衍到其他的地方。
在华督、华元、华定、华亥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史称华氏正宗。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仲康封观于西岳华山,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姒姓与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即四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子姓是颛顼的儿子契所建立,姒姓是颛顼的孙子夏禹的后代所建立。所以华氏无论是姒姓的一支,还是子姓的一支,统统都是颛顼的后代,所谓两支,不过是得姓的先后与途径有所不同罢了。
据考证,华氏人的始祖是可以远溯到黄帝轩辕氏的,因为颛顼正是黄帝的孙子。源自姒姓的华氏,早在夏朝的第四个天子仲康之时便已出现,距今有四千一百多年。这在史籍中有记载:“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
西岳,指的是陕西境内的华山,所以仲康的子孙自此就以“华”为姓氏了。不过,有学者明确持疑,因为当时的华山是否已有“西岳”的封号未可确定,所以,认为是华氏之得姓在前,华山之得名则在后。
本书考证,直到战国中期,今华山之地仍称作“阴晋”,属于魏国之地,还没有被称做“华山”。到战国晚期的周显王三十七年(己丑,公元前332年),魏国以阴晋之地为交换条件,送给秦国以求和,秦惠文王改其名为“华阴”,其境内之山始称“华山”。因此,清朝陈廷炜在其所撰《姓氏考略》中的说法“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肯定是“为名以撰”,实不可取! 不过,在夏桀执政时期,有四个贴身佞臣:“河济、泰华、伊阙、羊肠,修政不仁。”
泰华是夏桀的宠臣之一,在其后裔子孙中,当有中国最早的华氏。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世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僖公七年夏,郑杀其大夫申侯。其称国以杀何?称
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意宁毋。”
郑世子华,就是郑文公捷的二儿子太子华,在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农历1月,他代表郑国,同周王使者、齐桓公小白、宋桓公御、卫文公毁、许男爵、曹昭公班、陈世子款等诸侯国会盟于洮(今山东鄄城),这次会盟,确定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诸侯国会议。
在郑世子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是为新郑华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末期秦国公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公子华,即秦惠王的儿子之一,名华。公子华善武,为当时秦国大将。
周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诸侯国合纵对抗秦国。秦惠王对此感到十分头疼,客卿张仪立即建议攻打叫喊得最凶的魏国。 很快,公子华和张仪二人便率领秦军围攻魏国之邑蒲阳(今陕西西安长安区),一举克之并占领。 之后,公子华率秦军驻扎在蒲阳,而张仪却返回秦国。回来后,张仪向秦惠王说,“请大王将蒲阳还给魏国,并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做人质。我能说服魏国脱离合纵之势。”
秦惠王十分好奇,但还是同意了。
之后,张仪跑到魏国对魏惠王说:“你看,秦国对你们魏国还是很厚道的。这不,秦王令我将蒲阳归还与您,还将他的儿子做人质。魏国可不能无礼于秦国啊。”
魏惠王十分高兴,将上郡十五县都交给张仪带去给秦国,以表达谢意。如此一来,“五国合纵抗秦”被分化瓦解,张仪回到秦国,立即被秦惠王拜为相邦(丞相)。
在秦公子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称咸阳华氏。
第五个渊源
出自少数民意族
出自蒙古族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清时期蒙古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谟锡哷氏,亦称木华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sire Hala。蒙古族、满族谟锡哷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李氏、严氏等。
⑵.蒙古族扎拉尔氏,亦称扎喇亦尔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扎剌赤儿部,是元朝著名太师木华黎之后裔,以部为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察哈尔(今黑龙江、俄罗斯勃力)。后有达斡尔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alar Hala,为达斡尔族著姓之一。所冠汉姓为赵氏、严氏、季氏等。
⑶.蒙古族华努特,在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多冠汉姓为华氏。
出自回意族
源于回意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域阿拉伯民意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⑴据文献《元代泰不华族源初探》、《镇江回意回》等记载:回意族华氏,其一源出西域回意回泰不华(达不华)。蒙古汗国初期,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波斯人穆巴拉沙随父塔不台入华,定居于台州(今浙江临海_,后拜南宋遗民周仁荣为师,刻苦攻读汉语,于宋延佑七年(公元1320意年),在乡试中考取榜首。次年,在南宋朝廷廷试中赐进士及第,授集贤院修撰,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后在元文宗时期建奎章阁,擢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帝赐蒙古姓名泰不华(达不华)”。在其后裔子孙中,有汉化为达氏、华氏、泰氏者。今江苏六意合、镇江等地的回意族达氏、华氏、泰氏,皆为其后代。
⑵另据史籍《云南左卫选薄》记载:明朝初期,有西域回意回亦速,他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归附明太祖朱元璋,被授为云南左卫副千户。亦速之子还叫亦速,到其孙速来蛮时,以汉字速为姓氏,称速氏。之后从二世速俊、三世孙速晟、四世孙速霖、五世孙速泰到第六世孙速华时,其嫡系族人八代一直为官。在速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
————————————————————————————————————
华姓是一个带有中国浓重宗族色彩的姓氏,虽然比不上李、陈、王等姓氏,但是自有它的玄妙和魅力之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我是复印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qimingdaquan/2757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姓金的名人
下一篇: 姓曹的名人(历史上曹姓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