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云:“小暑黄鳝赛人参。”小暑前后一个月是黄鳝鱼最为滋补味美,正是食用黄鳝的最佳时节。
鳝鱼,也叫黄鳝、长鱼、海蛇等。鳝鱼中富含的DHA和卵磷脂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鳝鱼中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而且所含的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另外,鳝鱼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鳝鱼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筋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本草经疏》云:“鳝鱼得土中之阳气以生,故其味甘,气大温。甘温俱足,所以能补中益血。甘温能通经脉,疗风邪,故又主沈唇,及今人用之以治口眼歪斜也。”
《本经逢原》记载“大力丸”的做法:“用熊筋、虎骨、当归、人参等分为末,酒蒸大鳝鱼,去其肉捣烂为丸。每日空腹酒下两许,气力骤长。”
鳝鱼的营养价值及禁忌
鳝鱼的营养价值及禁忌,鳝鱼是常见到的一种食材,也可以叫做黄鳝,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鳝鱼可以提高记忆力,还有健身补脑的作用,很多人喜欢吃鳝鱼,以下分享鳝鱼的营养价值及禁忌。
鳝鱼的营养价值及禁忌1 鳝鱼的营养价值
1、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
2、鳝鱼特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吃鳝鱼的注意事项
鳝鱼是不错的滋补佳品,备孕妈妈和孕产妇都可以食用,不过在食用过程中不宜过量,否则不易消化,易引起身体不适。具体的孕妇吃鳝鱼注意事项我们来看看吧。
1、孕妇本身对鳝鱼过敏的,最好不要吃。
2、供食用的鳝鱼应当由鲜活鳝鱼烹调,不宜采用死了好几个小时的鳝鱼,否则食用后会引起中毒。
3、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
4、鳝鱼不宜与菠菜搭配,易导致腹泻;鳝鱼也不宜与银杏搭配,会引起中毒,孕妇食用需了解。
5、鳝鱼特别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的孕妇食用,可增强抵抗力和增加营养的吸收,孕妇可适量食用。
鳝鱼的清洗方法
水产类的食物,卖回来食用清洗过程是很重要的,不然遗留大量的细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食用鳝鱼前,如何清洗鳝鱼。
1、买回后把鳝鱼倒入一个盆,先用清水清洗干净表面的血水。
2、把水倒干净,准备盐若干,撒在鳝鱼上,然后开始抓搓,这样可以彻底去除鳝鱼表面的粘液。
3、待看抓搓出的泡沫丰富时,即可用清水彻底清洗(边抓搓边用流动的水最好),反复多清洗几遍为佳。
4、待水变得清澈后,沥去盆里多余的水分,撒上白胡椒、料酒腌制去腥备用。
鳝鱼的药用价值
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痔瘘、肠风痔漏、耳聋等症。
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
有人说“鳝鱼是眼药”,过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有好处。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祖国医学认为,它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能。
鳝鱼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热,能被胃液和加热所破坏,一般煮熟食用不会发生中毒。民间用鳝鱼血治病,是否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黄鳝的血液有毒,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鳝鱼的`营养价值及禁忌2 【性征】
鳝鱼,亦称长鱼、黄鳝、鲜鱼、地精、海蛇、泥蟠椽、罗鳝、鲤鱼和无鳞分子等。其形体似蛇,无鳞无鳍,色微黄或橙黄,浑身滑腻有黏液,属鳗鱼类动物。
鳝鱼分布极广,差不多的江湖、水库、沼泽和渠沟、稻田中都可生长,人工养殖量较大,经济价值可观。在春末夏初是鳝鱼上市的旺季,但尤以小暑前后一个月内的夏鳝最能滋养人身,一般以大腹黄者为佳。
【营养】
每100克鳝鱼鲜品中含水分约80克,热量347.5千焦,蛋白质18克,脂肪0.8克,维生素A原20微克,维生素B1 0.04毫克,维生素B2 0.20(北京)~2.00(上海)毫克,尼克酸3.8毫克,维生素E1.53毫克,钙11(河南郑州)~283(安徽合肥)毫克,磷203毫克,铁2.2毫克,137毫克。
另外含有其他矿物质和卵磷脂、鳝鱼素等营养成分。所含丰富的卵磷脂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养;
所含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低血糖和调解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中医认为鳝肉性温味甘。
【宜忌】
鳝鱼除了上述作用外,中医认为鳝鱼有明显的祛风、活血、壮阳、补虚损和强筋骨的功效,历来对它评价极高。认为鳝鱼适宜于脱肛、子宫脱垂、妇女劳伤、内痔出血、口歪眼斜、耳痛、鼻衄、疮癣、湿痹以及四肢无力者食用。
中医所认为的“口歪眼斜”症即脑中风的症状,也就是脑血管病变。
用鳝鱼血涂面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有显效。用鳝鱼头熬汤饮之可治痢疾,去痞症。用鳝鱼皮贴患部可治疗妇女乳核硬痛。
鳝鱼的营养价值及禁忌3 1,鳝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鳝鱼属于河鲜之一,和很多陆生动物不同,鳝鱼中含有很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的必须元素,经常食用对记忆力有很好的增强作用,尤其适合青春期、老人食用,能增强脑力,缓解记忆力衰退。
2,鳝鱼含有鳝鱼素
黄鳝中含有特有的营养素——鳝鱼素,这种特殊成分具有胰岛素的作用,在食用之后能抑制体内血糖的升高,十分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3,鳝鱼富含大量的维生素A
鳝鱼中维生素A的含量极高,这种维生素是人体肝脏和眼睛中的最为重要的物质,维生素A在食用之后能发挥很强的抗氧化性,能缓解肝脏细胞的衰老,增强肝脏的功能,并且维生素A也是视网膜的上视紫红质的主要合成原料,增强视力效果也很好。
4,鳝鱼蛋白质含量极高
鳝鱼中蛋白质的含量也极高,和泥鳅一样都属于高蛋白食物,尤其以鳝鱼汤的蛋白质吸收最高,也是常用的滋补品,适合孕妇、病后的人群食用,增强体力、免疫力。
黄鳝的功效与作用
1、保护眼睛
黄鳝含有一定数量的磷脂和丰富的维生素A,这些物质都能促进眼部发育也能提高视力,预防视力下降,平时人们多吃黄鳝能预防视网膜病变也能缓解眼疲劳,另外它含有的营养成分还能促进皮肤细胞代谢,能滋养细嫩肌肤延缓皮肤衰老。
2、健脑益智
平时人们多吃一些黄鳝对大脑发育也有很大的好处,它含有的DHA以及卵磷脂等营养成分都能促进脑细胞再生,也能提高脑细胞活性,平时人体吸收这些营养成分以后既能防止大脑功能退化,也能促进智力发育还能提高记忆力,它健脑益智的作用特别明显。
3、补虚强身
黄鳝中含有大量的高质量蛋白还含有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人们食用以后能滋补强壮身体可以缓解体虚,平时它最适合那些体质虚弱和体弱多病的人群食用。但从中医的角度上看黄鳝是一种发物,平时那些患有慢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人群是不能吃黄鳝的,不然会让病情加重。
三高人群平日的饮食应相当注意,跟普通人的早餐不能混淆,在早餐上不仅要吃好要有营养,更要能过食疗来预防和缓解三高症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高人群的早餐注意有哪些。
工具/原料
早餐
方法/步骤
1
早餐吃什么
三高人群的早餐要和普通人群有点区别。例如,普通人早餐可以偶尔吃点油条或油饼,但三高人群则要慎重。因为一根油条或一个油饼所含油脂是30克左右,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天的油脂食用量为25—30克。高血脂人群更应严格控制油脂摄入量,每天应控制在25克以内为好。而早餐若是吃上两根油条或油饼,油脂摄入量就达到50—60克,这对三高人群特别是高血脂人群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更可怕的是油在多次高温炸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其中苯丙芘是强致癌物质。
即使是健康人,早餐也不要经常吃油条或油饼,应该控制在每周不超过两次为好。
高人群每天早餐应有杂粮粥或杂粮馒头,还应该有点炝拌菜,但要清淡少油盐。
2
三高人群的饮食禁忌
1、不适宜吃精加工粮食,动物内脏、蟹黄、、鸡皮、猪皮、猪肠、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水果、土豆、芋头、甘薯、藕、淀粉、荸荠等。
2、烹饪方式最好是清炖、水煮,凉拌等,不可太咸,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3、忌辛辣,戒烟限酒。
3
三高人群早餐中的最佳食材
1、燕麦,既是三高人群的首选早餐,又是普通人群预防三高的好食品。燕麦是一种高蛋白、低糖、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营养价值极高。燕麦中的脂肪全部都是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它还含有多种酶类和丰富的可溶性的膳食纤维。它不仅有降三高的食疗效果,也有通便和抗衰老的食疗作用。
2、荞麦,荞麦除具有降三高的食疗作用外,因含维生素P所以还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预防血栓和保护视力的作用。
3、玉米,含蛋白质、脂肪、VE、VB、VA、钾、钙、铁、铜、锰、硒、镁、锌及丰富的胡萝卜素。玉米与豆类混合食用可大大提高其营养价值。玉米可以补充人体中的VA,可增强视力,预防癌症,并具有排毒健脑等作用。
4、大枣,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B、C及无机元素钙、磷、铁等,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5、黑芝麻含脂肪油、甾醇、芝麻素、芝麻酚、维生素E、卵磷脂、蛋白质等,可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还有缓泻和降胆固醇的作用。
6、黑豆,富含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等。有补肾强身、活血、解毒、润肤的功效。
4
一周参考食谱
周一:馒头,芹菜大米粥,鲜牛奶,炝海带丝,糖醋拌黄瓜。1个苹果。
周二:发糕,绿豆大米粥,海米拌莴苣,茶鸡蛋,醋卤花生米,糖拌西红柿,牛奶,白兰瓜。
周三:全麦面包,燕麦粥,炝卷心菜,鲜牛奶,虾皮,葱油萝卜丝,蒜蓉芹菜。苹果。
周四:糖酥饼,海带绿豆粥糯米粥,牛奶卧鸡蛋,腌蒜,蒸红薯,果仁三丝(胡萝卜,芹菜,豆芽),葱油茄条,葡萄。
周五:花卷,燕麦粥,麻酱拌茄子,鲜牛奶,杏仁瓜条,虾皮,蒜蓉土豆丝,圣女果。
END
注意事项
养成良好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如果喜欢这篇经验就这它点个赞吧!
营养价值
鳝鱼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根据美国试验研究资料,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能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
黄鳝
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鳝鱼含有的维生素A量高得惊人。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有人说“鳝鱼是眼药”,过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鳝鱼有好处。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功能,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它的血还可以治疗口眼歪斜。中医认为,它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医疗保健功能。
适合人群:适合一般人食用。
1、特别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脱肛、子宫脱垂、妇女劳伤、内痔出血之人也可多食;风湿痹痛、四肢酸疼无力、糖尿病患者、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者都可多食;
2、鳝鱼动风,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有痼疾宿病者,如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症、红斑性狼疮等应谨慎食用;另凡病属虚热,或热证初愈,痢疾,腹胀属实者不宜食用。
温馨提示
1、吃鳝鱼最好现杀现烹,死鳝不宜食用。鳝鱼虽好,也不宜食之过量,否则不仅不易消化,而且还可能引发旧症。
2、食物相克:鳝鱼不宜于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红枣同食。
烹饪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炒鳝鱼
类别:江西菜 糖尿病食谱 补虚养身食谱 子宫脱垂食谱 益智补脑食谱
炒鳝鱼
工艺:抓炒 口味:麻辣味 食用:中餐|晚餐
口感:此菜鲜香麻辣,汤汁浓厚,色泽红亮。
主料:鳝鱼750克
辅料:洋葱(白皮)50克
调料:猪油(炼制)40克 酱油50克 大蒜(白皮)5克 料酒25克 辣椒(红、尖、干)5克 淀粉(蚕豆)25克 姜5克 香油5克 胡椒粉5克
烹饪方法
1、将鳝鱼头部用钉子钉住,用小刀从头至尾剖开,取出内脏和脊骨,然后将鳝鱼片成2.4 厘米长片;
2、洋葱去老皮,洗净,切成片;
3、干红椒切成小片;
4、生姜大蒜洗净,均切成末;
5、炒锅上火烧热,用油稍烫一下,再放入猪油烧热,将鳝片入锅爆炒;
6、将鳝鱼爆炒起卷时,放入酱油、生姜、洋葱、干椒、料酒,加盖焖;
7、 焖片刻后,放入鲜汤适量再焖;
8、焖片刻用淀粉勾芡,撒上蒜末,淋入香油装盘,撒上胡椒粉即成。
制作提示
1、鳝鱼要用活的,死鳝鱼,身体分解出有毒的物质,食后中毒;
2、如鳝鱼不好钉住,可先将其摔晕;
3、 用大火,淋入法勾芡。
目录1拼音2概述3鳝鱼的别名4鳝鱼使用提示5鳝鱼的营养价值6鳝鱼的选购7鳝鱼适合的人群8鳝鱼的食疗功效9与鳝鱼相克的食物10鳝鱼的食用建议11《*辞典》:鳝鱼 11.1出处11.2拼音名11.3鳝鱼的别名11.4来源11.5原形态11.6生境分布11.7化学成份11.8性味11.9归经11.10功能主治11.11鳝鱼的用法用量11.12注意11.13附方11.14各家论述11.15摘录 附:1用到中药鳝鱼的方剂2古籍中的鳝鱼 1拼音 shàn yú
2概述 鳝鱼,也叫黄鳝,长鱼海蛇等,味鲜肉美,刺少肉厚,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于质水底层,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以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产期在6~10月,以6~8月所产的最肥。鳝鱼体型似蛇,圆筒状。头粗尾细,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去,无鳞,色泽黄褐色,体则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各鳍不发达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肉嫩味美。
3鳝鱼的别名 黄鳝、长鱼、无鳞公子、海蛇、蛆鱼、黄蛆
4鳝鱼使用提示 每次约50克,过量可能引发旧症
5鳝鱼的营养价值 1. 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
2. 鳝鱼特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 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6鳝鱼的选购 1. 旧时把走江湖的人通称为卖大力丸的,其实古医书《本经逢原》上还真有“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主药就是鳝鱼。
2. 小署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
7鳝鱼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都可食用
1. 特别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脱肛、子宫脱垂、妇女劳伤、内痔出血之人也可多食;风湿痹痛、四肢酸疼无力、糖尿病患者、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者都可多食;
2. 鳝鱼动风,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有痼疾宿病者,如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症、红斑性狼疮等应谨慎食用;另凡病属虚热,或热证初愈,痢疾,腹胀属实者不宜食用。
8鳝鱼的食疗功效 黄鳝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
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传统医学认为,黄鳝为温补强壮剂,适用内痔出血、气虚脱肛、产后瘦弱、妇女劳伤、子宫脱垂、肾虚腰痛、四肢无力、风湿麻痹、口眼歪斜等症。
9与鳝鱼相克的食物 鳝鱼不宜于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红枣同食。
10鳝鱼的食用建议 1. 鳝鱼宜现杀现烹,鳝鱼体内含组氨酸较多,味很鲜美,死后的鳝鱼体内的组氨酸会转变为有毒物质,故所加工的鳝鱼必须是活的。
2. 黄鳝肉味鲜美,骨少肉多,可炒、可爆、可炸、可烧,如与鸡、鸭、猪等肉类清炖,其味更加鲜美,还可做为火锅原料之一。
11《*辞典》:鳝鱼
体细长如蛇,前段圆,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体长24~40厘米。头圆,其高较体高为大。吻端尖,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与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2鼻孔分离较远,后鼻孔在眼前缘上方,前鼻孔在吻端。左右鳃孔在腹面合而为一,呈"V"字形。鳃膜连于鳃峡。体润滑无鳞。无偶鳍,背鳍和臀鳍均退化,仅留低下的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尾鳍尖细。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斑点,腹部灰白色。
栖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白昼喜藏于泥质水底的洞穴中,或堤岸石隙中,夜出觅食,以昆虫、蛙类、小鱼等动物为食。产卵期6~8月。
本动物的皮(鳝鱼皮)、骨(鳝鱼骨)、血(鳝鱼血)、头(鳝鱼头)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①《别录》:"味甘,大温,无毒。"
②《千金·食治》:"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温,有微毒。"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肾二经。"
③《本草求真》:"入肝、肾。"
①《别录》:"主补中益血,疗沈唇。"
②《千金·食治》:"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
③孟诜:"补五藏,逐十二风邪。治风湿。"
④《本草拾遗》:"主湿痹气,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
⑤《本草衍义补遗》:"善补气。"
⑥《滇南本草》:"治痨伤,添精益髓,壮筋骨。"
⑦《本草蒙筌》:"去狐臭。"
⑧《纲目》:"专贴一切冷漏、痔瘘、臁疮。"
⑨《本草汇》:"治痢疾。"
②《本草经疏》:"凡病属虚热者不宜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时病前后,疟、痢、胀满诸病均大忌。"
②治久痢虚症,便脓血:黄鳝鱼一条,红糖三钱(炒)。将鳝鱼去肚杂,以新瓦焙枯,和糖研末,开水吞服。(《云南中医验方》)
③治内痔出血:鳝鱼煮食。(《便民食疗》)
用到中药鳝鱼的方剂 鳝鱼酒 拼音:shànyújiǔ《良方集腋》卷上:方名:鳝鱼酒组成:鳝鱼1尾。功效:戒鸦片烟瘾。用法用量:每...
治口眼歪斜二方一法 取汁,纸蘸贴患处,左歪贴右,右歪贴左。一方:用大鳝鱼一条,以针刺头上血,左歪涂右,右歪涂左,正即洗去...
立验膏 拼音:lìyàngāo处方:活黄鳝鱼1条,大活蜘蛛1枚。制法:以刀断鳝鱼之首,沥热血于掌中,急以蜘蛛...
天仙膏 暴中风,口眼?斜。用法用量:上药并生为细末。用生鳝鱼血调敷?处,觉正,便用温水洗去,却服后凉药天麻丸...
熏痔丸 wán《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方名:熏痔丸组成:白鳝鱼骨、韭子各等分。主治:痔疾。用法用量:火烧熏之。...
更多用到中药鳝鱼的方剂
古籍中的鳝鱼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上品]鳝(音善)鱼 眯目、去刺,煮汁洗之大良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鳝鱼主湿痹气,补虚损,妇人产鱼而细长,亦似蛇而无鳞,...
《本经逢原》:[卷四鱼部]鳝鱼 甘大温无毒。发明鳝鱼禀己土之气,能补中益血。妇人产后恶露淋沥,肠鸣湿痹并宜食之。曝干灰存性,治老人虚...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二十九虫鱼部上品]鳞虫 无毒鳝鱼主补中益气疗沈(音审)唇五月五日取头骨烧之止痢(名医所录)【地】〔图经曰〕生水岸泥窟中今所在...
《验方新编》:[卷十七眼部]痘后眼中生翳 令患者仰卧,用黄鳝鱼一条,剪去尾约半米长,使血滴在眼翳上,略闭少顷拭去。每日早、午、晚滴三次。轻者三...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大方脉杂医科]头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61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生津止渴绝佳果品——杨桃
下一篇: 荷叶瘦肉汤去除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