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妇常摸肚子易致胎儿脐带绕颈?
脐带绕颈是指胎儿的脐带因为各种原因绕到宝宝的脖子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胎儿呼吸困难,窒息而亡的悲剧。因此,任何一个准妈咪都不希望自己的宝宝出现这种状况。那么,脐带绕颈真的是准妈咪摸出来的吗?
一、孕妇常摸肚子易致胎儿脐带绕颈?
已经怀孕23周的刘女士偶然逛到一个准妈咪论坛,看到一篇“孕妈妈乱摸肚子易致脐带绕颈”的帖子非常火热,刘女士仔细阅读之后,心里可吓着了。帖子里以专业医生的口吻告诉大家,整个怀孕期,都可以从左到右摸肚子,但在怀孕8个月之前,应该从上到下摸肚子,而在怀孕8个月之后,准妈咪只能由下往上摸肚子了。
刘女士对比了一下自己平日摸肚子的习惯,越来越担心宝宝发生脐带绕颈现象。再看看帖子里其他准妈咪的回复,都是属于“求助型”,纷纷在向楼主请教。刘女士虽然也担心,但觉网络里虚假的信息也太多,摸肚子对于宝宝究竟是利是弊,还是应该咨询专业的医生会更稳妥。
2专家:传言并无科学依据
二、专家:传言并无科学依据
听完刘女士的陈述,医生对于网上的传闻作出了回应:网上的言论并无科学依据,准妈妈们无需为此承担过度的慌张及责任。脐带绕颈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孕早期和孕中期,这一阶段羊水多,脐带长,空间大,胎儿在活动过程中是有可能发生一圈或两圈的脐带绕颈,大约过几天的时间,宝宝又会在肚子里翻来覆去,把脐带给绕回来了。与准妈咪是否摸肚子,摸肚子有什么用处,有些在孕期会自动恢复正常,跟是否摸肚子,以及摸的手法是否正确并无直接联系。
另外,抚摸肚子作为胎教方式千万种之中的一种,并非是最有效的。因此,医生并不建议准妈咪常摸肚子。尤其是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准妈咪在进入孕晚期之后,随便摸肚子容易刺激宫缩,引起胎儿的早产。
3孕后期频繁摸肚子易导致宫缩
三、孕后期频繁摸肚子易导致宫缩
专家认为,轻触抚摸放肚皮是准爸妈和宝宝之间最开始的交流,可以将强宝宝与准妈咪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锻炼到宝宝的触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但摸肚子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每次时间约5-10分钟,如果感觉胎动频繁,应立即停止。
而当准妈咪进入怀孕30周以后,频繁摸肚子就相当于在给自己打催产针了。因为对肚皮的轻触抚摸,有可能引起准妈咪的子宫收缩,尤其是有过流产经历的准妈咪来说,极容易导致胎盘早剥、婴儿早产等现象的发生。当然,在宝宝发育完善之后,抚摸肚子又有另外的含义。部分医院甚至将此法作为催产的方法,对那些已经怀孕36周以上的准妈咪也是可行的。
PS: ……
脐带绕颈的危害大,脐带绕颈是摸出来吗?为什么摸肚子会脐带绕颈?脐带绕颈发生了,该怎么办?下面来看看如何与胎宝宝互动的问题。
有一位孕妈在吐槽:我家婆婆不让我摸肚子,说摸多了,宝宝会脐带绕颈!
另一位孕妈妈回复:我平时偶尔会摸摸肚子,胎宝宝也有反应。也是婆婆看到之后,赶紧叫我停下来,说宝宝会脐带绕脖子,吓得我不敢再摸。
还有孕妈妈指导:我听说整个怀孕期,都可以从左到右摸肚子。但是怀孕8个月以后,只能从上到下摸肚子,不然会脐带绕颈。
接下来,孕妈妈们根据自己看到、听到的“知识点”现身说法,似乎认定了摸肚子就会导致脐带绕颈。
那么,脐带绕颈真的是摸肚子“摸出来”的吗?
脐带绕颈是分娩时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绕颈一周的发生率较高,而绕颈两周的发生率相对减少,绕颈三周以及以上的非常少见。
传言认为,孕妈妈常常摸肚子,胎宝宝就会在肚子里翻滚打转,时间一久会把自己给绕进去,却还不会绕出来,脐带就绕在胎宝的脖子上。
事实上,无论准妈妈摸不摸肚子,宝宝都会在子宫中“锻炼身体”的。但每个宝宝的“好动”习性不一样,有的宝宝动起来轻柔,有的宝宝不怎么喜欢动,还有的宝宝非常好动,伸腿、晃胳膊、转圈等等都不在话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期待缠绕颈部、手、腿等。
脐带绕颈一般认为是与脐带过长以及胎动过频繁有关。具体可分为三种原因,一是羊水多,胎宝宝容易翻滚从而容易导致脐带绕颈;二是脐带太长了;三是胎宝宝的体型较小,活动的空间比较大,也容易导致脐带绕颈。
所以说,摸肚子“摸”出脐带绕颈并不靠谱,孕妈妈们别过于担心。
轻触抚摸放肚皮,是准爸爸和准妈妈与胎宝之间的最初交流方式,能增加情感,也能锻炼宝宝的触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不过,不建议摸肚子的时间太久,一般每次时间约5-10分钟,如感觉到胎动频繁,应该立刻停止。
脐带绕颈会对宝宝造成危害吗?
有孕妈妈产检时发现了脐带绕颈,非常担心会不会导致胎儿窒息。
脐带内有维持胎儿生命的脐带血管,脐带血管长度较脐带长,平时血管卷曲呈螺旋状,脐带的本身也是由胶质包绕,有一定的弹性和伸展性,大多数时候绕在宝宝的脖子上,更像是“戴”了一条围巾,通常就不会危害胎儿健康。
专家也曾解释,脐带绕颈是不会导致胎儿死亡的;就算是发生问题了,也不是脐带绕颈造成的,而是其他情况。另外,脐带并不短,当空间足够大的时候,胎宝宝既然能绕进去,也可以再次绕出来,孕妈妈无需过于忧虑。有些孕妈妈上次产检看到脐带绕颈,而下次检查就发现不饶了。
脐带绕颈发生了,该怎么办?
产检发现了期待绕颈,孕妈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密切留意胎动,学会数胎动,当发现胎动过多或过少时,及时去医院检查;
(2)按时做产检,重视胎心监护的检查;
(3)注意减少震动,选择左侧位睡姿更佳,可减轻子宫对准妈妈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压迫,也可减轻子宫血管张力,增加胎盘的血流量,使宝宝能有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给。
很多孕妇在怀孕的时候,都喜欢跟肚子里的宝宝互动,有的时候放些音乐,有时也喜欢摸着肚子跟宝宝对话。并且孕妇外出的时候,有一些朋友表示喜爱,也会摸孕妇的肚子,但其实孕妇的肚子不能随便摸。
孕肚独自可以摸,但要注意这几点其实孕妇的肚子不是不能摸,而是注意时机和力道。一般情况下,轻抚孕妇的肚子,和胎儿进行互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不必太过紧张。但是,和胎儿互动时应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1、 清洁双手
要抚摸孕妇的肚子,手部清洁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孕妇自己,还是其他人。另外,最好要保持手部的温热,不可过凉,那样也会使孕妇感到不适,不利于养胎。
2、 心情放松
当孕妇自己抚摸肚子时,最好是保持心情放松的状态,因为若孕妇情绪不稳,抚摸时手上也是难以控制力度,容易损伤腹中胎儿。
3、 力度要轻
无论是孕妇自己抚摸,还是亲朋好友抚摸孕肚,都一定要保持力度轻柔。一则不能引起孕妇的不适,二则力度过重的话,容易引起胎儿移位、脐带绕颈和宫缩。
抚摸孕肚也要注意时间在抚摸孕妇肚子时,除了保持手部清洁以及力道以外,抚摸的时间也很有讲究,不建议在以下这几个时间点抚摸孕肚。
1、 胎动时
一般在怀孕四、五个月时,孕妇就隐隐能感觉到胎动了。这时候也是很多孕妇,喜欢用手抚摸肚子来跟孩子互动的时候,但是这时候也是不应该抚摸的时候。孕妇胎动并不是没有规律的,虽然不是胎动之间间隔时间规律,但是每个小时胎动的次数,是在一个正常范围内的,多了少了对胎儿成长都不好。如果孕妇在胎动时抚摸肚子,会刺激到腹中的胎儿,引起更大的动静,并且增加了胎动次数。所以在孩子胎动时,为了保证胎动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孕妇最好不要在胎动时抚摸肚子。
2、 晚上
有时候由于孕期反应,孕妇常常有失眠的现象,而这时候,孕妇常常会抚摸自己的肚子打发失眠的时间。其实这时候最好不要那么做,一来,深夜抚摸肚子会打扰胎儿休息。二来,若孕妇一会儿有了困意,而这时候,胎儿却因孕妇的抚摸而闹腾的话,孕妇就更加睡不着了。所以为了孕妇和孩子的睡眠质量,最好不要在深夜抚摸孕妇的肚子。
3、 临产
有些妈妈在临产前很喜欢摸肚子,因为再不摸,宝宝出生之后,就感受不到胎动的感觉了。可这时候孕妇要忍住,可不要频繁地抚摸肚子。一来这时候,虽然胎儿已经足月,但仍然有活动幅度,一旦因为抚摸肚子而引起脐带绕颈,岂不是得不偿失了?二来这时候抚摸肚子很容易造成假性宫缩,严重的还会造成胎儿的早产。所以这时候要克制抚摸肚子的冲动。
怀孕是件让人欣喜的事情,但是怀孕时却有很多要注意的事情,为了能更好地度过孕期的时光,孕妇们还是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在怀孕期间多加注意。不止是医生的嘱托,孕妇们在平常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衣食住行,小心防范,虽说不用骄矜到什么都不干,但是也要跟平常有所区分,更不要想当然的由着自己的想法?胡来?。正如不能随心所欲地抚摸孕肚一样,孕妇还有很多注意事项,准妈妈们要多加留意哦。
脐带绕颈对于胎儿来说,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容易造成宝宝呼吸困难,缺氧甚至是生命危险。那么,孕妈哪些小习惯,最容易造成胎儿脐带绕颈呢?如果孕妇过度运动,经常熬夜晚睡,经常用手抚摸肚子,情绪波动大不稳定等等这些情况,都很容易造成胎儿脐带绕颈,让胎儿生命陷入危险之中。
第一,孕妇过度运动会带动宝宝一起运动,让宝宝躁动不安,胎动频繁。宝宝移动就容易造成脐带绕颈。所以孕妈妈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在孕后期,如果想要运动锻炼身体,尽可能选择一些安静的运动方式,而不要做一些像跑步之类的剧烈运动。
第二,孕妈妈经常熬夜晚睡。早睡早起身体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如果孕妈妈熬夜晚睡,就可能影响到胎儿的生物钟,从而引起胎儿脐带绕颈。并且孕妈妈如果经常熬夜,还会影响胎儿发育,比如胎儿发育缓慢等等。
第三,孕妈妈经常用手抚摸肚子。用手抚摸肚子相信是很多孕妈妈都喜欢做的一个动作,但是频繁抚摸肚子,也会造成胎儿脐带绕颈。因为胎儿会根据妈妈抚摸肚子的方向,来回的运动,一运动就可能导致脐带绕颈。
第四,孕妇情绪波动大,情绪不稳定。孕妇情绪不好,胎儿在孕妇体内的活动量就会增加,胎动次数就比较频繁,宝宝一动就很容易导致脐带绕颈。
所以,其实孕妇不管做什么都要保证,让宝宝不要过度运动,尤其是在孕后期的时候,尽量让宝宝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那么就可以避免出现脐带绕颈的情况。希望每个孕妈妈都能够关注一下这个问题,尽量避免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导致宝宝出现脐带绕颈的情况。这样不仅宝宝自身有生命危险,也会让孕妇本身出现难产的情况。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31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