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腰肌劳损
金针菜 : 20g
赤小豆 : 25g
黄酒 : 25ml
金针菜、赤小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200ml同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黄酒一同温服。
白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食物,尤其是冬季,冬季是吃白菜的好季节,大家都愿意在冬天的时候多吃白菜,而不是吃肉吃鱼,因此,大家在冬天就要多吃白菜,多吃各种白菜膳食,那么白菜小豆汤怎么做?小白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1、白菜小豆汤做法
食材:赤小豆200克,小白菜250克,蒜苗少许,大蒜2瓣,干辣椒2根,食盐、香油、食用油、水适量
做法:
1、将赤小豆提前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小豆膨胀起来后不换水,将锅放上火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制40分钟,期间可适当添加清水,直至汤汁煮成褐红色,小豆汤汤底即做好备用;
2、将小白菜洗净后去掉头部,切成约2厘米的小段,大蒜切片,蒜苗洗净后切段,干辣椒洗净后切段备用;
3、火上放炒锅,下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将蒜苗、蒜片与干辣椒段一同下入大火快速翻炒,直至炒出香味,将小豆汤汤底倒入后保持大火煮沸;
4、小豆汤沸腾后下入小白菜段继续烹煮,再次煮沸后下入适量食盐和香油调味后即可关火食用。
2、小白菜的功效
1、小白菜可治疗肺热咳嗽
小白菜是一种市场上常见的蔬菜,但南北方对它的认知不太一样。小白菜俗称青菜,又称不结球白菜、胶菜、瓢儿菜、瓢儿白、油菜等,它与大白菜是近亲,同属芸苔一种,和西方的圆白菜也较近,同属十字花科芸苔属,不过在做小豆汤的时候,还是推荐小白菜做才会更好吃!
小白菜性喜冷凉,又较耐低温和高温,几乎一年到头都可种植、上市,冬季温度较低,小白菜的碳水化合物转为糖,油脂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含量增加,从而提高耐旱能力。因此对消费者来讲,更富营养性,使用起来软糯可口,清香鲜美,带有甜味。
据测定,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最丰富的菜,中医认为小白菜性平,味甘。可治疗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等疾病,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小白菜富含抗过敏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族、钾、硒等,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患癌症危险性,并能通肠利胃,促进肠管蠕动,保持大便通畅。还能健脾利尿,促进吸收,而且有助于荨麻疹的消退。
小白菜所含营养价值成分与白菜相近似,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其中钙的含量较高,几乎等于白菜含量的2~3倍。它可煮食或炒食,亦可做成菜汤或者凉拌食用。
2、赤小豆健脾利湿,吃法多样
说到赤小豆,人们对于它利水的本事可以说早有耳闻,在春夏之交湿气较重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喝点赤小豆汤来帮助体内的水汽更顺畅地排出,以改善因湿气过重导致的水肿、困倦、疲惫等亚健康症状。不过赤小豆并非只有春夏季节里才能吃,因为它的吃法多样,令人喜爱。
从吃法上来说,赤豆可整粒食用,或用于煮饭、煮粥、做赤豆汤,赤豆淀粉含量较高,赤豆粥蒸后呈粉沙性,而且有独特的香气,故常用来做成豆沙,以供各种糕团面点的馅料。赤小豆和红豆长得很像,在熬煮时,赤小豆比较难煮烂,一般适合煮汤;而红豆久煮会粘稠,一般适合熬粥;在疗效上,赤小豆除湿的功效较强供药用调理,而红豆主要供食用。《本草纲目》认为,赤小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色者,并不治病。因此,在选择赤小豆时也要有所取舍。
金针菜的功效与作用-金针菜的药用价值
金针菜,入药部分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或小萱草的花蕾。5~8月将要开放时采收,蒸后晒干。花蕾呈细长条状,呈黄色,有芳香气味。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金针菜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金针菜的功效与作用利湿热,宽胸膈。治小便赤涩,黄疸,胸膈烦热,夜少安寐,痔疮便血。
1、《日华子本草》:?治小便赤涩,身体烦热,除酒疸。?
2、《本草图经》:?安五藏,利心志,明目。作葅利胸膈。?
3、《滇南本草》:?治妇人虚烧血干。?
4、《纲目》:?消食,利湿热。?
5、《岭南采药录》:?煎水饮之,治牙痛。?
6、《安徽药材》:?治夜盲。?
金针菜的药用价值1、治咯血、吐血、衄血,发热口渴:鲜金针菜或全草15g,茅根15g。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2、冶痔疮出血:金针菜30g,红糖适量。煮熟,早饭前1h服,连服3~4天。(《福建药物志》)
3、治乳痈:金针菜、皂英于、射干各三钱。共炙研末,分二服,砂仁汤下。(《蜉溪单方选》)
金针菜的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沥,15~30g;或煮汤,炒菜。外用捣敷,或研末调蜜涂敷。
金针菜的`副作用金针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疡损伤、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金针菜鲜花中含有秋水仙碱,在人体内由秋水仙碱转化为二氧秋水仙碱而使人中毒,应将鲜金针菜经60℃以上高温处理,或用凉水浸泡,吃时用沸水焯的时间稍长一些,以免中毒。长时间干制也可破坏秋水仙碱。
;
金针菜的做法有很多,常常与蔬菜、肉类进行搭配烹饪,烹饪的手法可以做汤、可以炒、可以煮火锅吃,味道很香,那么金针菜的做法您知道有哪些呢,对于还不了解的朋友们,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起来看下吧。
金针菜黑木耳长寿面筋的做法:材料需要金针菜、蘑菇、低钠盐、酱油、糖、鸡精、黑木耳、小面筋。先将面筋用水泡软备用,在起锅放入金针菜、黑木耳、蘑菇入油锅旺火煸炒,在把面筋放入煸炒并滴入少许酱油、糖、盐、鸡精调味,在炒3分钟就可以出锅了。金针菜黑木耳长寿面筋食用以后有养血 补虚、通乳的作用。脾胃虚弱、体质不强的人群也可以食用。
三丝金针菜的做法:材料需要水发香菇25克、湿淀粉、生油、胡萝卜25克、麻油、白糖、金针菜50克、料酒、鲜汤、熟竹笋25克、精盐、味精。将水发香菇去杂洗净切成丝、冬笋、胡萝卜洗净切丝。锅内放入油烧至七成热,在放入冬笋、香菇、金针菜、胡萝卜翻炒,在加入调味料精盐、白糖、味精、鲜汤、料酒,煸炒至沸后用小火焖烧至金针菜入味,在用旺火湿淀粉勾芡即可。三丝金针菜食用以后作用多多,清热利尿、解毒消肿,还有效的搭配了香菇、冬笋,可以滋补强壮、抗癌、降压,还有胡萝卜的补脾养胃、行气消食。
金针菜的做法以及作用大家都了解到了,金针菜本身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对防病治病、强身健体有着很好的帮助,而且在经过食材的搭配,金针菜的食谱营养是越来越高。如果您也喜欢吃金针菜,那就跟学起来吧。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健脾去湿食疗方法
去湿
活动后口渴,抱着冷饮不放,觉得凉爽舒服,但喝太多冷饮,会伤脾胃。湿气重,人体感觉疲乏,可观察发现舌苔厚、精神不佳。可用以下方法调理:
(1)扁豆10克、薏米10克、淮山15克,半斤瘦肉煲汤;(2)扁豆10克、薏米10克、海带一条、半斤瘦肉煲汤;(3)眉豆15克、薏米10克,半斤瘦肉煲汤;(4)绵茵陈10克,鲫鱼一条(8两左右)煲汤。这些汤水都具有去湿的作用。
健脾
有些朋友总是脸色发黄、嘴唇发白,这是脾虚的表现。可用太子参10克(益气)、云苓15克、淮山15克、扁豆10克煲瘦肉。具有健脾胃、去湿的作用。
====================================
赤小豆鲫鱼汤具有健脾去湿、利尿消肿的功效,为时下较合适的汤品,同时亦适用于湿热症、消化不良、小便不畅等症。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赤小豆,其性平,味甘、酸。如古代药书《药性论》说它能“治水肿皮肌胀满”、“通气、健脾胃”。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黄疸、疮疡肿毒等症的治疗。鲫鱼甘鲜美味,有健脾、补虚的功能。《本草拾遗》记载它“主虚羸,熟食之”。《日华子本草》说它能“温中下气,补不足”。《滇南本草》认为它有“和五脏,通血脉”的功用。两者合之,共奏健脾去湿、利湿消肿之效。
每次用赤小豆约90克,洗净、泡浸半小时左右,把鲫鱼洗净、去内脏,亦可放置锅里加生油稍煎片刻。然后一起放入瓦煲里加清水煲煎。银耳、白果、卿鱼等可加酱油佐膳用。
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鹌鹑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
(2~3人分量)
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草龟去湿汤
(3~5人分量)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
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黄瓜去湿汤
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1、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2、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去湿食材
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减湿妙招
以下6点能减少湿气
不要久居潮湿之地,尽量不要到外面潮湿的地方劳作。
湿气大、阴雨天时不要常开窗,但最好仍进行通风。
注意室内的抽风和抽湿。?即使衣服难干也不要勉强穿不干的衣服。
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外排。
健脾食物:鲫鱼,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鹌鹑
去湿食物:赤小豆,金针菜,意米,莴笋,扁豆,冬瓜
天气好时要多出外晒太阳,适当运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22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