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妙黛
我们在爱孩子时,却往往忽略了教会他爱人的能力。
上个月,四川省自贡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桩令人心痛的弑母案:32岁的儿子为了40万的保额,亲手杀死了母亲。
事情要从2017年11月说起,儿子付白莲为母亲买了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额40万。
这40万很“重要”啊,他在广州看好的房子,就差这40万了。
三个月后,付白莲从广州回到自贡,谎称给母亲买了一个按摩仪,然后把电线缠到妈妈的手上,准备接通电源把母亲电死。
电源接通后,付白莲又抄起板凳砸向母亲!
这位母亲临死前,丝毫没有求救,而是盯着他,不停的唤着“幺儿,幺儿”。
非川渝地带的人可能不懂,“幺儿”的意思是母亲对儿子非常宠爱的叫法。
看完这个新闻,“幺儿,幺儿”这个称呼在我脑海里回响,心里说不出的心酸与难过。
更令人心痛的是,这位被最爱的幺儿杀死的母亲,一生非常坎坷心酸。
付母自幼丧父丧母,中年丧夫,为了两个儿子,一直没有改嫁。
两个孩子都成家后,她依然靠拾荒卖钱,每天只吃两顿饭,就为了不拖累孩子们。
她生前经常说,自己上半辈子围着男人转,下半辈子围着儿子、孙子转。
尤其是丈夫走后,儿子是她所有的精神寄托,她给儿子倾注了所有的爱,而且不求丝毫回报。
一名典型的中国式妈妈,最后竟然被亲生儿子杀害。
我们用命去爱的孩子,恨不得把肉都给割下来给他。
可为什么,还是养出了一个吃人的白眼狼?
1
前几天去一个景区游玩,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景区的东西都是很贵的,尤其是孩子爱吃的冰糕,更是贵出外面三倍。
一对夫妻带着儿子来到小店前,本打算要买两瓶水,孩子自己一瓶,小两口共喝一瓶。
可儿子看到了冰柜里面的冰糕,非要买一根。十多块钱也不算多,妈妈咬咬牙就给孩子买了。
孩子吃着冰糕,一脸的满足。
这时,妈妈说“儿子,给妈咬口”,可那个孩子露出嫌恶的表情,不情愿地说:“我才不给你吃,你脏死了!”
妈妈有些尴尬,却也没有说什么。
你把最好的都给他了,他却认为那是理所当然。
我们给了孩子最好的爱,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可是却忽略了一件事——教会孩子如何爱人。
最近,还有一件弑母案引起广泛关注。
震惊全国的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又有了新的进展。
弑母逃亡三年后,吴谢宇落网,对杀害母亲一事供认不讳。只不过,对于作案动机他却从未正面回答。
据报道,对吴谢宇影响最大的,是母亲曾经写过的一些小纸条。
父亲肝癌去世后,母亲很伤心,经常在纸上写下“好想你”“想陪你去了”之类的话,情绪非常悲观。
吴谢宇也屡次尝试开导妈妈,包括带她出去旅游散心,但都无济于事。
因此,现在吴谢宇的口供从“杀妈妈是帮助妈妈解脱”,改为“协助妈妈自杀”,并且坚持“很爱自己的妈妈”。
据交代,吴谢宇决定杀了妈妈后再自杀。可在案发当天,当他趁妈妈换鞋不注意,用杠铃砸妈妈的第一下时,他突然清醒了。
母亲瞪大的双眼,让他感受到了死亡的痛苦——他突然就不想死了。
但是,吴谢宇依然用杠铃多次砸向母亲,直到她停止呼吸。
虽然大部分网友都不买账,但我们可以从中窥见:
吴谢宇的妈妈,在中年丧夫的情况下依然能培养出一位北大学子,说明她是一位负责的妈妈,可她的儿子却不懂什么是爱。
吴谢宇过于追求完美主义,甚至轻易定夺别人的生死,他说自己爱母亲,想帮助母亲解脱,可这种令人发指的病态行径,怎么能说是爱?
真正的爱,是想对方之所想,爱对方之所爱,并且让彼此都变得更好。
一个会爱人的孩子,从小就应该让他学会爱人,而不是对孩子灌输“爸妈什么都不需要”。
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只想被爱而不去爱人的孩子,就是一头手持白刃的狼!
2
昨天,在微信群里有人分享了一个视频。
一个12岁的男孩在茶馆弄坏了物品,找妈妈替他赔偿。
然后这位妈妈教育了他,这孩子竟然当场对妈妈动起手来了!甚至双手死死地掐住了妈妈的脖子…
看完不禁唏嘘:孩子,你怎么如此自私无情!
爱自己,和爱他人,一样珍贵。
● 教会孩子爱人,首先就是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太“廉价”。
在电视剧《双面胶》里,小伙子亚平的妈妈就是一个卑微的女人,她不仅觉得儿媳丽娟“不金贵”,也觉得自己不值钱。
比如男人不回家,就不用做饭;男人穿过的衣服不脏,内裤用来擦桌子都行。
老公住院了,儿子亚平想要陪床,可她却说“男人怎么能熬夜,能得病”,然后和儿媳轮流陪床,儿子啥事都不用干。
这位母亲用卑微的爱,把亚平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人:
当满头白发的妈妈提出替自己陪床时,他心安理得地接受;
得知爸爸患癌时,亚平反而当起大孝子,火速跟丽娟怀孕,就为了让爸爸看到孙子;
老家亲戚出事,他就去跟老丈人借钱,丝毫不考虑能不能还上,不考虑老婆怎么跟娘家交待。
因为亚平从小的世界观里,自己就是最大,自己舒服了宇宙就和谐了。
一个家庭里,爸爸妈妈首先要爱自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个很值得敬佩,值得去爱的人。
买了好吃的,就算孩子不吃,也要给自己吃。因为你比孩子为家庭贡献大,你给自己好的,是理所应当。
● 教会孩子爱人,就要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
涂磊老师发过一条抖音视频。
一开始,他跟女儿在外面骑车子,父女俩的背影,很温馨很和谐。
可是突然,涂磊叫住了女儿,他说:你闭上眼睛,往前走一走试试。
走着走着,女儿说:爸爸,我害怕。
涂磊老师蹲下来,对女儿说:
“刚才你闭着眼走着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很害怕?可你刚才自行车压的那条路,就是给闭着眼睛的人走的。他们眼睛看不见,走在这条路上,才更加安全。
所以我们以后走路或者停车,都不要占用这条道,你说对吗?”
人与畜生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人能产生同理心。
纵使感同身受太难,但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他们才能懂得别人的不容易,才能发自内心去尊重别人,感谢别人。
● 爱孩子,可以要无条件,但要有原则。
我们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这相当于告诉他们,不管你能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学习好坏,成功失败,我们都会爱你,并且不求回报。
但是,无条件的爱,不等于无原则的爱。
有一个细思极恐的短片:
在一个普通的下午,妈妈在厨房切菜,爸爸转发报纸,没有任何异样,除了他们少了几个手指。
过了一会儿,卖冰淇淋的车来了,女儿跑进厨房向妈妈撒娇。
妈妈笑了笑,亲昵地刮了一下女儿的鼻子,说:“就一次哦。”于是,女儿帮妈妈把一根手指绑起来。
妈妈毫不犹豫地用菜刀切下自己的手指,让女儿拿去换冰淇淋。
妈妈的有求必应,将孩子喂成了天真的“吃人恶魔”。
面对孩子的央求,我们没少说“最后一次”、“就一次”这样的话,可我们心里清楚,这永远都不会是最后一次。
面对孩子的无理需求,家长最该说出的三个字,是:“不可以。”
但是在拒绝孩子时,家长要尊重和关注孩子的感受,通过孩子可以理解的说话方式,解释你为什么会说“不”。
这些道理会不自觉带动孩子思考,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主观认知,最终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边界意识,教会他们明辨是非。
3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过一个小故事:
让助手搜索一年以内的“不孝、杀父”的例子,然后打印出来,作为演讲案例。
讽刺的是,不一会儿,助手告诉他:“打印纸不够用了!”
一幕幕悲剧的上演,让我们沉思:
多少父母,以孩子为中心的活着,卖血卖命也要给孩子最好的。可唯独忘了给孩子一样更珍贵的礼物——爱人的能力。
身边一个朋友夫妻二人月薪5K,最近却买了一辆50万的车。
我问他哪里来的钱,他说爸妈今年接到了一个项目,赚了70万,正好他要换车,就强硬地把钱要来了,反正他是独生子,父母疼他。
看到朋友得意的脸,再想想四川自贡的弑母案,我突然明白了中国教育的悲哀。
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但是不能太无私了。
当你的付出成了“本分”,孩子就不懂什么是“情分”了!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这两起震惊全国的弑母案?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
PS: ……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9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月子里婴儿护理10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