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类人特别容易激动,脾气也非常不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变得非常暴躁,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形成暴躁症,动不动就出现暴跳如雷的表现,出现这种情况就应该及时调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缓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缓解暴躁症的日常方法有哪些?
便利贴缓解方法
可以在电话上贴一个小贴纸或者用颜料涂一些,这样提醒自己在讲电话的时候,说话速度慢一些,让自己自信一些,而且在打电话的时候最好能够做深呼吸。或者腾出一只手来捏一下空闲的耳垂,轻轻将它转圈揉搓,数到十下,然后调换方向。完成后,转移听筒。研究表明,揉搓耳垂能促进大脑思维,有助于完成字谜,数独及填字游戏。
和同事一起喝咖啡
如果一个人喝咖啡,那么也会变得非常孤独烦躁,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找同事或者朋友一起,可以释放不良情绪,也不容易钻牛角尖,如果效果不好,那么在有空的时候就可以游泳。白天,腿部因为久坐积累了大量淋巴液,过多的堆积让人不适,影响到情绪,游泳能让淋巴液重回心脏,并将多余部分通过肾脏排出,是释压的理想方式。
听音乐
现在手机使用非常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就可以在空闲的时候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聆听,也可以看一些幽默的小品,是工作中比较好的一种调味剂,研究表明,办公室中开心的情绪不但会相互感染,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缓解暴躁症的日常方法,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也有了一定了解,除了上面这些方法,还可以多喝一些橙汁,洗桑拿,吃螺蛳,还可以做一些脑力游戏,这样暴躁的情绪就能够被很好的缓解,特别是在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情绪本来就非常烦躁,如果再出现暴躁症,那么肯定是会变得越来越糟糕的。
躁狂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表现多为情绪高涨、兴奋、爱动等,躁狂症的危害有很多的,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对待躁狂症,那么躁狂症该如何治疗,如何护理呢?躁狂症的食疗法又有哪些呢?
长时间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对自己的身体是极其不好的,在日常生活中护理躁狂症方面应该予以重视。那么躁狂症如何治疗?下面呢,我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躁狂症如何护理治疗
1.家庭环境要求
兴奋躁动的病人,不宜居住在家庭生活无规律或家人不和睦的家庭中。房间的色彩宜用冷色调,如绿、蓝色为好,房间布置也以简单、清雅为好。
在患者发病这段期间内,家中尽量保持安静,尽量少接待客人,如聚餐、聚会等。听音乐时也应尽量放些节奏舒缓的小夜曲或轻音乐,不宜放节奏过于激烈快的乐曲,以免引起病人兴奋。
2.如何与兴奋躁动病人接触
在与躁动的病人接触时,态度要和蔼、亲切、耐心一点;对与话多的病人不要与其有过多的交谈或争论,更不可因病人有夸大的言语而讽刺、嘲笑患者。
病人话特别多时,可采用引导、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若病人与客人一直说个不停时,家人可在言语中提醒他时间不早了,该休息或吃饭了,或说客人还有其他工作,改天在谈等等,这样病人一般都会乐于接受的。
3.如何做好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病人的护理
对待这类病人,家属必须做好防范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激惹病人,因躁狂病人大多表现为好关闲事。
好打抱不平,小题大做,平时看不惯的事情此时更看不惯,非要周围或家人按他的意愿办,尽量满足他的相对合理的要求,以免引起冲动、伤人行为。
躁狂症的鉴别诊断
1、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临床常见的是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被误诊为躁狂症,相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精神分裂症也可有循环病程,临床表现也可有运动性兴奋。
但精神分裂症经过几次发病后,循环病程渐不明显,而呈慢性进行性病程。
临床上虽有兴奋躁动,但情感却不是轻松、愉快的,而是喜怒无常,行为也是冲动行的。有一些躁抑症病人具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病理特征,但历时短暂,随病程而长。
2、中毒性精神病
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异烟肼、阿的平等中毒可引起躁狂状态。
根据用药史,用药时间、剂量与发病关系,停药或减药后渐趋好转可资鉴别。中毒性精神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3、脑器质性精神病
如麻痹性痴呆、老年性精神病可出现躁狂状态,但往往有智能障碍,情感并非高涨,而是以欣快为主。详细的病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鉴别。
躁狂症的日常调理须知
专家表示:通常情况下,躁狂症治疗除了要采取常规措施之外,还应该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日常调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尤其是当患者处于狂躁期时。不要和患者进行有敌意的谈话,不要聚会或长时间看电视、电影,以尽量避免刺激患者加重病情。
2.充足的睡眠和有规律的生活可以防止躁狂症的发作。
3.躁狂症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深秋和冬季是忧郁症状的高发期,要提防病人出现意外伤害;而春夏季是狂躁的高发期,家人亦应加强关注。
4.躁郁症患者喜欢刺激和冒险的活动,比如超速驾驶,这是相当危险和难以控制的。家人应予以控制,不给其任何机会。
躁狂症的食疗法
避免含食品
躁狂症患者应避免咖啡、可乐、茶、巧克力、酒精等含兴奋元素的食品。同时也要避免糖制品、乳制品、和添加化学成分及色素的食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吃燥热性食物,如鸡等。
多吃蔬菜
饮食中应包含蔬菜、水果、核果、种子、豆类。全麦等谷类是很好的选择,但勿食用过多的。每周可以吃两次白肉鱼,对病症的缓解有帮助。
补充营养素
1.镁
用量依产品标示,研究指出镁能代替锂做为治疗躁郁症的药物,用以应付关于该病状连续变换的情况。它无毒副作用。
2.L-牛磺酸
用量500毫克,每天3次。与50毫克维生素B6及100毫克维生素C一起服用,以利吸收。缺乏牛磺酸将导致过度好动、焦虑、大脑功能力差。
3.L-酪胺酸
用量500毫克,每天2次,空腹使用,添加维他命B6及c,以利吸收。是治疗抑郁的重要物质,能稳定情绪变化。氨基酸是治疗此病的重要物质,尤其是牛胆氨基酸及酪胺酸。
4.维生素B群
躁郁病患者不易吸收维生素B群,因此需大量补充。根据报导,躁郁症患者缺乏维生素B群,而且在注射B12及服用大量维生素D群后,状况出现好转。维生素B群对脑部有类似锂的作用。
5.不饱和脂肪酸
用量依产品指示。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及稳定血压的重要物质。
6.维生素C
用量3000~6000毫克,是强效的免疫促进剂,并有助抗过敏。
躁狂症的危害
一、自大
躁狂症患者情感高涨时,自我评价过高,表现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躁狂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长期不治或失治还会诱发其他脏腑病变。
二、哮喘
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躁狂性抑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躁狂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显着高于普通人群。
三、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躁狂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四、多发性硬化
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躁狂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躁狂性抑郁症的产生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
五、诱发其他疾病
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肾衰等疾病,被证实躁狂症患病率都比普通人群高。
六、胃肠疾病
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卵巢综合症以及肾衰竭等疾病。
七、偏头痛
躁狂型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几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和躁狂症II型更多。
八、睡眠减少
长期处于亢奋状态,且不感疲惫。做事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会顾及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九、性格偏离
患者性格伴随思维异常活跃,话语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过高、异想天开、不符合实际等精神异常问题。
行为也变得轻率、做事不计后果;然而患者过分兴奋缺少睡眠引发失眠后,也不曾感到疲乏困倦,性格严重偏离自我本性。
结语: 看到这里,我希望大家通过上文的阅读可以对躁狂症的食疗法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躁狂症治疗护理方法也能够多一些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对躁狂症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要保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针对其狂躁症的治疗方法,目前方法有很多,口服药物治疗、注射药物治疗、维持治疗、抗复发治疗和手术治疗五种方法。
(1)口服药物治疗:
①碳酸锂,一般应在血锂浓度的监测下使用,否则易于发生锂中毒。剂量一般不超过3.0g最好在2.0~2.5g/日之间,血锂浓度应掌握在0.8~1.5mmol/L,疗效约在80%左右。注意中毒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出现。若出现中毒,应即停药,加速锂的排泄。
②氯氮平,剂量从25mg,口服,每日3次,渐增量至450~600mg/日,为止。其疗效迅速可靠,但易引起白细胞减少,应坚持每周查血一次。
③氯硝安定,有较强的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作用,抗躁狂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神经阻滞剂且副反应小,应用广泛,口服剂量每次2~6mg,每日3次服。
④苯妥英钠,有肯定抗躁狂作用,其有效剂量为0.12~0.2,每日3次口服。
⑤丙戊酸钠,有较好的抗躁狂作用,剂量0.2~0.6,每日3次口服。
⑥卡马西平,抗躁狂作用肯定,特别适应于不能耐受锂盐者。
(2)注射药物治疗:
①氯硝安定肌肉注射治疗,氯硝安定1~2mg,每日3~4次肌注。此法亦可使患者尽快安静,较安全有效。
②氯丙嗪静脉推注治疗,氯丙嗪50~100mg,溶于50%葡萄糖10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直至患者入睡为止。
(3)维持治疗:
躁狂症状虽容易控制,也容易复发,故需一定时间的维持治疗。对初发者,锂治疗应在躁狂恢复后至少再维持6个月。对于每年均有发作者应长期用锂盐维持,此时可用缓释剂。
(4)抗复发治疗:
躁狂症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常需抗复发治疗。
(5)手术治疗:
对于躁狂症晚期患者,年龄在18到60岁,患病三年或三年以上,经药物治疗不能有效缓解和控制病情的躁狂症患者,经专业医师会诊,确诊可以手术治疗的躁狂症患者可以手术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523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出现自卑心理应该怎么办
下一篇: 做婆婆的如何处理婆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