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深秋了,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很多人都会用热量较高的肉食进补,尤其是各种肉类和名贵中药材制作的进补汤很受欢迎。秋季养生进补需要注意什么,以下五种体质需要谨慎进补。
1、阴虚阳亢的人
阴虚的人相对来说阳气亢盛,因此容易上火,喝大补汤更易火上浇油,包括温阳的肉汤如羊肉、狗肉等,补阳的药材如黄芪、党参等。这类人群大多表现为体型偏瘦、脉细、口干、眼干、睡眠差等。恰当的调理应该是养阴兼清火,日常多食性质平和的食材,如银耳、枸杞、山药等,清淡最好,不要辛辣油腻。
2、过度虚弱的人
体弱之人进补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大补汤的性质大多偏热性,体弱之人往往肾脾两虚,虚不受补,进补易出现胸闷、胃胀、头晕、心悸等现象。因此,过度虚弱之人,食疗进补要和缓进行,最好先不要食用肉类和大补中药材。饮食宜均衡清淡,多吃粳米、薏米、山药、马铃薯、香菇等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配合适当运动慢慢增强体质。
3、肝郁气滞的人
肝主疏泄,是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如果肝脏气机郁滞,会导致心肝火旺、烦躁易怒,稍用补品就会出现胸闷、腹胀、不愿进食等症状。大补的中药材会加重肝火,而肉类肥厚,更是加重肝脏负担,因此都不宜食用。应该多食枸杞子、黄瓜、木耳、芹菜、豆芽、荸荠、菊花等食材,可以清肝火,达到补而不腻的效果。
4、痰湿过重的人
痰湿过重的人,多表现为体型偏胖、食欲不振、腹胀、口淡不渴、泛吐清水、大便稀溏、四肢不温或浮肿等症状。如果不先清理痰湿,单纯进补,则会加重痰湿。临床上经常有患者服用党参、黄芪后,却感觉更加乏力,再补下去就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等。痰湿体质不宜用肉类和滋补中药材进补,应该多食冬瓜、海带、山楂、扁豆等祛湿的蔬菜瓜果。
5、气滞血瘀的人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盲目进补最易出现问题。此类人群最重要的是保持血管通畅、血液清洁,并不需要什么肉食和大补中药材来进补,这些含过量脂肪和胆固醇的汤水会扰乱血液环境。而不含胆固醇、饱和脂肪极低、高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瓜果如黑木耳、西红柿、山楂、胡萝卜、玉米、苹果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结语:秋季养生进补需要注意什么,进补不当就是火上浇油。肉类和滋补中药温补效果显著,但很多人都不适合使用。因此对于自己的个人体质一定要了解清楚再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法,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推荐阅读:
秋季煲汤温补养生,补气活血温阳
秋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1、秋季养生要注意防暑降温
1.1、虽然夏天的炎热已经过去了,但是解暑一类的食物还不能一下子就直接从餐桌上去掉。正常情况下,解暑类的食物能够补充人体内所需的水分以及减少人体汗液的流出。
1.2、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
2、秋季养生要注意防治“空调病”
2.1、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
2.2、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2.3、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 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易开空调。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
3、秋季养生的饮食注意
3.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大麦、小麦、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浆、扁豆等。
3.2、肉蛋奶的选择
羊肉、牛肉、鸭肉、鱼类、猪腰子、猪肺、鳖肉、乌骨鸡、鲍鱼、鳝鱼、蛋类、奶类等。
3.3、蔬菜的选择
豆芽、菜花、菠菜、胡萝卜、茄子、莲藕、甘薯、马铃薯、山药、芋艿、芹菜、小白菜、莴笋、洋白菜、南瓜、菱角、百合、香菇等。
3.4、水果的选择
橘、柚、葡萄、柿子、梨、苹果、枣、香蕉、山楂、草莓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151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豆浆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