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俗话被广为流传,顾名思义就是饭后散步能对身体有利,延年益寿。那么这句话到底是真实的吗?
饭后散步
饭后“百步走”,非但不能活到“九十九”,还会因为运动量的增加,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老年人,心脏功能减退、血管硬化,餐后散步多会出现血压下降等现象。
正确做法:饭后应该静坐休息半小时,等胃内食物初步吸收后再行运动。
饭后散步一定要等到饭后1个小时以后进行。
饭后吃水果
把水果当成饭后甜品,水果的有机酸会与其他食物中的矿物质结合,影响身体消化吸收。食物进入胃以后,需要经过1~2个小时的消化,如果饭后立即吃水果,就会被先前吃进的食物阻挡,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消化。
正确做法:吃水果的正确时间是饭前1个小时和饭后2个小时左右(柿子等不宜在饭前吃的水果除外)。另外,不要在晚上临睡觉前吃水果,不然充盈的胃肠会使你的睡眠受到影响。
饭后饮浓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饭后喝茶,就会使胃中没有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同鞣酸结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茶叶不会妨碍铁元素的吸收,长期如此甚至能够引发缺铁性贫血。其实不仅饭后,饭前也不宜喝茶,除了冲淡胃酸之外,鞣酸亦同样与食物中的铁质及蛋白质一样起凝固作用。
正确做法:饭后至少隔两三个小时后才喝茶。
饭后吸烟
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这是由于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增多,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损害肝脏、大脑及心脏血管,引起这些方面的疾病。
正确做法:其实吸烟有百害无一利,无论饭前饭后都不应该吸烟。
饭后洗澡
民间有句俗话叫“饱洗澡饿剃头”,这也是一种不正确的生活习惯。饭后洗澡,体表血流量就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便会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引起消化不良。
正确做法:洗澡,特别是在大型的洗浴中心泡澡应该在饭后1个小时以后,这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达到快速吸收,也可以促进消化。
饭后放松裤带
很多人吃饭过量后感觉撑得慌,常常放松皮带扣,这样虽然肚子舒服了,但是会造成腹腔内压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长此以往,就会真的患上胃下垂。
正确做法:吃饭要细嚼慢咽,感觉有七成饱就停一停,因为有些人的饱腹感出现的比较缓慢,而且有些食物,特别是快餐食物在胃内会膨胀,饱腹感出现较慢,这时候放松裤带会造成进食过量。
散步能降血压吗
散步能降血压吗,运动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运动有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积极运动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运动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呼吸频率,现在我们就来分享一下散步能降低血压吗。
散步能降血压吗1 一、散步能降血压吗
1、得了高血压的病人,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是可以帮助治疗高血压的。高血压病人除了饮食、心理情绪、作息以外,运动量不足也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2、高血压病人要避免剧烈的运动,而走路就成了高血压病人最安全也最有效的运动方式。走路可以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改善血管功能,排除神经的紧张度。走路的过程能很好的减少血压上升机会,促使血压荷尔蒙分泌,降低血压。
3、走路运动的强度不是很大,所以常走路锻炼可能没有真正的运动这么强烈,即可能引发低血压,但多走路可以调节机体穴位,刺激神经,对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4、高血压病人每天可以走30-60分钟,每周坚持5-7天,还可以随着时间的增长,走路的速度也可以逐渐加快,但也不要太快,身体有点小小的出汗就可以了,待心跳降低后再走,避免运动强度过大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二、散步降血压遵循什么原则
1、贵在坚持。步行最为简单而且方便,不需要特殊的场地,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将其融人生活与自然,轻松、快乐地进行锻炼。比如走路回家、爬楼梯、参加郊游等等都是运动的好办法,只有坚持,才有效果。
2、循序渐进。开始时不要走得太快,逐渐增加时间,加快速度。如活动很少或有心脏疾病以及年龄超过40岁的人,开始的时候可以只比平时稍快。一周后,身体逐渐适应,可以延长运动时间,并逐渐增加步行速度。
散步能降血压吗2 一、经常走路能帮助降低血压?是真的吗?
1、经常听人说什么日行万步,锻炼身体肌肉还能够帮助降低血脂血压,但是走路就能够降低血压到底靠谱不靠谱呢?这其实得分情况来看的,走路本身就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行为,但如果你是正常的行走,走一段路休息几分周再接着走,就算有好处但其实也很有限,这么走就算每天都步行一万步,可能也不会有所谓的'降血压的效果。
2、但如果你能够挺胸抬头,并且保持快一点的速度行走的话,对于身体的锻炼其实还是很好的,这种行走被称为快走,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那么能不能够降低血压和血脂呢?其实是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增强身体的素质,减少很多疾病出现的可能,不管是对于减轻体重还是改善身体,甚至对于控制病情其实都起到了积极的帮助。
二、每天该走多少步效果是最好的?
1、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走路能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不小的好处,那是不是说走的越多就越好呢?正如很多人推崇的日行万步降低血压的说法一样,是不是每个人都要日行万步比较好呢?其实这主要还得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来看,因为每个人年龄,身体素质的不同,所以对于步数的要求还需要因人而异,若是过量了还会伤害身体,引发一些关节问题的出现,所以并非每个人都是日行万步是最好的,那么一般来说大约是在多少步呢?
2、从大多数人的身体素质来看,其实每天锻炼到6000步就够了,这也是步行的一个标准,如果你在每天锻炼完6000步以后,没感觉到特别的疲惫,可以适量的再添加步数从而起到增强锻炼的效果,但是如果你尚未到6000步身体就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或者有很不舒服的感觉,就应该按照自己的身体来进行调整了,可以适量的将其减少,以免意外的发生。
3、而且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很多人知道饭后运动是一件好事,但是饭后其实是不该立刻的运动的,哪怕是快走这种比较温和的锻炼方式,不仅会给肠胃消化带来负担,同时还容易导致血压的高升,进而有诱发高血压出现的烦恼,所以不管是在早饭后还是午饭后,最好先休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再考虑进行锻炼,以免不好的情况发生。
散步也算是一种运动,不过相对其他的比较平和,那么散步到底有哪些好处呢?很多人说散步可以降血压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下面我们来一起介绍下吧!
散步可以降血压吗 可以降血压
在《高血压杂志》上发表的报告称,研究人员对20名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每天进行4次10分钟散步和1次40分钟散步的降血压效果进行比较后发现,虽然短距离散步和长距离散步在某种程度上都能降低血压,但是两者相比,短距离散步后的降压效果能持续11个小时,而长距离散步的降血压效果只持续7个小时。
研究人员说,我们以前不知道短距离散步的效果会更好。过去的研究报告都表示,对血压不稳定的人来说,长距离、持续的散步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
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时间散步是他们的最大问题。你可以没有时间散步40分钟,但是你可以挤出10分钟的散步时间,这里挤10分钟,那里挤10分钟,四个10分钟的散步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了。
散步有哪些好处 1.可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增强腰部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与弹性,是防止肢体过早僵硬的好办法。
2.有益于心血管系统。它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血管的张力,并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冲走,能有效地预防动脉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病。
3.可使全身肌肉周期性收缩,帮助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代谢过程,提高肌体免疫力。
4.能大大提高脑力与智力的劳动率,并有助于改变急躁性格,增强对各种环境与事物的适应能力。
5.对于肥胖的老人是既稳妥又省钱的减肥疗法。专家们计算过,如果时速为5.3公里,则每分钟可消耗4.8卡路热量。
散步的速度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体弱有病的老人,每分钟可走80步,而身体健壮的老人可走120步。散步最好在早上6至8点,因这时空气清新。在新鲜空气里散步,耗氧量等于坐着时的4倍。
饭后散步的注意事项: 1、饭后匆忙走动所消耗的能量,实际上是透支了进餐前的体能,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也随之减少。此时要是紧跟着再做一些对灵敏性和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活动,比如驾驶,很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2、根据美国保健学会专家的调查发现,许多车祸的发生与肇事者饭后立即驾驶有关――正餐过后,坐进驾驶仓,血液都集中于胃部,大脑缺氧现象严重,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应速度减慢,灵活性下降。
3、有些人是适合饭后“不能走”的,这是指体质较差,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这些人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可以选择在饭后平卧10分钟。
4、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再进行直立性活动,就会增加胃的振动,加重胃的负担,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饭后运动。因为饭后胃肠活动增加,胃肠部的血流增加,脑部的血流相应减少。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1752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餐前散散步有助于养胃
下一篇: 老人散步看体质-关节差别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