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心理健康

"朋友圈"拯救不了你的社交孤独症

中医世家 2023-07-04 16:45:49

2016-10-24 讯 “社交孤独症,我觉得自己就有呢。”1995年出生的李楠是北京市海淀区某高校的大三在校生,聊起社交孤独这个话题电话那头的她颇有兴趣。“我们宿舍八人间,却经常是静悄悄的,甚至有时候大伙宁愿在微信里问去不去吃饭?也不会喊一嗓子,感觉怪怪的。”

作为一名低头族,李楠每天花在手机屏幕上的时间要超过5个小时,而这其中又有大半的时间用在了刷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在她看来,自己似乎并不能从中获得多少信息,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一种心理依赖与习惯。“有的时候感觉朋友圈一刷,一堆别人的状态,虽然时刻了解他们的动态,却完全没有存在感和交流,就是潜水党,只是被动接受了一些信息,好像刷朋友圈和发朋友圈就是为了看看别人的生活和向别人炫耀一下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少真正真诚的互动,获得的就是一些点赞的冰冷的符号。”

“有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几个共同好友互动了,自己就也上去说两句,可能只是为了应和一下,刷下存在感,表示自己好像很合群,融入了大家这个群体。”她坦言,与同龄人交流过程中发现这种刻意刷存在感来证明自己合群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前两天因为国庆假期,几个在北京的高中同学聚了一次,几年没见了,聚会玩的很开心,回来之后,发现那几个同学都陆续更新了朋友圈,底下点赞评论很多,一开始看到第一个同学发的时候自己还觉得很新鲜有趣,互动了几句,后来发现几个同学陆续发了相同的状态,照片一样,配的文字也差不多大同小异。李楠认为,只要大家玩的开心就很好了,也不必一个人发微信几个人就一起跟风。现在许多人什么事都爱往网上晒,反而限制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表达。

然而,不被朋友圈左右似乎并不那么容易。“我有的时候发一个状态,如果点赞评论的人多了,就会觉得很开心,如果没人评论就会失落,产生一种孤独感和不被重视的感觉。但是后来想想其实也没啥必要,可能就只是你发的内容别人不感兴趣而已。”李楠说,自己经常有一种被朋友圈绑架心情的感觉。

线上交谈自如,见面却没话说

“两个人,在网络上关系非常亲密,真正见面了却没话说,感觉很陌生尴尬,但是在微信上却可以自如交谈,这算是一种社交孤独吧?”面对社交网络,在上海某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的周伟也有自己的困惑。

这位来自湖北的85后,是个典型的宅男,武汉、南京、北京、上海四地的短暂工作经历让他的朋友并不多。在没有工作的日子里,他孤身一人,不知如何安排闲暇时间,经常抱着手机、IPAD看视频找网友聊天打发时间。长此以往,让他担心自己会不会有自闭倾向。也试过离开电子屏幕到外面去与人交际,不曾想,一次网友见面就让他打了退堂鼓。

“来到线下好像都不会聊天了,全程下来都感觉很拘束。”聊起中秋假期前后和网友的见面经历,周伟说和原本料想的完全不一样。“两个人坐在南京路上一家星巴克咖啡厅,却始终放松不下来,有一句没一句的接话,实在尴尬了还会各自翻手机,最终满怀期待的聚会草草收场。”为什么线上交谈自如,见面却没话说?周伟百思不得其解。

针对周伟们的这种尴尬,心理学专家给出了答案:人们喜欢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弱人脉暂时排解孤独,找到归属感。弱人脉往往不重视个体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价值观、兴趣和需求成为建立社交的主要原因。通过这种高效精准的社交模式,人们可以变身理想中的自己并轻松地找到“同类”,通过网络来维系友谊。而现实中的友谊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面对面交谈比网聊更容易出现尴尬,因此人们对待现实社交的态度渐渐冷淡,社交隔离愈演愈烈。

李楠告诉记者,在虚拟社交里的好友私下没有交集的原因不一,有“只想找个人陪伴而已”、“向陌生人倾诉不会受到伤害”等等。但其本身的不真实性、随意性决定了网络社交本质上是脆弱的。它无法代替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在某种情境下,这种虚拟的感情寄托一旦断开,只会加深身在其中人们的孤独感。

摆脱社交孤独的第一步

不同于周伟的宅,同在上海的大龄女青年的李子叶则是个坚定的“线下派”。喜欢真实感的她笃定,点赞之交淡如水,网络人际关系太脆弱。“社交软件给我的感觉就是人们交流越来越方便了,但走心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了,即使是之前关系还挺铁的朋友,如果仅仅只停留在网上聊天,可能渐渐就关系淡了,然后真正的朋友就越来越少了,甚至会让一个有多年现实感情交流的朋友退化成一个纯聊天网友。”她认为,见面深聊一次,比朋友圈点一百个赞管用。“多年未见的同学一起吃个饭,面对面聊天瞬间就能化解陌生感。彼此朝着对方大笑的时候,不再是那个标准的网络表情,而是能看见彼此眼角的鱼尾纹。这感觉多棒!”她感慨,放下手机,走出去,或许是摆脱社交孤独的第一步。

在李子叶看来,现如今,虚拟社交经常会把现实社交逼向角落。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深度介入虚拟社交,不经意间也就会打破现实社交的人际平衡,比如朋友聚会的饭桌上,所有人都划着手机,却无人说话打破这种尴尬场面;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和千里之外的某位不具名好友聊得火热,却把近在咫尺的家人晾在一旁。李子叶认为,从人们在网络上的互动情况看,网络社交似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交孤独,而愈演愈烈的过度网络社交依赖却又加剧了现实中的社会隔离。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周伟曾流露出这样一种情绪:一般来说,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被认为社交劣势群体,是高危“孤独患者”。可像他这样的青年人的孤独又有谁懂?这些世人眼中的“中坚力量”看似在社会上拥有更广的人际社交网络,可承压在他们身上说不清道不明的社交孤独感又找谁诉说。

网络的虚拟性制造了这样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我们彼此连接,又可以相互隐身,沟通似乎变得轻松了,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非只是那么简单。李子叶坦承,友谊的形式,正在被高科技时代的社交网络改变,人们耗费在依附网络的弱人脉上的时间正越来越长,对现实社交反而采取一种消极态度。人们沉浸在微信朋友圈的时间越来越多,真正的社交圈子却日渐萎缩。

与此同时,现实社交的瓦解导致了冷漠忽视,人们习惯通过网络社交来再呈现和弥补。打开社交网络,你能看到风趣幽默的段子手现实中沉默寡言,粉丝万千的人手机通讯录里没几个人。当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无法让人满意,网络社交就开始协助人们达到内心的平衡。

慢慢变得不喜欢社交,不喜欢应酬,只喜欢独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喜好,有的人喜欢群居,有的人喜欢独居,有的人喜欢社会交往,有的人喜欢独自享受。为什么,你喜欢一个人的生活?可能有非常多的原因,有些人走上社会,经过磨练,却发现那些平常满嘴漂亮话,总是口头喊着哥们姐们的人,往往靠不住,遇到事的时候,就不见人影了。面对这类自以为聪明的人,很多人选择放弃这种无用社交,喜欢一个人生活。

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人喜欢躲在自己的娴静的屋子里,静静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也就是享受独处的时光。那么你喜欢独处,是因为什么呢?一.性格太过老实,心理纯真。不愿意无故伤害他人。甚至和他人对视,都足以令他羞愧,一方面有心理的原因,一方面也源于善良,总喜欢待人以诚,受伤的却往往也是你们。二.好朋友看似很多,遇事却无人帮。经常一喊一大群人,给你捧场,显得非常有面子,吃吃喝喝嘻嘻哈哈,总是你算账,结果真遇到事了,一个人也找不到。

除了上面的两点之外,或许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你乐于享受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的生活,不喜欢被人打扰。三.喜欢一个人的自在。社交对于你来说,是一场战斗,会令你非常疲惫,你的心理偏喜安静,性格较内向,喜欢一个人逛街,买东西,旅行,看电影,这一切你很满意,也习惯了一个人。四.你的智商情商很高。对于你来说,这一切的社交,同事朋友间的相处,只是一场游戏,你早看透了相互利用的本质,你不喜欢一个圈子,是为了利益而存在。?

我记得曾经的鲁迅先生说过那么一句至理名言,猛兽总独行,牛羊才成群,是的,只有真正智慧的人,才能享受独处的时光。喜欢一个人的独处,可以远离世俗的烦扰,喜欢独处的你,其实很聪明,往往心理看透一切,只是不愿明说,有自己的个性,不愿随波逐流,来附和他人。

社交危机–你在社交中感到不舒服了吗???

近来的反思:

不追求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不争做第一,平心静气的进行与人的平等的正常交流,同时让每个人都充分有展现和被肯定的机会。

不装,不作,做个自然人。

如果时时刻刻争第一,那么,这种目标无论实现与否,最终都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或者伤害。

如果目标没有实现,觉得没能给他们展现一个完美的自己,就会怕别人给自己的评价不够好,怕被贴非良性标签。就容易产生焦虑,容易挫败感,容易自卑,从而逐渐导致社交恐惧倾向,这个是社交中很多人会感受到的不舒服的原因。

如果实现了,后果也很麻烦: 第一种情况,你得承担起掌控整个局面的人,你得顾及每一个人的感受。你还得操整个社交进度的心,经常这样,最终你会很累,,很累,,。

第二种情况:一个人太过张扬的表现会让很多人显得黯然失色,每个人都有被肯定的需求,一个人不应该让自己的光芒遮掩了其他们的光芒,使其他人自身依赖的优越感消散,给他们带来微妙的耻辱感,或者说让很多平常心清净心的人也受到干扰。

微信朋友圈的现象典型反应出,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关注,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

网络上,每个人都希望给他人塑造一个优秀乐观善良幽默的自己,或者尽力去修复弥补自己觉得不太满意的形象。

这种行为动机在我看来是充分可以肯定的,而不能简单的定义为"虚荣或虚伪"。人类终归是社会性动物,也是感情动物。前者决定了人需要有归属感,后者让人们渴求真实感情的滋润。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被接纳是出于本能决定的,是完全应该给予肯定的。

但是在线下社交场所,尤其是半熟不熟的人很多的场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面对面的交流让一切在线上可以进行的形象维护机制瞬间崩溃,暴露在社交场合中的人们没有机会再能有效的""装饰""自己的实力,但此时每个人渴求被肯定的动机却没有更加强烈,所以 这两种矛盾的斗争就在每一个社交场合上演了,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一个成功成为圈子焦点的人,或者说亮点第一以及唯一的人,那么,其他人就会显得黯然失色,如果都是男同胞还可以接受,如果有了女同胞在场,那么无数人的脸上都会""挂不住",因为很多人会因为你的"大放异彩"而显的比较笨拙和无趣。

想起有一位著名新闻认识给他儿子说的话:如果考试成绩第一,就打断他的腿。以前不理解这句话,现在觉得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当一个人时时刻刻想着争第一的时候,那么他就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竞争意识,视身边无数人为竞争对手,最终导致心理上始终敌意满满,这样下去怎么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健康健全的身心呢。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也很有感触:"很多人有个误区,总以为挤垮了谁,超越了谁,整死了谁,就是成功。 然而事实上,一个真正的强者,不是看他摆平了多少人,而要看他帮助了多少人,凝聚了多少人,影响了多少人,成就了多少人! 未来世界,一定不会属于一群面目狰狞,内心尔虞我诈的人,而是属于一群善良,共享,快乐,拥有正能量,帮助别人,以诚相待, ?懂得感恩的人。"

(这段是摘录)

如果从小就培养孩子处处竞争的意识,就意味着让孩子把周围以及整个社会都看成是斗争的场所,从而 不再感受到 爱 ?温情 ?等实际上最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追求优秀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在自己的所处的大圈子里时刻追求第一会给自己带来太多不好的东西。

当只追求优秀,而不把第一作为追求时,你的注意力不会再放在周边被你视为"竞争对手"的人身上,而是仅仅专注于自身的完善,一心一意的踏实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你也不再需要在社交场合时时抢着说话来刻意展现自己,或者 弥补自己以往形象的瑕疵。你不会那么累。

同时,周围优秀的人反而成了你的榜样,你的目的不再是超过他们,而是欣赏和学习他们的优点,让自己也逐渐变得优秀,同时,因为你不把他们视为竞争对手,你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朋友,也会感受越来越多真挚的感情。

以上种种都会让你的"不舒服感"得到很大的缓解。

今天还看到一句话:光追求靠言语上胜过他人还是缺少足够的力量,做事情出的成果才是一个人硬实力的最有力的说服力,想想你身边那些默默做事但又少言寡语的人吧,他们可能才是最让人喜欢接近的。

所以,不必在言语上劳神费思,多多踏实专注做事吧。

你为何不爱发朋友圈了


你为什么不爱发朋友圈了?
1、隐私安全的考虑:在朋友圈里分享生活,会暴露个人的隐私信息,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侵犯个人权益。因此,隐私安全的考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发朋友圈或者降低对外分享个人生活信息的频率和内容。

2、最后,某些人可能是因为个人喜好而选择不在社交媒体上频繁更新自己的状态。他们可能更喜欢保持低调,享受真实世界中的亲密关系,或者只是觉得发朋友圈很麻烦。

3、个人隐私意识变强现在网上隐私泄露甚至照片被人盗用的情况经常发生,大家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隐私,就很少发朋友圈了。

你为什么不爱发朋友圈?
1、隐私安全的考虑:在朋友圈里分享生活,会暴露个人的隐私信息,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侵犯个人权益。因此,隐私安全的考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发朋友圈或者降低对外分享个人生活信息的频率和内容。

2、个人隐私意识变强现在网上隐私泄露甚至照片被人盗用的情况经常发生,大家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隐私,就很少发朋友圈了。

3、不想太累朋友圈太多熟人、客户、以及亲人等等,不发朋友圈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因为发了的话,容易引起别人的猜想或者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能省些事就省些事情吧。因为,生活已经够累了。

4、最后,某些人可能是因为个人喜好而选择不在社交媒体上频繁更新自己的状态。他们可能更喜欢保持低调,享受真实世界中的亲密关系,或者只是觉得发朋友圈很麻烦。

5、或许,这是因为人们对于社交的需求有所变化。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去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除了朋友圈,微博、ins、抖音等社交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6、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爱发朋友圈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隐私保护意识增强:现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导致人们隐私泄露的风险增加。

你是为什么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的?
发朋友圈的动力不足。首先随着人的年龄越来越大,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做事会更加的“功利”,会更加着重于考虑投入产出。就拿发朋友圈这个事来说,以女生为例。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爱发朋友圈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隐私保护意识增强。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应该随意暴露,因此开始减少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的表达和分享。

当你落魄的时候,你发一条朋友圈,大家会选择集体性失声,对你避之不及,因为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不愿意被你的负面情绪影响。

第一个原因是,真心的朋友渐渐变少,所以不爱发朋友圈。我认为,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你的朋友总有一天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离开你。

你好朋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爱发朋友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社交疲惫。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需要处理的社交信息量越来越大,很容易产生社交疲惫和厌烦的情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nli/733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