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天气变化。
晨练应尽量选择在日出后。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变化无常,早晨锻炼时,衣服不能穿得太少;大汗淋漓时不可减得太多。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以免身体受凉感冒或者诱发呼吸道疾病。雾天里要尽量选择空气流动大的环境锻炼。
二、做好准备活动。
经过寒冷的冬季,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包括肌肉功能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放松,以防止运动量的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韧带损伤。
三、运动量要适度。
春季,身体需要一个阶段的调整才能适应较大的运动量,所以体育运动要适度,应主要以恢复人体的机能水平为目的。运动量可以逐渐增加,但不要盲目超量,以免造成身体较大的消耗,引起过度疲劳。
春季健身4禁忌
首先,没有任何一种运动是人人皆宜的,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果只是盲目地选择运动项目,不仅不会达到健身的目的,相反还会对身体不利,比如身患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老人参加快跑,就会对身体不利。
另外,春季虽然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但气温还是很低,所以锻炼时要注意,肢体不要过于裸露,以免造成关节方面的损伤。并且在运动过后,如果衣服潮湿的话,要及时更换衣服,以防着凉感冒。
其次,锻炼最好的时间是在黄昏和晚间,因为太早到户外运动有很多弊端,并且有研究证明,晚练比晨练更好。因为上午人体多数节律都处于上升阶段或者已达高峰,运动会加快节律的运行,造成“高上加高”,导致节律的不稳定。下午人体节律处于下降阶段,适当运动可以加速运转,并且下午和晚间花木绿荫处都聚积了大量的氧气,此时的空气比较干净,所以选择在下午或晚间锻炼会更好。
最后,春季锻炼时强度不宜太大。春练的目的是通过运动来强健体魄,不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避免由于过度活动和损耗而对人体养阳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春季健身时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若运动量过大,则会使津液消耗过多,损伤阳气。另外出汗过多,毛孔开泄,易受风寒。
春天是最适合健身运动的季节,刚刚脱离寒冷的冬季,迎来美丽的春天,又快要到露四肢的夏天了。赶紧运动起来,把身体上的小赘肉减掉吧!为了夏天能穿美美的衣服。关于,春天适合做什么运动?最适合早春的六种户外运动。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春天适合做什么运动
骑自行车:可燃烧脂肪:240卡/小时。
骑自行车是项最容易进行和持续的运动。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腿部关节和大腿肌肉,对于脚关节和踝关节的锻炼也很有效果,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据说,用自己喜欢的速度骑自行车,会让脂肪燃烧得更加充分。
慢跑、散步:可燃烧脂肪:慢跑:420卡/小时,散步:240卡/小时。
慢跑可增强肌肉与肌耐力,增进心肺功能,骨骼密度和健身都有相当的好处。散步20分钟可减少65%的疲劳感,增加20%的记忆力。慢跑和散步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都有很大的好处,最好的方式是跑走结合。
打羽毛球:可燃烧脂肪:270卡路里/小时。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都能得到锻炼的体育项目,能增强耐力和体力,可以发展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并能提高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能力,调节神经系统以及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
打排球:可燃烧脂肪:180卡/小时。
排球运动的弹跳除了能锻炼腿部肌肉,还能很好地锻炼臀部肌肉,可改善体型和姿态,并能调节脾肾功能。
注意:运动要循序渐进,运动前要做足准备,健身时间可选择14:00至20:00。研究表明,14:00之后,人体机能开始上升,17:00至19:00达到最佳,锻炼选择在此时比较适宜。并注意多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春季如何合理健康运动 攻略一:
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宜,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外伤。经过冬季这样一个运动“低潮期”,人体肌肉松弛,中枢神经、内脏系统功能较夏、秋季节差,韧带较硬,容易受伤。因此,此时健身要把握循序渐进原则,以恢复身体机能为主要目的,不能为求“速成”而盲目加大运动量,否则极易给身体造成不必要损伤。此外,健身还应因人而宜,运动强度应以运动后心率在170减年龄的数值为宜。
攻略二:
注意防寒保暖,健身时间可选择14:00至20:00。有研究表明,14:00之后,人体机能开始上升,17:00至19:00达到最佳,适合锻炼。晨练也可以,但必须选择空气环境好的地方,初春万物复苏,空气中有很多对人体有利的负离子,易于人体吸收。但初春早晚依然较冷,且气候多变,所以户外运动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攻略三:
选择喜爱并适合的健身项目,长期坚持。很多人健身都是“三分钟热度”,反而健身效果不明显。所以,合理选择健身项目,让自己能够长期坚持非常重要。此外,到空间宽敞、通风条件好的健身场馆,进行跑步机、器械、健身操等锻炼,因健身场馆里有一种大家共同健身的良好氛围,可帮助你坚持下去。
攻略四:
多饮水保持机体水分。当前气温尚低,人们锻炼时往往忽视饮水的重要性。事实上,春季较为干燥,运动中又要大量排汗,所以此时锻炼应注意水分的及时补充。
最适合早春的户外运动 1、伸懒腰:
伸懒腰是最简单的运动,但好处却不少。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们通常会觉得睡眼朦胧,全身懒散无力,这个时候可以伸个懒腰,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则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还可以解乏、醒神。工作学习时如果感到春困来袭,也可以站起来伸伸懒腰,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活动全身肌肉关节,祛除睡意,振奋精神。
2、散步:
散步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运动方式,可以一边游览春季的美景,一边锻炼身体。每天在街头巷尾、公园湖畔走走看看,能够放空身心,消除身体疲劳,还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肠胃消化。散步应当自然而为,不要流于形式,应当量力而行,切勿过度劳累。
3、春游:
春暖花开的时节正是一起出门游玩的好时候,不仅可以增进家人朋友的感情,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年轻的朋友可以进行散步、跑步、打球、登山等活动。中老年人不适宜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可以做些舒缓、低消耗的运动,如散步、健身操、旅游、骑自行车等。少年儿童可根据场地、时间、兴趣爱好等选择运动方式,如踢毽、跳绳、跳皮筋、放风筝等。
4、慢跑:
与散步同理,慢跑也是春季的一项绝佳的运动。慢跑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和机体免疫力,还能降低血脂,延缓衰老等。春季气候宜人,正是进行慢跑的最佳季节,但要注意在跑前做好准备活动,适量而行,跑步最好在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进行慢跑。
5、跳绳:
跳绳可谓是最简单的有氧运动,却能够帮助消耗大量的脂肪,还有助于提高心肺活力、身体敏捷度以及协调能力。
6、游泳:
经过一个冬季的束缚,才等到春季的到来,身心也由局促到舒展,春夏季节进行游泳锻炼正是好时候。游泳健身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不仅可以有效减肥健身,而且相比慢跑等陆上运动,游泳时在浮力的作用下更不容易损伤身体。
长期坚持运动的好处有很多,可以防病治病、提高呼吸系统、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但是在我们进行一些健身运动时,要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锻炼,否则身体极易造成一定的危害。那么大家了解多少关于运动健身的常识呢?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
运动健身常识
一、明确健康四要素
古老的健康概念常以是否有病作为分界线,有病为不健康,无病则为健康,而现代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21世纪的社会的健康四要素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
二、身体锻炼的必要知识
身体锻炼前要做准备活动,给机体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后要做整理活动,让机体逐渐安静下来,以免造成对心脏的伤害。
身体的锻炼应均衡发展,还要参加其他的体育活动,全面的锻炼身体,克服单一的运动对身体发展的局限性,保证自己身体的各器官机能都可以均衡发展。并且要持之以恒,张驰有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否则健康会离你很远。
三、运动负荷的把握
体育锻炼后,肌肉有酸疼的现象。可能是运动过度的表现,它反映出你不适合用过大的运动量来进行锻炼。
也可能是运动后的自然反应,这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产生一种叫做乳酸的物质, *** 你的机体,从而使你有酸疼之感。
只要坚持锻炼,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你的体能也在这种机体反应的回圈中得以提高。如果因为感到肌肉酸疼就停止锻炼,等到肌肉酸疼消失后再进行锻炼,则会削弱体育活动的健身之效。
1、运动疲劳的消除,运动后,经过适当的休息,一般就不会有疲劳感的,这是运动适量的表现。但如果你运动的第二天醒来,身体感到疲劳不堪,那就是运动过度而导致的。
2、因运动量过度产生的酸疼,可以通过减量、休息、 *** 、热敷等方法来帮助机体积极恢复。精神难以集中现象。
上课总想打瞌睡,做作业总出差错,对事物的反应变得迟钝,多半是由于运动过度所造成的。血压升高,目光无神,情绪烦躁,面色苍白等,如果是因锻炼造成的,则都是运动过度的征兆。
四、安全运动的措施与预防
1、预防
运动前体育锻炼时不能佩戴纪念章,不能携带小刀、铅笔、钥匙、手表等物件,并要换上运动鞋、运动服等,有组织、有步骤地与同伴一起进行锻炼,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注意运动场地、器械的安全和正确的着装,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多种多样,越过器材时一定要有人保护;向前摔倒时顺势作前滚翻,不要用手硬撑;向后摔倒时,让身体自然倒地,不要用手撑地,顺势作后滚翻。
为预防运动中的外伤,你应尽量避免摔倒,注意穿防滑的运动鞋,遵守规则,减少不合理的身体冲撞和磨擦。
2、措施
出现内伤如挫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滑囊炎、腱鞘炎等24小时内一般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等方法,尽可能减少受伤部位的出血,避免损伤加重。
48小时后,一旦区域性的出血和肿胀停止,此刻可以进行 *** ,理疗或敷药治疗,逐步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受伤部位基本愈合,在加强保护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非碰撞性的一般练习,一直到安全愈合。
出现肌肉痉挛抽筋,常见的缓解法是拉长痉挛的肌肉,同时配合区域性 *** 和点压穴位等方法促进缓解。
在剧烈的赛跑中,如果停止跑动,甚至停下来,就可能出现腿酸软,脸色苍白,眼前发黑,耳鸣等现象,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昏厥等现象,这种症状称为动力性休克。可通过慢走、活动关节、牵拉、抖动和 *** 等放松整理。
危险的健身运动习惯
1、选择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专案
青年人一般喜欢激烈对抗、动作幅度大的运动,或是追求新、奇、怪的运动,如壁球、滑板、花式单车等。这些专案不适合老人。
2、没有合适的运动装备
慢跑要穿慢跑鞋,打网球要穿网球鞋,打篮球最好穿篮球鞋。专业篮球鞋和普通的运动鞋相比,鞋底较厚,鞋帮较高,能减少下肢受伤的风险。
3、运动时佩戴首饰
很多人模仿体育明星戴着首饰运动,其实是有危险的。法国研究人员指出,手指受伤后,会发生肿胀,使得戒指取不下来,医生为了救治患者甚至不得不切除手指。
4、不检查场地、器械就开始锻炼
很多人运动前关心球拍和球,而不太注意运动场地和器械。社群内的健身器,常有年久失修、残破缺损的情况,如果不加注意,会发生碰伤、擦伤、砸伤等意外。
5、运动前不注意热身
运动前做5分钟的慢跑或活动,能够有效地调动全身的关节、骨骼、肌肉。比如滑雪,之前没有做好热身,在四肢关节僵硬的情况下急于开始,致使很多人摔伤了膝关节和踝关节。
6、运动时精力不集中
一些健身房的健身器、跑步机配有音乐、电视等,是为了防止健身者在锻炼过程中感到枯燥。但如果注意力过于集中在电视、音乐上,忽视了脚下,就有摔伤的危险。
有的朋友在户外慢跑时戴着耳机听音乐,看起来很酷很时尚,但听不到路上其他声音,其实很危险。
7、运动中不饮水,运动后一次喝个够
有的健身者运动中玩得兴高采烈,汗流浃背也顾不上喝水,等到运动结束时才感觉到口渴,于是猛灌一气。这个习惯非常不好。感到口渴时,一次大量饮水,可能会导致低渗性脱水,俗称“水中毒”。正确的做法是,运动前、中、后少量多次饮水。
长期做健身运动的好处
1、健身长跑可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机能
科学实践证实,较长时间有节奏的深长呼吸,能使人体呼吸大量的氧气,吸收氧气量若超过平时的7—8倍,就可以抑制人体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其次长跑锻炼还改善了心肌供氧状态,加快了心肌代谢,同时还使心肌肌纤维变粗,心收缩力增强,从而提高了心脏工作能力。
2、健身长跑有利于防病治病
健身长跑使血液回圈加快,对排泄系统有害物质起到清洗作用,从而使有害物质难以在体内停留和扩散。
据测定得知,16分钟跑3000米或25分钟跑5000米,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这对老年人易患不同程度的高血脂症,继而引起血管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
3、健身长跑有利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这种长跑因其不重视比赛胜负,只求在轻松愉快中健身,因此对缓解现代社会高节奏和激烈运动带来的精神心理紧张十分有益。 看过的人会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1775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冬季健身几大运动小常识
下一篇: 秋季运动健身的4个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