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什么,这些表现就是分裂型人格障碍

佚名 2023-07-04 01:44:42

一、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基本信息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有这类异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们总是妄自尊大,而又极易产生羞愧感和耻辱感。此类障碍的患病率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格障碍。目前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即心理治疗和生物医学治疗。尽管目前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上已取得了一些进步,找到了有效改善症状的方法,但对人格障碍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根据人格障碍者的不同特点,帮助其寻求减少冲突的生活道路。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主要涉及一些慢性症状,其中包括判断质量低下、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社会关系糟糕以及没有控制冲动的能力。关键在于这种障碍来源于长期存在的人格特征,让这类患者无法完成正常的社交和工作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性格特点

1、多疑

2、不信任他人

3、妒忌

4、敏感

5、易怒

6、心怀怨恨

7、自负

有这类异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们总是妄自尊大,而又极易产生羞愧感和耻辱感。他们多疑并始终提防别人欺骗或作弄自己,结果会让旁人觉得很难与其相处,且他们通常不讲道理。这类病人好猜疑和嫉妒,他们怀疑别人的忠实而不能信任他人,性嫉妒在他们身上很常见他们不轻易结交朋友,而且会避免卷人集体活动中。在他人眼中他们不爽快、狡猾而且过于自信以致成为缺点。他们时常处于防卫状态,别人的无心快语也被其认为是对他们的拒斥。每当有人出可能故意设计用来损害他们利益的证据。这类病人对拒绝比较敏感、易怒且好争辩。他们会无端地觉察到自己被贬低、受到威胁。曾描述了这类人所具有的“敏感性”是如何导致其产生强烈的羞辱感和猜疑观念的,以至于他们容易被误认为有被害妄想。这一类病人同时也充满了怨恨且心怀妒忌,他们不原凉无论是事实上还是感觉到的侮辱。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权利意识,并会为此陷人争论之中,并可坚持至其他人都放弃之时。偏执型人格者往往非常自负。他们相信自己具有超常的票赋,注定要成就一番伟业。即使成就微小,他们的这种非现实的观念也会持续存在,因其认定是他人阻碍了其潜能的充分展现。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原因

早年生活经历与成年期诊断人格障碍的间隔时间很长,这给有关研究带来了困难。由于缺乏科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建立的有关理论都是基于成年阶段的回顾性叙述或基于精神分析的解释。在下文探讨病因时也提出了这些理论,这是由于近来其颇具影响力,然而并无证据支持这些观点。尽管从科学角度来看精神分析理论有一些缺点,但大部分临床医生仍同意童年经历与人格障碍有一定的病因学联系。一种公认的良好的操作方式是对童年经历进行评估,并用常识判断是否有任何童年经历可能导致了异常人格的形成。例如,反复遭到双亲强硬拒绝可以解释病人自尊的缺乏。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偏执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知之甚少。有研究者报告,偏执型人格障碍在精神分裂症先证者的一般亲属中较普通人群中更为常见等,但其他研究者尚未证实此发现,Camcron提出了这一障碍的核心特征之一,即缺乏信任感,这是因其长期缺乏亲情和保护所致。但这一观念尚未被认识。

四、分裂型人格障碍该如何治疗

目前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即心理治疗和生物医学治疗。有些社会也会选择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帮助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在大多数的人格障碍中,心理治疗包括顿悟疗法和行为疗法,每种都能进一步分为许多不同类型,对短程动力性心理治疗和直接增进适应性的短程心理治疗进行了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均优于未加任何干预的状况,而这二者之间并无差异。尽管心理治疗已取得了良好的短期疗效,然而疗效评定是基于对自伤的影响,而并非是直接对人格障碍的评定,且没有长期追踪随访。然而,强迫型人格障碍对心理治疗的反应并不能令人满意。缺乏技巧的治疗有可能导致病人过度的病态内省,使病人的状况恶化而并非好转。治疗应指向避免增加病人困扰的处境,并发展能更好应付应激处境的方式。病人常在合并抑郁性障碍期间寻求帮助,有必要认清并治疗这一共病状况。

药物治疗可以服用抗抑郁药物,早期报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而其后的研究并没有证实这一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分裂型人格障碍有哪些内容?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调查资料显示,分裂型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患者总数的29%左右,且男性多于女性。

分裂型人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另一个词:精神分裂症。一般认为,分裂型人格容易诱发精神分裂症,但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明。分裂型人格与精神分裂症和遗传的关系尚待证实。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尚不能独立,需要父母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他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终日不断被责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孤僻、叛逆,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也不愿与其他人和事物进行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型人格。

诊断及自测

症状至少符合其中的3项,就可诊断为分裂型人格障碍: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

2.奇怪的、反常的、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妥、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等体验;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直系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病例

张某,男,27岁。读书时学习成绩一度很优秀,可在高中时,逐渐变得孤僻、不合群,父母发现他喜欢照镜子,他还时常莫名其妙地对父母发脾气,怀疑女同学看不起他,极为自卑,不愿与同学交往,上课时也低着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参加工作后症状加重,脾气暴躁,经常毁弃物品,谩骂亲人和同事。不愿结交朋友,也不谈恋爱,工作不求上进,认为自己没有前途。

治疗与调适

治疗及调适目标:纠正患者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和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

?社交训练法

此方法可以纠正患者的孤独不合群性。

1.提高认知能力,认清孤独不合群、严重内向的危害,自觉投入心理训练。学会训练的方法、步骤、目的和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实施。

2.制定社交训练评分表。自我评分,每天小结,每周总结。8~12周为一疗程。施治者(医生、专业人员、家长等)每周核对记录,并做出评价。

自我评分标准:

0分训练无变化;

1分稍有进步,愿意参加社交,与人接触交谈,但仍比较勉强和刻板;

2分明显进步,能够主动与人接触交谈,孤独不合群的倾向改变程度在50%以上;

3分孤独不合群现象基本消失。

3.评分计算和奖励措施。每日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3分,每周最高分为18分。如果以8周为一疗程,总分为144分。一般以奖励表扬为主,对每一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并给予强化,以鼓励其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奖励方式通常可采用现金奖励、赠送喜爱的生活学习用品、允许定期外出旅游等等。切忌因为无进步或进步微小而批评责备,以免造成患者心理反感和对自己丧失信心。

4.训练内容和目标。训练内容由简到繁,从易到难。开始时由施治者和患者共同商定,以一位朋友(同学或同事)为交谈对象,要求患者每次主动与他交谈5分钟,交谈内容和方式不限,逐渐做到主动、自然、融洽地随便交谈,进而逐步增加交谈的时间(从5分钟增加到20分钟,再增加到半小时);交谈对象由1人增加到5人。训练成功后,改变训练内容,患者应鼓足勇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投入现实生活。

?兴趣培养法

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而给予优先注意的认识倾向,并具有向往的良好情感。因此兴趣培养有助于克服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具体做法如下:

1.提高认知。患者应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和追求目标。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求快乐,发现真知,使生活充满乐趣和活力。

2.参加社会实践。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接受大量的社会信息,促使兴趣多样化。

3.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这是培养兴趣的较好形式,如绘画、歌唱、舞蹈、艺术体操、体育锻炼、科技活动等。

人格障碍最详细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

人格障碍的症状
1、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1.表现出普通性猜疑,不信任或者怀疑他人忠诚,过分警惕与防卫。2.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有将周围发生的事件解释为“阴谋”,不符合现实的先占观念。3.过分自负,认为自己正确,将挫折和失败归咎于他人。容易产生病理性嫉妒。4.对挫折和拒绝特别敏感,不能谅解别人,长期耿耿于怀,常与人发生争执或沉湎于诉讼,人际关系不良。
2、分裂型人格障碍:
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和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对喜事缺乏愉快感,对人冷淡,对生活缺乏热情和兴趣,孤独怪僻,缺少知音,我行我素,很少与人来往,因此也较少与人发生冲突。
3、边缘型人格障碍:
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的人格障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为主要特点。发作没有先兆,不考虑后果,不能自控,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发作之后能认识不对,间歇期一般表现正常。
4、强迫型人格障碍:
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希望遵循一种他所熟悉的常规,认为万无一失,无法适应新的变更。缺乏想象,不会利用时机,做事过分谨慎与刻板,事先反复计划,事后反复检查,不厌其烦。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也是其特点之一。
5、表演型人格障碍:
以高度的自我中心、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语和行为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以行为目的是吸引他人同情和注意。
6、悖德型人格障碍:
又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漠视他人权利和侵犯他人权利(即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这种人感情冷淡,对人缺乏同情,漠不关心,缺乏正常的人间爱;易激惹,常发生冲动性行为;即使给别人造成痛苦,也很少感内疚,缺乏罪恶感;因此常发生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虽屡受惩罚,也不易接受教训,屡教不改。临床表现的核心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7、自恋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平时好出风头,喜欢别人的注意和称赞。好“拔尖”,只注意自己的权利而不愿尽自己的义务。他们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要求旁人都得按照他们的意志去做,不择手段地占人家的便宜,而不考虑对自己的名声有何影响。这种人缺乏同情心,理解不了别人的感情。
8、回避型人格障碍:
以社交抑制、情感不适当和对负面评价过分敏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人格障碍,显著特征是社会退缩。
9、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
以脱离社会和在与人交往中表情明显受限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很少报以微笑、点头和肢体动作。
10、依赖型人格障碍:
是一类以过分需要照顾有关的服从和依附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就是过度依赖他人,而构成这种自我淡化的原因是对遭遗弃的害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693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