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严重精神病患者近50万。最新数据证实,全年全国精神病人发病后肇事肇祸较多,绝对数最多的是广东,113宗,造成85人死亡。
昨日,省精神卫生中心与省家庭医生协会联合举办的精神卫生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同时全国首个精神卫生云服务平台——守护APP平台正式发布,拟将广东195家精神卫生机构的专业医生、29165精神科床位全部上线,实现五大功能,以解决基层精神卫生服务问题。
全国最新流行病学大调查刚结束,数据证实,各类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达17.5%,当中精神分裂症1%、抑郁症6.1%,焦虑最多。也就是说,全国有超过1.8亿人患有精神障碍,仅在册登记的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就达480万人。
截至今年11月30日,广东登记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494540人,其中广州约5万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达4.67%。
抑郁症防治不容乐观,因为它不仅患病率高,更在于它复发率高:一次发作后,50%的患者治疗后仍然会复发;2次发作,复发率就高达70%;3次发作,则几乎100%患者会复发。事实上,抑郁症发作,很多人不知道,就连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也仅平均为55.6%,治疗率只有10%——20%,治愈率更低得可怜。
抑郁症爱找上成年女性,男女患病比例1:2,宁玉萍教授提醒,除了要注意40%——70%的家族遗传倾向外,焦虑、强迫、冲动等人格特征,慢性中枢系统疾病或其他躯体疾病如癌症、代谢与内分泌疾病,婚姻不如意,家庭低收入而自己又是顶梁柱,2——3个月内生活大事件持续等等,都是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如果出现“懒、呆、变、忧、虑”五大迹象,又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愉快感缺乏、总是疲劳做任何事都需要别人催促、思维及言语慢了少了、焦虑或紧张、食欲性欲体重睡眠减退、有自杀观念或企图、有慢性疼痛等八大表现,务必警惕,识别抑郁症“潜伏”。
抑郁症:15%患者自杀
抑郁症,在精神障碍中危害度低于精神分裂症,而患病数又少过焦虑症,但它却是对患者自身威胁最大的——15%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精神卫生高峰论坛上,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院长、省家庭医生协会副会长宁玉萍教授报告《抑郁症诊治进展》,我国的抑郁症患病率达6.1%,约3000万抑郁症患者。
医学研究证实,从患病到死亡,抑郁症患者的终身自杀风险为6%,更有约15%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世界上导致死亡和伤残的第二大原因,疾病负担在全球数据位列第二,抑郁症导致全球2%至5%的经济产值损失巨大。而我国在2005年统计,抑郁症总经济负担为622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
七成广州人有睡眠问题
几乎所有的精神疾病都伴有睡眠障碍。省中医院睡眠科主任、省家庭医生协会顾问李艳教授在精神卫生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睡眠问题十分严重,中国失眠的发病率达到38.2%,欧洲国家失眠的发病率为27%。
在广州,100个人中就有高达68人存在睡眠问题。李艳指出,“老广”在先天禀赋、潮湿多雨、饮食习惯的共同作用下,体质是脾虚湿热为主,碰上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习惯晚睡,同时进食油腻、甜品多,又煲汤又喝凉茶,多汗同时又接受西方锻炼理念,调养过度,因此睡眠成大问题。
李艳认为,睡眠障碍治疗应对,可实施中医睡眠行为养生,施以中药与针灸治疗、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
不过,很多人出现睡眠障碍,不知道首诊要到精神科,做心理检查。
延伸阅读:如何避免抑郁症找上门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以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的情绪低落,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不论个人处境如何,这种情绪低落的表现不能得到改善,除了情绪低落外,患者还会出现快感缺失、动力丧失等一系列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要如何避免患上抑郁症?
1、合理饮食
注意自己饮食习惯的,保证全面营养,增强体质这会对自己的身体起到一个有力的保护作用。
2、保持良好的心态
要欣赏自己的每一天,享受简单的愉悦。每天早晨醒来后,你不必着急起床。你可以保持平躺的姿势,去感受身体经过一夜休息后所展现的舒坦,用心去体会这种刚睡醒时的良好状态。不要去想繁忙的工作、复杂的同事关系以及琐碎的家务事,而让自己享受这一刻的轻松,并告诉自己: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3、每天合理安排生活
即使在工作上没有压力,也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多学习一些新的东西,让自己以后的发展空间更宽一些。因为当一个人没事可做时,内心就会蠢蠢欲动,甚至会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而当负面的思绪占据太多的空间时容不下正面的思绪了,结果就会使自己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4、及时缓解压力
当你感到压力过大时,可以做一些放松的运动,缓解压力,瑜伽、冥想或有氧运动对于女性都很适合;某些食品有一定的镇静减压作用,如大枣、牛奶等。但要注意,这些食品不能代替沟通和正确的治疗。
5、歌唱疗法
可与朋友们去卡拉ok厅,大声地,毫无拘束的尽情的歌唱,释放胸中的郁气,对自己的情绪有调剂和释放压力有极大的好处。
6、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锻炼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丰富经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预防抑郁症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意志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现,全球抑郁症患者3.5亿人,患病率高达11.2%并且还在不断升高!另外抑郁症自杀导致死亡率已经紧排在癌症之后,成为人类 健康 的第二大杀手!抑郁症已经不仅是个人的疾病,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类疾病,本质上来说就跟感冒、发烧一样,是人类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病原因主要跟大脑神经递质的紊乱有关。
在我们的大脑神经中,有三个主要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
当三种神经递质功能出现紊乱,人们的感知就会出现错乱,例如:莫名焦躁(发狂)、精神亢奋或者低沉抑郁、悲伤、感受不到快乐!
抑郁症的产生,也是由这三种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所造成的,在临床精神检测中,抑郁患者的神经递质活动均异于常人!
女性由于生理原因,特别是在青春期、孕产期和围绝经期这三个特殊时期,体内激素变化大。
体内激素可以调控脑内三种神经递质的活跃程度,当身体激素处于过高或过低水平的时候,就会增加女性患抑郁症或躁郁症的风险。
所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好抑郁症的预防和调整,不可任由负面情绪在心中累积。
抑郁症的症状分为两大类,即 核心症状 和 附加症状 。
根据诊断标准:
如果存在2条核心症状和2条附加症状,诊断轻度;
如果存在2条核心症状和3条附加症状,诊断中度;
如果存在3条核心症状和4条附加症状,诊断重度。
要做出抑郁症的诊断,不仅根据上述症状标准,还有病程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即上述症状是否达到2周或2周以上,对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是否造成影响。
得了抑郁症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抑郁症容易被漏诊和误诊,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公众对抑郁症知识的知晓度不高
当自己或家人出现整日闷闷不乐、兴趣下降、失眠等症状时,并没有意识到可能是生病了,有的患者甚至被认为是意志薄弱。
2、有些抑郁症的症状不典型
在临床中,部分患者抑郁发作时并没有出现上述10条典型症状,而是表现为食欲显著亢进、体重显著增加、睡眠增多、腹痛、头痛、心慌等,躯体症状掩盖了其 情感 症状。这些是抑郁症的非典型症状。
3、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具有伪装性
儿童因为其心理发育不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样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有时表现为不合群、少言寡语、不爱学习、过激行为等。因为其症状不典型,同时缺乏鲜明的 情感 体验,容易被忽视,甚至被当做问题孩子。
4、 社会 的误解,患者有“病耻感”
抑郁症患者被漏诊的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整个 社会 对精神疾病患者尚不够友好,大众对于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少误解,这让很多患者及家属存在病耻感。同样是生病,患有躯体疾病的人可以到处倾诉,而抑郁症及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会保持沉默。这样就造成七成抑郁症患者隐瞒病情,回避就诊,一拖再拖直到错失早期就诊的时机。
上述情况使得抑郁症不易被发现。抑郁症发病率高,但就诊率不足10%。提高公众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度至关重要。
抑郁症并不可怕,它同大部分疾病一样是可防可治的。预防抑郁症要从避免负面情绪的积累着手。及时化解负面情绪,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1、分析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 不让负面情绪累积,找到引起不良情绪的源头和问题并及时解决。若是没有缘由的话,应调整心理尝试着用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和困难,或许负面情绪会有所缓解。
2、找亲人或朋友倾诉。 要学着去承受不良情绪,超过承受能力到时候,可以找亲人或信赖的朋友倾诉,心情也会有所改善。
3、多参加户外活动,加强 体育 锻炼。体育 锻炼可以加强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排除体内多余的代谢产物和毒素,促使人精神愉悦。
4、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自我调节的方法作用很小,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抑郁症患者不要灰心。临床研究表明,只要系统治疗,抑郁症的痛苦症状都能够得到缓解,从而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最正确选择!
你要先自助。自助者会求医,而非求助。求助和求医,是不同认知层面引发的不同行为。求助可以向任何人,求医只能向医生。而对抑郁症而言,医生才是对的人。
还记得那夜查资料到凌晨。不随便称友,但一旦视为朋友,给予的帮助就不该是应付,要实际,帮人如能帮到点子上,也是帮自己。友人受抑郁症折磨,我不知情也是疏忽了。这篇文,我数次修改,将NHS(英国全民医疗服务)网站上关于临床抑郁症的治疗方案以及具体疗法的作了更详细翻译,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去后面粗体部分。
此刻已是深夜,我依然在google scholar查阅文献。我想感谢我的理疗师,谢谢我的朋友,一位抑郁症患者,愿意与我分享。
最近抑郁症再次成为热门。这几天讲热门话题课程时,也有与学生分享各种现代人的病症用英文怎么说,比如抑郁症、选择困难症等等。虽然不该消费别人的痛苦,但我的初衷是让学生了解相关英文,并能结合中英文的定义来识别他们自己和周围人的简单症状。然而实际授课过程,是我始料未及的。
我问学生,如果你身边的人得了抑郁症,你会怎么做。我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告诉他要开心起来,多和亲人朋友交流……”。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他不开心不积极不想聊,是结果,不是原因。他得抑郁症不是因为不开心不积极不想聊,而是因为抑郁症,导致了他不开心不积极不想聊。很多开心、积极、和亲友正常交流的人也会有抑郁症,所以跳过原因的探寻、想要通过寥寥鸡汤改写结果,是无知,懒惰,更是不负责任。
前两天因纠结一事打电话给一位朋友想聊聊天,未料想她也苦于早年间就缠身的抑郁症,并再次严重到身体极度痛苦。曾经这位朋友心情不好时,我只是建议过她读一些书籍和靠谱的公众号及其他订阅内容。最近刚好读完李松蔚的一本书《一小时外》,提到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以及出现症状,应及时去诊断。我劝朋友,去求助心理咨询师。此时,我依然不清楚,咨询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去咨询而什么人不可以?求医和求助一样吗?
建议朋友去求助心理咨询师,可能略好于动不动“生活很美好”的职业汤厨。但我相信很多人也是和我一样,认知到了这一步——求助心理咨询师,就止于此了。直到今天和我的膝关节理疗师沾沾自喜地聊起我给朋友的建议,医生一句“你害人哎!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做社会上那些咨询的,我们国家精神卫生的基地在六院(北大六院)!”我猛然惊醒。
我回想起十年前曾试听过心理咨询课程,学员都是大叔大妈,当时隐隐感觉老师和学员的价值观,呵呵。而就在今年夏天,我一位咖啡馆老板娘朋友去某院读心理学课程,据说有学生在兜售仁波切活动。Again,呵呵。
我无比激动于认知又更新了一点点:由于欠缺相关知识和概念的混淆,我建议朋友跳过诊断、直接求助心理咨询师,不仅不妥甚至有害。首先,这是种求助心态,求助心态可能指向任何人--抱着求助心态,你会找亲友聊天,会想找客户保密工作做得好的咨询机构,也许,你会去找任何人。而应对抑郁正确的做法是求医!求医就是找医生,限定了准确的对象。其次,咨询只是对于中度及以上抑郁症患者可能采取的治疗之一。什么样的人会去求助咨询?我猜,大概是在社会偏见的压力下不愿去精神科,又想被保密,不乏一部分急于求助想要得到解药,对这部分人而言,咨询师和煲汤者或仁波切是一样的角色。想知道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去咨询,可以直接跳去后面粗体部分的译文。另,心理咨询师的收费情况,略有所闻,有合理性,但通常差价大规则不明(也许因为求助咨询的人们也不会大张旗鼓谈论这样的经历),爱逐利的商人可能会做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大家如果有了解,欢迎分享给我。
我也了解到,我朋友身边有人这样劝她宽心,“听听音乐…抑郁症在美国很常见的……”云云。我不知道这样的宽慰是否负责任,但我了解没有人真的能穿进你的鞋子,李松蔚在《一小时外》书里写,“每个人都在理解你,想帮助你…但其实,所有你以为再用目光定位你的人,都没有真的在看你。…这些对你来说似乎意义重大的文字,无非是我们(作者指包括他在内的知乎答主)用来自我显示或自我实现的工具。”我不知道有些人显示自己知道抑郁症在美国的普遍性与他们显示自我有什么关联。我只是回家立刻开始研究北大六院,然后把可以在线咨询的医生发给了这位朋友。
我接着查阅了相关指南和英国全民医疗服务NHS网站,临床抑郁症有不同类型,抑郁症的成因也是由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参与的。这些因素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失去亲人、失恋这些我们都知道,身体创伤、怀孕生产、突发疾病、人际创伤都有可能导致抑郁情绪,这些情绪没有处理好,会演化为抑郁症。
我在google scholar上还读到:
“多巴胺能神经元从其自身来说就存在有氧化压力,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氧化损伤”[1];“我们观察到的抑郁症患者冷漠、反应慢等临床表现,通常被认为与较低的多巴胺水平有关”[2]。
我理解就是说,多巴胺能神经元会因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产生损伤,导致较低的多巴胺水平,而较低的多巴胺水平又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关。
生理因素也可能导致抑郁症:“疼痛可以导致忧虑、焦虑和抑郁,尤其是慢性疼痛。…据统计,30~45%的慢性疼痛患者正经受重型抑郁症的困扰[3]”[4]。我的理疗师就曾提醒我,警惕膝关节伤痛带来的焦虑。焦虑正是抑郁症状的一种。
所以,在出现心情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这些症状的初期,我们就应该警觉了。警觉,这一点真的很重要。这些年,零零散散听到的新闻、身边朋友的抑郁情绪、自己的抑郁情绪,人们对于精神疾病认知的缺乏、谈精神病色变、认知的懒惰、认为患者是疯子的偏见,细思恐极。精神卫生不应该被这样歧视甚至无视,我的英国朋友谈起多数英国人认知当中,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是一样的——1,需要求医。2,可以被救治。
如同膝伤可能引起焦虑而焦虑可能加重膝伤,疾病并不会单独存在。抑郁症则更复杂。切忌焦急求助心态。你要首先进入自助模式——任何时候都应该开启自助模式。去求医就是这自己帮自己,你不去找医生,医生怎么帮你呢?求医---诊断---接受专业全面的治疗,不要想着寻求快速的、单一的、一次性疗法,这只是种懒惰和幼稚的表现。
再强调一下,要先有诊断,才能考虑下一步如何治疗。这一点也很重要。我在朋友圈呼吁之后得知另一位朋友,一开始去看中医,误诊,愈发严重,耽误了治疗。后去安定医院,测试为重度抑郁,然后接受治疗,并加入了即兴戏剧,现已健康良好。(也是三年前的十月份,在BFA参加了沈飞老师的即兴戏剧workshop,那时还没有今天这么多即兴社。即兴戏剧被应用于表演、编剧、治疗、公司培训等多个领域。建议每个人都去尝试一下。)
临床抑郁症具体的治疗,国情不同,在英国可以先就近去找社区的General Practitioner(GP)——全科医师。我翻译了英国全民医疗服务NHS网站上关于临床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和你们分享。
1,轻度抑郁症Mild depression
观望wait and see:如果你被诊断为轻度抑郁症,GP可能会采取观察等待治疗(watchful waiting),即你的症状可能会自己缓解,两周后GP会评估改善情况。
运动exercise:有证据表明运动可以缓解抑郁情绪,运动也是轻度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自助团体self-help groups :把感受表达出来是有帮助的。你可以和朋友或者亲人交谈,或请求GP推荐一个当地的互助小组。GP也可能推荐你阅读自助书籍、或在线咨询认知行为治疗师。
2,轻度至中度抑郁症Mild to moderate depression
谈话疗法talking therapy(图2):如果轻度抑郁症并没有改善,或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你的GP可能会建议采用谈话疗法(一种心理疗法)。针对抑郁症的谈话疗法有不同类型,包括CBT即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治疗、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文末会逐一翻译这几种疗法的介绍。
3,中度至重度抑郁症Moderate to severe depression
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s:用来治疗抑郁症症状。目前有近30种不同的抗抑郁药物,用来对抗中度和重度抑郁症,必须由医生开处方。
组合疗法combination therapy:你的GP可能会建议你服用一个疗程的抗抑郁药物,外加谈话疗法,尤其是你的抑郁症严重的时候。抗抑郁药物和CBT认知行为疗法的组合治疗会比单纯其中一项效果好。
精神健康治疗团队mental health team:如果抑郁症很严重,你会被交由由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专业护士、职业理疗师组成的精神健康治疗小组联合进行治疗。
以上是关于不同程度抑郁症的不同治疗方法。
再来看看,为什么出现抑郁症患者一味找人唠嗑是不靠谱的?除了之前像提到的例子你会成为他人显示自己的对象,还会被认知懒惰的人几句安慰打发走,被灌鸡汤暂时好起来了可是治标不治本。人前说说笑笑,人后抑郁吞噬你的时刻你心里最清楚。聊天怎么聊?找谁聊?NHS网站关于谈话疗法的内容,大致翻译如下:
谈话疗法(针对中度、重度抑郁症)包括: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帮助你了解你的想法和行为、以及你的想法和行为如何影响你。CBT疗法能够识别出你过去生命中发生的哪些事件塑造了你,但会主要集中在帮你转变当下的思考、感知和行动的方式。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教你如何克服负面想法,比如去对抗那些感觉没有希望的时刻。
人际关系治疗Interpersonal therapy(IPT):IPT疗法侧重于你于他人的关系、你的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例如沟通困难、丧亲之痛。已有一些证据表明IPT和抗抑郁药物或CBT同样有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Psychodynamic(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在精神动力学(精神分析)治疗当中,精神分析治疗师会鼓励你将任何经过你脑海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将帮你渐渐清楚哪些意图和模式隐藏在你思想和行为中,并可能导致了抑郁。
咨询Counseling:咨询是一种治疗形式(非治疗法),帮助你思考你生活中正在经历的问题,旨在找到新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找寻探索过程中,咨询师会支持你,但不会告诉你如何去做。(那些习惯想要答案的人,咨询师是支持你自己探索,但不会告诉你答案的。)咨询适合基本健康但需要帮助来处理现有(突发)危机,例如愤怒、人际关系问题、丧亲之痛、裁员、不孕不育、或严重疾病的发作。(也就是说,咨询更适合那些因突发事件或不确定因素产生抑郁情绪的人。)
非常认真地建议所有人,为了自己,也为你们身边的人:
1,帮自己一把,像感冒了去看医生一样,去求医,得到诊断。让医生帮你判断是不是抑郁症、什么程度,然后确定专业全面的治疗方案,不期待求助他人或认为聊天就能解决,不先随便找咨询师。
2,自助模式开启了就别关了,如同求助和求医是不同认知层面引发的不同态度,长期停留在凡事求助的状态,是counterproductive(产生相反效果)的。习惯求助的人,往往连问题都问不对,并不会得到专业全面的解答(这点在教学中体会非常深)。遇事先自助,有能力把自己引向正确的人,就是一种自助。
3,偏见的力量很大,也许你就是无法接受自己去看精神科,只想悄悄求助朋友或偷偷咨询,你也该知道,你的朋友大多并不专业,咨询也只是谈话疗法的一种形式。
4,每个人应该知道的几个名词:
心理咨询师psychological consultant/counselor
心理学家psychologist
精神病学家psychiatrist
如有专业人士发现不全面不准确地信息,敬请指正。Kae期待与你们一同进一步更新认知。
图:Kae
参考文献:
[1] 王光辉,《多巴胺能神经元线粒体的氧化损伤与帕金森病》[J] 《生命的化学》2014, 34(2): 193-199
[2] Biringer, Eva, Arvid Rongve, and Anders Lund. "A review of modern antidepressants' effects on neurocognitive function." Current Psychiatry Reviews 5.3 (2009): 164-174. 由Guoying Huang,知乎答主引用。原问题“长期服用抗抑郁类药物对认知能力是否有损害?”
[3] Alschuler KN. Theisen-Goodvich ME, Haig AJ,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perceived disability,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persons with chronic pain. Eur J Pain, 2008, 12: 757-764.
[4] 闻洁曦,邢国刚《慢性疼痛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R]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7)436-440.
附上NHS上的截图。
重度抑郁症属于较为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应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积极接受治疗,下面就由我来告诉你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自我疗法重度抑郁症的自我疗法包含了加强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而且锻炼后可以给人一种轻松和自己作主的感觉,有益于克服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孤独感。不过在开始锻炼时,须先向自己的主治心理医师咨询。
自我心理上暗示,这种治疗方法具体做来需要抑郁症患者首先要承认自己精神上抑郁,然后学会每当产生一个抑郁的错误认识时,及时地予以识别并记录下来,并进行反思。
扩展社会交往,研究表明,善于与人结交者比喜欢独来独往的人在精神状态上要欢快得多。因此心理专家鼓励患者走出家门,积极投入到各项社会性集体活动中,这对放松心情,忘掉抑郁很有帮助。
重度抑郁症的自我疗法还有包含补充食物营养、扩展兴趣爱好等,不过重度抑郁症的自我疗法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
抗抑郁药物治疗
目前对中度以上抑郁症治疗方法,医生主张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首选。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正在服用的治物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来选择治物:如果患者以前患过抑郁症,医生通常会建议服用与以前相同的治物,如果患者家族有抑郁史,医生的选择可能是对患者的家人起作用的治物。价格也是考虑因素。开始服治时,剂量不宜过大,如果有效果,则可以逐渐加大治量。
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是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轻度抑郁症可以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仅仅依靠心理疗法,而中重度抑郁症治疗在采用抗抑郁药物控制病情的同时,心理医生一般也会辅助实施心理疗法配合治疗。
心理疗法可以通过几种途径帮助人们从抑郁中恢复,这些途径包括认知上的--动作的、人际间的、心理动力的和其它种类的?谈话疗法?。
心理疗法提供给人们机会来辨别导致他们抑郁的原因,并且针对心理、行为、人际和环境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处理。训练有素的医师可以帮助抑郁的人们指出导致抑郁的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们了解这些问题在哪些方面可以解决或改善。有经验的治疗师可以帮助抑郁病人确定未来的选择,确立现实的目标,提高他们精神和情感的健康水平。
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1、人际心理治疗
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病人的一些社交问题。抑郁症病人常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四方面,即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
2、音乐治疗方法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3、患者自我治疗
其实对于治疗抑郁症我们现在如果发现自己活着身边的人有这种症状的话,一定要及时的确诊,而且还要有实际的治疗方式,其中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4、支持心理治疗
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66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