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都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那些定期上班的人来说,每周一相当于每个人的噩耗,因为代表着有一个忙碌的星期要开始了,但是你知道吗,不是只有工作的上班族才有星期一焦虑症,实际上小孩子也是有星期一焦虑症的问题的?为什么呢?
最近细心的家长高先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他8个月大的女儿在平常的时候是很乖巧的,但一到星期一就开始哭闹不止,哄也哄不好,这是怎么回事?
据了解,平时的时候高先生夫妇工作都特别的忙,平时跟女儿很少见面,交流的时间很少,平时孩子基本都是由姥姥照看的,但是在每个双休的时候,高先生夫妻俩都会陪女儿两天,这时候女儿也表现得特别乖巧。
但是,每到星期一他们要出门上班的时候,女儿的脸立马就变了,心情会变得十分烦躁,会长时间的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用。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两个月,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实际上宝宝表现出了“分离性焦虑”的症状,多数集中在学龄前儿童身上,这个时候他是非常依恋亲人的,尤其是在与母亲分离时,他们会感到焦躁不安,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8到16个月大的儿童中。据研究表明分离性焦虑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矫治,会严重影响宝宝以后的生活,后期他们在学校会产生恐惧症、考试紧张症,甚至成年后出现急性或慢性焦虑症,会发生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
实际上这个时候虽然妈妈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但是也要保证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避免造成宝宝分离性焦虑的情况出现。因为这种情况如果不正确的改正的话后期这种症状还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里建议母亲最好利用休息时间,多与孩子进行交流。
这里你应该理解,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星期一焦虑症的情况了吧,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变少,使孩子的孤单,焦虑的感觉增强,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发现并且改正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能用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来当推脱的借口。
导读:现代人生活紧张忙碌,连带小孩也常有焦虑的现象,严重的甚至需要心理治疗和辅导。针对儿童的焦虑症,爸妈应该要支持孩子,给予宝宝最大的爱和关心,让幼儿可以赶快解决心里困扰自己的烦恼,不再焦虑。
一、常见的幼儿焦虑症有哪些
严重的儿童焦虑症需要治疗和辅导。
延伸阅读:婴幼儿爱黏人?改善分离焦虑症
二、如何协助幼儿对抗焦虑症
延伸阅读:宝宝爱吃手指吸吮焦虑原因
3岁的幼儿新进入幼儿园,与依恋的对象(主要是亲人)分离时,随即产生焦虑、不安、伤心、痛苦的感觉和撒娇、哭喊、吵闹等拒绝分离的表现,即幼儿入园焦虑,实际是一种分离焦虑,它是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通常年满3岁的幼儿就要进入幼儿园里学习生活,而
3.5
岁正是幼儿产生依恋的一个高峰期。幼儿刚刚进入新奇的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幼儿教师与陌生的小伙伴,使幼儿产生了不安全感,使幼儿对亲人的依恋感加强,不愿意离开亲人。亲人的离开使幼儿感到不安全,缺乏依恋对象,从而产生了入园焦虑。
每个幼儿入园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大致看来,幼儿的入园焦虑主要有缠住亲人不放手、要求老师抱着不放、哭喊、吵闹、打滚、摔东西、嗜睡、发呆、尿裤子、尿床、拒绝吃东西、拒绝喝水、咬手指、划破手指、撞墙等行为表现,他们往往以此相威胁来逼迫家长不要离开自己。
人生最初的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刚入园时产生的。对首次送孩子入园的父母来说,都是一道很艰难而且必须克服的难关。
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家庭教育应将更多的力量投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解决“分离焦虑”的问题。
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一般是整天和亲人在一起。进入幼儿园以后,突然和亲人分离,加上老师、小朋友、周围环境都是陌生的,所以,孩子在初入园时,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
,甚至可延长到一两个月之久。许多妈妈在送孩子入园之初,也同样出现“分离焦虑”
。为解决“分离焦虑”问题,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前带孩子去熟悉幼儿园;也可以在初入园的日子里,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当孩子真正体验到妈妈还是十分爱他,家庭还是“安全基地”;并且,也感到幼儿园老师喜欢他,小朋友都愿意和他玩时,“分离焦虑”就会逐渐消失。
二、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性。
在家里,孩子一切生活行动随随便便,在幼儿园,要服从集体生活活动规则;在家里,孩子稍有表示,成人会马上满足其要求,而幼儿园很难做到这点;在家里,孩子几乎可以占有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在幼儿园需要分享和轮流使用。
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种种要求,主动配合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晚上按时停止游戏或看电视,按时漱洗,按时睡觉等。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要注意让其改正,如让孩子懂得分享和轮流,并找机会操作和实践。
缓释焦虑在入园前。
在宝宝要上幼儿园之前,我已知道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焦虑现象,这是正常的,我把缓释工作做在入园前。
入园报名前一个月,我与孩子的爸爸经常向孩子灌输:你长大了,应该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到幼儿园去。他问:“为什么所有的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我们就告诉他:“聪明的孩子都是读过幼儿园的,因为那里有老师教你学习,有许多小朋友和你玩,还有许多家里没有的玩具。”报名前一个星期,我带孩子到幼儿园里参观,引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看着五颜六色、充满童趣的幼儿园,孩子竟然亲吻着幼儿园的围墙,大声说:“我不想离开,我什么时候可以每天到这里玩﹖”
。结果,在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他头也不回地高高兴兴地进去了,还挥着小手和我再见。
送园后妈妈莫回头
开园报到日,我和孩子早早地起来准备,像过节日一样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我清楚地告诉她,妈妈会暂时离去,但不要紧,有老师在,而且妈妈一下班就会接她回家。进了幼儿园,最困难也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孩子死死拽住我的衣服,大哭着不放手,我决定留下来几分钟安抚她。我忍住内心的痛惜,告诉她,妈妈理解她的感受,妈妈不在,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喜欢和爱护她,妈妈一定早点来接她。听到我柔和而又坚决的声音,她的哭声渐渐地小了。随后我立即离开,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下午我尽量早一些下班接孩子。孩子看到我,瘪瘪嘴但没哭出来,老师说她一天都闷闷不乐。第二天就好些了,就这样,一个星期下来她竟然有了笑脸。
三、幼儿入园早准备。
如果孩子能在入园前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他就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1、教孩子独立吃饭。学会用勺子自己舀饭菜。即使是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到了幼儿园里老师会想办法,帮助他吃得干净些。2、想小便的时候,跟老师说。有些孩子刚入园时不会自己大小便,没有爸妈提醒,又不敢告诉老师,因而憋着,或干脆拉到裤子里。因此在入园前,必须训练孩子需要大小便时会主动向成人讲出,并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3、训练孩子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4、训练孩子当感到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部位(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5、会穿脱简单的衣裤。6、教孩子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教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沟通:“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孩子掌握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
幼儿入园焦虑的纠正
幼儿入园焦虑,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害怕与自己的亲人分离。一般正常的儿童,也会有入园焦虑,但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一般一、两个星期也就会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入园焦虑的纠正,并不是十分困难的,老师、家长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其二,家长在幼儿入园报到之前,应抽出一定的时间,多陪他到幼儿园里去看看,玩玩,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交一些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认识一些幼儿园的老师,这样的做法可以让他对以往入托时不愉快的亲身体验,来个“系统脱敏”
,减少其对幼儿园的恐惧感、排斥感,逐步产生愉悦感,接纳感,作好入园的心理准备。
其三,对于刚进园的幼儿,老师要满腔热情,和谒可亲的接纳他,并为他介绍一些小朋友,让他和大家一起玩,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驱除孤独感和陌生感。家长要配合老师,不要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心软,马上返回来万般哄劝,这种做法只会使幼儿哭闹行为加剧、巩固,分离焦虑加重,不利于纠正。正确的做法是:不理会、不关注他的哭闹,这会慢慢消退他的不良情绪。当然,在“消退”的过程中,老师仍需在暗中密切观察孩子,不能将其遗忘了,不能让其出现过激的行为,以免意外发生。
其四,家庭环境的改变,也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应多带孩子走出去与人交流,与人交往。这种开放式的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还有助于培养幼儿乐观、悦纳、合群的性格,这对其今后走向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503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会引起职场自闭的原因
下一篇: 做噩梦如何解决,梦境中隐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