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许多人在选择新的健身计划时愿意承担任何代价,喜欢选择超出能力范围的计划,打算用激进的方式快速见效。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痛苦训练,最终放弃了,因为身心俱损。
鉴于此,建议大家要循序渐进,让你的身体慢慢适应新的运动环境,这样反而能又快又好地达到健身目的。当身体适应以后再增加难度。
要知道,适度的、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才能让你长期保持体型。
二:我要赶快见效。
许多人放弃的原因是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而失去了耐心和信心。
要知道,一个适当的健身计划平均每周只能帮你减掉2磅。要想明显看到肌肉、体型的改变,必须经过至少6周的持续锻炼。
因此,请你乐观些、耐心些,一直做下去,效果慢慢就看出来了。
三:不必太在意饮食吧,反正我有锻炼计划。
要塑造好的体型,运动锻炼比节食的效果要好很多。因此人们自恃有了日常锻炼计划而忽视了饮食的节制——这是大家都会犯的共同毛病。
事实表明,如果没有一个营养均衡、健康的日常饮食习惯,任何健身计划都很难帮你达到想要的体型塑造目的。不少人以“已制定锻炼计划”为借口随心所欲大吃大喝,最终都因为看不到预期效果,反而放弃了锻炼计划。
四:我总等到一天快结束的时候才想起去锻炼。
当今人们生活都很忙。总是把计划中的运动一推再推,把它放在不要紧的抽屉里,直到一天快结束了才匆匆处理。但不幸的是,这时候已经被一天的工作搅得筋疲力尽,只想赶紧上床休息。运动呢,“明天再说吧”。请不要犯这个经典的错误。
因此,最好把运动安排在一个合适的时间,能帮助你提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你也更有动力坚持健身计划。
五:我不喜欢那项健身运动,但我为了塑造体型必须参加。
进行一项你不喜欢的健身运动,这是最不应该的错误。比如你不喜欢慢跑,总觉得慢跑过程无聊无趣,但你为了减肥一开始就制定了慢跑运动计划,打赌你必定不能坚持下去。
关于健身的四个误区
简单重复性的运动广泛流传
Tips
跑步、快走、登山、骑车等等都算简单重复性的运动。这些都是大家最愿意做的事儿,因为简单、门槛低,如果只采用这类运动来健身,其实害处很多,其中包括:
1、关节软骨(如膝盖、腰椎部位)大量的磨损
2、肌腱发炎、粘连
3、强化错误的体态
4、对心脏与血管造成过度的压力
5、重复的运动会导致等量运动的能耗不断降低代谢率下降
竞技体育替代了科学健身运动
Tips
竞技体育是以运动项目本身为目标(比如跑步、游泳、滑雪等等),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而健身运动是指运动者对自己的心脏、关节、肌肉力量等基本素质进行评估之后,以自己的身体条件为基础来设计训练内容,并以提高自身比如心肺功能、协调能力、力量水平、耐力水平等方向做为目标,并且要不断的进行再评估与调整。如果没有进行过“健身运动”,上来就开始“竞技运动”,由于对自己的状态和水平没有概念,不排除练的很好的可能,但更有可能把自己练的一身是伤。
不请教专业人士
Tips
术业有专攻,不要盲目自信,不相信专业经验。为避免伤痛和浪费时间最好的方式是找个专业人士,未必是教练,可能是世界冠军、可能是运动高手、也可能是自己练得非常好的人,这些人会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会使你少走很多弯路。好的经验相对来说是一条捷径,有时候,盲目地在健身房待上好几个小时,未必有好的效果。在健身房里,练的好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练的不错,那其实可能是因为没有参照的标准。
对自己没有评估
Tips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于健身来说,知己就是要对自己进行科学的评估,包括基础力量、体态、耐力、协调敏捷能力、关节力量、关节活动范围、心肺功能、储备心率、代谢率、骨骼肌含量、身体各处围度、脂肪比例、内脏脂肪水平等等。如果这些都不知道,直接就开练,这种行为最直接的结果轻的就是浪费时间,严重的就是受伤。没有科学的评估,就切入不相应的级别开始训练,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使人感觉到强烈的挫败感,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运动减肥中五个最常见误区
运动减肥中五个最常见误区,运动是减肥的最佳途径,但是很多人会出现一些小误区,导致减肥失败,教你如何快速进行瘦身运动,下面介绍运动减肥中五个最常见误区,一起了解一下吧。
运动减肥中五个最常见误区1 误区一:只要多运动,便可达到减肥目的
张小姐 年龄:23岁
体重:65kg 身高:160cm
我是一名办公室文职人员,因常伏案工作,故身体偏胖,为此感到十分苦恼。姐妹们鼓励我在空余时间多做运动,可借此消耗体内多余脂肪和热量。我采纳了她们的意见,可效果却不理想。应该说运动强度还是很大,累得我经常感觉腹中饥饿,吃几块糕点后,我又继续运动,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觉体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上升的迹象,这到底是怎么了?
点评:“多”是一个相对数字,什么样的运动量才算“多”?“多”到什么程度才会合适,这其中有许多科学的道理,不能一概而论,急于求成的减肥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制订一个合乎自身情况的、循序渐进的锻炼计划,每周锻炼5-6次,每次45-60分钟,加上合理的膳食,每月则可减掉1-2公斤体重,坚持下去,你才会轻松地达到减肥目的。
误区之二:饭前运动有损健康
王女士 年龄:30岁
体重:70kg 身高:158cm
因体质较弱,但身体偏胖,我就有意控制饮食再坚持运动锻炼,最近一段时间,我更是空着肚子运动,最初还有效果,可一段时间后,我老觉得头晕、眼花,不知得了什么病,难道空腹运动不利于健康?
专家点评:空腹锻炼对已患糖尿病或心脏病人的确不可取。经临床证实,空腹锻炼时,人体内血糖会降低,会引起头痛、四肢乏力乃至出现昏厥现象。同时还会产生饥饿感,出现腹痛,抑制消化液分泌,降低消化功能等,因此空腹锻炼不可取。
但美国运动医学专家坦福教授通过测试指出:饭前运动可以提高体内代谢率。运动停止后,代谢率仍处于高水平,会继续消耗体内热量。另外,饭前运动还能降低糖元的储量,使碳水化合物不易转化为脂肪,所以运动时间应安排在饭前。
由于一般食物在人体胃肠里停留4小时左右,如果选择饭前锻炼,正确的方法是运动前1.5-2小时少量摄入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运动中有充沛的体力。
误区三:每天坚持30分钟慢跑即可减肥
魏伟 年龄:36岁
体重:65kg 身高:170cm
机关的工作并不太紧张,业余时间也很充分,丈夫怕我闲出病来,就叫我每天多坚持锻炼。我也觉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顺便还能减肥,保持住原本姣好的体形。我的同事告诉我:每天坚持30分钟慢跑即可减肥,可几个月过去了,我却觉得收效甚微,而饭量却有增大的趋势。
点评:研究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调动起来与糖元一起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可达总消耗量的85%。可见,少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因此,对于减肥者来说,在保证锻炼时间内适当变化动作,还可防止肌体局部疲劳,增加热量消耗,并达到好的效果。
误区四:运动减肥有全身或局部的选择
李女士 年龄:27岁
体重:63kg 身高:158cm
生完宝宝后,我的腰、腹、臀明显胖了一圈。看看怀孕前的相片简直是判若两人。于是,我买来减肥腰带、收腹裤、提臀裤等等。大半年过去了,投入的资金倒不少,效果却甚微。不知是广告误导呢还是我的肥胖太顽固?这令我异常苦恼!
点评:能量消耗的概念是整体的而非局部而言,运动减肥决不能和塑形相提并论。那么,局部运动能否减少局部脂肪呢?第一,局部运动消耗的总能量少,易疲劳,且不能持久;第二,脂肪供能是由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控制,但这种调节是全身性的,并非练哪个部位就可以减哪个部位的'多余脂肪,而是哪里供血条件好,有利于脂肪消耗,哪里就能减肥。例如,减肥者运动一段时间后,腰围不见小多少,可脸颊却消瘦了,原因就在于此。运动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就会导致全身脂肪的减少,而不会只减一个部位。
只有在锻炼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练出凹凸有致、婀娜多姿的动人体形。
误区五:运动强度越大,运动越剧烈,减肥效果越好
黄小姐 年龄:22岁
体重:75kg 身高:165cm
我的身体由于严重超标,在工作和学习上都带来诸多不便,一段时间内,我狠下心来锻炼,加大运动强度,让运动越激烈越好,5个月过去了,身材还是老样子。谁能帮帮我?是不是我的运动量还不够大?
点评:要获得较好的减肥效果,运动时,心率要提高到最高和最低的安全心率范围内。如心率达不到最低心率,说明运动量太小,运动强度不够,需要加大和提高;如果超过最高心率,说明运动强度太大,需要降低。其推算公式是:最低心率=安全心率×60%;最高心率=安全心率×90%;安全心率=220-年龄数。对于运动减肥健身的朋友来说,运动时接近最低心率就可以了。这样的运动强度不仅能达到减肥的目的,而且对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都有很好的效果。
运动减肥中五个最常见误区2 运动误区1:不要觉得只要多运动了就能达到减肥的效果了,运动虽然是可以消耗掉人体内的热量的,但是单靠运动减肥却不是明智的选择,尤其是不能觉得随便去打一下羽毛球或是别的就能减肥。
运动误区2:根据研究表示,就算你每天打好几个小时的网球,但是只要你吃几块西饼或是喝一罐饮料,你所辛苦得来的减肥成果就会化为乌有,所以还是要搭配饮食比较合适。
运动误区3:很多人以为空腹运动不利于减肥,但是其实并不是的,美国健身博士认为,饭后一到两个小时后进行运动是最好的,减肥的效果也很赞,最重要的是,你不会轻易感觉到饿。
运动误区4:博士表示,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的、特别是产能的褐色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另外,由于运动量适宜,热能消耗较少,体内贮存的足够使用,不会影响健康。
运动误区5:每天坚持三十分钟的慢跑可以减肥这点是错误的,虽然跑上半小时也达到了有氧运动的目的,但是减肥的效果却很低,只有运动的持续时间超过四十分钟才可以瘦身。
运动误区6: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量不会达到总消耗量。可见,短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很明显。
运动误区7:运动强度越,运动越剧烈,减肥效果越佳这也是错误的。其实,只有持久的小强度有氧运动才能使人消耗多余的脂肪。
运动误区8:最后,在运动的时候最好要少喝水,因为最开始运动消耗掉的是水分并不是脂肪,如果你一直补水的话,会导致你的减肥失败,所以最好在运动结束的半小时后喝一些水。
运动误区9:初始锻炼就采取大运动量、大强度锻炼。突然大量运动,机体难以适应,会出现严重的疲劳感、浑身酸痛或引发老病,还可引起肌腱、肌肉拉伤,很难坚持长期锻炼。正确的锻炼方法是:从小运动量、小幅度、简单动作开始,让机体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叫疲劳期,大约半个月,然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加大幅度,动作也要慢慢地由易到难。
运动误区10: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出汗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体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这与遗传有关。先热身是为了适应后续锻炼,有利于伸拉,以免造成损伤,并不是热身就一定是出汗。
运动误区11:停止锻炼会使人发胖。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停止锻炼后发胖了。但发胖的关键不仅是停止运动,而是停止运动后仍然吃与运动时同样多的食物,使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于是引起肥胖。如果停止锻炼后随着热量消耗和减少,相应减少食物中的热量摄入,就不会发胖了。
运动误区12:只要是锻炼,什么形式都行。选择锻炼项目要根据身体健康情况及生理阶段,膝关节有骨性关节炎及退行性改变者,不适合爬山、爬楼梯、深蹲等活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适宜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做运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量力而行,尤其慢性病患者最好咨询一下医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1777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新手必知五大健身误区
下一篇: 跳健身操减肥的注意事项