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忧郁症自我治疗的方法,,忧郁症的发病原因(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

妙手生春 2023-07-04 10:05:41

一、得了忧郁症应该怎么治疗

一旦出现的忧郁症,朋友们对于生活就失去了热情觉得很无趣,这必然带来一系列健康方面的影响。忧郁症自我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朋友们更快速的解决尴尬境遇,恢复对生活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情。

一、坚持锻炼

特别是早晨时期的锻炼,鄢主任指出很多抑郁症患者有行动迟缓、邋遢、懒惰的状况,长期这种状况不仅严重损害身体机能,更会加重抑郁症患者消极、负面情绪。晨练可以充分调动人体潜能活化身体细胞,当身体放松了,内心也慢慢就会放松下来,情绪自然就会有一定的缓解。

二、外出交际

把自己关在家里,逃避与人接触,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而这首先是他们所需要改变的地方。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不如他人、什么都做不好等负面症状,这使得抑郁症者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不断的强化了自我症状。

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触朋友,参加社会活动或出去旅游,尽管开始内心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会重燃起来。

三、阅读书籍

开卷有益,多阅读一些心理学、哲学、包括道家、佛学方面的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对自身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超越过去的思想局限。

四、冥想法

冥想是身心灵修习的一种很好行为,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心理治疗和心灵成长活动中,冥想可以减少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有规律地练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获得启迪。

二、忧郁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

造成忧郁症的原因很多,如失去挚爱或遭受失败等;但是在很多病例中,大脑显像技术指出,忧郁症患者负责情绪、思考、睡眠、食欲和行为调节的中枢神经回路无法正常运作,而必要的神经传送素(沟通神经细胞的化学元素)亦失去平衡。一般认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均扮演着导致忧郁症的关键角色。研究指出,这两种化学元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容易感到忧郁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引起的,与心理因素和外在环境(如,失去挚爱或生活状态的重大改变)相互影响,心脏病、中风或癌症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忧郁症的症状。

忧郁症并不专属任何特定人群,并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不管是什么地区、国家或民族,都可能会有精神及行为失常的人。精神失常亦有可能出现在生命周期的任何时候,不管男女,贫富,乡村或城市,都有可能发生。关于精神失常易出现在工业化国家或富有的人中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样有些说法关于,在现代化步伐落后的农村生活中不易产生精神失常也是不正确的。

三、忧郁症病人的饮食宜忌有哪些

研究发现饮食会影响脑部,饮食习惯差及常吃零食是常见的忧郁原因。忧郁症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可适当多吃糖类、蛋白质及其他一些营养素。

1、多吃糖类和蛋白质

吃糖类食品对脑部似乎有安定的作用,蛋白质则可提高警觉性。多吃含有必需脂肪酸和(或)糖类的蛋白质也可以增加警觉性。鲑鱼和白鱼都是好的来源。所以,尽量让自己的饮食可以综合糖类和蛋白质这两种营养素,让脑部活动达到平衡。比如,选用全麦面包制作火鸡肉三文治就是一种很好的综合品。如果感到紧张而希望能够振作起精神,则可以多吃蛋白质。有忧郁倾向者,不妨尝试摄取富含蛋白质和多糖类的食物,例如:火鸡和鲑鱼,对提升精神状态会有所帮助。

2、补充营养素

① 酪胺酸:是脑部功能所需的物质。此氨基酸可能对那些长期处于情绪紧张的人有好处。②维生素:抗紧张的维生素,有助于忧郁症者。③ 胆碱及肌醇或卵磷脂:对脑部功能及神经冲动传导很重要。④ L—色胺酸:它可以增加5—羟色胺的合成,对缓解抑郁症状有很大帮助。

3、避免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猪肉或油炸食物,例如,汉堡、薯条,会导致行动缓慢、思考迟钝及疲劳。脂肪抑制脑部合成神经冲动传导物质,并造成血球凝集,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尤其是脑部。

四、如何才可以预防忧郁症

预防忧郁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1、做到“三个不”:对今天不生气,对昨天不后悔,对明天不担心。遇到困难时不要生气,不要急。

学会减压不生气,保持心理平衡,受气时要学会排解。对过去做错的事不要老是后悔,吸取教训不重犯就可以了。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困难不要过分担心,走一步是一步。

2、要设法睡好觉

只要能睡好觉,就能预防抑郁症。长期失眠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如有失眠的困扰,要设法解决。

3、多到户外活动

研究报告指出,适度的户外运动是对抗抑郁症最有效和天然的药物。从事室内工作的人,平时每天要有两小时在室外活动,双休日最好安排两个下午到户外活动。

4、适当作些保护,避免受刺激、受干扰。

如对令你伤感的地方不要去,对会惹你生气的人敬而远之,以避免生气;对于不可抗拒的刺激,要提高承受能力,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没有干扰时没事,有干扰时就病了。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方法

赶走抑郁的心理练习

练习一:及时做好心理强化工作,撇开抑郁偏见

否定自己,这是有抑郁情绪或患有抑郁症的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心理学家建议,做好自我强化,有助于缓解这种否定情绪,帮助抑郁症患者更好地找回自信。

很多患有抑郁症的人对抑郁症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会给其带去双重痛苦,越来越难以面对现实。甚至抑郁症患者自身的消极情绪和行为还会不断加剧病情,结果是反其道而行之。要知道,抑郁的成因有很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单一事件往往是抑郁症发病的导火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不断地做心理强化工作,及时强化自己的积极情绪与行为,减少抑郁的成分,直到其最终消失。

(1)坚持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抑郁症患者并非完全不能从事工作,如上班、做家务等日常事务依旧可以进行。但如果患者因为抑郁停止一切活动,对病情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只会增加其无助感

和自责感。所以,只要还能坚持就坚持吧,这样才不会使情绪更加低落。

(2)及时地肯定自己。

无论这一天你(抑郁症患者)做过哪些事情,都要及时地给予自己肯定,千万不能处处为难自己,不触及消极的东西。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写日记,把美好的东西都记在日记里,每天坚持,生活便不会枯燥。

(3)切忌向周围的人谈起消极的话题。

抑郁最忌讳的就是消极的东西,自己不要提及,周围有人提及,要立即理智地站起身离开。

(4)给自己制定符合实际的计划。

睡觉前考虑一下明天的计划,也可以写在日记本上,但计划不要高于实际,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但也不能过低,能够给自己增加自信的计划最好。

练习二:用“轨迹法”回忆幸福往事

研究发现,如果抑郁症患者能够远离消极情绪,被积极情绪充分感染,会有效地改善低落心境,通过自我肯定的具体细节缓解抑郁症状。而这种方法就是借助引导惠者唤起一些积极、正面的记忆。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认知和脑科学小组博士蒂姆·达格利什及其同事认为,“轨迹法”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顺利地回想起很多美好的事情。这种“轨迹法”原本是人们用以加强记忆的一种方法,即将记忆中的生动画面和一些具体的标志联系起来。“轨迹”也就是位置或地点,当事人只需要选取一条自己熟悉的路线,再将这条路线中出现的路标按顺序记录下来,在练习记忆的时候就可以把需要记忆的事物依次放在路标处。这样一来,人们只要能够回想起那条熟悉的道路上依次出现的标志,就可以顺利地记住需要记忆的东西。

实验也对该发现进行了验证——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认知与大脑科学分会的心理学家就“轨迹法”进行了实验,通过帮助抑郁症患者回忆起幸福的往事,进而改善抑郁情绪。主要的方法是:抑郁症患者需要回想曾经发生过幸福事件的地点,再把需要回忆的东西和类似的地点联系在一起,然后在回想起某些具体的地点时,自然回忆起那些幸福的往事。

实验的过程中,抑郁症患者被分成两组,第一组被要求运用“轨迹法”建立与其记忆有关的联系,第二组作为参照组,被要求使用“排练法”进行联想训练,即依据相似性进行类似记忆的搜索。这些接受实验的患者都按照各自的方法进行了回忆,并且尽力地回想起十五种正面的记忆。

结果显示,运用“轨迹法”联想幸福往事获得的积极情绪,要比使用“排练法”的效果更好,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也较快地得到了缓解。

练习三:培养积极心态

可见,积极的情绪是帮助抑郁症患者早日康复的宝贵财富。由此,心理学家呼吁抑郁症患者尽己所能地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模式一般都有三大特征,即稳定性、内在性和概括性。稳定性是指,患者总是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事情都已改变不了了;内在性是指患者的自责,将很多错误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概括性指的是患者的抑郁情绪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并不是说,具有以上特质的人就一定是个抑郁的人。

环境的无助和内心的无望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原因。容易感到无望的人总是在想着自己即将面临重大的、无法避免的不幸,自己无法控制,也得不到他人的救助,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也总是会得出关于自己的、不好的结论,比如“我真没用,我实在没有任何价值!”,如果这件不好的事情在不久以后和另外一件事有联系,他们也陷入抑郁的情绪。

既然如此,那就从现在起,拿起纸笔记录下你生活中的好事情,然后告诉自己“这件好事也有我的功劳,如果没有我,说不定还没有这么完美”“这件好事会在将来带来更多的好事,更多的好运,是我让这件好事发生的”。相信不久,消极心态就能得以扭转,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练习四:避开抑郁的思想误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阿罗·T·贝克组织了一个情绪研究小组,他们由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背后的认知能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患者容易在情绪认知方面出现紊乱,认为当患者在感到抑郁或焦虑时,其实是在使用一种非逻辑性的、消极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这就不可避免地要陷入思想误区,采用一种自己打压自己的方式行动。由此,他们提出了认知疗法,以此来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思想误人的禁区,进而更好地改善情绪,找到缓解抑郁的心理途径。

(1)完美主义误区。

抑郁症患者善于用一种十分极端的、黑白分明的形式去评价自己。好就要最好,不好就干脆彻底抛弃;得到的如果不是全部,那就全部不要。这种思想其实是基于完美主义之上的,这令他们恐惧一切错误带来的不完美,甚至偏激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忽略掉了很多美好的部分。

其实,这个世界上哪有绝对完美的人或事?完美是不存在的,如果过分执着地去追求,结果只会令自己更加沮丧,一直抑郁下去。因为你的很多观念和现实都不能完全吻合,导致你对自己失去信心。

(2)摒弃消极的思维定式。

很多抑郁症患者总是倾向于把某些不够好的、中性的,甚至是积极的事物或体验演变为坏的、贬义的、消极的认知。这是一种贬损积极的行为,会令很多美好的东西面临毁灭,而一直促使患者怀有这种贬损心态的,其实还是对自己的过低评价。

(3)斩断情绪推理的链条。

某些情绪在抑郁症患者看来会成为某种真理的证据,比如,这些患者感觉到自责,于是他们会推论出自己一定是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或者感到自己浑身乏力时,就断定自己需要回到床上。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推论完全是一种错误逻辑,但却存在于患者的几乎所有的症状中。

克服这种心理的最好方法是:把它们全部扭转过来,当你感到自己全身乏力,于推论完全是错误的——当你坚持去拖地板或逛街后,你的状态反而变好了。

(4)不要把所有罪责都归咎于自己。

责任归己化,这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最明显的心理特征。

(5)不要用“应该”去要求别人。

如果你认为自己“应该”如何,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这种“应该”如果应用在别人身上,通常都会感到失望,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压力。比如,你如果认为“我的家人应该是最能够体谅我的人,我的爱人也应该是最爱我的人”。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做到你期望中的“最体谅”和“最爱”,此时你的心里势必会觉得很委屈,甚至充满怨恨。

生活中,这种用“应该”去要求别人的做法常常给我们带来情绪上的冲击,因为你的行为标准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实现,此时的“应该”或“不该”都会令你讨厌自己,甚至觉得羞愧、歉疚;一旦其他的所有人都达不到你的标准时,你便会感到痛苦。

这是抑郁情绪的起源,源自对外界的不满意,如果你想改变这种局面,最好是降低自己的标准,别再用“应该如何如何”去要求别人了,否则,你将永远被他人的表现控制着情绪。

(6)撕掉标签。

出现;而当一个人给自己贴上标签时,无疑是在打击和否定自己。

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因某人所犯的错误而为其贴上标签时,就意味着某种敌意的你因为别人的一个错误而为其贴上了消极标签,那就代表你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消极情绪的“发源地”。你用这个“标签”去审视他(她)的一切行为,永远都不会感到满意,久而久之,双方之间就会出现矛盾。

如果你基于个人所犯的一个错误而给自己贴上了标签,那就意味着你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完全消极的自我形象,你也会开始用这个标签来形容和介绍自己。要知道,你的自我永远不可以和你所做的任何事情画等号,你如此片面地用一个错误去断定自己,

实在是一种极端的行为,它会使你最终真的变成那样的人,也会加剧你的悲观情绪。

所以,不管是给别人贴上消极的标签,还是给自己贴,都不是明智之举。

(7)不要做毫无根据的猜测。

抑郁情绪的产生可以只是因为一个假设性的幻想,也可以是一些毫无根据的预测。

练习五:逃离灰暗领域,寻求希望

患者情绪上的抑郁体验大部分来自绝望,感觉身处灰暗地带,难以自拔,抬头又寻找不到光明和希望,每一天都会变成煎熬和折磨。乐观的人为什么永远如此开心和积极向上?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对未来有期待,他们看到的永远都是明媚的天空。

所以,引导抑郁症患者脱离灰暗地带、看到光明很关键。下面是心理学家给抑郁症患者的一些建议:

(1)接受现实,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别轻易给自己下定论,即便你已经知道自己患上了抑郁症,也不要担心和恐惧,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战胜心理障碍;更不要总是贬低自己,你没有那么差,想想从前的你,那么多优点和吸引人的地方,为了你更好地认识自己,现在就拿出纸笔,一一列出你的优点,记录下每天发生的可爱的、有趣的事情。经常看看窗外,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难道你不想出去走走吗?你曾经和爱人(亲人、好友、孩子等)一起出游的日子是那么快乐和幸福……

(2)告诉你最亲近的人。得知自己有了抑郁倾向或患上了抑郁症时,千万不要一个人独自承担,坦白地告诉你身边的人,不要担心这会影响你们的关系,因为你要相信他(她)也希望你好,向他(她)求助吧!也给自己一个精神依靠,你们一起努力赶走抑郁,必要时一起去向心理医生求助,并积极配合治疗,相信不久就会找回从前的自己。

(3)对自己表达理解。你要去了解一些抑郁的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当被抑郁情绪困扰而不能正常完成任务时,千万不要责备自己或感到愧疚,对自己好点,安慰并理解你自己。

(4)为自己创造一个希望。世界很大,有抑郁症的其实并不是你一个人,它也不是不治之症。很多名人,比如林肯、丘吉尔、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等,他们也都有过抑郁的经历,在一段艰辛的与病魔抗争的历程中,他们不是都获得了成功吗?所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给自己一个希望。

练习六:树立积极信念,做好应对病情反复的准备

研究发现,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有80%的人会面临病情复发的挑战,有一半的人抑郁症发作的次数都在四次或四次以上。因而,如果你是重度抑郁症患者,首次治疗取得了成效后,也不要就此放松警惕,既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又要在复发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把自己的生活状态调整到最好。

(1)积极培养兴趣爱好。病情好转之后,患者会感到生活的颜色都变得不一样了,再也不是以前的灰暗状态了。为了保持这种好状态,不妨为自己培养一些积极的兴趣爱好,多做一些有意义的、积极的事情,让心情每天都维持在愉悦状态,自然就把抑郁的情绪拒之门外了。

(2)继续维持药物治疗,对未来病情发作的情况做好准备。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来说,在病情首次得到控制以后,如果立即停止用药,抑郁很可能会很快复发。因为失去了药物的作用后,身体分泌的神经化学物质不足以维持自身平衡,导致病情出现反复。因此,千万不要自行做决定,应该在医生的许可下停药。此外,还要积极调整心态,正确认识病情,对将来会出现的病情反复做好准备,从第一次的发病中总结经验。

(3)在抗抑郁的历程中重新认识自我。研究显示、大学生群体自杀现象的背后潜伏的一个最大的凶手,就是抑郁。综合分析该群体的特征会发现、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时期,在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并未接触到很多现实问题、那时他们只要关心学习成绩就可以了。但在大学时期就不同了、各种各样的考验纷至杳来、对于一部分心理素质脆弱、还没有做好转变准备的大学生来说、情绪上的起伏会更大。

但抑郁的情绪其实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反倒可以帮助患者迅速看清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并最终形成“我就是我、原本的我”的认知状态。因此、经历过一次抗抑郁历程的人们就更加应该明白,你就是你、是不一样的你、为你的人生树立一个目标、让真实的你重新拥有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心理学全书》

忧郁症病因是什么

抑郁症的自我调理:
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因人而异:有的郁郁不乐;有的暴怒生气;有的沉默不语;有的疑神疑鬼;有的恐惧害怕;有的暴躁……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比较严重者才能算是忧郁症。认识忧郁症、消除忧郁症是现代人追求健康极为重要的课题。现代化是忧郁症的助燃剂:1、饮食、环境的危害。2、电气化对环境的影响。3、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我们要有一颗理解别人的心,不论任何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心,因为理解才能谅解,谅解才能宽心,宽心才能解开心结,整个人生才会开朗起来。
有些朋友根本不是抑郁症,只是短时间情绪不好,或一二件事情引起心情不高兴,就以为是抑郁症,这是杞人忧天了。大部分抑郁症是自己的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过重,是自己的负面心理造成的。如果防微杜渐,早期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变,很多人就不会得抑郁症了。另外负面的情绪在大范围严重的感染也会造成抑郁情绪的扩大和转播。有很多轻微抑郁的人,如果再早期得到有效方法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人是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朋友们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情绪波动,来对号抑郁症。这是很多人抑郁严重的根源。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情绪波动更大。沟通什么,得到什么;沟通快乐,得到快乐。真正的抑郁症情绪长时间反常,而且情绪反常的程度较大。
情绪管理七法:1、瑜伽调理情绪、平稳心态、治疗失眠和心脏病的方法:每天晚上全身放松,双腿盘坐,双手合十,大拇指、食指相对,其余三指相扣,双目微闭,余光轻看食指尖,困意来时搓搓手,治疗失眠有特效。2、认识自己。3、看穿事物本质。4、走出户外,汲取正面能量。5、及时宣泄情绪:(1)、对着天空大喊三声:我快乐。(2)、亮开喉咙,唱一首《青藏高原》。(3)、想着朋友大哭一场。(4)、尽情跳一场舞。(5)、从头拍打到脚,观想自己的烦恼、痛苦、忧郁……一切负能量像灰尘一样飘散到空中。(6)、大雨中淋一淋,洗去一生的负能量。(7)、淋浴或洗一洗澡,观想把自己身心一切负面的东西洗的一干二净。(8)、和朋友倾诉一番。6、随时给予提示和鼓励,摆脱低潮。7、学会放松,人生才会轻松。心念决定情绪好坏,转换看待事情的观点,转变生命的结果。请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应该去接受它、消化它、然后转化它,一定要记住这三个步骤。我认为心灵的健康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身体的健康会影响到心灵的健康。这两种不同的东西是相互影响的,是一定的。也不是我很聪明、很伟大,从中国的中医当中反映得很清楚,情绪和健康之间互生的一个关系。我们开心了,我们快乐了,那我们就会得到健康。我们过去的身体的疾病和痛苦,就可能得到一定的疗愈的作用、康复的作用,尤其是最明显的就是忧郁症,胃病,这个关节疼痛、失眠,最严重的一个问题,也是最可怕的一样疾病就是肝病,尤其是像消化系统和大脑,心脑血管的部分,它与我们的情绪太有关系了。很聪明的人会想到:情绪和精神思维的部分是相等的吗?它不相等,但都是来自于一个系统,你精神中对事物有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和障碍的时候,你的情绪的反应,情绪当持续一定时间的时候,就会引发出身体的反应,最快速的反应,恐怕就是在刹那间。
走出忧郁的四个方法:1、用慈悲和博爱改变忧郁人生。2、返璞归真。3、瑜伽修心养性:如果进入闭目养神的状态,观想晶莹的泉水或雨滴把自己心灵中累年的疲惫、烦恼、忧愁、积怨……所有的负面的情绪洗涤的一干二净、无影无踪——那就使自己疲惫的身心得到一次彻底的清洗,无限的喜悦、快乐、幸福都会充满身心的每一个细胞——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消除浮躁、快乐身心的特效方法!4、鼓励提示,肯定自我。从生活中发现平淡与知足的乐趣,用慈悲、宽容、博爱的心态来看待生活,多一些自我鼓励、自我肯定,就能远离忧郁的困扰,看见生命的美好。说得严重点,像恐惧症、忧郁症都是从私情私爱里衍生出来的新的病种。生活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或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在我们没有察觉的状态下,不断地危害着我们的身体,甚至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当我们改变了这些观念和习惯时,健康和生命也将跟着转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15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