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朋友,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健康养生。这个话题啊,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大有学问。《黄帝内经》里头引《上经·尚时》说:"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这话说得很有意思,把瘟疫的来源说得很清楚。

南怀瑾先生在《易经杂说》里头也提到过:"天地万物,各从其类。"这次疫情来自江海鳞甲,就是海鲜市场;而非典那次来自虫兽毛羽。这说明什么?说明古人早就把这些问题研究透了。张至顺道长在世时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话说得实在,我们现在很多病,确实都是吃出来的。
为什么素食能够让人远离病毒宿主呢?这里头有个很简单的道理。动物和人类身体的相似性,远远超过植物与人的相似性。所以很多传染性疾病都是"人畜共患"。简单说就是:动物会得的病,人也能得。
事实上,人类约有七成的病毒性传染病都与动物有关。比如著名的艾滋病、非典、埃博拉,还有各种禽流感、猪流感等等。这些病的根源在哪里?就在于野生动物。它们的生存环境复杂多变,种类繁多,成为孕育各种细菌和病毒的"自然宿主"。细菌和病毒在这些动物体内存活,不断变异、进化,最后就可能会出现能够感染人类的新型病毒。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那我们平时吃的猪肉、牛肉呢?这些养殖的动物会不会也有问题?这个问题问得好。《文始真解大佩服》里头提到:"天地万物,各有其性。"饲养的动物和野生动物确实不同,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肉类在能量层面的影响。这一点,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当动物被宰杀时,它们的恐惧能量会强烈地影响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样地,动物的细胞内还铭刻着被圈养时的苦闷、被抽打时的愤怒等情绪能量。所以说,很多肉类在能量层面已经受到污染。这种能量被食用者吸收后,就容易表现出易怒、情绪不稳、头脑混乱等情况。
《大戴礼记·易本命》说得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肉类饮食确实能够让人勇武有力,但是在精微的能量层面,比如情绪和心智上,肉类却会带来更多扰动。所以吃素的人往往在智慧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从调整饮食结构开始。逐渐减少肉类摄入,特别是所谓的"野味"。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接触致命病毒的机会,还能让身心进入更轻盈、更敏锐的状态。
说到这里,可能还有人会担心:不吃肉会不会营养不良?这个问题,《黄帝内经》早就给出了答案:"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五谷为主,再配合其他食物,完全能够保证营养均衡。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有科学家统计过,人的一生大约会感染上百种病毒,但因病毒丧生的只是少数。这说明什么?说明人体免疫系统才是决定性的因素。绝大多数病毒性疾病,最终都是靠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才能彻底化解。简单说就是:身体能量饱满,外邪才不易入侵。
《庄子》记载,黄帝曾向广成子请教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劳汝静,乃可长生。"这话说得透彻,把养生的要领都说出来了。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提升免疫力呢?现代科学发现,冥想打坐是增强免疫力的绝佳途径。哈佛医学院的赫伯特·本森研究发现:每天做15到20分钟的冥想,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大大改善情绪健康和身体健康。
另一个科学家乔恩·卡巴金做了个实验:他给两组人都注射了感冒细菌,结果发现冥想者的免疫反应比那些没有冥想的人强了很多。更令人振奋的是,那些原本没有冥想习惯的人,只需坚持八周每天45分钟的冥想,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为什么冥想打坐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这就要从打坐的姿势说起了。严格意义上的打坐,要求脊柱端直、直背平胸、沉肩坠肘、头部直立,配合腹式呼吸、全身放松。这种姿势让上半身系统处于很放松的状态,同时由于下半身盘结,心脏向上半身的供血就会加大。所以短时间内就能体会到头脑清醒、神力较佳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由于供血量增加,上半身气血循环会明显改善,进而体现为抗寒能力、呼吸系统、脊椎、免疫系统的全面改善。南怀瑾先生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里头也提到:"静坐不仅能改变身体,还能改变心性。"
科学家还发现,静坐时大脑中出现的大量α波,可以明显促进一种荷尔蒙激素的增长,从而使血管扩大、血液畅通。这种变化会使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三磷酸腺苷明显增高,大大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张至顺道长常说:"养生不在刻意,而在自然。"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调整饮食、学习打坐,都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就像文始派强调的"执中守一",要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点。
总之,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注重饮食,又要修养心性;既要强健体魄,又要净化心灵。把这些方面都做到了,健康长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活得健康,活得自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udao/82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打坐的误区,你为什么一直在门外转?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