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是忠臣,被以谋反罪被杀,康熙亲政,就算他懂点事,他才14岁能懂多少?康熙杀鳌拜最大的幕后黑手是孝庄太皇太后。
康熙和孝庄,对顺治留下来的4个辅政大臣,没有一个看得顺眼的。索尼早死且不论,另外三个,只有遏必隆最聪明。他知道,辅政这回事,辅来辅去,就会被说成“干政”,而且跟皇帝是没道理可讲的,所以,遏必隆才多次请辞去辅政大臣之职,并且被允许了。
而鳌拜和苏克萨哈头脑就过于简单了。苏克萨哈最冤,他运气不好,被皇帝选为“弃子”。当然,皇帝也可以“弃”鳌拜,苏克萨哈被“弃”单纯就是因为倒霉而已。
苏克萨哈之死,里头确实有鳌拜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康熙和孝庄需要苏克萨哈去死,并且又不想脏了自己的手。他们可能有意无意向鳌拜表示了什么,或是冷眼看着鳌拜与苏克萨哈失和而暗地顺水推舟,使得苏克萨哈最终死于鳌拜和班布尔善的参劾。
这之后,鳌拜误以为自己是替皇帝办事的人,是皇帝的亲信,从而对康熙和孝庄掉以轻心。说鳌拜“不归政”,但问题是,鳌拜一辈子戎马生涯,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将,生平就没参与过那些伤脑筋的文职事务,他有什么可“归”的?
鳌拜表现出来的显摆资格,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这很正常,太师、一等公,牛气点、翘尾巴,这有什么奇怪的?
问题在于他手里握着的兵权。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哪知道他自以为很正常的事,就这么被康熙和孝庄盯上了。
鳌拜被抓,毫无反抗,束手就擒。或者说,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鳌拜根本没反应过来。当康熙宣布鳌拜罪状后,鳌拜才明白,这一切根本是个圈套。之后,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使他保住了性命。
说鳌拜谋反,大概康熙自己都不信吧。鳌拜手握重兵,直至被抓,未曾擅自调动一兵一卒,他拿那些他本来就搞不定的文职事务谋反?吃撑了吧?
其实,在除《清史稿》而外的其他史料上,都说鳌拜“忠心事主,始终不渝”“梗直忠义”。鳌拜曾经为了康熙的爹顺治继位的事不惜起兵帮忙,这样的人,真的有心觊觎大权吗?
还要说回遏必隆。他原本“屡乞罢辅政,许之。”本来都允许人家辞职了,但鳌拜事件后,还是以“缄默不加阻,亦不劾奏”为罪名把遏必隆削职夺爵下了狱,可见康熙和孝庄到底有多歹毒。当然了,大概是看到他真的很老实,不到一年又把爵位还给他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就叫“帝王心术”啊。
就算鳌拜再忠心,但毕竟手握重兵,太皇太后还是不肯放心啊。
这些情况,康、雍、乾都知道,他们非常清楚鳌拜是冤枉的,所以在局面平定下来以后,三位皇帝都替鳌拜平反,告慰老臣的在天之灵。一是求得心理安慰,二来,心亏得太厉害,也会怕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eshi/1442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古代女子如何应对上司的性骚扰,
下一篇: 隋文帝冷落三千宫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