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春,夏,秋,冬
山药 : 60g
小麦 : 60g
麦冬 : 30g
粳米 : 30g
将山药(干)60克、小麦60克、麦冬30克、粳米30克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至小麦熟烂即可。
在当今市面上,浮小麦很受欢迎。可是很多人对浮小麦并不了解,浮小麦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浮小麦的食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骨蒸劳热本品甘凉并济,能益气阴,除虚热。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同用。
鉴别应用浮小麦与小麦,两者均能益气养心除热,然前者走表,除浮热止汗力强,故对骨蒸及其盗汗用之较多,后者益气养心,除烦止渴里胜,脏躁、心烦不安、消渴之证用之较多。
浮小麦与麻黄根,两者均能止汗,常配伍用于盗汗、自汗证,浮小麦益气除热而止汗,具有扶正驱邪之功,并行收敛,麻黄根只具有收敛之性,无扶正之力。
浮小麦为干瘪轻浮的小麦,水淘浮起者,植物形态详小麦条。干燥颖果呈长圆形,长约2~6毫米,直径约1.5~2.5毫米。
表面浅黄棕色或黄色,略皱,腹面中央有较深的纵沟,背面基部有不明显的胚1枚,顶端有黄色柔毛。质坚硬,少数极瘪者,质地较软。断面白色或淡黄棕色,少数带有颖及稃,气无、味淡。以粒匀、轻浮,表面有光泽者为佳,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小麦性味甘、凉,可入心经、脾经和肺经,具有养心除烦的功效。“安神除烦”是小麦的重要效能,如著名的“甘麦大枣汤”,即是以小麦配伍甘草和大枣,专门治疗妇女“脏躁症”的。脏躁症是指由于人的心血不足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常打呵欠、悲伤欲哭等一系列症状。该病类似于“癔病”。小麦的常用剂量为30~6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
浮小麦性凉、味甘咸,可入心经、脾经和肾经,具有益气、除热和止汗的功效。“止汗”是浮小麦的主要效能,凡由阳虚引起的自汗和由阴虚引起的盗汗患者均可应用浮小麦治疗。
象牙丝浮小麦猪骨汤材料:象牙丝(10克),浮小麦(30克),排骨头(100克)
做法:
1、排骨头斩小块焯水,全部材料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2、喝时以少许盐调味,分2—3次喝。
糯稻根浮小麦酸枣仁茯苓瘦肉汤材料:浮小麦30克,糯稻根15克,酸枣仁10克,茯苓10克,瘦肉150克
做法:
1、瘦肉切小块焯水。全部材料加5碗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2、喝时以少许盐调味,分2次喝,连续喝3日。
浮小麦黄芪泥鳅汤材料:泥鳅250g,浮小麦15g,黄芪30g,大枣12粒,姜适量。
做法:
1、浮小麦洗净,大枣清水洗净,黄药剪短一些并洗净,泥鳅洗净,沥干水分。
2、热锅倒入点油,将洗净的泥鳅倒入锅中,爆香一下,捞起。
3、炖盅里放入浮小麦,黄芪与大枣,再将泥鳅放入,注入2碗清水,加盖,隔水炖2小时。
浮小麦大枣粥原料:浮小麦50克,大枣6枚,糯米60克
做法:将浮小麦、大枣、糯米分别洗净,去杂,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先用旺火,再中火,后文火煮成粥。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浮小麦的化学成分,一定会让您大开眼界!
普通小麦含淀粉53%—70%,蛋白质11%,糖类(蔗糖、葡萄糖、棉子糖、麦芽糖、蜜二糖)2%—7%,糊精2%—10%,脂肪约1.6%,粗纤维约2%;尚含少量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allantoin)、精氨酸、淀粉酶、蛋白分解酶及微量维生素B、E。
2、浮小麦在我国古代被用作药方,还有一段故事,甚是传奇。
据说名医王怀隐医治一位妇人的狂躁症开的方子是汉末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良方“甘麦大枣汤”,来治疗妇女更年期出现的精神与心理方面的症状。当时那位妇女还有盗汗的症状,可是由于新购进的麦子又瘦又瘪,误打误撞治好了妇人的狂躁症和盗汗症,后来名医王怀隐发现原来就是这批又瘦又瘪的麦子的作用,后取名浮小麦。因此浮小麦的良方沿用至今。它的内服方子是:煎汤,3—5钱;或炒焦研末。
3、我们说浮小麦可以治盗汗,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哦。
阴阳两虚所致的自汗盗汗者不宜用。《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无汗而烦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也就是说盗汗也有好几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良方。
在临床上,浮小麦和小麦都可以作为药用,但是它们的药性和功能却不相同。
小麦性味甘、凉,可入心经、脾经和肺经,具有养心除烦的功效。“安神除烦”是小麦的重要效能,如著名的“甘麦大枣汤”,即是以小麦配伍甘草和大枣,专门治疗妇女“脏躁症”的。脏躁症是指由于人的心血不足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常打呵欠、悲伤欲哭等一系列症状。该病类似于“癔病”。小麦的常用剂量为30~6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
浮小麦性凉、味甘咸,可入心经、脾经和肾经,具有益气、除热和止汗的功效。“止汗”是浮小麦的主要效能。凡由阳虚引起的自汗和由阴虚引起的盗汗患者均可应用浮小麦治疗,用浮小麦治疗该症的代表方剂如“独圣散”。
以气虚为主者,可将浮小麦与黄芪、牡蛎、麻黄根等配伍使用,以增强其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以阴虚为主者,则可将浮小麦与知母、黄柏、龟板等配伍使用,以增强其清热、滋阴、敛汗的功效。
此外,浮小麦还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常与玄参、麦冬、生地、地骨皮等药配伍使用,以起到养阴清热、敛汗除蒸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病症。浮小麦的常用剂量为15~30克,其用法是加水煎服或炒焦后研末服用。
很多女性都非常担心自己的月经量多的问题,因为女性的月经是每个月都来一次的,而且一次来五至七天,每个月都有五至七天,女性的身体会不停的流血,那么女性就会担心自己的身体缺血,那么月经量多吃什么食物来调理呢?
月经量多吃什么食物补血?
地黄煮酒
材料: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黄酒200毫升。
用法:将黄酒倒入瓷瓶(或杯)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约20分钟,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功效:活血止血。适用于血瘀所致之月经过多,色紫黑,有血块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生化蜜膏
材料:当归益、母草各30克,川芎桃仁、甘草、丹皮各10克,炮姜5克,白蜜50毫升。
用法:前七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蜜收膏,每服30毫升,日服3次。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调经;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月经过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正常或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涩。
母鸡艾叶汤
材料: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用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功效: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舌淡脉细。
麦冬红枣小麦粥
材料:水发小麦90克,红枣15克,麦冬少许。
用法: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洗净的红枣、麦冬、小麦拌匀,烧开后用小火煮60分钟。关火后盛出煮好的粥即可。
功效:本品补血安神、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适宜血热型月经过多的患者食用。
经期吃什么菜好?
在月经期间,女性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6、维生素E、锌元素和钙元素的蔬菜,如菜花、胡萝卜、菠菜、南瓜、大豆等。这些蔬菜对于缓解紧张情绪,排除经期不适有很好的帮助。
1、菜花、胡萝卜
月经前后,由于激素分泌影响和身体不适等原因,女性时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变化。维生素B6能帮助合成提升情绪的神经传递素,保持情绪的稳定。菜花、胡萝卜等食物富含维生素B6,女性适当进食可为身体提供大量维生素B6,帮助稳定情绪。
2、菠菜
有些女性经期会出现胸部不适、乳房胀痛的情况。菠菜富含维生素E,能减低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前列腺素是一种能引发一系列经前疼痛的物质。进食菠菜可有效补充维生素E,有助于缓解疼痛。
3、南瓜
由于内分泌原因,女性在经期容易长痘痘。经期女性可以吃些南瓜,南瓜中富含锌元素,锌能减少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感染机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86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