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震惊!北大学生弑母,,心里有阴暗的小人吗?

佚名 2023-07-03 14:58:36

让人震惊!北大一学生涉嫌弑母,福州警方悬赏捉拿。据悉,犯罪嫌疑人吴谢宇是北大经济学院学生,其作案后封死了住处,将尸体用塑料布层层包裹,还放入了活性炭吸臭。弑母后,丧心病狂的他还以母亲名义贷款。

据他的同学称吴谢宇过去一年基本不怎么在学校,同学都在找他。他学习成绩很优秀,此前一直在考GRE,准备申请出国留学,但2015年年中开始便联系不上了。直至看到新闻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同学感到震惊。

无论动机如何,这种行为都令人发指!在很多社会性犯罪的人中,人格障碍占了不小的因素,那么,心里会住着阴暗的小人吗?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主任何日辉介绍,人格障碍并非罕见,我国发病率高达5%~10%。国外发病率也很高,美国2002年大规的流调显示,有3080万美国成人(占总人口14.8%)至少患有一种以上人格障碍疾病,其中大约有760万人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人格障碍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通常开始于儿童晚期或青春期,而且是多因素累积合力导致的。以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为例,内心自卑和面对挫折时不会应对的外因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形成最关键因素。可能导致患者社会适应不良,缺乏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人格障碍的患者?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教育孩子时,不能老怪孩子错,或都怪别人,要引导孩子综合归因。在遇到问题或挫折时,要帮助孩子考虑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学会自我反省,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不断提升。

另外,不要说“一定要怎样”(如“一定要考上大学”),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否则不仅会伤害孩子内心的动力,一旦没做成就会给他们 带来极大挫败感,要倡导“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引导孩子接受现实,完全接纳自己,是建立自信的前提。此外,还应营造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穷人 也有穷人的乐趣,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慈善等社区活动,加强心理的塑造和社交能力的培养等。

人格障碍虽难矫正,并非不可逆转,家庭、朋友、单位同事在心理医生指导下的爱心关怀比心理医生面对患者的干预可能更有效。面对社会问题,不要抱着与己无关,高高挂起的心态,否则每个人最后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北大学子弑母案:家庭缺少沟通和教育,究竟有多可怕?

近日,“北大学子弑母”一案正式在福州中院开庭审理。

被告人吴谢宇曾是北大高材生,即使几年过去了,但在庭审现场依然展现着自己高智商的一面:

说生病的妈妈像即将去世的林黛玉,感觉妈妈很痛苦,所以想杀死妈妈,然后自杀。庭审期间说话引经据典,还用了电影电视剧中的话,逻辑清晰,连贯讲了二十多分钟。并说:

杀死妈妈是帮妈妈“解脱”。

好好的一个人,心理为何会变得如此扭曲?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 家庭成员间缺乏沟通,父母对孩子缺少教育 造成的。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长的不良言行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孩子造成违法犯罪的行为。

下面列举的是五种容易引发不良后果的家庭。轻者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重者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误入人生歧途。

1.溺爱的家庭

这种家庭的孩子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很自私、任性,在社会中会不顾道德、法律的规范而一味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

若父母是有权、有钱、有势之类的人物,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由于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等原因,使学校对这些人的不良行为管教不严,社会对其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不利。

所以才会造成社会上那么多的惨案发生。

2.简单粗暴的家庭

这种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

社会上这样的案例很多,大致的事情起因大部分是因为一件小事产生矛盾而引起的打架斗殴事件,更有甚者,会用刀砍枪射,导致发生血案。

这些孩子大多是处在父母文化低、工作不稳定,且性情暴烈的家庭里。

3.父母形象不好的家庭

由于父母行为不庄重、不检点,没有为孩子建立正常的权威形象,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而导致异常行为(包括违法犯罪)的发生。

这类家庭父母的不良行为,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极坏的影响,导致这种家庭的子女犯罪率偏高。

4.关系异常的家庭

家庭关系异常主要是由于夫妻不和,争吵或离异,或是一方早逝所引起。

由于夫妻的关系冲突或异常,他们很少关心子女;

同时,孩子由于家庭的不安定,缺乏温暖,容易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独怪僻的性格。

这种性格特征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很容易成为惯犯或罪犯的心理基础。

5.经济困难的家庭

大多数为城市下岗职工和经济落后农村尚未脱贫的家庭。

这些家庭父母无稳定收入,又无挣钱致富的技能,谋生艰难,小孩中途多次辍学的情况比较多。

若是家中还有一个病人则更是雪上加霜、债务累累。

这类家庭很容易促使孩子很早涉足社会,外出打工。

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文化教育,他们中很多人误入犯罪群体中:

经调研发现,农村中那些因父母外出打工、常年得不到亲人关爱的孩子,称他们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全国外出农民上亿人,“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农村中小学学生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他们远离父母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沟通十分困难,长此以往,形成了孤僻的性格、自以为是的习惯。

如何把学校办成“留守儿童”的幸福家园,使他们在远离父母亲的情况下,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商讨,说出心里话;

在他们受到挫折,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老师能及时给予心灵的关爱,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解决方案

家庭是预防孩子犯罪的基石

1.父母应主动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自身应俱备的育人素质

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

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育孩常识和方法;

尊重孩子的人格,对有生理缺陷、曾犯过错误的孩子不要揭短,注意给孩子留面子,多鼓励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

注意孩子在社会受到的不良影响,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

2.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气氛

家庭是传播和学习科学文化,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场所和课堂;

家长的素质如何,教育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心理素质;

因此,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和掌握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以民主、平等、宽容取代专横,权威、独断、惟命是从,承担起为人父母的教养责任,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化解他们的忧虑,努力缩小代沟,以文明的谈吐举止,乐观的态度,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感染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3.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正不良心理

心理作为内在活动的根本,往往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以此为信号,家庭与小区片警、学校之间应常沟通,在信息上相互交换,杜绝家长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没法管的现象,及时了解掌握孩子个体的心理动向。

一旦发现有不良心理、症状苗头的时候,及时教育挽救,决不能掉以轻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能正常发育,整个肌体才能健康地成长。

家庭稳定,社会才能相对稳定;

同时,家庭又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启蒙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也是每一个父母应尽的责任。

如何看待北大高材生吴谢宇的弑母案?

吴谢宇一案事发距今已经三年,而该案嫌疑人吴谢宇在今年的5月27日被批捕,无论他是一时疏忽还是故意流出马脚,震惊国内的的北大学生弑母案也算是尘埃落定。被害人吴母已经死亡,至于那天具体发生了什么,两人之间矛盾到底是什么,现在只有吴谢宇的一面之词。作为北大高材生的吴谢宇为什么会杀害自己的母亲,并且几乎完成完美犯罪,他到底是什么想法呢。

从我自己的角度,而且综合各路专家或者犯罪心理学爱好者们的分析,吴谢宇之所以弑母很可能是因为吴母的过度压迫,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吴谢宇生活的环境可能一直都是相当保守和高压的。所以当一个人面对双重压迫几乎崩溃,那么在崩溃前将施压的一方,即使是自己的母亲杀害,这个道理似乎也讲得通。

而且从吴谢宇作案后的举动来看,他的确在释放自己内心的欲望。讨回政府要给却被母亲拒绝的救助金抚恤金,去风俗场所消费并且向一名性工作者提出结婚的愿望,他对金钱和性这两件事情十分迫切和渴望。结合吴母保守严厉的性格,和作为老师对自己孩子极强的控制欲来看,吴谢宇的行为就不难解释了。

总之,吴谢宇弑母当然罪不可赦,而且根据法院定罪内容来看他难逃一死,至少也是牢底坐穿,一辈子也就这么交代了。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作为父母是不是也应该留给子女较大的自由空间,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64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